古诗渔歌子·荻花秋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描写秋天的诗词 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词 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词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1、《戚氏·晚秋天》[宋代] 柳永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2、《戚氏·晚秋天》[宋代] 柳永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3、《秋中暑退赠乐天》[唐代] 刘禹锡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4、《天宫阁秋晴晚望》[唐代] 白居易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霞光红泛艳,树影碧参差。

莫虑言归晚,牛家有宿期。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青山隐隐水迢迢描写秋天的诗词,秋尽江南草未凋。

____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1、一声梧叶一声秋描写秋天的诗词,一点芭蕉一点愁描写秋天的诗词,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描写秋天的诗词;2、枯藤老树昏鸦描写秋天的诗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王维《山居秋暝》;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____刘彻《秋风辞》;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有关秋天的古诗20首有关秋天的古诗20首关于秋天的诗词。

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渔歌子古诗的意思和注释赏析

渔歌子古诗的意思和注释赏析

渔歌子古诗的意思和注释赏析《渔歌子》通过对江南捕鱼的场景进行描写,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渔歌子古诗的意思和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渔歌子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

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

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

渔歌子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渔父乐”“渔父词”“秋日田父辞”等。

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另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渔歌子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渔歌子赏析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

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

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渔歌子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古诗带拼音版yú gē zǐ渔歌子zhāng zhì hé张志和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xié fēng xì yǔ bú xū guī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古诗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3、古诗赏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

“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

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

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鉴赏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鉴赏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鉴赏》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很美的词——《渔歌子·荻花秋》。

先来看这“荻花秋”三个字,是不是一下子就让咱们脑海里出现了秋天的画面呀?秋天的时候,白色的荻花在风中摇曳。

词里可能会描绘出这样的场景:江边,秋风轻轻吹着,荻花像雪花一样飘飞。

想象一下,一位渔夫划着小船在江上,他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也许他刚刚捕到了不少鱼,心里正高兴着呢。

再想想,秋天的江水是不是特别清澈?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

这首词可能还会写到天空中的飞鸟,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朋友,他特别喜欢秋天去江边玩。

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位老渔夫,老渔夫一边划船一边唱着歌。

小朋友就问:“爷爷,您为什么这么开心呀?”老渔夫笑着说:“秋天的江里鱼多,收获满满,能不开心吗?”这是不是就有点像词里的情景?
词中的景色可能不仅仅是美,还带着一种宁静和安详。

比如说,傍晚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好看极了。

也许还会有岸边的小村庄,烟囱里冒出袅袅的炊烟,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同学们,咱们在欣赏这首词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那种秋天的氛围,去想象那些美丽的画面。

就好像我们自己也走进了词里,和渔夫一起感受着秋天的美好。

总之,《渔歌子·荻花秋》用简单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江边的美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希望同学们以后读诗词的时候,都能像这样去想象、去感受,发现诗词里的精彩世界!。

渔歌子的诗意和译文全文

渔歌子的诗意和译文全文

《渔歌子》是唐张志和的诗作。

译文如下:
渔歌子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意为: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意象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意象

渔歌子荻花秋诗歌意象一、意象解析。

1. 荻花。

- 荻花是一种水边常见的植物。

在这首词里,“荻花秋”点明了时间是秋季。

秋天的荻花,往往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你想啊,秋风一吹,荻花就像白色的波浪一样摇曳,就像一个孤独的舞者在风中摆动。

它的白色花絮,在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而且荻花生长在水边,和后面描写的水乡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它就像是水乡的一个标志,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荻花的水边。

2. 潇湘夜。

- “潇湘”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方。

在古代文化里,潇湘是充满了神话传说和浪漫色彩的地方。

夜晚的潇湘,那是一片静谧而神秘的景象。

月亮洒下清冷的光,江水在夜色中流淌,可能还有点点渔火闪烁。

这种夜景,就像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而且夜晚总是让人的思绪变得深沉,词中的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更能体会到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3. 橘洲佳景如屏画。

