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肝脏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超声诊断学之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诊断要点
03
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肝癌。
其他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其他肝脏疾病的定义
除了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之外,肝脏还可能产生其他疾病。
超声表现
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具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如肝囊肿、肝血管瘤 等。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表现,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 合分析做出诊断。
02 妇产科检查
超声诊断学在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如视察胎儿 发育、子宫附件等。
03 心血管系统检查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可以视察心脏的结构和 功能,诊断心脏疾病。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历程
1940年代
超声波技术开始应用于医 学领域。
1950年代
A型超声波扫描仪问世, 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 反射回声。
1970年代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的定义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 多所引起的疾病。
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增强 ,细腻,肝静脉变细或不清,肝
脏后轮廓不清。
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超 声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脂
肪肝。
肝硬化的超声诊断
肝硬化的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进而 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定量分析
未来超声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定量分析 方法,对肝脏疾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和评估。
普及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肝脏疾病的 超声诊断将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病例分享
06
与讨论

肝脏超声诊断

肝脏超声诊断

b
40
1. 右肋缘下斜断图I (第一肝门)
b
41
2. 右肋缘下斜断图II (第二肝门)
b
42
斜径:12~14CM
5、 右 侧 冠 状 扫 查
三、肝 癌
原发性肝癌肿块病理分型:

(1)块状型 77.78%

(2)结节型 18.84 %

(3)弥漫型 1.45 %

(4)小癌型 1.93 %
门脉左支(横段 )
横沟
门脉左支(矢状段 ) 左叶间裂
下腔静脉窝
正中裂的后端
胆囊窝
正中裂的前半部
肝圆韧带
左叶间裂的前部
静脉韧带
左叶间裂的后部
肝右前叶和右后叶的分界标志 肝右(前)叶和左(内)叶的分界标志 肝左内叶和左外叶的分界标志 流经肝右前叶中间 流经肝右后叶中间 肝方叶和尾状叶的分界标志 肝左内叶和左外叶的分界标志 分隔肝右叶与肝左叶 分隔肝右叶与肝左叶 分隔左内叶与左外叶 分隔尾状叶与左外叶
二、肝脏超声的扫查方法 及正常肝脏的超声图象
1、左肝纵向扫查
① 通过腹主动脉扫查 ② 通过下腔静脉扫查
通 过 腹 主 动 脉 扫 查
上下径:5~9CM 前后径:5~6CM
通 过 下 腔 静 脉 扫 查
2、 左 肝 横 向 扫 查
b
27
3、 右 肋 间 扫 查
b
32
4、 右 肋 缘 下 斜 向 上 扫 查
b
78
继发性肝癌的征象
(1)高回声型 48.5% (2)低回声型 46.0% (3)无回声型 1.0 % (4)混合回声型 3.5 % (5)强回声型 1.0%
多为乳癌、肺癌转移

肝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六章 肝超声诊断
2019/8/27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第一节 正常肝超声基础
1. 肝的解剖概要 2. 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3. 正常肝声像图表现和测值 4. 探测要点
2019/8/27
2
肝的解剖
肝脏呈楔形,位于右上腹 及中上腹部。肝脏的膈面呈 圆顶形,有韧带与膈肌相连; 镰状韧带将其分为左、右两 叶。肝的脏面凹陷不平,有 左、右纵沟和中间的一条横 沟,呈“H”形。
5
Couinaud肝分段和解剖示意图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S 7
S 6
2019/8/27
S 8
S 5
6
S
S4
2
a
S 3 S4 b
肝圆韧带
门静脉
肝动脉
胆总管
S1 S2 S3 S4a S4b S5 S8 S6 S7
2019/8/27
7
肝脏分叶分段的解剖标志及扫查方法
肝叶段
分界标志
尾状叶(S1)
2019/8/27
3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
2019/8/27
肝膈面
4
肝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肝门 (第一肝门)
肝圆韧带裂 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胆囊窝 腔静脉沟(第二 肝门)
胆囊 肝右叶
方叶
肝圆韧带
肝左叶 静脉韧带
2019/8/27
裸区
尾状叶肝固有动脉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019/8/27
63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超声诊断学肝脏文

