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消毒登记表
环境物表消毒登记本(发热门诊)

擦拭□
1000mg/L
是□否□
房间:办公室□物资储备库□更衣室□治疗室□缓冲间□留观室□患者通道□ 喷雾□+擦拭□ 1000mg/L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物体:桌椅□柜子□治疗车□垃圾箱□门□病床□
擦拭□
1000mg/L
是□否□
房间:办公室□物资储备库□更衣室□治疗室□缓冲间□留观室□患者通道□ 喷雾□+擦拭□ 1000mg/L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是□否□
房间:办公室□物资储备库□更衣室□治疗室□缓冲间□留观室□患者通道□ 喷雾□+擦拭□ 1000mg/L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物体:桌椅□柜子□治疗车□垃圾箱□门□病床□
擦拭□
1000mg/L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物体:桌椅□柜子□治疗车□垃圾箱□门□病床□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物体:桌椅□柜子□治疗车□垃圾箱□门□病床□
擦拭□
1000mg/L
是□否□
毛巾□拖把□其他:
浸泡□
1000mg/L
是□否□
物体:桌椅□柜子□治疗车□垃圾箱□门□病床□
擦拭□
1000mg/L
是□否□
房间:办公室□物资储备库□更衣室□治疗室□缓冲间□留观室□患者通道□ 喷雾□+擦拭□ 1000mg/L
消毒隔离记录表

污物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并保持清洁
签 名
2次/日
1次/每日
1次/周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消 毒 隔 离 记 录 本( 月)
类
消毒 别
频率
日期
物表
地面
500mg
/L
碘伏、酒精开启后在效期内
血压计、手电筒病历夹、电话机、听诊器、氧压表、负压表、照明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血压计袖带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并清洁晒干
换药碗或盘、镊子及压舌板使用后初步处理交供应室
T温计使用后先清洗再放入75%酒精浸泡,更换消毒液
污物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并保持清洁
签 名
2次/日
1次/每日
1次/周
每日
每日
1次/周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消 毒 隔 离 记 录 本
卫生室
年 度
消 毒 隔 离 记 录 本( 月)
类
消毒 别
频率
日期
物表、地面
500mg/L
碘伏、酒精开启后在效期内使用
血压计、手电筒、病历夹、电话机、听诊器、氧压表、负压表、照明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血压计袖带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并清洁晒干
换药碗或盘、镊子及压舌板使用后初步处理高压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制度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外科口罩。
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外科口罩,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吸收装置为非接触式。
2、各诊室及检查室门口放置脚垫,用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湿并要求保持其湿度和浓度。
3、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2000gm/L有效率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空气用0.5%的过氧乙酸或2000mg/L 有效率消毒液激动喷雾消毒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4、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2000mg/L有效率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
5、痰液、排泄物用2000mg/L有效率消毒液浸泡1小时,到入专用厕所,痰盂、污物桶需配盖。
6、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双袋密封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
污染被服双袋运送至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先用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清洁消毒方法

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清洁消毒方法清洁消毒是保障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清洁消毒的方法和步骤。
一、清洁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清洁人员具备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包括正确佩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2. 准备所需的清洁消毒工具和材料,如洗涤剂、消毒剂、拖把、扫把、垃圾袋等。
3. 对清洁工具和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其无菌。
二、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清洁消毒步骤1. 打开门窗,保证通风良好。
2. 清理垃圾:将废弃物和污染的物品放入指定的垃圾袋中,注意分类处理。
3. 干扫地面:使用扫帚或者吸尘器清扫地面,确保将尘土、纤维等物质清除干净。
4. 湿拖地面:使用拖把蘸取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对地面进行湿拖,注意力度均匀,确保覆盖所有区域。
5. 清洁家具和设备表面: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擦拭家具和设备表面,包括诊疗台、椅子、床铺等。
6. 清洁墙壁和门窗: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擦拭墙壁和门窗表面,确保无污渍和污垢。
7. 清洁洗手间: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擦拭洗手间的马桶、洗手盆、地面等部位,确保洗手间清洁无菌。
8. 清洁空调和通风设备: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擦拭空调和通风设备表面,确保其清洁无菌。
9. 清洁门把手和开关: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混合液,擦拭门把手和开关等常接触的部位,确保其清洁无菌。
10. 清洁窗帘和床单:将窗帘和床单取下,用洗涤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并确保彻底干燥后重新安装。
11. 清洁消毒工具和材料:将使用过的清洁工具和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防止二次污染。
12. 洗手和更换防护服:清洁人员应在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彻底洗手,并更换干净的防护服,以保证个人卫生和安全。
三、清洁消毒的注意事项1. 清洁人员应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 清洁人员在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

