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1)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1)

肝内血管
肝静脉
肝分为LHV、MHV、RHV三支。 通过肝右V单独汇入FV,肝左V和肝 中V分别汇入下腔V,亦可在汇入前 先汇合成 ,然后汇入下腔V位于 隔肌下方约1cm处,称“第二肝门”。
门静脉
门静脉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 成,汇合处在胰颈背侧,由此形成主门脉。 门脉在十二指肠第二段的上部后方斜向右上,走 行于十二指肠韧带中,居胆总管和肝动脉之后, 至第一肝门处分成左右两支进行肝脏。门静脉 右支较短,约1.5cm左右,也分成两支,即前叶 支及后叶支。前叶支分右前上段支及右前下段 支。后叶支分为右后上段支和右后下段支。
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
坐位或半卧位:显示肝左、右膈顶部小病灶。 探头部位:
可分为(1)右肋下、(2)剑突下、(3)左肋下、 (4)右肋间四处。
右肋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 及第一、二肝门。
剑突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左外叶的内侧部 及第二肝门。
左肋下位主要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的外侧角及 左下角。 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各段及膈顶区。
肋缘下探头位向横膈方向(头端)倾斜,显示 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
一般不容易同时显示肝静脉左、中、右三支肝 V(LHV、MHV、RHV),但易显示LHV、MHV。 肝中静脉位于肝中裂内,为左肝和右肝的分界。
附加:
肝脏超声切面显像的大致分叶
肝叶名称声像标志和血管关系: 左叶和右叶肝中V分肝为右半肝和左半肝,
退、腹泻、便血、消瘦、乏力、发热、 低血糖症等。2、体征:小肝癌无任何 体征或仅表现肝硬化体征。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声像图的五大特征: 膨胀性生长:癌组织受压变性,产生声晕。 多形性:可出现不同强度、不同形态的图形。 多变性:癌肿生长快,形态增大,内部回声 也可改变,呈低、等、强回声改变。 迅速生长:原发性肝癌生长迅速,在3厘米以 下生长级,其直径超过3厘米后程倍增。 常具肝硬化基础:80%病人有肝硬化,表现 为肝实质的现状、网状回声增强,肝静脉变 细、扭曲,及肝外静脉增宽以及脾大、腹水 等。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见强回声团块。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脂肪肝超声诊断及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炎诊治ppt课件
目录
• 脂肪肝超声诊断概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概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预防
01
脂肪肝超声诊断概述
脂肪肝超声诊断的原理
超声波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 特性,通过回声信号的反射和衰 减,判断肝脏组织的脂肪含量和 病变情况。
脏,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抗炎药物
对于炎症反应较重的患者,医生 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如泼尼松 等,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脏
功能。
手术治疗
减肥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术等,以减少胃容量,降低食欲,减轻体重。
肝移植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展至终末期肝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替换病变的肝脏,恢复 肝脏功能。
控制饮酒
限制饮酒量或戒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有助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
定期检查和早期干预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及时 发现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迹象, 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早期干预
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 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机制
免疫机制在NAFLD发病中也起到重 要作用,它导致炎症反应和肝细胞 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通常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不 适、腹胀等症状。
体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在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肿大 、肝区压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脾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

肝脏超声诊断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课件
(3)囊肿两侧可见侧壁声影,囊 肿后壁及后方组织回声增强。
精品
3.肝脏外形: 囊肿较小且位于肝中央部位时,
肝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 大的囊肿或近肝边缘处的囊肿可
使肝脏形态不规则,局部膨隆, 体积增大;
精品
4.深而大的囊肿可使周围血管及 胆管呈弧形受压移位,相邻器官 可见推压征象。
精品
--------cyst
及强回声。
精品
(4)弥漫型肝癌 ①肝实质可见弥漫分布的粗大斑
片状强回声,分布不均,难以分 辨出明确的肿块; ②肝脏增大,形态失常,边缘凹 凸不平;
精品
③肝深部组织回声明显衰减,肝 内血管回声减少,肝静脉变细、 扭曲;
④肝门静脉内可见癌栓的实性回 声光团及肝门静脉周围的海绵样 变。
精品
2.间接征象: (l)肝脏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较小的肿瘤肝脏形态大小无明显改
精品
当脓液粘稠并含有脱落坏死组织 时,常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及片状、 条索状强回声,类似实质性肿块。
肿脓壁较厚,回声强,内壁常不 规则。
精品
(3)病程后期(脓肿吸收期): 脓肿体积缩小,液性暗区内出现
斑片状或条索样强回声,脓肿壁 进一步增厚。
精品
4.脓肿后方回声增强,由于脓肿 内的变性、液化、坏死,其后方 回声增强;
3.肝脓肿图像的演变及分期: (l)病程初期(炎症期) 病变区因水肿呈不均匀的低至中等
回声光团,与周围正常肝组织之间 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带,界限模糊;
精品
(2)病程中期(脓肿形成期):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变区开始坏
死、液化,声像图可见病变区呈 蜂窝结构,其内可见无回声暗区, 暗区内有稀疏光点。
性受累,肝脏的正常均匀回声受 到破坏,呈现为广泛的边界不清 的异常回声区。

