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渠坡常见地质缺陷及处理
浅谈黄土隧道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黄土隧道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黄土是西安地区所特有的土体,其表现出的特殊工程特性,对工程结构物危害大,特别是在黄土隧道修建过程中,塌方和湿陷是两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黄土地层中的水对隧道的影响举足轻重,围岩中水的作用是黄土隧道设计、施工时的重点研究内容和关注对象。
因此,加强防排水以及及时合理衬砌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黄土隧道;湿陷;塌方;灾害防治1 黄土的工程特性对隧道工程的影响1.1 黄土的湿陷性湿陷黄土【1】在自重压力或外力荷载压力不变时,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产生急骤显著附加下沉,从而引起地面的变形和建筑物破坏;湿陷性由湿陷系数、自重湿陷量、总湿陷量等指标【2】表征,宏观表现为浸水后沉降量显著增大。
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关中、陕北、宁夏、豫西、陇东及陇中的黄土高原地区,面积达27万km2。
黄土的疏松多孔结构,尤其是结构性孔隙是黄土湿陷性的必要条件;黄土中的不抗水粒间胶结是黄土湿陷性的充分条件;遇水浸泡后黄土胶结削弱强度降低,并且其削弱程度随水量的大小成比例变化,极易产生湿陷、呈饱和流塑状态,从而减弱甚至丧失承载和自稳能力。
这是黄土湿陷性的本质。
1.2 黄土的击实性黄土击实性是指黄土在一定外力冲击作用下密度、含水量、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随冲击强度而变化的特性。
一般冲击强度大时密度增大、含水量降低、强度提高。
改变击实功,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也发生变化,击实功大能客服更大的摩擦阻力,所以最大干容重增大而最优含水量降低。
黄土的孔隙率在50%左右,按照孔隙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连通性等方面,黄土中的孔隙被分为微孔隙、小孔隙、中孔隙和大孔隙【3】。
其中,微孔隙形成于胶结物中,杂乱分布,连通性差,透水性弱,主要是胶结物孔隙;小孔隙均为粒间孔隙,小孔隙由骨架颗粒相互穿插,紧密排列组成,又称为镶嵌孔隙,含少量胶结物孔隙;小孔隙和微孔隙在黄土沉积时形成,由骨架颗粒群形成的架空孔隙,数量较多,对骨架颗粒的稳定起着主要作用;中孔隙由骨架颗粒相互支架构成,数量多,为颗粒的变位提供了空间,连通性好,透水性强,是黄土产生震陷的主要原因,又称为支架孔隙;而大孔隙主要在黄土沉积后成岩过程中由生物作用形成,呈管状或不规则状,数量少,主要是黄土中次生的根洞、虫孔、鼠穴、节理【4】和裂隙以及溶蚀孔洞。
黄土地区滑坡成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1概 况
11 坡情 税 简介 .滑 20 0 9年 9月 2 日 1 :0左 右 ,我 部 I 4 40 n 西 省 张 峰 水 库 输 水 总 于 Ⅶ 标 T 273~ 2+2
T 2 6 7段 1区吲填过程中 ,发现右侧边坡 出 2+ 9 现 掉 块 现 象 ,随 即人 员迅 速 撤 离 ,边 坡 出现 滑 坡, 测量仪器及部 分f填设备被滑塌体掩埋 , q - 有 5节已安装完成 的管道被掩埋许受挤 变形 , 承插 口产生裂缝 。滑塌体 长度约 6 m左右 , 0 高 度 3 m左 J ,滑塌体顶部 滑落距 离约 22 滑 0 右 . m, 塌体情况见网 12 … 12 过 程 简 述 .施 j : 我部 该段 施]: 时采取 开挖 、 装 、 填 安 作业顺序进行 。9月 2 3日该 段_ 丌挖完 成 2 m, 5 经 验 收 后 于 9月 2 3日下 午 进 行 管 道 安 装 , 9月 2 日 上午对 已安 装 区段 进 行 同 填 。后 续 完 成 沟 4 槽开挖成形 2 m并开始进 行管道安装 , 0, 正在开 挖未 成形 的沟槽 约 1m;沟 槽暴 露 总 长度约 5 6 m。塌方发 生时已安 装管道 I区问填 暴本完 0
工程 科 技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
黄 土地 区滑坡 成 因及处 理 方法 分析
童 彬 彬 , 王 飞
( 、 州 市地 下铁 道 总 公 司运 营 事 业 总部 , 东 广 州 1广 广
摘
起滑坡的各种原因。
50 1 2 陕 西铁 路 工程 职 业 技 术 学院 , 西 渭 南 74)0 13 t 、 ) 陕 11 ) 0
成。
I. 1 , 。 l n , q
