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促方式在女子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互交式教学法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进行交流 , 创造 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 。
第一作者 简介 : 张金 艳 , ,9 8 l 月生 。 0 年毕业 于东北 农 女 16 年 0 2 1 0
业 大学( 硕士 )教授 , , 黑龙江八一农垦 大学 教务处 , 黑龙江省大庆市 开发
区 .6 3 9 13 1 .
Dic si n o eP o m si n h u t r a u e s u so n t r me a d t e Co n e me s r s h n
版 .0 5 4 ( ) 10 1 1 20 ,5 5 :6 — 6 .
通 过教师印发外 文资料 , 采用 价格相对较便 宜的影 印教材 。 决原 解 版教材 问题 。 鼓励教师 自己编写外文教材 , 或者是参考外文原版教材 , 把 中文教材翻译成外文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尽量让学生使用原版教 材, 改变依赖 中文教材的局面 。 4 积极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 4
以太原科技大学 2 0 0 7级女生 20人为研究对象。 6
22 研 究 方 法 .
并实施于普通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之 中。
l 互 交式教 学 法的概 念
所谓 “ 互交式教学 法” 即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有 目的、 意识地组 织 , 有
… o … ●… 一 … ●… ) 一 一 ● ~ ’c … … )● :● ) ● … … ●(, 一
的学 校应多聘请一 些高素质 的外 籍教师和有 国外工作 和学习经历 的归 国人才到学校任教 43 采取有效办法解决教材问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推行双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 但是 , 国家政策的支持 , 有 学校等教育
主管部门 的重视 , 更有很多专家学 者正在致力于高校推行双语 教学 方面

初一年级学生篮球训练中的互动形式

初一年级学生篮球训练中的互动形式

初一年级学生篮球训练中的互动形式在初一年级的篮球训练中,互动形式如同一位智慧的导师,悄然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篮球场上,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不仅锻炼身体,更在推动彼此的互动中,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篮球训练开始时,教练总是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热身。

这样的安排让每个人都有了归属感,仿佛是一群小鸟在晨曦中欢快地鸣唱。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一起拉伸、做准备动作,这种亲密无间的互动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也让学员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忘却了紧张。

通过共同努力,他们逐渐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

在传球练习中,互动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小组都像是组成了一支乐队,学生们通过准确的传球与接球练习,默契地协作。

教练引导他们在传球时不仅要看向接球者,还要观察场上的其他队友和对手。

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了球员间的配合,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战术思维。

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会引发一阵欢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参与感。

分组对抗赛是训练中的高潮部分。

在这场充满活力的较量中,学生们像被点燃的火焰,彼此鼓舞着,展现自己的才华。

对抗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明白,个人的出色表现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与队友形成合力。

在比赛中,队员们通过喊口号、提供建议和战术交流,增强了互动的深度。

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让他们在比赛中不断学习,快速调整,提升了整体团队的竞技水平。

教练在比赛后的总结中,常常强调互动的重要性。

他会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营造出一种开放的氛围。

这样的反思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赋予他们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

交流中,他们发现了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学会了欣赏他人的努力,建立起对团队的责任感。

除了场上的互动,篮球训练还注重课外的联系。

学生们被鼓励在休息时间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篮球的理解和对训练的体会。

这种课外的互动形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于篮球的热爱与思考。

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

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

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并且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策略。

交互式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下面是几种实施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策略的途径:1. 设计情境化教学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练习。

在教授篮球运球技巧时,可以设计一个类似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练习运球技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规则和竞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和擅长项目中发挥特长,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3.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图形、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授游泳技巧时,可以用视频展示游泳比赛的场景,并通过视频分析和示范来教授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技巧。

4.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体育项目或解决一个体育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并共同达成目标。

5. 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体育场馆、运动俱乐部等,进行实地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的途径,可以有效实施高中体育交互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策略的灵活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的应用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的应用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的应用浅谈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的应用导语:篮球作为一项集身体素质、技术要求和团队协作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高中女生体育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女生们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并使其更有效地掌握篮球技术,是每个篮球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游戏教学法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高中女生篮球课中,以期对篮球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定启示。

一、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中的基本原则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为手段,通过规则的设定和学习者与游戏的互动来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游戏教学法应基于以下原则:1. 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本身具有竞争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增强她们对篮球的情感认同。

2. 设计合适的游戏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和兴趣偏好,设计有挑战性但不过于困难的游戏环境,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游戏的规则和操作要求,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思考、交流和合作,培养她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在游戏中,注重学生的技术训练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结果的评价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的具体应用1. 分组竞赛游戏在高中女生篮球课中,可以通过分组竞赛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

