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农业地理导学案.33
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题目: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从个案分析中掌握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3.培养分析、归纳、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4.懂得农业区位的选择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实现最大经济效。
【学习重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3.学会利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具体案例。
【学习难点】正确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现代农业意识。
【导学过程】深化预学一.中国及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种类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区世界主要分布区粮食作物水稻气候条件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平原、平原、江淮地区、平原、珠江三角洲、、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春小麦:长城以北带冬小麦:长城以南带、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东北平原美国、拉美糖料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带北方:、、、等省区。
俄罗斯、欧洲甘蔗的热带地区南方:、、、、云,以及。
中美洲,西印度群岛,东南亚,南亚。
古巴油料花生带丘陵区、沙土区山东丘陵,河北、河南大豆(我国东北)、油橄榄(地中海沿岸)、油棕(东南亚)油菜分布广流域为主,分布广纤维棉花晴天多,光照;夏季温,收摘期雨;土质、土壤肥沃、灌溉的平原地区。
、中下游平原以及下游沿江平原印度西北部、中亚、埃及、美国东南部水果温带:苹果、梨、桃、葡萄带中下游(黄土高原,山东半岛),新疆、盆地等。
美国等亚热带水果高温湿润的气候秦淮以南丘陵低山区,以(水果)为主。
地中海地区(葡萄、柑橘、柠檬)热带:香蕉、荔枝、芒果、菠萝、龙眼、椰子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与气候区。
岛、南、、台湾部南亚、东南亚、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热带气候区。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可可、咖啡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或经验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大河的平原,地势土壤:土层,土壤水源:水源经营,单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人文条件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市场:习惯吃米饭,市场种植技术:种植历史悠久,丰富大牧场放牧业大面积、气候区。
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情况;4.掌握农业生产方式的分类及特点;5.了解土壤肥力及其保护方法;6.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2.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情况;4.农业生产方式的分类及特点;5.土壤肥力及其保护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掌握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情况;3.掌握农业生产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知识;2.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践探究。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农业的定义和农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农业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
第三步:探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然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自己的总结,并进行讨论、补充。
第四步: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情况利用教材或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发展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五步:介绍农业生产方式的分类及特点介绍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区别和优缺点。
第六步:了解土壤肥力及其保护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了解土壤肥力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七步: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记录所见所闻,并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八步:课堂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2.学生讲解法:要求学生向全班讲解自己进行实地考察时的观察结果。
八年级下册农业地理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农业【学习目标】1、说出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主要部门及主要产品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4、说出我国畜牧业的种类、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畜牧品种【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难点: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预习新知】任务一:阅读课本P2第一段以及有关图片,完成以下问题:1、农业的定义。
2、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任务二:阅读p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是历史上最早种植、_____的国家,也是最早_______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_____树的国家。
2、我国农产品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任务三:阅读p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经济作物主要有种类,经济作物特点。
2、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最大产区是______流域。
花生的主要产区、省,对应的简称是、。
3、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_____及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疆北部。
4、茶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省。
【导学达标】活动一:探究“我国农业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p3教材思考:1、近20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变化特点?2、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有什么改善?3、我国农业生产地区分布有什么变化?活动二:探究“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读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思考:1、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2、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4、在图1-6“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上,指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等商品粮基地,并说出它们所生产主要粮食作物及形成条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案 导学案

比一比
阅读课本 P73 图 8.3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①西北地区及其周边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②西北地区内部自然环境有差异吗?主要表现有哪些? ③说说西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草场和灌溉农业区,它们都有哪些农产品?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 詹姆士
第 1 页 共 1 页
黄川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五个一”教学模式)
练一练
I believe I can do it !
1.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雨水 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5.下列地理事物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B.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 C.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D.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6.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自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7、下图是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和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地形区名称: ① ________盆地 ②_______山脉 ③_________河 ④_________高原 ⑤___________走廊 2)读景观图,图示区域由东到西植被景 观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北地区农业以 业为主。 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 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农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农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
一、进修目标
1. 了解农业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及其发展状况。
2. 掌握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和问题。
二、进修重点和难点
1. 农业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2.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3.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举世农业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
2. 进修:讲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包括气候、土壤、人口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 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 尝试分析你所在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农业发展的小结。
五、拓展延伸
1. 调研举世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
2. 尝试制作一份农业分布地图,展示举世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
3. 参观当地农业生产基地或农业博物馆,了解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六、进修评判
通过学生的教室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思考总结,评判学生对农业分布和发展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和兴趣。
初中地理农业的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的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2. 知道农业的含义和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3. 据图掌握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
4. 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5. 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农业的分类和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 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难点: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产品的生产。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二、探究新知1. 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学生回答: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教师板书: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图文资料,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自己知道的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2. 我国农业的分布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农业分布图,指出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主要由地形、气候等因素造成。
3.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类型的特征、我国农业分布差异及发展方向。
四、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结合家庭所在地,分析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完整版

年级地理课题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年级地理课题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导学案年级地理课题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选择题1.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A.阿尔泰山B.昆仑山C.天山D.祁连山2.西北地区在黄河岸边的两大平原是:()A.宁夏平原、河套平原B.三江平原、辽河平原C.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3、影响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草场退化C、洪涝灾害D、干旱严重4、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5、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A、当地气温太低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6、我国地跨经度最多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7、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洼的地区,它的海拔为:()A.-400米B.155米C.-155米D.-105米综合题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画出西北地区的范围界线2、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区名称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D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地形区的名称写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4、为什么该地区的农田、村镇多集中在河流沿岸或沙漠边缘的绿洲?导学案年级地理课题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青藏地区:1、位于我国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的西南地区。
2、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及四川省的西部。
3、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其中青藏高原为主要的地形区。
高原内分布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北部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
4、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地理导学案及答案

地理导学案及答案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2. 了解地球的形态特征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调查研究技巧。
导学内容:1.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分类;2. 地球的形态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3.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调查研究技巧。
导学步骤:一、导入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它研究的内容广泛,包括地球的形态特征、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探究1.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类。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而人文地理学则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人口、聚居地、交通等。
2. 地球的形态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的形态特征,如大陆、海洋、山脉、平原等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平原地区适宜农业发展,而山区则限制了交通和经济发展。
3.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调查研究技巧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调查研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三、拓展1. 你认为地理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请列举一些你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四、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了地球的形态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调查研究技巧。
二、答案1. 地理学科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它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类。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而人文地理学则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人口、聚居地、交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农业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说出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主要部门及主要产品
2、了解我国农业优先发展的措施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3、了解学习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4、说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的部门
难点:重要性
【预习新知】
1、农业的定义指。
2、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3、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A.上山打野兔
B.野外采蘑菇
C.水塘养鱼
4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活动一:探究农业与我们的关系
活动二:
1农业部门
种植业是:
林业是:
畜牧业是:
渔业是:
2四大农业部门在生产中有哪些的应用?
活动三:探究“农业的重要性”
1、农业的重要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2、生产方面
生活方面
活动四
1农业现代化的措施有那些?(政策)
2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有?
活动五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的功能有()()()()()现代农业的形态()()()
【检测巩固】
1.下列那些是来自于种植业()
A森林B棉花
C牛奶D茶叶
2.关于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首要目标是()A发展旅游B改善环境
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和产草量
3.世界上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印度
C.中国D.法国
4.我国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部门是()
A.种植业B.林业
C.畜牧业D.渔业
5关于我国农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B我国农业历史悠久
C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生活资料
D我国气候受季风影响大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6关于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养奶牛不属于农业
B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C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
D世界上农业生产的条件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