山体 滑 坡 后 , 部 迅 速 七报 给 业 主 、 我 监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及防护技术

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及防护技术湿陷性黄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工程问题,特别是在黄土地区,因为其土质状况和水文特性,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路基破坏和车辆通行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病害原因和防护技术。
1. 土质状况湿陷性黄土的主要成分是黏土,这种土壤的含水量较高,易形成泥泞状,减小了土体的稳定性。
土壤在遇到水分时会发生体积变化,容易出现沉降、漏水和起坑等情况。
2. 环境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湿陷性黄土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包括降水、冰雪、冻融循环、温度等。
在黄土地区,由于地形、气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段泥土含水量和固结性差异较大,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路基所处的环境和水文地质特征。
3. 过度使用和错误管理错误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导致湿陷性黄土路基发生病害的原因之一。
由于黄土地区交通条件差,交通流量大,而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温度等,因此长期的过度使用会使路基逐渐疲劳和老化。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忽略了路基的维护和管理,就容易出现路面坑洼、浸润及多种病害,并且对人员的安全也会造成威胁。
因为黄土路基湿陷性病害的缘由较复杂,且受多个因素影响,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管理和防治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1. 选择适宜的建造方案选择适宜的建造方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防治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确定正确的路基厚度和其他设计参数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关键。
此外,使用适合黄土地区特征的地基加固材料等,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强度,从而提高路基的耐用性。
2. 加强维护管理对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管理,是预防路基病害发生的非常必要的手段。
针对不同的湿陷性病害,采取不同的维护方法和方案。
如对于出现的巨坑、深沟、裂缝,应及时予以处理。
在防治路面浸润病害方面可以采用设置排水设施的方法,促进路基内部水分的排出,减少水分对路面的侵蚀。
3. 应用新型加固材料技术采用新型加固材料技术对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可以提高路基的抗沉降能力,减少路基的波动变形,确保路基稳固。
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事项

液限 ( w L ) 塑限 ( wP )
1 . 0 1 2
2 8 . 8 l 8 . 7
0 . 5 6 9
1 9 . 9 l 3 . 8
0 . 7 8 9
2 7 . 0 1 7 . 1
0 . 1 2 4
1 . 6 3 7 0 . 9 5 9
黄土地 区常见工程地质 问题 的浅析及对策事项 了河谷阶地的上部。其 中常有砂类土 ,厚度一般在 l O e左右 , r 是沿线分布最广的地层 。 1 . 2环 境及 成 因 黄土是一种棕黄色或淡黄色 的土。它主要分布在亚洲 、欧洲及南北美洲。黄土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 厚度大 ,面积达 6 3 . 2 5 k n i 。其中湿陷性黄土占四分之三 … 。关于其堆积环境及成 因,中国科学 院院士刘 东先生的 “ 新风成说 ”在 国际上得到广泛 的接受 。他把风成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约 7万年黄土拓展到整 个黄土序列约 2 5 0 万年。