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默写专题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默写专题20170901164

默写专题滨州7.默写。
(7分)(1)后来啊/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余光中《乡愁》)(2)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李清照《醉花阴》)(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6)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答案】(1)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2)逝者如斯夫(3)寤寐求之(4)半夜凉初透(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及理解性默写的能力。
本题中前6个题目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理解性默写,在七年级时时常考的名句。
小题1注意“矮、墓”的写法。
小题2注意“逝”的写法。
小题3注意“寤寐”的写法。
小题4注意“初”的写法。
小题5注意“世、反”的写法,这两个字最容易出错。
小题6注意“嶂”的写法。
小题7注意“朔、柝”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德州9.(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能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少年游•润州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首词多处化用前人诗句,请写出一句相关原诗: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初中语文)诗文默写(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8页汇编)

(初中语文)诗文默写(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8页汇编)1.(济南·中考真题)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3)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5)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6)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显现春天欣欣向荣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正一帆悬静以修身我言秋日胜春朝已是黄昏独自愁山气日夕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帆、悬、溅、渐、没”等字词的书写。
2.(济宁·中考真题)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
(苏轼《定风波》)(4)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 有解析

默写专题杭州5.古诗文名句填空。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了;“似曾相识燕归来”,方言中一些精妙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往的语言中。
(请选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写)【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教然后知困(2)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3)燕然未勒归无计(注意“勒”的书写)(4)蜡炬成灰泪始干(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湖州2.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中国经典诗文,因为情怀,自带光芒。
触摸经典,既为遇见,也为远方。
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时序交替,匆匆不待。
乡书归雁,轻染惆怅。
北固山下,王湾把故乡放的那么好:我有亲人,我就有故乡。
锦官城外,映阶草碧,黄莺空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自出南阳,忠贞不渝。
念及一样的壮志未酬,杜甫不禁泪流满面:蜀相,一个摸得到的名词,理应保持不熄的庄严。
驿外断桥,雨骤风狂,暮色太浓。
无人眷顾,陆游却压上了自己的一生,给梅花一个流芳百世的灵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我爱惜自己,我亭亭净植;我身处俗世,我不蔓不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借莲明志;我要我的心,和莲一样干净。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古诗词的背诵以及理解掌握程度,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第一二空,要注意关键信息是“时序交替,匆匆不待”,可知为“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写出时间季节的交替变化.第三四空注意抓住“自出南阳,忠贞不渝”,应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与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忠心有关.第五六空注意根据“给梅花一个流芳百世的灵魂”,可知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最后两空注意抓住“周敦颐借莲明志”,应该是《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面爱莲花的干净不同流合污,实际上写自己.答案: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嘉兴2.古诗文名句默写。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默写专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默写专题某某(1)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2),燕然未勒归无计。
(X仲奄《渔家傲》)(3)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4)请为右图配上符合画意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6. (1)夜吟应觉月光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示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某某4.诗、文名句填空。
(共8分,每空1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某某楼》)(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韩愈《早春呈水部X十八员外》中的“”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选答题(7),可以为师矣。
(《论语》)(8)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夏日绝句》)(9)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10),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答案】 (1).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 (3)乾坤日夜浮 (4). (4)断肠人在天涯 (5). (5)天时不如地利 (6).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 (7)温故而知新 (8). (8)死亦为鬼雄 (9). (9)雪却输梅一段香 (10). (10)谁言寸草心某某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6)▲,而无车马喧。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文言文阅读20170901167

文言文阅读滨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判断正误。
C“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
届时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的理解。
江苏省各市2017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各市2017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2017年盐城市中考题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⑴他山之石,。
(《诗经》)⑵,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⑶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⑷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⑸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⑹,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诗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⑻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
答案:1.⑴可以攻玉⑵受任于败军之际⑶一览众山小⑷长河落日圆⑸春来江水绿如蓝⑹但愿人长久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6分)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8.⑴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⑵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答案:8.⑴“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
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
⑵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
常州市中考4.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3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6.默写。
(6分)(1),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今天是父亲节,请写出与父亲有关的诗、词、文中的名句(连续两句):,。
南通市中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6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2017年山东省各市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与鉴赏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各市中考语文卷【古诗文默写及鉴赏类题】汇集2017年菏泽市中考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 2分)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4分)’。
’。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
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②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④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传统文化·《老子》)【答案】①惟吾德馨②虽乘奔御风③心有灵犀一点通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
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
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
(4分)牡丹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
②破:超出、胜过。
4.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
(2分)【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190220165