肝超ppt课件

肝超ppt课件
降低人体免疫力和解毒功能
5
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
正常肝脏
单纯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脂肪性肝硬化
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
6
脂肪肝健康教育
加强肥胖和过量饮酒危害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并纠正不 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16
肝脏纤维化治疗
1、去除病因 2 、细胞保护抗氧化 3 、抗炎症免疫调节 4 、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7、常用中药:丹参、汉防已、黄芪、柴胡、冬虫夏草、 “861”冲剂、复方319及柔肝冲剂、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 化纤丸等、扶正化瘀片。
17
数字化肝超检测注意事项
孕产妇 植入起搏器 腹水 右上腹创口未愈合 进食
亚健康检查项目
1
数字化肝超
数字化肝超是第三代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针对肝脏两方面检测: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
2
一、脂肪变性:脂肪衰竭
超声在人体中的传播由于吸收、散射、反射等原因会发生 衰减
肝内聚集多量的2-4um脂肪微滴,造成对入射超声大量散 射,致使肝的超声衰减明显增大
脂肪肝程度越重,超声衰减约厉害 脂肪衰减是衡量脂肪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
脂肪衰减值的分期参考标准
4
脂肪肝的诱因和严重危害
诱因
严重危害
长期酗酒
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 惯
加重肝脏损伤发展为肝硬化,肝 癌
诱发和加重冠心病,高血压
营养过剩,肥胖症
诱发和加重糖尿病
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甲亢,贫血等慢性疾病患者 病毒感染:乙肝,丙肝等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循 环障碍,
一旦肝脂肪变性程度少于30%超声则难以检出, 依 赖B超可能会漏诊25%~33%脂肪肝患者 CT a. 利用肝/脾的CT比值 b. 有些病理情况会造成肝脏密度异常 c. 费用昂贵、有放射性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肝脏超声诊断ppt课件

扩大、融合
1


2

1.肝脓肿腔内为无回声,脓肿壁为高回声,厚薄不等,不光滑; 侧壁一般显示清晰,无回声失落现象。
2.脓肿后方回声增强。
炎性坏死期 ① 肝实质内不均匀增强回声 ② 边界不清
液化期 ① 肝实质内团块衍变成厚壁液性暗区 ② 暗区内少许亮点随体位旋动
液化区进一步增大
.
癌 声像图表现可分为: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肿瘤本身所形成的异常回声
(1)高回声型 59.2%
(2)低回声型 13.1%
(3)等回声型 2.2 %
(4)混合回声型 10.7 %
(5)弥漫型
14.8 %
高回声型:
回声稍高 于正常肝组织 的亮度



1

2

1.原发性肝癌病灶,边界清,内可见多个结节样病 灶, 即“结中结”特征
.
78
继发性肝癌的征象
(1)高回声型 48.5% (2)低回声型 46.0% (3)无回声型 1.0 % (4)混合回声型 3.5 % (5)强回声型 1.0%
多为乳癌、肺癌转移
低回声或无回声型多为淋巴肉瘤或其它肿瘤转移
这是一个位于肝左外侧叶 近肝表面的实性占位,其表 面可见约1.7cm断口,向上 伸延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 透声不良。 此患者数天前有 突然疼痛病史
四、肝囊肿
声像图表现
1、肝实质内出现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形如圆形或椭圆形
2、囊壁光滑,边缘清晰,囊壁后方有 增强的回声效应
典型超声图像特征
囊壁
回声增强
侧壁声影
.
92
肝囊肿的其它超声图像表现
1