通过设定不同的比赛规则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例如,设置篮球接力赛、三人篮球比赛等,既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又能培养她们的团队协作和迅速反应能力。

2. 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如队长、教练、裁判等,从而培养她们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规则意识。

比如,在比赛前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角色,组成不同的管理团队,体验管理篮球比赛的过程,加深对篮球比赛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3. 动作模仿游戏动作模仿游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动作,来学习和掌握篮球技术动作。

互助探究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互助探究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互助探究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李 斌1 李宝轩2目前,国内外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在探讨和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的问题,常规教学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体育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因此,通过将互助探究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教学研究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模式更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结果表明:互助探究教学法对比传统的技能掌握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篮球考试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互助意识。

互助探究教学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展开研究性学习互助探索,共同讨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因为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伤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以讲解示范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以传授知识记忆知识为基本特征等,因此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互助探究教学法较能适应教育社会发展的需求。

1 互助学习与常规学习的概念1.1 互助探究学习的概念互助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互助学习就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其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互助学习是以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②互助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互助教学活动。

③互助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④互助学习是以各小组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⑤互助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教学活动。

1.2 常规教学法的概念常规教学法就是按照教学要求由教师主导的包括示范法、讲解法、启发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其中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术,加深对篮球比赛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对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进行研究。

一、合作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每个球员都需要在球场上与队友密切合作,并且要有很好的默契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在篮球教学中,学生需要与队友进行沟通,传递信息,制定战术,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信任和包容性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包容性,让学生更加理解和体谅队友,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1. 小组讨论在篮球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共同思考解决方案,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的规则和技术,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互助学习在篮球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篮球技巧的任务,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解决问题,通过互助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合作意识。

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小组成员的搭配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需要合理地安排小组成员的搭配,让学生之间的水平相差不要过大,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因为能力过强或过弱而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效果。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

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研究篮球是一项队伍合作的运动项目,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对于球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

在篮球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合作解决篮球技术和战术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下面将重点介绍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方法。

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互动和交流空间。

在分组过程中可以考虑学生之间的技术水平和交流能力等因素,以便确保小组的平衡和协作。

在小组学习中,可以设置任务和目标,让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篮球技术或战术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互相启发和帮助,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在小组学习中,可以采用互帮互助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辅导。

可以让学生们轮流担任小组的领导者或教练,负责组织训练和评价队员的表现。

通过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在小组学习中,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可以给表现出色的小组或个人颁发奖励,并在全班或学校进行表彰。

通过奖励机制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合作学习兴趣。

在篮球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们克服合作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辅导员可以提供技术和战术方面的指导,或者提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帮助。

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和指导,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

篮球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小组学习、任务目标设置、互帮互助、奖励机制和辅导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篮球技术和战术水平。

女教师篮球教研活动(3篇)

女教师篮球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竞技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为了提高女教师篮球教学水平,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组织开展了女教师篮球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女教师篮球教学技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增强女教师团队凝聚力,激发工作热情。

4. 推动我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篮球专家为女教师们进行篮球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讲座。

2. 实践教学:组织女教师进行篮球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篮球素养。

3. 互动研讨: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互动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校际交流:邀请其他学校女教师参加活动,促进校际间的篮球教学交流。

5. 篮球比赛:组织女教师进行篮球比赛,检验训练成果,增进友谊。

四、活动过程1. 专题讲座:篮球专家从篮球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女教师们对篮球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实践教学:在教练的指导下,女教师们进行了投篮、运球、传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自身篮球素养。

3. 互动研讨: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等,女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校际交流:邀请其他学校女教师参加活动,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篮球教学经验,促进了校际间的篮球教学交流。

5. 篮球比赛: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女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比赛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比赛,既检验了训练成果,又增进了友谊。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女教师篮球教学技能,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 增强了女教师团队凝聚力,激发了工作热情。

3. 推动了我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9月 Vol. 24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2
────────── 收稿日期:2002-03-19
作者简介:李茂堂(1963-),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工学院讲师。

- 84 -
互促方式在女子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李茂堂,李鹏程
(徐州师范大学 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1)
摘 要:在女子篮球教学中实验运用男女互促式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女学生运动技能,并对学生实验前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常规测试和统计学处理,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

关键词:男女互促;篮球教学;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2)05-0084-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班是我院1998级计教41班学生28人,对照班是1998级计教42班学生28人。

1.2 研究方法 实验法,问卷法,数据统计法。

2 实验研究的内容
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是教学改革班,在没有利用互促式教学前两个班女学生的素质基本相同,这也是选取这两个班为此项研究的原因。

