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田雅君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无言之美》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无言之美》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反思是对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无言之美》教学的一次总结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感知能力较差、课堂秩序不够稳定。
本次反思将就这几个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一、问题分析:1. 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在阅读《无言之美》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比喻、修辞手法等方面理解不够深入。
同时,他们对于文章中所表达的的情感无法准确把握,对文章的意义换来不足。
在课堂讨论和答题环节中,学生们往往回答的表面现象,缺少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
2. 感知能力较差学生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较差,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视觉效果上,缺少对于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意义的领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并不能够理解和感知,无法从中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思想。
3. 课堂秩序不够稳定在课堂讨论环节时,学生们往往囿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难以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且对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存在少数同学打瞌睡,玩手机等不良习惯。
二、改进措施:1. 强化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针对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将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情境,选取相关的生活、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尤其在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方面进行着力。
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习一些知识和技巧,如比喻、象征、对比等,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和艺术作品。
2. 打开感官多元化感知针对学生感知能力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照片的平面视觉效果上,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媒介,如视频、音乐、绘画等形式来体验艺术,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并尝试不断去加深感知和领悟,使学生对艺术的专业性有更深的了解。
3. 课堂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对于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课堂管理制度。
在教学课堂中,我们可以设立丰富多彩的学习小组和任务,建立课堂学习秩序,制定项目制学习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爱如茉莉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爱如茉莉苏教版《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在对这节课进行研究的时候,我注意了以下三点:1.找准切入点。
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牵一点而动全文”,避免繁琐的分析与讲解,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于永正老师认为“简单不是减少,是目标简约、精简环节……”。
以前我也听过有的老师讲《爱如茉莉》,从头讲,妈妈说爱像什么?我一开始同意妈妈的看法吗?后来,我又怎么认为的?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回答,把学生读书的时间占用了不少,学生也没有真正地深入文本去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在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这篇文章有更好的切入点吧。
看着文章的题目,我在想“爱如茉莉”,不就是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吗?一是茉莉花有什么特点;二是父母之间有什么样的爱。
二者都弄懂了,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我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就抓住了这两条线索:茉莉花的特点与父母的爱。
2.细节悟真爱。
“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本课中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
所以,我先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话语”去体会父母之间的爱,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
然后在课堂交流中紧紧围绕细节处展开品读,通过“直奔”、“紧握”、“叮嘱”等词语感受真爱,引导学生理解“直奔”、“蹑手蹑脚”、“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父母说的两段话,感悟他们之间的彼此体贴、默默付出;透过“探”字体悟“人有情,景有语”……学生品词析句,在“品字”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温度,对父母的真情有了了切身的感悟。
一节说课稿的反思

一节说课稿的反思
田彦军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说课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活动,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要求说
课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讲述出来。
其中主要包括教材的地位,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等。
【总页数】2页(P85,80)
【作者】田彦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教学设计视角下说课稿的结构化模式及应用——兼谈小学信息技术“画方形和圆形”一节的设计
2.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对一节《数列求和》公开课的教学
反思3.浅谈说课稿中的教学反思4."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第二课时的说课稿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一节的说课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学期期末 目 录

目录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教学反思……………………(1)毕文琼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教学反思………………(2)蔡海娟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4)柴雪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5)葛海红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 7)顾锡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 9)化尖措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0)金桂明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12)靳艳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3)李艳红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4)李玉桂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16)马红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17)宋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教学反思……………………(18)羊毛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20)杨洁群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教学反思……………………(22)杨燕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教学反思……………………(23)杨永秀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24)张品德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25)张文斌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体育期末教学反思……………………(27)张占明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28)赵昌莲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30)赵庆怡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思品期末教学反思……………………(31)赵昀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32)陈波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33)陈兆霞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期末教学反思……………………(34)杜娟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36)冯金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37)更藏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38)郭正海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39)李