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二上《18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语文二上第18课《古诗两首》(鹿柴)ppt课件

语文二上第18课《古诗两首》(鹿柴)ppt课件

假设的策略可以让 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1.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搞清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再合 理假设。
2.根据假设后的数量关系可以列式解答,也可以根据数量 关系式列出方程。
闻:听见。
空旷的山林中看不见人,只听见有人说话。
深林:山林的深处。 复:又。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夕阳西照的反光。 景,通“影”,日光之影。
照:照射。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苔上。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静。山之所以“空”,是 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个字,将“空”具体化。次句“但闻人 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可能无人, 但不可能没有声音。“但闻”二字将其他的声音排除在外,只听见偶 尔传来的“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 其实,“人语响”之后,山林更显得寂静。
结合核心问题品读古诗。
核心问题: 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串珠问题: 1.这首诗是如何突出山里的寂静的? 2.这首诗前后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梳理文意
空山:空旷的山林
鹿柴:“柴”在这
首诗中读“zhài”,
鹿柴
通“寨”,鹿柴是
一个地名。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只,仅仅。
第 四 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 1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复习引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 杯,正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 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新知讲解
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新知讲解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8-古诗二首

18-古诗二首
部编二年级上册
18 古诗两首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白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日照香炉生紫烟,
忽闻岸上踏歌声。 遥看瀑布挂前川。
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宿:住,过夜。
文白对读: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敕勒川,阴山下。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像牧民住的蒙 古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 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________。 天似____,笼盖____。 天苍苍,_______, _______见牛羊。
住宿 寺庙 危险 星辰 恐怕 惊吓 似乎 庐山 笼罩 井盖 苍茫 勇敢 阴天 相似 野外 恐怖
宿寺危
恐惊似庐
笼盖苍茫


sì (相似 似乎)

shì( 似的 )
lǒng(笼罩 笼统) 笼
lóng(竹笼 笼子)
xiàn(显见)

jiàn(见面 看见)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 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白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高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手 可 摘 星 辰。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高 声 语,

(塞课课件)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 江雪

(塞课课件)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 江雪
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 在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孤”与“独”构成了孤寂的情致, 而这孤寂出现在“千山”与“万径”这 个大背景下,似乎在向人们做着 一个 宣言。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寒冷的、寂静的环境里,忘掉 一切的老人却有着清高孤寂,甚至 凛然不可侵犯的心志。
“独钓寒江雪”扣题,将本无关 的江与雪联系起来。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这是一幅江上雪景图。遐景苍茫, 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 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 突出。
古往今来,有多少丹青妙手,以 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上雪景图。
图解结构
鸟飞绝 人踪灭 雪 蓑笠翁 寒江雪
雪大寒冷无所惧 傲然不屈真性情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江雪》。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舟独 钓寒
字词乐园
左窄右宽的字: 独 钓 上中下结构的字: 寒 独体字: 舟 寒:与“赛”“塞”形近,注意区分。
字词乐园
会认的字: 绝=纟+色 孤=子+瓜 翁=公+羽
字词乐园
绝 人踪 孤舟 蓑笠
灭 江雪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绝—尽。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遮雨用具。 江雪—寒冷的江水。
随堂练习
1.请把正确读音划出来。
zōu 舟
zhōu
diào 钓
dào
随堂练习
2、按原文填空。 1._千__山____鸟飞绝,
_万__径____人踪灭。
2. __孤__舟____蓑笠翁, __独__钓____寒江雪。
作业
1.熟读并背诵古诗。 2.抄写生字和词语。

18古诗两首(部编版二上)

18古诗两首(部编版二上)

课后作业
1、抄写课后的生字。
2、把这两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3、选做:搜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危险

勇敢

惊喜

阴山

似乎

野外

苍天

苍茫
课文结构
位置
阴山下
敕勒歌
天: 苍茫似穹庐
辽阔壮美
动态的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
课外拓展:“苍苍”形容不同事物 时,有不同含义。(联系生活想想) 天苍苍—— 天蓝蓝的 白发苍苍—— 头发白白的 松柏苍苍—— 松柏绿绿的
野茫茫,
课外拓展:“茫茫”形容不同事物 时,有不同含义。(联系生活想想) 野茫茫—— 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 大海没有边际
二、看拼音写字词,我最棒。
wēi

lóu
tián

ɡǎn
cānɡ
jīnɡ
危 楼 相 似
不 敢

惊 动
mánɡ
田 野
苍 茫
三、照样子,写词语。 父亲 危楼 亲人 楼上 人生 上学 生活 学校 面包
田野
吃惊
野外
惊奇
外面 奇怪
怪事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小草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改为“把”字句)
小草吹得左右摇摆 风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2.姐姐把房间收拾好了。(改为“被”字句) 姐姐收拾好了 房间 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这是谁写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yè sù shān sì夜宿山寺tánglǐ bái[唐]李白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语文二上第18课《古诗两首》(登鹳雀楼)ppt课件

