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爱祖国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1-18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1-18册)全部收录曲目一览表【说明】传统的音乐教科书和教师用书,只有纸面的文字、图画和乐谱,后来,增加了配套的录音带,不但音响质量不会太好,而且使用上相当不便。
作为全国第一套与九年义务制音乐教科书和教师用书配套的18张电脑多媒体软件光盘,以数字音频方式收入了18册课本中的全部曲目,不仅在音频的处理上全面实现了“即点即唱”(即点即播),而且充分发挥电脑数字化技术的特长,增添和附加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其中主要是数字视频资源),为音乐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生动的手段。
现将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收录曲目的总目录开列如下,便于老师们选用。
01册02册03册04册05册06册07册08册09册10册11册12册13册14册15册16册17册18册基本上每册都有的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第01册曲目表第一课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口哨与小狗》(管弦乐)第二课快乐的一天《其多列》《跳绳》《快乐的一天》第三课祖国您好《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颂祖国》(管弦乐)第四课聪明的小动物《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三只小猪》(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管弦乐)第五课静静的夜《小宝宝睡着了》《闪烁的小星星》《星光恰恰恰》《摇篮曲》第六课爱劳动《洗手绢》《大家来劳动》《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第七课快乐的动物《小青蛙找家》《小蜻蜓》《小青蛙》(二胡齐奏)《小鸟》(管弦乐)第八课小小音乐家《法国号》《布娃娃弹琴》《号手与鼓手》《会跳舞的洋娃娃》《星光圆舞曲》第九课游戏《火车开啦》《北京站》《躲猫猫》《火车波尔卡》《捉谜藏》第十课过新年《龙咚锵》《新年好》《小拜年》第02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春天《布谷》《小雨沙沙》《杜鹃圆舞曲》《小燕子》第二课放牧《牧童》( 江苏民歌 )《放牛歌》《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 捷克民歌 )第三课手拉手《一对好朋友》《数鸭子》《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第四课长鼻子《小象》( 歌曲 ) 《两只小象》《小象》( 管弦乐 ) 《大象》第五课跳起舞《草原就是我的家》《小松树》《我是人民小骑兵》《挤奶舞》第六课咯咯哒《母鸡叫咯咯》《下蛋啰》《公鸡母鸡》《我的小鸡》第七课大海的歌《海》《云》《大海摇篮》《海上风暴》第八课幸福生活《彝家娃娃真幸福》《乃哟乃》《快乐的啰嗦》《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第九课巧巧手《粉刷匠》《理发师》《我有一双万能的手》《铁匠波尔卡》第十课汪汪与咪咪《猫咪别淘气》《谁在叫》《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第03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问声好《早上好》《小麻雀》《森林水车》(钢琴曲)第二课时间的歌《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在钟表店里》(西洋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第三课童话故事《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第四课跳起舞《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在北京的金山上》(管弦伴奏,才旦卓玛演唱)《雪莲献北京》(女童独唱)第五课爱劳动《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劳动歌》(男声合唱英文)《海娃的歌》(女童独)第六课可爱的动物《我的小绵羊》《小袋鼠》《袋鼠》(钢琴曲)《鸟店》(管弦乐)第七课小小音乐家《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百鸟朝凤》(唢呐与乐队)《小乐队》(乐队与合唱)第八课幸福生活《同坐小竹排》《西达伦》《阿细跳月》(民族管弦乐)《歌声与微笑》(合唱)第九课美丽的动物《金孔雀轻轻跳》《大鹿》《龟兔赛跑》第十课过新年《小拜年》《过新年》《窗花舞》(管弦乐)《晚会》(钢琴曲)第04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春天来了《小树快长高》《郊游》《滴哩滴哩》《春晓》第二课难忘的歌《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三课童趣《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玩具交响曲》(第一乐章)《出发》第四课快乐的舞蹈《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哈里啰》《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第五课兽王《两只老虎》《猫虎歌》《狮王进行曲》《老虎磨牙》第六课愉快的劳动《小渔篓》《采山》《太阳出来喜洋洋》《拾稻穗的小姑娘》第七课小音乐家《音乐小屋》《箫》《单簧管波尔卡》《青蛙音乐会》第八课静静的《小小摇篮曲》《月光光》《天鹅》《月亮河边的孩子》第九课飞呀飞《小蜜蜂》《小乌鸦爱妈妈》《蜜蜂》《蝴蝶》第十课跳起舞《新疆是个好地方》《我爱雪莲花》《新疆好》《新疆舞曲》第05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童年《摇啊摇》《小酒窝》《童年的回忆》(钢琴曲)《我们多么幸福》第二课草原《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巡逻兵》(民族管弦乐)《草原巡逻兵》(木琴与钢琴)第三课友谊《噢!苏珊娜》《原谅我》《同伴进行曲》(西洋管弦乐)《船歌》(女童独/合唱)第四课放牧《放牛山歌》《小牧笛》《小放牛》(唢呐主奏,民族管弦乐伴奏)《牧歌》(小提琴曲,钢琴伴奏)第五课妈妈的歌《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妈妈之歌》(童声合唱)《小白菜》(合唱)《鲁冰花》(童声合唱)第六课四季的歌《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颂》(合唱,中日文)《雪花飞舞》(钢琴独奏)第七课钟声《钟声叮叮当》《美丽的黄昏》《维也纳的音乐钟》(西洋管弦乐)《灵隐钟声》(键盘、敲击乐)第八课爱鸟《一只鸟仔》《小乌鸦爱妈妈》《对鸟》(女民间歌手独唱)《空山鸟语》(二胡独奏)第九课丰收歌舞《桔梗谣》《圆圆和弯弯》《丰收歌》(女童独唱)《丰收的喜悦》(民族管弦乐)第06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春天《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春到沂河》《春》第二课可爱的动物《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第三课童趣《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猜调》《木偶的步态舞》第四课音乐会《我是小音乐家》《嘹亮歌声》《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那不勒斯舞曲》(选自舞剧《天鹅湖》)第五课牧童之歌《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第六课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