“ 新风成说 ”对物源、搬用 、搬用时候 的风力情况 、沉积环境面貌及沉积后 的变 化这个全过程进行了阐述 。该学术认为沉积的过程与我们看到的沙尘暴一样 , 是逐渐地从沙漠里面搬运 出来 的 ,在 黄土 高原 慢慢 沉 积 表1 黏质黄土 ( Q 。 ) 物理力学特征参数统计表 起来的 , 也就是说 ,黄土是几 、 、 \ 统计项 目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 样本 修正 标准 试 验项 目、 、\ ma x mi n f m f 系数 6 ( %) 个 数 系数 值 百 万 年 来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沙 尘 含 水量 ( w ) 2 5 . 6 1 0 . 7 l 8 . 9 3 . 9 0 2 0 . 2 0 6 2 1 6 2 1 . 0 0 8 l 9 . 0 暴的叠加。而沉积过程也是记 土粒 比重 ( Gs ) 2 . 7 2 2 . 6 9 2 . 7 0 0 . 0 0 6 0 . 0 0 2 2 1 4 8 1 . 0 0 0 2 . 7 0 录了环境的变化信息的过程。 湿 密度 ( p ) 2 . O 5 1 _ 8 2 1 . 8 9 0 . 1 1 4 0 . 0 6 0 l 9 8 6 0 . 9 9 8 1 . 8 9 次 生 黄 土 是 多 成 因 的 残 干密 度( P d ) 1 . 7 5 1 . 5 6 1 . 6 6 0 . 0 9 2 0 . 0 5 6 l 9 8 6 0 . 9 9 8 1 . 6 6 饱 和度 ( S r ) 9 6 . 2 3 6 . 4 6 8 . 8 1 8 . 0 3 6 0 . 2 6 2 2 0 6 4 1 . 0 1 0 6 9 . 5 积 、坡积 、冲积 、洪 积 、风 积 、 冰川等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 观 察 线 路 主 要 通 过 了 黄 土 台塬 、洪 积扇 及渭 河 阶地 三 个阶地地貌单元 , 通过 了以风
黄土丘陵沟壑区削山填沟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建议

黄土丘陵沟壑区削山填沟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建议0引言我国中北部地区存在广袤的黄土覆盖区,地貌单元以黄土山地、丘陵、台塬为主,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地形破碎,而城市所处的河谷平原区面积相对较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基于此,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削山填沟,人工造地”的方式来扩展工程建设用地,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延安新区、兰州新区、兰州青白石片区、九州片区、皋兰县什川片区等。
但由于黄土独特的工程性质和地貌特征,使得这类场地存在一些固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削山填沟场地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1黄土的湿陷变形问题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土,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会迅速破坏,强度也随之降低,并会产生显著的附加沉降,这就是黄土的湿陷变形。
根据调研结果,黄土丘陵沟壑区削山填沟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陷变形问题,变形主要发生在建筑物基底、路基、管基和室外绿化场地,表现为基础和持力层脱离,路基和管基和室外绿化场地沉陷,比较而言,填方区变形较挖方区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和管道水下渗,地基黄土在自重和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湿陷变形。
对黄土的湿陷变形问题,要根据场地的湿陷类型、湿陷等级和建(构)筑物结构特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首先从地基基础措施入手,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控制黄土湿陷的内因;其次,要做好防水措施,在总平面设计、场地和地面防水、地下管道敷设等多环节严格把控,必要时可采取侧向防水措施,以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入渗引起地基土湿陷;为了减小或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还需要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
