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室( C C U) 在 总 结 归 纳 以往 护 理 实 践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于 2 0 1 0
满意 、 不满 意 、 差, 并以 5 、 4 、 3 、 2 、 1 分计 , 共 1 0 0分 , 得分 越高 对 护理工作越满意 。 1 . 4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件进行数据 处理 , 计数
法进行 治疗 和护 理 。( 2 ) 实 验组 : 应 用 临床 路径 进行 治疗 护
注: 实验 组和对 照组比较 , P <O . 0 1 。
2 . 2 两组 患 者 并发 症 比 较
见表 2 。
表 2 两组患者并发症 比较 ( )
理 。对 C C U全体 医护人员进行严格 的临床路径 知识 和技能
“ √” , 未执行 的打“ ×” , 护士要及时记 录和对差 异进行 分析 ,
注: 实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比较 , ’ P <0 . 0 5 。
3 讨 论
3 . 1 C N P的 实施 使护 理工作 有计 划进 行
C N P是患 者在
住院期间 已设计好 的护理模 式 , 护士按 此模式 对患者进 行整
时, 由医师给患者开 出转到普通病房继 续接受 医疗 照顾 的转
诊单 。
士的职责 , 使诊疗 和护理 工作 有序 , 并 使护士 有预见 、 有计 划 地工作 , 防止流 于形 式或 漏项 , 有 助 于提高 服务 质量 和工作 效率 , 使 患者得到全程 、 优质 、 高效 和规 范化 的整 体护理 。同 时, C N P使 患者 了解 自己的护理 工作计划 和 目 标, 主动参 与
隧掌 理 论与 簸黢
2 0 1 3年第 2 6 卷第 8 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模 式。患者也 了解 自己的护理计 划,可 以更加 主动 参与护理 过程 ,有 利于增强患者 的 自我护理意识 ,从而护患相互促进 ,达到最 佳 护理效果 。
我 科在2 0 1 1 年7 月至2 0 1 2 年7 y ] 收治 的急性心肌 梗死P C I 术 后患者
所有数据经S P S S 1 5 . 0 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c 2 检验处
理 ,计量资料采用( ± S ) ,采用啦 验处理 。P J , P < O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中采用临床护理路经方法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2结

2 . 1两组患者术后 日 常生 活活动 能力和心理测评的 比较
实验组术后 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B a r t h e l 指数评分显 著优于对照组 , 且心理测评D S I 的评分与对 照组相 比,显著降低 ( P < O . 0 5 )。见表 1 。