超声诊断学肝脏文

超声诊断学肝脏文引言超声诊断学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回声来对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进行检查和诊断。

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超声诊断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诊断学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和意义。

超声诊断学原理超声诊断学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传播的速度和回声特性来进行影像的形成和分析。

当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传播时,会与组织和器官中的不同结构发生反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形成回声。

通过对回声的接收和处理,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的影像。

超声波可以穿透大部分组织,最适合检查肝脏这样的器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腔右上腹部。

超声波可以通过躯干壁与肝脏之间的气体间隙,直接照射到肝脏表面,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影像。

在超声诊断学中,主要有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回声的形成和处理、图像的显示和分析等步骤。

超声诊断学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消化和排泄等功能密切相关。

肝脏疾病种类繁多,包括肝脏肿瘤、肝硬化、肝炎等。

超声诊断学可以在早期发现和定位肝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肝脏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超声诊断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鉴别和测量。

良性肿瘤一般为单发、均质的回声团,而恶性肿瘤一般为多发、不规则的回声团。

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对手术治疗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肝硬化的超声诊断:肝硬化是肝脏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慢性病变,常见于长期饮酒、病毒性肝炎等因素。

超声诊断可以评估肝脏的大小和形态,检测肝脏内的结节和回声异常,判断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此外,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腹腔内血管的扩张和压迫情况,对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起到重要作用。

3.肝炎的超声诊断: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因素。

超声诊断可以评估肝脏的形态和大小,检测肝内结构和回声的异常,判断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此外,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肝脏的血流情况,对肝炎的分型和临床治疗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超声诊断学肝脏 ppt课件

超声诊断学肝脏 ppt课件

第七肋间斜断 “飞鸟征”
二、肝 内 血 管 肝静脉
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三支 汇入下腔静脉处称第二肝门 肝静脉在肝内分布似垂柳状。
肝静脉
肝静脉无管壁回声,三大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管径0.6~0.8cm。
门静脉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 背侧汇合而成
门脉在十二指肠第二段的上部后方斜向右 上,走行于十二指肠韧带中,胆总管和肝动 脉之后,第一肝门处分成左右两支进入肝脏。
难 点: 1、 肝脏超声检查操作手法; 2、 声路“死角”,易漏区、复 杂区。
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一、仪器 采用实时超声诊断仪,可选择凸形或线 阵探头,探头频率多选用3.5MHz,亦可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胖瘦等身体条 件选择适当的探头频率(2.5-5.0MHZ) ,小儿和体瘦者选择偏高的频率,肥胖 者选择偏低的频率。
低位肝脏横断面 右肝断面进 一步减小。显示脊柱前的大血管以 及脊柱两旁的腰大肌。
(三)右肋缘下斜断面
右肋缘下斜断面(第一肝门)
门脉及其在肝内的分支
主门脉及其左支和右支呈一条粗管状结构。 门脉右支向右上斜行。分成在右前叶门静脉 和右后叶门静脉;
门脉左支横部、矢状部与其分支构成 “工”字形。
横部走行于肝尾叶和左肝内侧叶(方叶) 间。
门静脉血流
彩色多普勒
主干、左支及其分支、右支、右前支表现为红色血流图;右后支 呈蓝色血流图。
肝动脉 肝总动脉为腹腔动脉分支 伴行于门静脉的腹侧 在第一肝门附近肝总动脉分成左右两支
肝右动脉一般穿行于肝总管与门静脉之间
RHA
肝动脉与门静脉、肝内胆管在肝 内伴行,三者共包入Glisson纤维鞘 中,由于肝动脉在肝内的分支较细, 常规超声检查显示比较困难,利用高 灵敏度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可以发 现动脉搏动性血流。为此声像图上常 利用门静脉在肝内的分布图型寻找与 之伴行的肝动脉。