2黄土高边坡稳定性问题削山填沟工程一般规模较大,以兰州皋兰县某项目为例,由挖方和填方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性高陡黄土边坡最大高度接近100m,边坡稳定问题成为影响场地稳定的关键因素。
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事项

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浅析及对策事项黄土地区的地质具有一定复杂性,对于各种工程建设来说并不容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土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标签:黄土地區;工程地质;问题;对策引言: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形成的,颜色呈淡黄、褐黄色或黄色,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富含碳酸钙,大空隙和垂直节理发育的一种特殊土,因其分布范围大,工程性质独特而广受关注。
铁路系统黄土地区既有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虽已十分丰富,但近几年随着黄土地区高标准铁路的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和新的工程处理措施进行梳理,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黄土的特征及基本性质1.1、黄土的特征黄土在我国境内的地理分布之上拥有一定的区域性规律。
其沿线黄土主要可以依据自然地理分布条件以及特征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地区类型、山前地带类、山前河谷平原地区类高山中山山地类。
通产可以划分为三种:高原地区类:一般都分布在陕西省至华阴之间的黄土台塬区,黄土连续大面积将其覆盖,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将第四纪下更新世至近代沉积黄土作为主要,其总体厚度则高于200m。
并且也是沿线黄土分布较厚的地区。
山(塬)之前的地带类:通常都会分布在黄土台塬前塬,而华山、骊山前缘地带。
这个地带的特点表现的狭长的带状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纪上更新世或近代洪积黄土,在黄土会中经常有砂、砾石、碎石等等粗颗粒沉积物,其厚度通常都在10m左右。
河谷平原地区类:一般都分布在渭河平原之中,这是第四系上更新世以及近代冲积的黄土沉积物。
那么就组成了河谷阶地的上部。
在这之中经常会有砂类土,而厚度通常在10m左右,而这则是沿线分布比较大的地层。
1.2、环境及成因黄土是一种棕黄色或淡黄色的土。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及南北美洲。
而黄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其厚度比较大,面积通常会达到63.25km2。
在这之中湿陷性黄土一般会占据到四分之三。
而关于堆积环境以及成因,刘东先生提出的“新风成说”曾在国际之上获得了广泛的接受。
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摘要:我国黄土面积广阔,近年来,我国的西北地区多次发生黄土滑坡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于黄土滑坡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导致黄土滑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多年来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和广泛调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黄土滑坡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黄土滑坡;诱发机制;地质问题我国的陕西、陕西、河南、内蒙古等地是黄土滑坡灾害频发地,多年来频繁的滑坡灾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西北部黄土滑坡灾害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所关心的问题。