梗死 的发生率有逐 年上升和年轻化 的趋势 ,且 发病 凶险 ,病死率 高。 经 皮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 ( P c I ) 是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最为有效及 迅速的方 法 ,但费 用昂贵 制约着P C I 术 的广泛应 用 ,且术 后并发症 的发生往 往 影响着患 者的预 后 ,所 以对 于急性 心肌梗死P C I 术后患者 的护理提 出
量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结论 临床 护理路 径在 急性心 肌梗 死 P C I 术后 惠者 中的应 用, 对于促 进 患者病 情 的恢 复、 降低 术后 并 发症 发生率 、 减 少其住 院天数 和住 院 费用 以及提 高患者 护理 质量 等方 面均优 于 常规护 理 。 【 关 键词 】 临床护 理路 径 ;急性 心肌梗 死 ;P C I 术后 ;临床 应 用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0 1 3 )1 7 - 0 3 3 8 - 0 2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安 徽 医 药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D e c ; 1 7 ( 1 2 )
・ 2 1 7 5・
临床 护理路径在急性 心肌梗死病人 中的应 用效 果评价
文化 3 0人 。常规对照组 1 1 0例 : 男性 7 0例 、 女性 4 0例 ; 年龄
5 1— 7 3岁 ; 初 中文 化 4 0人 , 高中文化 3 6人 , 大学文化 3 4人。 两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 文化程度 、 病情程度等方面 比较 , 无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针 对 性 的 护 理 干 预 。
1 . 2 . 2 实施 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开始的起点是患者入 院 , 按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一般资 料 采 取分 层 随机 抽样 法 选取 2 0 1 1年 1月一
照 临床护理路 径表格实施 护理 干预措施 , 如 由责任 护士接待 初人 院患者 , 向患者 介绍 医 院和病 房环 境 , 做好 患者 入 院指 导, 及时与患者沟通 , 取得患者对医院医生和护士 的信任和配 合 J 。每 日选择合适 时间对患者 进行评估 、 教育 、 评价 , 提高 患者健康生 活习惯的知晓率 , 并在 临床护理路径上 , 请患者在 已执行 的内容上签名 。护士长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完成情况进 行监督 , 对于发现 的问题及 时进 行修 改和完 善。出院前 护士 长、 责任护士和患者要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评估 , 是否 已达到 预期 目标 , 患者是否满意 , 临床护理记录是否有偏差等 。具体
下。
对 患者进行 人 院指 导情 况 、 入 院的诊 断 、 相关 检查及 辅 助检 查、 医嘱用药治疗 、 护理干预措施 ( 包 括健康 教育 、 饮食 指导 、 运动指导 、 出院指导 ) 等。制定 日程计划 表 , 并 经过反 复修改 后, 参照执行 。在临床护 理执行 过程 中 , 一旦 发现 问题 , 要及 时针 对患者 的具体个案 情况 , 对临床护 理路径进行个 别 的修 改, 要使临床护理路径 静 中有 动 , 随时完善 、 补 充 。护理 人员 依据 这一路径 对患者进 行从入 院到出 院系统动态 、 连续而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宽松 的棉 质 衣 服 J 。
3 小 结
率 。血压计 、 听诊器 、 体温表等诊疗用具每 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
拭 消毒 2次 , 作 人 员 进入 病 房 均需 戴 口罩 、 隔 离 衣 、 套 , 工 穿 鞋 防
重症 药 疹 是皮 肤 科 的 危 重 症 之 一 , 常 危 及 患 者 生 命 。我 常 们 要 针 对 性地 做 好 各 种 护 理 工 作 , 年 来 , 类 新 药 的 广 泛 应 近 各 用 , 疹 的发 生 也 逐 渐 增 多 。 由于 重 症 药 疹 病 情 凶 险 且 死 亡 率 药
药 物 记 入病 历 并 叮 嘱 患 者 牢 记 , 次 看 病 时 应 告 诉 医 生 , 身禁 每 终
5 罗丽 , 蓉. 大 肾 上 腺 嗜 铬 细 胞 瘤 患 者 皮 肤 损 害 的 护 理 徐 巨
[ ] 护理 学杂志,0 9 2 ( )2 3 . J. 20 。4 3 :9~ 0
( 文 编辑 : 本 罗 艳)
执 行 保 护 性 隔 离 、 防 感 染 、 期 足 量 使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此 类 预 早 对 疾 病 至 关 重 要 , 时 予 以有 效 的 心 理 、 食 护 理 等 多 方 面 、 手 同 饮 多
等。密切观察生命 体征变化 , 若体温升高 , 提示患者有受凉感 冒 或并发感染的 可能 , 即报告 医生及时 处理。观察药 物的不 良 立 反应 , 密切观察和预防激 素治疗后患 者有无精神 、 神经状 态的改
护 理 。具 体 方 法 见 表 1 。 表 1 急 诊 临 床 护 理 途 径 实 施 方 法
时间 主 要 护理 工 作
径使患者进一步明确 自己的治疗和 护理 目标 , 主动 参与护理 过 程。增 强患者 自我护理意识 , 形成 主动护 理和主动 参与相结合

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与循证护理应用

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与循证护理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多伴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要求及时安排有效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合理、优质的护理方法是改善治疗结局的重中之重[1]。

近期,我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引入了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将两种护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护理方法的计划性、时间性、科学性,结果证实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方面有一定可行性,现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纳入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纳入标准:①经病史查询、心脏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等综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②患者病历档案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脏疾病;②中途转院。

按护理方法不同将本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均5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男40例、女12例。

年龄为40~74岁,平均年龄为(59.63±3.1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是2~9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是(5.35±0.32)h。

研究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男41例、女11例。

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59.89±3.2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是2~10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是(5.86±0.28)h。

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年龄、性别分布等资料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参考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程序和标准,告知饮食禁忌、活动方法、定时监护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以及随机情绪疏导等,护理操作无计划性、科学性。