肝脏超声ppt课件

肝脏超声ppt课件

肝脏超声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癌治疗监测
对于肝癌患者,超声可以实 时监测肿瘤的大小、位置及 血流情况,为手术切除、介 入治疗等提供依据。
肝硬化治疗评估
对于肝硬化患者,超声可以 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及门静 脉高压状态,为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参考。
胆道疾病治疗监测
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 疾病,超声可以监测胆囊的 排空功能及结石的位置,为 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肝脏实质回声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实质的回声强度、均匀度及肝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 值。
血管血流
超声可以检测肝脏血管的血流状态,如门静脉、肝静脉、 肝动脉的血流方向、流速等,有助于判断肝脏功能及血流 动力学状态。
胆道系统
超声可以观察胆囊、胆管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对胆囊炎、 胆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ERA
肝脏超声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肝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 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 态。
原理
肝脏超声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计算 机处理形成图像,用于诊断肝脏 疾病。
肝脏超声的应用范围
肝脏形态学检查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 、包膜等,判断是否存在肝脏
图像记录
对异常部位进行详细记录,并 保存图像。
正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轮廓清晰,边缘平 滑。
肝实质回声均匀,呈细 小点状回声。
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清 晰,无扩张。
胆囊和胆道显示正常。
异常肝脏超声图像
01
02
03
04
肝脏形态异常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弥 漫 型 脂 肪 肝
弥漫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因脂肪浸润程度不同而表现差异大。 早期:小片肝实质浸润时,呈局部强回声反射, 形态不规则。随着浸润范围的扩大,可呈现以肝 裂为分界的肝叶段强回声改变。又称节段型脂肪 肝或“阴阳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节段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多,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 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多核细胞浸 润和胆汁潴留。
脂肪肝
弥漫型 分类
非均质型
弥漫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肝脏弥漫性增大,被膜光滑,边缘变钝。 实质回声细密, 增强,后方回声减弱,脂肪浸 润严重的患者,即使增益开到最大,也不能显示远场 肝脏(“光亮肝”) 肝内管道显示模糊或不显示。
右 肋 缘 下 斜 断 ︵ 朝 向 第 二 肝 门 ︶
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外形及大小 肝实质回声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肝脏的外形
在上腹部纵切扫查,肝脏 左叶呈类三角形,右叶呈楔形。
横断或肋下斜切时,显示为以 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图像。
肝脏的正常值
正常左肝纵切
正常右肝肋缘下斜切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 门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厚 血管→ 肝动脉:太细不显示
↘ 肝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薄 正常门脉主干<1.4cm 胆管:可显示一、二级,在肝内与门脉 并行,管径宽度是门脉的1/3(主干<0.6cm)
肝血流
① 门静脉血流频谱为持续性静 脉频谱,随心动周期及呼吸略有波动 。
腹部超声诊断
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造影表现
原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小者低回声多见
小者高回声多见
小者均匀,较大者不均匀 网络状
边界尚清,周围有暗环 边界清,边缘回声增强
可轻度增强
增强
内部线状、分支状血流 血流较少,周边部为主
常有
少见
动脉频谱为主,阻力指数 静脉频谱为主,动脉的阻力指数
较高
较低
动脉期快速整体增强呈高 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向心性
频谱多普勒测及动脉频谱,RI>0.60 肝动脉-门静脉瘘:血流呈亮色,测及高速低阻频谱 超声造影可有助于发现10mm的小肝癌
57
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58
胆管细胞性肝癌
59
原发性肝癌
60
肝癌的多普勒流速曲线
61
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
超声特征
内部回声 内部回声分布 边缘特征 后方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基础 频谱多普勒超声
5
超声诊断学图像基础(续3)
图象分析的内容 1、外形 2、边界和边缘(暗环、光环) 3、内部结构特征 4、后壁及后方回声 5、周围回声强度 6、周邻关系 7、量化分析、径线、面积、体积 8、功能性检测 9、频谱分析
6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 金占强
IVC
25
正常门静脉血流图
26
正常肝动脉血流图
27
正常肝静脉血流图
28
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 肝内弥漫性密集、细小光点,呈“明亮肝”;肝内
血管明显减少,纹理不清,后方衰减。 局限性脂肪肝
脂肪堆积局限于肝的一叶或数叶,呈不规则分布。 表现为相对高回声,或相对低回声光团,边界较清楚,不 定形,后方无衰减。
37
肝囊肿
发病率高,可有先天性、老年性、感染 性、外伤性或肿瘤性。
无回声暗区 壁薄而规则 囊肿后方有回声增强现象
38
单纯性肝囊肿
39
多发性肝囊肿
40
多囊肝声像图
41
肝脓肿
不同时期可表现不同 典型图像为厚壁及周围炎性反应圈 内壁呈虫蚀样改变 腔内可呈不均匀的光点反射, 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光点随体位改变而活动
胆囊、膀胱
3
4
超声诊断学图像基础(续2)
超声图像的方位(仰卧位)
横切面 图像左侧---患者右侧 图像右侧---患者左侧 图像上面---患者前(腹侧) 图像下面---患者后(背侧)
纵切面 图像左侧---患者上(头侧) 图像右侧---患者下(足侧) 图像上面---患者前(腹侧) 图像下面---患者后(背侧)
29