- 橘洲可是个好地方啊。

想象一下,满洲的橘子树,果实累累的时候,一片金黄,和周围的江水、青山相互映衬。

这里说佳景如屏画,就是说景色美得像画一样。

这个意象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把橘洲的美景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它代表着大自然的馈赠,是那种让人看了就心情愉悦、心灵得到净化的美好景色。

而且橘洲也是水乡的一部分,它丰富了水乡的景色层次,有植物、有江水,就像一个世外桃源。

4.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 这里的“碧烟”可能是指江上的水汽或者是傍晚做饭时升起的炊烟。

在碧烟缭绕中,明月高悬,有一艘小艇。

这个画面超级有意境。

小艇在诗词里常常代表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

主人公在小艇上垂纶(钓鱼),刚结束钓鱼活动。

这就像一幅动态的画面,我们能看到他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着钓鱼的乐趣。

明月呢,它是夜晚的主角,清冷而明亮,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浪漫和宁静的氛围。

5.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 “水为乡”直接表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是水乡。

水就像他的家乡一样,他的生活离不开水。

【诗词赏析】陌上清秋处,岁月宜静美

【诗词赏析】陌上清秋处,岁月宜静美

【诗词赏析】陌上清秋处,岁月宜静美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

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在诗词中,萧瑟、荒凉、哀伤是秋天的主旋律,无数诗人在秋天写下悲伤的作品,事实上,在许多人心中,秋天还是悠闲而美好的。

1.秋之醉眠:星斗满天人睡也。

《清江引·秋居》元·吴西逸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秋天不只是一种颜色,在吴西逸的笔下,秋天是淡雅清新的。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凉。

扫去石边的云雾,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浓,在满天星斗之下睡入梦乡。

月光如水,满地白霜,静谧而清爽。

全曲文字简洁,意境潇洒,色彩淡雅,格调清新,自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静谧清凉的秋夜画面。

告别炎热,迎来凉爽,夏日的遗憾,一定会被秋风,温柔化解。

2.秋之绚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谁说秋天是单调的,杜牧说:秋天是绚烂的。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

这一天,杜牧行到山中,看到山中风景正好,忍不住停下马车来静赏秋景:那枫叶被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每每读到“霜叶红于二月花”,都会感慨秋之静美。

3.秋之风流:风流煞带酒的西施。

《湘妃怨》元·马致远金卮满劝莫推辞,已是黄柑紫蟹时。

鸳鸯不管伤心事,便白头湖上死。

爱园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枫上,水飘着红叶儿。

风流煞带酒的西施。

苏轼这样形容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马致远形容西湖:一年四季总相宜。

秋天的西湖有多美呢?马致远在西湖游赏,斟满美酒,吃着螃蟹。

看着园林中那红得像胭脂的枫林,霜染在丹枫上,水上飘着红叶,真是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渔歌子·荻花秋翻译赏析
《渔歌子·荻花秋》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珣。

其古诗全文如下: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前言】《渔歌子·荻花秋》是五代词人李珣创作的一首描写处士写照的词,表达了词人的隐逸情绪。

【注释】⑴荻——植物名,多年生草本,秋季抽生草黄色扇形圆锥花序,生长在路边和水旁。

⑵潇湘——两水名,今湖南境内。

《山海经》:“潇水,源出九巅山,湘水,源出海阳山。

至零陵合流而于洞庭也。

”⑶橘洲——在长沙市境内湘江中,又名下洲,旧时多橘,故又称“橘子洲”,或名“水鹭洲”、“水陆洲”、“长岛”。

《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橘洲。

”杜甫《酬郭十五受判官》诗:“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⑷垂纶——垂钓。

纶:较粗的丝线,常指钓鱼线。

【翻译】无。

【赏析】这一首词是处士的写照。

写法与前一首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前首的背景是春光;这一首的背景是秋色。

在秀淡可爱的词句中,表达了词人的隐逸情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