语文二上第18课《古诗两首》(登鹳雀楼)ppt课件

可以假设把720毫 升果汁全部倒入小 杯,再解答。
先画线段图,再解答。1个大杯可 Nhomakorabea看作3个小 杯……
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列 方程解答。
试一试
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大杯假设成小杯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说明大杯的容量
是小杯的3倍。 720÷(6+3)
检验: 80÷240=
=720÷9
80×6+240=720(毫升)
第 四 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 1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复习引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 杯,正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 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新知讲解
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新知讲解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80(毫升)……小杯
80×3=240(毫升)……大杯
试一试
解: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的容量就是
X毫升。
6X+3X=720
检验:
9X=720
80÷240=
X=80 3X=80×3=240 80×6+240=720(毫升)
练一练
一张桌子和4把椅子的总价是2700元,椅 子的单价是桌子的 。桌子和椅子的单价 各是多少?
课文结构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见
登 鹳
黄河入海(想象)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楼 登楼所思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 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 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18课《古诗两首》教案

2:夜宿山寺插图 ) 要求他们用 一 个词来 表达自己的感觉 。 教师在学生提
出的词中选取 “ 高 ”, 并板书 。 告诉学生 : 这首诗是
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 ;全诗四行诗句 ,
都是围绕着 “ 高” 来写的 。 (板书 :高 )
二 、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读之前 ,我 们先来看看
学生读得很响亮 。 教师 : 好, 你读得 清 楚, 读出了 “ 高” 的气
【设计意图:尝
势。
试用两种不同
学生 : 高昂地读 。
的语气读诗句,
教师 : 你也读出了 “ 高 ” 的气势 。 再尝试用
感受朗读的乐
低沉的语气 ,( 出示 “ 恐” 字卡片 )要把 “ 恐怕惊动
趣,促进了对诗
他人 ” 的心情读出来 。 ( 板书 :恐)
课题 : 18 古诗两首 【 教学要求 】
1. 认识 “ 宿、 寺 ” 等 12 个生字 , 会写 “ 危、 敢 ” 等 8 个 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
3.通过图文对照 , 想象画面等 ,大致理解诗句意思 , 感受山寺 的高耸如云和草原高原辽阔 。
【 教学重点 】 识字 、 写字 , 正确 、 流利地朗读古诗 ,图文结合 ,在反复品读中
要求 。 (课件出示 3)
要求 : 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 ,自学这首诗 。
(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 (行行朗读 );
(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 (字字思考 );
(3) 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 , 想象出 一 幅图画 (处处想 象 )。
1. 指名读古诗 , 检查读的效果 。( 教师点评 )
2. 领读 、 齐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花厚一尺, 和月照三更。
飞花:比喻雪之大、之美。
和:伴随。
诗意: 来到窗前,只见大雪下了 足足一尺厚,积雪在月光的笼 照下,闪耀着清冷的光辉。
诗意: 睡醒了,不知道外面悄悄 地下了一场大雪,只是惊讶于 窗外一片通明。 来到窗前,只见大雪下了 足足一尺厚,积雪在月光的笼 照下,闪耀着清冷的光辉。
诗意: 所有的山都看不到飞鸟的 影子,所有小船上,坐 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 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 上独自垂钓。
《江雪》全诗描绘的是 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体 现了诗人傲岸不屈的性格。
雪 窗 更 绝
孤 舟 翁 独
gèng更加

gēng更夫
雪惊 窗 照 舟 独 钓 寒
讨论: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雪》描绘了一场夜 雪,表现了雪的大和悄无 声息,将夜雪景色描写得 生动逼真,表达了诗人对 雪景的喜爱之情。
柳宗元,中唐著名的文学家、 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最 有成就的是散文,但其诗歌也很有 特色。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猜一猜:
小小白花天上栽, 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 飘呀飘呀落下来。
尤袤,南宋 诗人。字延 (yán)之,号 遂(suì)初居 士。
雪(节选)
(南宋) 尤袤
睡觉不知雪, 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 和月照三更。
睡觉不知雪, 但惊窗户明。
睡觉:睡醒。 雪:指下雪。 但:只。
诗意: 睡醒了,不知道外面悄悄 地下了一场大雪,只是惊讶于 窗外一片通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