研究组:在以上述护理内容为基础,制定急诊护理路径方案,并遵循“循证护理”理念,进行如下护理干预。

1.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责任人,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合理排班,总结每个班次工作事宜,定期考核。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Ju n 10 n n Me ia olg o tf a d W ok r o ra fHe a dclC l efrSa n r es e
河 南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6 7l ・
定、 足够 的睡眠 , 免过 度脑 力劳 动和过 重 的体力 劳 避
动及剧 烈体 育活 动 , 步增 加活 动量 。经过 3~ 逐 4个 月 的渐进训 练 后 , 酌情 恢 复 部 分 轻体 力 工 作 。一 般 1a后 恢 复 全 天 劳 动 。 女 性 患 者 1~2 a内避 免
指示 进行 综合 护理 : 由责 任 护 士 与患 者 及 家属 进 ①
行交 流 , 评估 患者对 疾病 的认识 程 度 , 根据 患者 及家 属 的文化 背景 选择 适 宜 的 方式 进 行 ; 大 量研 究 提 ②
示 急性 心肌梗 死 的发生 发展 与心理 社会 因素在 内的
20 0 9年 1月 ~2 1 0 1年 7月 , 院 该 多 种 因 素 有 关 。 当 焦 虑 不 安 、 怒 和 激 动 时 常 有 愤
( 8):72—1 3. 1 7
『 1 许 丽 琴 . 康 教 育 在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 ] 中 国 4 健 J. 实 用 医 药 ,0 9 4 2 : 3 2 0 , ( ) 2 0—2 1 3.
参 考 文 献
[] 张 1 艳 , 建 玲 . 网 膜 下 腔 出血 患 者 便 秘 的 原 因分 析 与 护 理 王 蛛
1 资 料 与 方 法
位 梗 死 8例 。
1 2 方法 .
将 入 选 的 18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0
5 2例 , 观察组 5 6例 。2组在 发病 年龄 、 性别 、 病至 发 就诊 时 间 、 梗死 部 位 以及 治 疗 方 法 等方 面 比较差 异 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 P>0 0 , 有可 比性 。对 照组 按 .5 具 常 规程 序进行 护理 , 观察 组按 临床 护理路 径模 式 , 系 统 收集 患者 的病 情 资 料 。根 据 患者 不 同 情 况 , 由责 任 护士 或 当班 护士 有针 对性按 照 临床护理 路径 图 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d i 1 . 9 9ji n 10 o : 0 3 6 /.s . 0 9—6 9 . 0 0 1 . 1 s 4 3 2 1. 2 0 8
作 用 , 得 病 人 的 理 解 和 配 合 , 在 路 径 上 对 病 人 需 要 的 已执 行 取 并
的 内容 打 勾 并 签 名 , 任 护 士 每 日按 照 路 径 上 的 指 示 , 据 病 人 责 根 需 求 并 结 合 病 人 一 般 情 况 如 年 龄 、 别 、 食 习惯 、 动 、 性 饮 活 自理 程
时 间
护 理 措 施 及 教 育 内 容
合 事 宜 , 行 术 前准 备 包 括 化 验 检 查 、 前 用 药 、 过 敏试 验 、 术 签 字 等 , 进 术 碘 手 2h内行 P I 疗 。 术 后 绝对 卧床 , 侧 C 治 术 肢 体 制 动 , 动 脉鞘 管 未 拔 出前 观 察 术 区 切 口敷 料 有 无 渗 血 , 体 末 端 的 血运 情 况 , 无 肿 胀 、 血 、 木 及 刺 痛 股 肢 有 出 麻 感 , 切 观察 股 动脉 搏 动 情 况 、 肤 颜 色 、 度 等 ;持 续 肝 素 静 脉 泵 入 , 切观 察 皮 肤 黏 膜 有 无 出血 点 及 肉 眼 血 尿 , 密 皮 温 密 留 置 套 管 针 , 减少 穿 次 次 数 , 测 出 凝 血 时 问 ;应 用 扩 冠 抗 凝 营 养 心 肌 药物 治 疗 , 用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染 密 切 观 察 以 监 应 病 人 有 无 心 源性 休 克 、 律 失 常 、 力 衰 竭 及 急性 再 闭 塞 的 发 生 ; 食 清 淡 易 消 化 , 量 多 餐 , 饮 水 , 心 心 饮 少 多 8h尿 量 在
it v n i aIte t n orpa i t i n er e t on r a me tf t en s w t h a u e my ar aIif c i n c t oc di n ar to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n t nys otnt era t nt f r — optl meg n y lwe r ly b t l a f cieyp e e t rrd c o l h re e ci i o e h s i o h o me p a e re c ,o r mot i , u s c nef tv l rv n e u e at a o e o n rigerr, n mp o eten re p t n lt n hp usn ros a di rv us — ai t eai s i. h e r o
r a t nt , r l ya dt ec mp ia in .Re u t T ee re c e ci nt , r l ya dt ec mp ia in e c i i mot i n o l to s o me at h c sl s h me g n y r a t me mo a i n o l t si o i t t h c o n
sg ic n e P 00 . n lso s Th p l aino eciia usn ah a h r — optl meg n yc n inf a c , < .5 Co cu in i ea p i to fh l c l rigp tw yi tepe h s i c t n n n a e re c a
【 e od ] N rig a w y A ue oada ifr in Pe h si lmegny N rig ae K y rs w us t a ; ct mycrilnac o; r-opt re c; us r nph t ae nc
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 2 1 0 2年 第 1 8卷 第 1 6期
I MHGN,A g s 2 1 ,Vo.8 N .6 u ut 0 2 1 o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作者:崔琳林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18期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取随机分类抽样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