黄土滑坡灾害是严重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于黄土滑坡的研究,如黄土滑坡的主控因素、活动特征、滑动机制等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黄土滑坡类型黄土滑坡的分类是进行滑坡研究的基础工作,因此要对不同性质、规模的黄土滑坡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各类黄土滑坡的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做出科学的预测,以便于日后对该地区有针对性地做出避让减灾对策,以降低灾害产生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黄土滑坡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若以滑体物质组成和厚度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将黄土滑坡分为风积黄土滑坡、洪积黄土滑坡以及洪积老黄土滑坡等,以其他的分类标准也可将黄土滑坡分为以下几类:不同滑体厚度的黄土滑坡分为巨厚层滑坡、厚层滑坡、中层滑坡和浅层滑坡。
顾名思义,它们的厚度呈依次递减趋势。
根据不同的产生时代可将滑坡分为新生滑坡、新滑坡、老滑坡、古滑坡。
还有学者按照物质组成和主滑面发育位置的不同将黄土滑坡进一步划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接触面滑坡、黄土一泥岩顺层滑坡和黄土一泥岩切层滑坡。
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甘肃永靖县出现了黄土一泥岩顺层滑坡,并于2006年再次出现滑动。
由于黄土一泥岩顺层滑坡具有滑速低、滑距短的特点,对此进行了合理滑坡灾害预测和有效的避让,省去了大范围的人员搬迁。
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中的问题及技术措施

1 沟 道 整 治 中 的 问题
1 . 1 水 土 流 失
黄 土高 原地 区特 殊 的地形 和气候 条件 ,使其 极 易受 到暴 雨 、 径 流 的侵 蚀 。有 学者 研究 表 明 , 黄 河
中泥 沙有 9 0 %左 右 来 自黄 土高 原 , 7 0 %~ 8 0 %来 自黄
土 高原 地 区植 被 覆盖 率 增加 。 年入 黄 泥 沙量 减 少 了 0 . 6 2 亿t . 生态 环境 得 到 明显 改 善『 2 】 。但 与此 同 时 , 延
第3 3卷
第2 2期
甘肃 科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3 3 N o . 2 2
NO V. 201 7
2 0 1 7年 1 1月
★
黄土丘陵沟壑 区治沟造地 中的 问题及技术措施
安 耕 地 面 积 减 少 了一 半 [ 3 】 , 黄 土 高 原 的退 耕 规 模 已
达 到人 均 耕地 需 求 的 2倍 . 局部 已经 出现耕 地 资 源
紧张 、 人 地 矛盾 凸显 的局 面嗍 。为进 一 步增 加耕 地 面
土高 原 沟 谷 地 区嗍 . 且 黄土 高 原 地 区侵 蚀 模 数 大 多 数在 5 0 0 0 t ・ k m z 一 8 - 1 1 9 ] 。黄土本 身 多孔 、 具 有柱 状节 理 及湿 陷性 的基 本性 质 。 陡峭 密布 的沟 谷地 形 特 征 以 及暴 雨集 中 的气 候 特点 是 造 成 黄 土 高 原 土剧 烈 壤 侵蚀 的 主要 自然 因 素 , 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 工 程 建 设 引起 的 地 形 改 变及 过 度 放 牧 等 其 他 措 施 造 成 的植被 减 少是 加剧 土壤侵 蚀 的主要 人 为因素 。黄 土 高原 沟 壑 区 的侵蚀 主 要 分为 坡 面侵 蚀 和 沟谷 侵 蚀 。 片蚀 和 沟 蚀是 坡 面侵 蚀 的 主要 形 式 : 而 沟谷 则 是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壤土 具弱 一 中等 湿 陷性 。
黄 土 类 土 的 颗 粒 组 成 以 粉 粒 为主 , 粘粒 含 量 较 低 , 耐 冲刷 性差 , 容 易 被 水 流 深 切 冲刷 : 土 体 直 立性 好 , 抗 剪 强 度较 高 , 这 些 黄
表 1 上 更新 统 黄土 状 粉 质 壤 土 颗 粒 分 析 成 果 表
黄 土 地 区 的 渠 坡 主 要 由第 四
岩性
天 然 状 态 下 物 理 指 标— — 顸 _ — — — 著 — — _ _