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1. 加强登记本使用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2. 在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封面上添加醒目的提示语,以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
3. 提供培训和教育课程,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正确填写步骤和要求的理解。
4. 设立专门的登记本管理员,负责监督和指导医务人员在使用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时的操作。
5. 开发简化版的电子紫外线消毒登记表格,方便医务人员在登录信息时的快速填写。
6. 使用大字体和清楚易读的格式,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轻松阅读和填写登记本。
7. 在登记本中添加额外的行列,以适应不同发热患者信息的填写,如个人基本信息、发病时间、就诊科室等。
8. 加入防篡改措施,如数字编号、二维码等,以确保登记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9. 定期检查登记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填写错误的登记本进行重新登记或修改。
10. 加强管理措施,设立定期的巡视制度,以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填写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11. 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教授医务人员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以提高紫外线消毒在门诊中的效果。
12. 定期检查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
13. 开展紫外线消毒登记本填写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14. 加强人员培训,让医务人员了解紫外线消毒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15. 在登记本中添加医务人员签名和日期的栏目,以确认登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6. 设立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使用的奖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并正确填写登记本。
17. 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会商,讨论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使用问题和改进意见。
18. 根据实际需要,增设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数量,确保每个发热门诊点都能及时填写和记录。
19. 提供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备用本,以备突发情况使用或替换。
20. 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登记本的信息备份,以防止遗失或损坏导致数据丢失。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选择75%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二、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
并有记录。
三、工作人员上班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都要做好手卫生。
四、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污染时随时进行。
五、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抹布应分类。
六、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七、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30分钟;便器、浴盆用1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先清洗后用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八、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在出病房前加套一层黄色医疗废物废物袋,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密闭容器装专人运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和灭菌。
九、所有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并在出病房前加套一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专人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十、病人转诊、转院或出诊室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发热门诊应单独设立,布局合理,诊室应通风良好。
工作人员应从医务人员通道进出,发热病员应从发热门诊专用通道进出,各通道的门应关闭,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严格区分开。
2.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离开时应脱掉工作服、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和手套等,必须进行彻底清洁。
3.诊疗室、观察室、治疗室内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做好记录。
4.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治疗操作前后、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等均应进行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5.诊疗室、观察室内地面、桌、椅、门把手及墙壁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擦试或喷洒消毒一次,各区域拖把、抹布专用,用后要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凉干。
6.痰液、排泄物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再倒入专用厕所,痰盂、污物桶需加盖。
7.体温计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血压计、听诊器一用一消毒。
8.病人生活垃圾视为感染性废物,清洁工每日将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运送,外面贴上标签,并注明“感染性废物、科室和时间”等,再由医疗废物暂存间收集并做好记录。
病员的床单、被套、枕套、衣、裤等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运送,外面贴上标签,并注明“传染性废物、科室和时间”等,再送至洗衣房消毒、清洗。
9.科室建立病人消毒隔离实施记录本。
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了解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在当前疫情下,发热门诊是医院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紫外线消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而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提前登记改进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您深入解读这一主题。
1.1 背景介绍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是指在进行紫外线消毒前,提前将消毒登记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登记,并针对消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
这一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1.2 改进措施的重要性提前登记改进措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消毒过程中更加仔细地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这对于减少消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和安全隐患非常重要。
1.3 个人观点我认为,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专注地进行消毒工作,还可以提高消毒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记录和改进,可以不断完善消毒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权益。
第二部分: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的实施2.1 详细记录消毒信息在进行紫外线消毒前,医护人员应该提前登记好消毒本,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是后续改进措施的基础,也是消毒工作的有效凭证。
2.2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通过提前登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消毒时间不足、消毒区域不全面等情况,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这有助于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风险。
2.3 定期总结回顾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对提前登记的消毒信息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不断完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
第三部分:总结回顾通过对发热门诊紫外线消毒登记本提前登记改进措施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