实验班在教学中采用由2~4名篮球技术比较好的男生带领6~8名女生,或者利用规则限制男生的部分权利和女生进行篮球比赛的男女互促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班在教学中仅此一步与实验班不同。

在教学中严格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人为因素,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常规处理。

2.1 根据篮球发展特征,利用裁判规则,组织教学比赛
(1)教学游戏的创编。

采用由技术比较全面的男生指挥本队的3~5名女生并带动她们跑位、进攻、防守,场地是整个篮球场。

女生在与男生的比赛中学习移动、传球、运球、投篮、以及进攻和防守,所用规则引用篮球裁判规则。

(2)游戏的运用。

教学比赛中分别采用不同男生带女生的方式,主要是练习女生移动跑位、传运球、集体配合意识,有球队员的场上视野,无球队员的移动、防守及整体配合的意识。

再则是利用规则限制男生的部分权利(例如限制男生三秒区内抢球和投篮权力)进行男女篮球对抗赛,这种篮球比赛可以提高女生的对抗能力,同时也锻练女生掌握传运球时机以及同学间的战术配合,树立她们的自信心。

2.2 根据教学发展过程,逐渐增添规则,把篮球比赛规范化
通过教学比赛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抢球、投球欲望越
来越强,学生打球意识越来越强。

所以,这个时期增添规则是很重要的,例如,控制男生上场的人数。

女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动脑筋,利用同伴位置,开始把球传给伙伴并与同伴配合。

这样学生自己就把移动、传球、运球、投篮结合在一起,同时女生也在激烈的争夺中发展了跑、跳、投的能力,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兴趣化。

随着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增添规则把比赛规范化。

2.3 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女生技术上的缺欠开始暴露,她们很快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力求改进,这时男生带女生打球可以用自己的技术影响女生;对女生的技术教学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而且学生注意力集中,肯吃苦,主动性强,效果很好。

2.4 基本战术的加入,对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无论是规范化教学比赛还是非规范化教学比赛,把一些基本战术引入教学,对提高学生兴趣和改善教学情况都有很大的作用。

而男生的介入利于组织比赛,他们能不由自主地开发和利用战术,从而促进篮球运动在女生中的发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采用男女互促教学方式对传、运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整体配合和无球跑动防守的影响
通过教学发现女生在教学前后,传球和运球的时机有明显的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后女生的有意识传球、运球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利用男女互促方式教学后学生的传球、运球的时机、防守站位、无球跑动的掌握和技术有很大的进步,男生的组织能力和用人能力及用人时机的掌握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几次教学比赛中对此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李茂堂,李鹏程:互促式教学形式在女子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 85 -
列表。

在教学比赛中她们的传、运球能力是比较好的,而且无球队员的跑动极积到位,有球队员也不再像实验前那样只
顾低头运球和看球,而不知传球了。

现在她们能有意识地配合,能自觉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表1 传球时机情况统计
实验班
对照班
人数 效果 % 人数 效果 % 18 好 64.28 11 好 39.21 8 较好 28.57 12 较好 42.69 4
不好
7.14
5
不好
8.83
表2 无球跑动情况的统计
实验班
对照班
人数 效果 % 人数 效果 % 14 好 50 11 好 39.21 11 较好 39.21 15 较好 53.56 3
不好
10.97
2
不好
7.23
3.2 对学生情绪、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一次次激烈的争夺,一次次的成功,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地高。

训练中她们主动,而且吃苦耐劳,在问卷调查时,发现他们把往返跑动及跳跃的辛苦当成了一种消遣和娱乐,并希望把这种运动当成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手段。

在达标测验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跑、跳方面表现比较明显。

4 结论
利用男女互促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女生篮球运动水平效果明显,对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效果是显著的,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师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采用这种方法对男生的组织能力和用人能力的培养以及纵观全局的思想品质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表3 二个月后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比较
仰卧起坐 (个) 100m (s) 800m (s) 立定跳远 (m) 实验班 40.2 7.0 230 1.73 对照班
39.1
7.1
235
1.70
参考文献:
[1] 宋亚炳.由体育游戏引发对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377-379. [2] 刘德琼.体育专业篮球技术教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112-113.
[3] 邓世忠.非体育专业女子篮球学习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114-115. [4] 李鹏程.非体育专业女子篮球运动技能的教学试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0,(6).
Exerting Mutual-Promoting Methods in Women’s Basketball Teaching
LI Mao-tang, LI Peng-cheng
(Technical Institut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Xuzhou 221011)
Abstract: The mutual-promoting methods, used in the women’s basketball teaching, are to improve their sports skills as an experiment. These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ved to be feasible, compared with the regular testing of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statistic fig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Key Words: mutual-promoting among males and females; basketball teaching; skills; ability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