古诗词鉴赏滨州(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
(4分)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答案】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解析】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鉴赏诗歌,描绘画面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思念家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德州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考点】EL:思乡怀人诗.【分析】题目点明了事件和地点,诗歌的前六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味,写出了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两句,诗意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言简而情深.【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答案:(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2)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共3分译文: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东营(一)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写专题常州:6.默写。
(6分)(1),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今天是父亲节,请写出与父亲有关的诗、词、文中的名句(连续两句):,。
6.(1)采菊东篱下(2)暂凭杯酒长精神(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4)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积累。
(1)一(3)题都是一般性默写填空,书写时,要注意字迹清楚。
第(4)题要求的是“与父亲有关的古代诗、词、文中的名句”,而且还要是“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都可以,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
无锡:1.根据课文默写,其中(3)(4)两题还需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10分)(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2),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4)竹外桃花三两枝,《惠崇<春江晚景>二首》)(5),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七律·长征》)(7)李商隐《无题》诗中的“1.(1)思而不学则殆(2)天街小雨润如酥(3)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4)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5)山重水复疑无路(6)万水千山只等闲(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1)~(6)都是一般性默写填空。
完成时,注意书写。
比如,不要将“殆”误写成“怠”;将“鸭”误写成“鸦”;将“疑”误写成“凝”。
(7)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抓住题干中的“象征”这两个字。
当然,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苏州3.(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①星汉灿烂(注意“烂”的书写)②天涯若比邻③会当凌绝顶望岳(注意“凌”的书写)④老夫聊发少年狂⑤梦回吹角连营⑥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⑦衔远山吞长江⑧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南京3.用诗文原句填空。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7)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心远地自偏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她。
(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及现代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解答】答案:(1)老大徒伤悲(重点词:徒)(2)江春入旧年(3)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词:载)(4)长风破浪会有时(5)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词:畔)(6)门前流水尚能西(重点词:尚)(7)一年之计在于春(8)心远地自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镇江2.默写。
(8分)(1),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4)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往者不可谏,。
(《论语·微子》)2.(1)我寄愁心与明月(2)病树前头万木春(3)相见时难别亦难(4)风正一帆悬(5)无可奈何花落去(6)满眼风光北固楼(7)先天下之忧而忧(8)来者犹可追;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积累。
八道小题都是一般性默写,比较简单。
完成时只要注意不要将“与明月”中的“与”误写成“于”;“无可奈何”误写成“无可耐何”;“满”不要误写成上下结构。
扬州7.默写(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2)欲穷千里路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雀楼))(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秋水共长天一色(2)更上一层楼(3)潮平两岸阔(注意“潮”的书写)(4)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5)无可奈何花落去(6)听取蛙声一片(注意“蛙”的书写)(7)小桥流水人家(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又一村南通5.用课文原句填空。
(9分)(1)天时不如地利,(《孟子》)(2)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5.(1)地利不如人和(2)志在千里(3)悠然见南山(4)小桥流水人家(5)红军不怕远征难(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解答时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并结合括号内的作家作品解答。
注意书写的正确和规范。
泰州4.(2017 泰州)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
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
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在《行路难》中用“,”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辛弃疾隐居乡间时,在《破阵子》中用“,”抒发了自己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4【解析】(1)—(4)题注意不要错、漏、增字。
(5)不能忽视提示语---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用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看剑”的动作表现了作者不忘战斗生活,渴望上战场立功。
盐城1.古诗文名句默写(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两句诗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和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直接默写时,要结合所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解答理解性默写时,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解答】.(1)可以攻玉.(2)受任于败军之际.(3)一览众山小;(注意“览”不要写成“揽”.)(4)长河落日圆.(5)春来江水绿如蓝.(6)但愿人长久.(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合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理解,找出比喻新人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的名句即可.)(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合对《过零丁洋》的理解,找出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即可;注意“汗”不要写成“汉”.)连云港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周南•关雎》)(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禅》)(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7)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先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辗转反侧(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注意“域民”的书写)(3)清荣峻茂(注意“峻”的书写)(4)非是藉秋风(注意“藉”的书写)(5)落霞与孤鹜齐飞(6)便引诗情到碧霄(7)静影沉璧(8)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灯火阑珊(注意“阑珊”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徐州1.古诗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