洪林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41)马清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教学反思………………(42)马晓云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教学反思……………………(43)马瑜娟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44)聂芝萍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45)牛生谋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教学反思……………………(47)师秀琴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49)佟艳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体育期末教学反思……………………(50)王升喜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教学反思……………………(50)王云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52)魏芳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教学反思………………(54)文化菊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55)吴金福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56)席风鸣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58)徐萍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59)闫海平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美术期末教学反思……………………(60)杨常娟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61)张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英文期末教学反思……………………(63)赵菊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音乐期末教学反思……………………(64)赵生新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教学反思……………………(66)支效勇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67)党洪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思品期末教学反思……………………(67)丁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反思……………………(68)丁瑞莹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69)寇青善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思品期末教学反思……………………(70)喇学全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72)李民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73)李玉秀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75)刘翠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76)刘志燕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综合实践期末教学反思………………(78)卢晓敏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80)马晓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81)乔吉荣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反思……………………(83)三主才让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反思……………………(84)石绍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音乐期末教学反思……………………(84)佟玲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86)童学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87)王晓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体育期末教学反思……………………(88)王佐文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90)魏德禄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91)邢生春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教学反思……………………(92)杨金梅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美术期末教学反思……………………(93)杨立功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教学反思………………(95)杨小琴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反思……………………(95)杨秀萍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97)张存莲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98)张杰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教学反思……………………(99)卓玛措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00)白景香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01)才让措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期末教学反思………………………(102)马德辉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英语期末教学反思…………………(103)马兰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05)秦启兰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06)石维璞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07)史彩虹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09)司英娜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11)汪永莲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12)吴彩祥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14)余梅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体育期末教学反思……………………(115)余占寿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教学反思…………………(116)张春芳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品德与教育》期末教学反思………(117)周玉英河阴中心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19)朱海萍。
资阳市第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2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指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比如,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来进行大致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一页一页地翻或者一叠一叠地翻)。
2.本课通过学习《赠汪伦》这首诗,加深了我们对李白的了解。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意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体会朋友之间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熟读并背诵古诗,也是我们这一节课的目标,也落实在了课堂上。
三、不足之处
1.查字典环节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够,未能抓住学生喜欢游戏性学习的特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问:同学们,你会自己做什么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2.谈话导入:你感觉自己是长大了还是没长大?为什么?
3.引导: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有一样的想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认读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1.(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提示:你知道了什么?你感觉自己是大还是小?为什么?
2.(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2)交流自己的收获。
(3)提示:你有类似的想法吗?
3.(1)齐读第5、6自然段。
(2)提示: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你希望自己长大还是不长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得到了以下效果:
1.游戏导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音序查字的基础,本课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字母表。在课前开展各种趣味小游戏,字母表背诵比赛、在音序表中快速找字母比赛,让学生对26个字母的读音和字形有充分的掌握.
初三化学课堂问题的生成

教学篇•教学反思初三化学课堂问题的生成程秀华(吉林省通化县东宝中学)摘要:学问是问出来的,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课堂教学忽略问题的创设和发散不利于中考实战中信息问题的解决,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莫名的疑难积极贮备能量。
关键词:化学;中考;问题生成一、从情感和态度上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足球教练博拉·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的转变往往从情感开始。
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才能信其道。