其中,试验组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以常规护理为辅;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患者知晓率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合格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8-0099-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55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征为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剧减少、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缺血,最终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的不规律,以及缺少相应的运动,使得心肌梗死的患者趋于年轻化,其病死率也高达10%左右,逐渐成为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正确治疗?这不仅依靠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患者积极的配合,才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正是通过以“患者为中心”,将一系列常规护理方式按照规范化、模式化去执行,从而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3]。

因此,本文通过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0例病例为例,将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类抽样法。

抽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并且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180例。

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

其中,试验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40~69岁,平均(47±4.6)岁。

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7例,高中水平25例,初中水平30例,小学水平18例。

对照组男62例,女28例;年龄41~69岁,平均(45±5.2)岁。

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28例,高中水平14例,初中水平28例,小学水平2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统计分析纳入要求。

同时,两组中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并签字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实时病情观察及心电监护。

对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手段,即吸氧、止痛、静脉溶栓等;同时严格要求患者遵医嘱。

1.2.2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添加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

并严格按照该护理路径实施。

操作如下,(1)入院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科室基本情况和注意事宜,以及主要责任护士和主治医师,正常的作息时间和常规检查时间,以及其他探视、陪护等事宜,并由医生或护士讲解该病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及治疗常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①患者评估:由于患者在48 h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前期监护,并严密观测心电监护仪并做好相应记录。

②用药情况:向患者介绍利尿剂、强心药、抗凝调酯药物等常用药物的用量、毒副作用、停药表征。

并由护士实时记录用药情况,以备查看。

③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指导其有规律有目的的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热量的食物。

④活动指导:注意运动类型、强度、时间、注意事项等,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

⑤心理指导。

对于某些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

以免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

以上各项制定成具体表格,每天有专职护士执行并签字。

(2)出院前1 d: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定时服药,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满意度及疾病健康内容知晓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分析,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比较
组别平均住院天数(d)满意度(分)
试验组(n=90) 19.8±0.8 95.7±1.8
对照组(n=90) 27.2±1.2 80.7±1.2
2.2 两组患者疾病健康内容知晓率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和护理后进行疾病健康内容的问卷调查。

经统计分析可得,实施护理前,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在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患者疾病健康内容知晓率比较例
组别时间知晓率 P值
合格(分数≥85分)不合格(分数
试验组教育前 3 57 >0.05
对照组 35 55
试验组教育后 87 3
对照组 66 2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高发病症之一,病情复杂并时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因此,在日常中,仅依靠有限的医护人员的常规护理和治疗是不够的,需要患者自身对该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率。

临床护理路径恰恰解决了以上这个问题。

它专门为特定诊断或者手术治疗的患者定制,通过将常规护理规范化、程序化,使护理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执行。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知情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的节约了医疗资源。

王玲[4]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实行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解决医患关系,同时可以督促医护人员提高自身技能,从而更好的提高护理效果。

结合实际病例出发,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试验组,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所的下降;而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健康问题知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意味着,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再一味的遵医嘱,而是具有自我护理意识和护理能力,能主动参与到护理中来,给最终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5]。

而随着对护理路径的进一步合理应用与研究,有理由相信,它将能适用于临床各科。

在如今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深入了解并执行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有助于提高医护水平,缓解医患矛盾;同时还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为更多需要救治的患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芳,芳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其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60.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9.
[3] Wang S,Yu H,Liu J,et al.Exploring the method ologyand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 way inevidence-based Chinese medicine[J].Front Med,2011,5(2):157-162.
[4]王玲.临床护理路径及其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41-42.
[5] Hyde E,Mushy puterized clinical path ways (craeplans):piloting a strategy to enhance qulaity patient crae [J].Clin Nurse Spec,2012,26(5):277-282.
(收稿日期:2015-02-07)(编辑:金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