天 然 含 水 量 干 重 度 孔 隙 比 凝 聚 力 内 摩擦 角 凝 聚 力 内摩 擦 角 凝 聚 力 内摩 擦 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度 3 . 0 0 m,一 级 马道 以上单 级 坡 坡 高 6 m, 坡比 1 : 1 . 5 。 由于 地 下 水 位
埋深大 . 渠 道 开 挖 不 受地 下 水 的影
响
表 2 上 更 新 统 黄 土 状 粉 质 壤 土 物 理 力 学 建 议 值 表
2 地 质 概 况 和 地 质 缺 陷
关键 词 : 黄 土渠坡 ; 砂化; 干裂 ; 雨淋 沟 ; 潜蚀 洞 穴 ; 冲 刷 破 坏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3 1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6 5 — 2 2 7 2 . 2 0 1 5 . 1 8 . 0 4 5
%
kN /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P a
。
k P a
。
k P a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6 — 0 4
PI ONEE RI NG WI TH S CI E NCE & T E CHNOL OGY M ONT HL Y NO. 1 8 2 01 5 1 0 7
有 的黄 土 冲蚀 地貌 。黄土类 土各 土
层颗粒分析成果 ( 见表 1 ) , 物 理 力 学 性质 ( 见表 2 ) 。
我 国黄 土 区域 的东 南 边 缘 , 主要 分
布 第 四系上 更 新 统 ( a l p l Q 3 ) 和 中更 新统( d l p l Q 2 ) 黄 土类 土 。南 水北 调
方 面 因素影 响 , 渠 坡 经 常 出现 一 些 地 质 缺 陷 ,主要 表 现为 坡 面砂 化 、 坡 面干裂 、 雨淋沟 、 潜 蚀 洞 穴 以及
核含量高 , 粒 径小 , 埋 深 较 大 的 钙 质 结核 粒 径 较 大 , 含 量 较 小 。表 层 黄 土状 中粉 质 壤 土 、 黄 土 状重 粉 质
1 工 程 概 述
洛 阳一 郑 州 一 带 的 黄土 地 区为
土呈褐黄色 , 均为硬塑状 , 具 针 孔
土 的基 本 特 性 形 成 了 黄 土 地 区 特
状空 隙 , 发育 虫 孔 , 含灰黑色 、 褐 色
铁锰 质结 核 和斑块 。黄土 状重 粉质 壤 土 层 中 有 大 量 网 纹 状 的钙 质 菌
深 8 ~ l O m, 为 半挖 半 填 渠 段 。设 计 采 用 单 级 陡坡 结 合 宽 马 道 的 边 坡 形式 , 渠道底 宽 1 8 m, 一 级 马 道 以 下 , 单级 坡高 9 . 3 0 m, 设 计坡 比 1 :
2 。 一级 马道宽 7 . 5 0 m, 二 级 马 道 宽
黄 土渠 坡 常见地 质缺 陷及 处理
符 谦 1 , 2
4 3 0 0 1 0 4 5 4 1 5 0 ) f 1长江 水利委 员会 网络 与信 息 中心 湖 北 武 汉 2南水 北调 中线 穿黄 工 程 长委 设 代 处 河南 焦作
摘 要 : 非饱 和黄 土抗 剪 强度较 高 , 直 立性好 , 所 以黄 土渠坡 整体 稳 定性 较好 。但 由于黄 土 属 少粘性 土 、 粘粒含 量 低 , 粘结 性 差 , 施 工期 受气候 因素 的影 响 , 开挖 坡 面 易形成 深切 雨淋 沟 、 潜 蚀 洞 穴 以及 坡 面土体砂 化 , 局部 重粉 质壤 土 渠坡 出现干 裂现 象 在施 工过 程 中, 局 部 已衬 砌 完成 的 渠坡 基 面 因冲刷 破 坏 . 造 成 混凝 土 面板 出现臌 胀 现 象。 详 述 了各种 地质 缺 陷的形 成原 因. 分析 其 危 害性 . 提 出处理措 施 : 并详 细 分析 了已衬 砌 混凝 土 面板 的臌胀破 坏机 理 。 对此 类黄 土渠坡 的 施 工 组 织设 计 、 施 工 防护及 地质 缺 陷处理有 一 定的 参考 意义
中线 工 程 总 干渠 经 过 该 黄 土 地 区 ,
渠 坡 主 要 由 第 四 系 上 更 新 统
丝 体分 布 。含 有 多层 钙 质 结 核 , 随
埋 深不 同 . 钙 质结 核 的含 量 和粒 径
也 有较 大 差 异 , 一 般 表 层 土 钙 质 结
渠 道开挖后 , 受 气候 、 土体 自 身特 性 和施 工 组 织 、 施 工 防护 等 多
( I ) d e c ‘ P C ‘ P c ‘ P
系 上更 新 统 ( a l p l Q 3 ) 的 黄土 状 中粉 质 壤 土 、黄 土 状 轻 粉 质壤 土组 成 , 夹有 黄 土状 重粉 质壤 土 薄层 。土体
呈 灰黄 ~ 浅 黄 色 ,黄 土状 中粉 质 壤
( a l p l Q 3 ) 黄 土状 粉 质 壤 土组 成 。渠
道挖深一般在 1 2 ~ 2 6 m .局 部 为 挖
完 成衬 砌后 的基 面 冲刷 破坏 等 。这 些 基 面 地质 缺 陷 , 单 个 范 围一 般 不 大, 但数量多 , 总 体处 理 工 作 量 大 ,
监 理 管 理监 督 工 作量 大 , 处 理 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