肝超声诊断 ppt课件

肝超声诊断  ppt课件
正常内径1.0-1.3cm。
15
16
(2)肝动脉 起自腹腔动脉干, 末端分出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 动脉,主干延续为肝固有动脉,到 肝门后分肝左、右动脉。
(3)肝管:由肝细胞间微胆管汇 合成小叶间胆管,进而汇合成肝左 管、肝右管,肝总管,与门静脉、 肝动脉伴行,下方与胆囊管汇合成 胆总管。
17
2.肝静脉系统 引流肝的大部分血液 ,注入下腔静脉,分为肝中、肝左、肝 右静脉。
第六章 肝超声诊断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第一节 正常肝超声基础
1. 肝的解剖概要 2. 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3. 正常肝声像图表现和测值 4. 探测要点
2
肝的解剖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 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呈楔形,右端厚 大圆顿,左端薄而窄小。成人肝位置固 定,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 腹部和左季肋部。肝上界与膈顶同高, 位于右侧第五肋间。下缘不超过右肋弓。
75
四、探测要点
(一)探测内容 1)观察肝的大小、形态、边缘、包
膜及内部回声。 2)肝实质内异常回声灶 3)肝内血管胆管分布走行 4)观察受检者呼吸、体位变化时肝
的形态改变。 (二)注意事项 。
76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右肋间斜切、显示门脉长轴 右肋缘下斜切、显示第二肝门
左侧卧位第9、10肋间外侧斜切 右侧冠状切、显示肝右静脉长轴
二、肝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1、检查前准备 一般不需作特殊的准备。凡疑传染性 肝炎者,应注意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防交叉 感染。 2、探测仪器 1)仪器 2)探头 频率3.5-5.0MHZ 3)仪器调节
74

超声诊断学-04-肝脏-叶军

超声诊断学-04-肝脏-叶军

第四章肝脏叶军第一节正常肝脏超声表现1、肝脏形态轮廓: 纵断面形态近似三角形,后缘近膈顶端圆厚,近下缘处偏薄,一般左前下角<45度,右外下角< 75度。

外形轮廓因体形有差异。

2、被膜:整齐、光滑、细线状稍高回声, 膈面呈弧形高回声。

肝实质回声均匀分布,呈中—低回声强度的细小光点。

3、肝内管道: 门静脉和肝静脉可显示一、二、三级,并可显示第一、二肝门出入的血管和门静脉左支的“工”形结构。

亦可于门静脉及走行的腹侧显示相应的胆管,可显示左、右肝管,段间肝管呈紧贴平行的细线状稍高回声。

4、肝脏的大小正常成人一般肝右叶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cm,左叶长度不超过9cm,厚径不超过6cm,尾叶长度和厚度不超过4.5cm。

因个体差异,肝脏大小变化较大,如瘦长型,左叶前后径较薄,而长径较长,可达7~9cm,甚至更大。

正常儿童肝脏超声测值(单位cm)左叶右叶组别前后径上下径前后径上下径新生儿 2.85±0.30 4.12±0.62 5.51± 0.92 6.46±1.01>1月~13.17±0.294.71±0.74 6.25±1.147.44±0.88岁>1岁~33.81±0.24 5.50± 0.40 6.62± 0.498.83± 0.38岁>3岁~74.37±0.385.97±0.477.14±0.649.52±0.80岁>7岁~124.53±0.54 6.55±0.698.05±1.1110.33±1.07岁引自夏培、吴瑛主编.《小儿超声诊断学》.第一版.1991.264页.5、门静脉主干内径1.17±0.13cm,朝肝流向连续性低速血流,流速15~30cm/s。