肝大小比例失调 肝表面凹凸不平 肝区光点增强、增粗、分布不均 门静脉内径增宽,脐静脉再通 肝静脉变细 其他: 脾大,腹水,门脉高压的血流改变
32
2019/10/28
33
34
35
门脉海绵样变
36
肝硬化时肝静脉频谱
LHV
+/— + ——
2
超声诊断学图像基础(续1)
人体组织的声学特征
强回声 :反射系数〉50%以上,灰度明亮,后方伴声影,如: 结石、骨骼
高回声:反射系数〉20%左右,灰度较明亮,后方不伴声影。 如:肾窦及纤维组织
等回声:灰阶强度呈中等水平。如:正常肝、脾等实质性器官 低回声:呈灰暗水平,如:肾皮质等均质结构 弱回声:透声性较好的暗区,如:肾锥体和正常淋巴结 无回声:均匀的液体内无声阻差异界面,呈无回声暗区,如:
50
原发性肝癌 间接征象(二维)
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肝静脉或肝管内,造成 其远端管道的扩张
播散:肝内播散或侵犯邻近脏器 远处转移:腹盆腔、肺、淋巴结等
51
原发性肝癌
52
胆管细胞性肝癌
53
门静脉癌栓
P V
54
门静脉癌栓
Tumor
55
小肝癌
56
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肝癌内部或周边有点状、线状、 分枝状或簇状彩色血流信号
42
肝脓肿声像图
43
肝脓肿超声造影图
44
肝包虫病
地方病,患者有牛、羊、犬接触史 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囊为虫体,外囊为肝组织形成
的纤维包膜
可有单囊型、多囊型、母子囊型(囊中囊,最具特
征性)
慢性者可见囊壁钙化
45
肝包虫病
46
肝血管瘤
肝内最常见的良性实性肿瘤 超声上表现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及无回
超声诊断学图像基础
人体组织衰减程度一般规律 人体软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不仅与媒质的物理特性有关,
而且与其生理状态有关 从临床实验得知,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超声的反应不
同,癌组织对超声吸收较大,炎症组织次之。血液和眼 前房液的吸收最小;肌肉组织的吸收有所增加;纤维组 织和软骨则能吸收大量能量;骨质的吸收更大。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1.肝脏解剖 2.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3.肝正常声像图表现 4.肝脏疾病超声表现
8
肝的解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 脏器,位于右上腹部,呈楔 形,右叶钝厚,左叶窄薄。 肝脏的膈面呈圆顶形,有韧 带与膈肌相连;镰状韧带将 其分为左、右两叶。肝的脏 面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 和中间的一条横沟,呈“H” 形。
声型 高回声型占60% ~70% 肿瘤内分布均匀,呈网状、管道样结构 边界清晰,可呈花瓣样改变,浮雕状
47
48
肝血管瘤
49
原发性肝癌 直接征象(二维)
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为主 内部呈镶嵌状或结节状 周边有低回声的暗环或晕圈 肝癌较大可压迫周围肝静脉和门静脉或出现
癌拴等
9
10
方叶
肝圆韧带 肝左叶 静脉韧带
胆囊 肝右叶
裸区 下腔静脉
尾状叶 肝固有动脉 肝门静脉
11
12
13
肝脏超声检查方法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肝脏正常声像图表现
23
经第一肝门横断面图
S4 S5
S8
S3 S2
S1
24
经第二肝门斜断面图
RPV
MHV
LHV
RHV
回声,门脉期和延迟期减 填充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
即:骨(或钙化)>肌腱(或软骨)>肝脏>脂肪>血 液>尿液(或胆汁) 液体内含蛋白成分的声衰越大, 组织中含胶原蛋白和钙质越多,声衰减越大
1
声衰程度 极低 甚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尿液
不同组织 胆汁 血液

囊液
体液
胸腹水
声影
——
后方回声增强 + +/—
肝肾 脂肪 肌肉
心腔 脑 —— ——
肌腱 骨 软骨 钙化 瘢痕 肺(含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