苏格拉底有句话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初三学生求知欲强,多数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学生的情感升温能有意无意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
在教学过程中欣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会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这样生成问题便会水到渠成,可谓润物无声。
二、从知识结构框架上引发学生问题意识中考不仅是考查知识,更是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结构掌握不实、不细,理解得不深不广,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处处见坎,想解决好这类事件,就不应该让学生在知识构建中死记硬背,而要正确理解后再加以应用,要多想问题,多问问题。
我在教学中先用一节课细细做示范把一节课中哪些地方有问题,什么地方应怎么想,问题在哪个地方还有,问题中另外还涉及哪些知识点,问题该怎样思考解决等,再用一节课示范让学生找感觉找思路,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效果自现。
这样学生敢想了,敢问了,教学目标才更明确,教学才更有效。
信赖学生给他指点给他历练,学生的知识框架才能构建得更牢固。
三、用激情催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情是美丽人生的一种格调,激情展示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执着,它振奋着自己感染着别人,每节课教师信心百倍地走进课堂,激情四射地传授着知识,乐观向上地品评人生会让学生深入其中,耳濡目染,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亢奋中探究问题,在激情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到想问问题,爱问问题,让学生觉得问问题是一种享受,不会感到问的问题不着边际而不好意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1优点:1.本次练习课认识了数量词及其他一些生字新词,复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了《春晓》。
2.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应该多给学生训练的时间,少讲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2这课堂逾越了我预先的设计,这样的课堂留给同学的印象,远远比我苦口婆心地讲解到体会收效大。
因此,我不得不相信课堂因同学而精彩,同学因老师而精彩。
我们不要拘泥于课前预设,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获这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资源。
这一临时教学流程立足教课书,立足教学内容,向书外开放,有如下闪光点:1、为同学搭建了口语交际的平台: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特级教师也曾说过:“口语交际的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动机:要抓住教学中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口语交际的活动。
”说“见闻”──说“鞋子”──演“鞋子”这个过程,无不给同学搭建了一个能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平台。
在扮演中很自然地提高了同学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可喜的!2、在情感体验中提升同学的朗读能力: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这样的公开课教案,让同学在扮演说话中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悟中读,朗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3这个单元,是学习拼音之前,第一个识字单元。
新教材重视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低年级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
在本课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识字,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鸟语花香反思

《鸟语花香》教学反思福山小学李慧在上完这一课后,我更多的思考了一个问题,即小学美术课堂要跟多的去关注孩子的状态,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从这堂课上得到什么?而老师能给他们什么?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教材,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
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
学生们喜欢的美术课,一些新课改的精神相比之下更容易得以体现与实施。
因此在与同学一起学习一年级新教材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感觉到:走在新课改第一线的美术老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材观,转变观念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对于美术新一册中的《鸟语花香》这一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我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也有了一些体会与感触,下面结合有关教学片段做一些探讨性的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欣赏这个教学环节。
以欣赏的形式导入本课,让每个学生愉快的,主动的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是我在导入部分设计的意图。
新课程中要求在课堂中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空间。
从学生们积极热烈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个教学尝试是成功的。
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在发展部分,知识点我主要讲了花鸟画的定义,笔法和墨分五彩的知识点,讲述了破墨法的技法点击,导入一段花鸟画教学视频。
在美术教学的同时渗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品质教育思想。
我认为这些体现也正是我们新课程中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高潮部分,我设计了让同学找一找中国画工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的参与游戏!我大胆尝试了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与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尝试制作。
把老师耐心的讲解变为灵动的主观尝试。
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内作出自己的选择,我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在学习中我们更要重视我们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和挖掘学生的潜能的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纸带穿编》教学反思
高阳中心校白北关小学田雅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应提到首位,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意识的培养,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本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情景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归纳拓展四步教学法。
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情景的创设让孩子们的思维积极、紧凑,放收自如,课堂效率非常高;引导和观察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我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了多媒体,美丽的图片、清晰的示范,大量的素材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与深刻的印象。
启发点拨时我采用的是游戏激趣法,有趣的游戏能吸引所有孩子的参与,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体验与发现中;归纳拓展是一堂课的精髓所在,它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美的深刻内涵,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欣赏中不断提高。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究——大胆创新,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索而完成最后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积极、自主的态度,自由的观察、欣赏、自主的尝试、体验、与伙伴一起讨论、合作,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激发,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轻松、平等。
美来源于生活而融入生活,,如何启发孩子们用美来装点自己的世界,将本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这是整堂课的关键所在,我首先出示没有主题的编织作品,提问:“你觉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接着利用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外部添加、在内部添加、改变外形三种方法,原作品进行了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还可以给她取个名字。
直观的画面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给了孩子思考的方向。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想:我们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
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
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推荐评语:通过本反思,发现了在课堂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