超声诊断学-肝脏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肝脏超声诊断

病因
小脂滴性 肝细胞有严重的物质代谢障碍:四环素, 妊娠脂肪肝,急性酒精脂肪肝 大脂滴性 肥胖病,内分泌失常,糖尿病,酒精中毒 性肝病,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均可引起
典型脂肪肝的声像图
超声检查对弥漫性脂肪肝的发现敏感。早期脂肪 肝为可逆性,合理治疗后可恢复 肝脏大小正常、饱满或轻至中度肿大 边缘钝,质地正常或稍硬 肝实质回声前方致密增强,后方衰减; 肝内管道结构走行不清晰。
肝血管瘤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四型: 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 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 瘤最为常见
肝血管瘤声像图
依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图象 强回声型: 肿瘤常较小,直径13cm,呈均质
的强回声,外形规整,边界清晰。 低回声型:肿瘤内部呈不均质的低回声,有时
巨块型声像图
肝内巨大的实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 分叶状 边缘有弱回声带,一般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不均匀的强回声,中心可有坏死 性液化腔,有时呈“块中块”表现 癌肿局部向外浸润时,周围的弱回声带变 得模糊甚至中断。
结节型声像图
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直径 2~5cm 轮廓线较整齐,多有边缘弱回声晕,与肝 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强回声,亦可呈等回声或不均匀 回声,小于3cm的结节则以弱回声多见 肿块可见“镶嵌样”结构
Doppler超声:较原发性肝癌的血流检出率 低,常以静脉血流为主,偶见高阻力的动脉 血流。
“靶环征”、“牛眼征”常见于乳癌肝转移; 囊实性团块可见于鼻咽癌、神经源性肿瘤或 各种肉瘤的肝转移。
肝包虫病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此病 具有地区分布特点,在我国西北,内蒙及 西藏地区感染率较高 人体包虫病常见的有二种类型,即细粒棘 球幼病和泡状棘球虫幼病 患者常牛、羊、犬接触史,Caromic试验或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超声检查见肝内 囊性占位病变即可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 个 大 小 不 等 无 回 声
• 肝 体 积 增 大 外 形 失 常
9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常伴有多囊肾多囊脾
10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囊肿附近组织反 应性回声增强层 •囊壁较厚可钙化 •有囊中囊(mother’s and son’s cyst sign)
•疫区羊等接触史 •Casomi试验阳性 •囊肿多位于右叶 •囊内可质性光点
36
谢谢各位
37
4
第五章 肝脾
二、正常图象
肝、门静脉清晰自然
两者区分:
两者十指交叉 回流两者相反 管壁回声不一
5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一)囊性占位 1.肝囊肿 2.多囊肝 3.肝包虫 4.肝脓肿
(二)实性占位 1.肝血管瘤 2.原发肝癌 3.转移肝癌 4.肝结核
6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超声诊断肝囊肿一般较容易,内径在5mm左右即被超声显示。
坏 死 液 化 期 :




13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失 肉 吸 。 芽 收 组 好 织 转 卡 期 入 : —— 脓 肿 消
14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根据肿块与 正常肝实质回声 强度的比较,可 将其分成:
A 强回声; B 等回声; C 低回声; D 混合型。 15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24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因 无 特 异 性 , 应 连 续 复 查 。
边 缘 清 晰 , 其 周 无 弱 声 晕 ;
内 可 见 细 小 筛 孔 状 弱 回 声 ;
肿 瘤 呈 圆 或 椭 圆 形 强 回 声 ;
小 血 管 瘤
• •


25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 • • • 后 方 回 声 增 强 , 有 压 缩 性 。 边 缘 清 晰 , 其 周 无 弱 声 晕 ; 内 部 回 声 复 杂 , 强 弱 交 错 ; 形 态 不 规 则 , 可 为 弱 回 声 ;
32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左叶代偿性增大, 右叶萎缩。 •门静脉右支内腔狭 窄。壁稍增厚。
33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肝脏饱满肿大
•回声细密模糊
•远区回声衰减 •血管模糊不清
34
第五章 肝脾
四、小结
35
第五章 肝脾
五、思考题
患者,男性, 52岁,吸烟23年, 近来有咯血史, 胸部平片示右肺 门处有一稍高密 度阴影。超声所 见如右图,请根 据声像图特点作 出诊断及诊断依 据。
20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性 病 变 。
及 图 形 特 征 相 似 的 占 位
肝 内 出 现 成 批 的 、 大 小
继 发 性 肝 肿 瘤 多 在
21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乳癌、肺癌转移瘤为牛 眼样病灶(bulls eye sign)
牛眼的组成: •中心:园形高回声 •暗环:环无回声区 •外周:包膜亮回声
•椭、圆形无回声暗区
•壁薄而光滑侧方声影 (lateral shadow)
•后方回声有增强效应
(Posterior echo enhance)
7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 压 迫 周 围 血 管
• 肝 外 形 失 常
直 径 过 大 或 多 发 性 时
8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 压 迫 周 围 血 管
29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肝 门 淋 巴 结 肿 大 。
可 能 原 因 : 胆 囊 V 回 流 受 阻 。
胆 囊 壁 厚 , 呈 双 层 , 毛 糙 。
30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腹水 •脾肿大
•侧枝循环开放31来自第五章 肝脾三、病理声像图
• 肝 表 面 和 边 缘 相 对 平 整 。
• 肝 内 回 声 不 均 匀 呈 鳞 状 ;
11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肝脓肿的声像图视脓肿所处阶段而异。
早期:(脓肿未形成)
•局部回声异常 •多无液性暗区
•边界常不规则
•血流明显增多
12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内 容 物 可 分 层 , 可 飘 动 。
侧 壁 声 影 不 明 显
内 缘 不 平 整 , 呈 虫 蚀 样 ;
囊 肿 壁 厚 , 可 达 数 毫 米 ;
³ ³ ³ ³ ³ ù §
ÉÉÉ ÉÉÉó ÉÉ ÉÉÉÉÉ É§
ÕÕÕ °
99-8-27
1 1
2
第五章 肝脏
一、正常解剖
形态:立体楔形 位置:右季肋部 分叶:左右两叶 血管:肝、门静脉
3
第五章 肝脾
二、正常图象
轮廓:规则、光滑、 清晰包膜呈线状。
大小:左叶 右叶
角度:左<45 右<75 内部:均匀细小回声
直接征象: 肝内见异常回声团; 内部回声多不均质; 边缘不清可伴声晕; 周围可有卫星结节; 内有不规则无回声。
16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间接征象: 局部肿大,形态失常: “角征”(angle sign)------锐利的下缘角变钝 “驼峰征”(hump sign)--接近肝包膜的肿瘤突向 肝表面
大 血 管 瘤
26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1.肝硬化 2.脂肪肝 3.肝瘀血 4.血吸虫病
27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肝形态
可局部肿大或缩小
肝表面 呈波浪状、锯齿状
肝实质
点线状等粗糙不均
28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门V高压 主干内径>1.4cm 脾V内径>0.8cm
肝V系统 变细并扭曲甚至消失
22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卵巢、结肠、胃及泌 尿系恶性肿瘤肝转移灶多 为强回声结节。
淋巴瘤、肉瘤及霍奇 金病的肝转移灶表现为回 声减弱区。
23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或 条 束 状 血 流 。
者 可 在 肿 块 内 见 到 点 状
血 管 型 , 部 分 多 血 管 型
继 发 性 肝 癌 多 为 少
17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压迫胆管,致肝 内外胆管扩张
压迫血管可致血 管扭曲、迂回、狭窄 或推移。
18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门静脉栓塞
淋巴结肿大
腹水
19
第五章 肝脾
三、病理声像图
CDFI可检出从外周进入瘤体的动脉血流或瘤
体内部的动脉血流。
最大流速(Vmax)>0.6m/s Vmax<0.6m/s,而R1>0.50 应考虑为肝脏恶性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