救国军歌》第七课老师的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第八课爱和平《每人伸出一只手》《各国儿童心连心》《小小白鸽》《欢乐颂》第九课家乡美《山里的孩子心爱山》《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第07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水乡《采菱》《柳树姑娘》《采茶舞曲》《洪湖水,浪打浪》(王玉珍领唱合唱)《渔光曲》(女声独唱)第二课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管乐合唱)《歌唱祖国》(混声合唱)第三课月夜《愉快的梦》《月亮月光光》(女童合唱)《小夜曲》(轻音乐)《梦幻曲》(女声合唱曲)第四课快乐的课间《哦,十分钟》《大家来唱》《乒乓变奏曲》(钢琴曲)《陀螺》(管弦乐)《旋转木马》第五课妈妈的歌《摇篮曲》(唱)《只要妈妈露笑脸》(女童合唱)《摇篮曲》(贺绿汀作,大提琴/钢琴)《摇篮曲》(勃拉姆斯曲,管弦乐)《摇篮曲》(勃拉姆斯曲,演唱)第六课少年的歌《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牧羊姑娘》《小机灵的歌》第七课回声《友谊的回声》《山谷静悄悄》《回声》(混声合唱)《羊肠小道》(管弦乐)第八课童心《荡秋千》《小孩世界》《山童》(女声合唱)《真善美的小世界》第08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手挽手《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台湾岛》第二课快乐的舞蹈《跳吧,跳吧》《马刀舞》《新疆舞曲》(第二号)《小步舞曲》第三课家乡美《杨柳青》《大雁湖》《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东方明珠》第四课水上的歌《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划龙船》《水上音乐》《船歌》第五课童年的回忆《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彼得与狼》第六课风景如画《小溪流水响叮咚》《茨黎花》《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第七课校园里《校园多美好》《冬夜静悄悄》《运动员进行曲》第八课理想《种太阳》《小纸船的梦》《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第09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朝夕《清晨》《晚风》《晨景》(交响乐,贝多芬)《渔舟唱晚》(筝曲)第二课农家乐《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丰收锣鼓》(民族管弦乐)《快乐的农夫》(钢琴独奏)第三课足迹《雨花石》《我怎样长大》《红梅赞》(女声-金曼独唱)《红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第四课可爱的家《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天黑黑》(演唱)《回家》(轻音乐)第五课故乡《如今家乡山连山》《故乡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彭丽媛唱,民乐伴奏)《思乡曲》(小提琴曲,西洋管弦乐伴奏)《乡间的小路》(演唱)第六课欢乐的少年《雏鹰之歌》《叮铃铃》《可喜的一天》(童声齐唱)《罗马的松树》(管弦乐)第七课雨花《踩雨》《雨中》《踩雨》(童声独唱)《雨滴》(钢琴曲,肖邦曲)《暴风雨》(管弦乐)第八课冬雪《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堆雪人》《踏雪寻梅》(童声合唱)《打虎上山》(现代京剧)《乘雪橇》(管弦乐)第10册曲目表目录第一课春意《春雨蒙蒙地下》《致春天》《春水》第二课欢乐的村寨《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第三课幻想《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高飞》《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飞行使者》第四课四季《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四季歌》《秋收》第五课您好!大自然《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我们的田野》《铃儿响叮当》( 合唱 ) 第六课京韵《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第七课友谊《手拉手》《可爱的苹果》《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第八课百花园《盼红军》《编花篮》《牡丹之歌》《花之歌》第11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同一首歌同一首歌我的祖国大中国第二单元草原牧歌小黄鹂鸟银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万马奔腾第三单元多彩的美洲红河谷拉库卡拉查我们坚决不动摇平原,我的心第四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洛累莱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第六单元冬之韵踏雪寻梅冬(第一、二乐章)我爱你,塞北的雪第12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青春放歌青春列车行星组曲(第一、二、四首)飞来的花瓣第二单元亚洲弦歌邮递马车摇篮曲(印度影片《两亩地》插曲)运动会开幕曲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a 七朵丁香花b 拉贾斯坦民间音乐d 山林第三单元Do Re MiDo Re MiDo Re Mi (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第四单元黄河之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影片《铁道游击队》插曲)看秧歌小放驴大起板沂蒙山小调第五单元火车印象火车来了凯皮拉的小火车太平洋231第六单元芬芳茉莉茉莉花 ( 江苏民歌 )茉莉花 ( 江苏民歌 )茉莉花 ( 河北民歌 )茉莉花 ( 东北民歌 )东边升起月亮(歌剧《图兰朵特》选曲)第13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响曲鼓浪屿之波青春舞曲咯什的春天乌夏克木卡姆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新疆之春第三单元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当兵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第五单元金色乐章夜曲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第六单元银屏乐声雪绒花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悍牛与牧童第14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游击队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保卫黄河 ( 合唱 )保卫黄河 ( 钢琴协奏曲 )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咿唷嘞啦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寻找朋友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采茶舞曲龙船调十送红军欢乐歌茉莉花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摇篮曲鳟鱼(第四乐章)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五单元轻歌曼舞难忘今宵雷鸣电闪波尔卡蓝色的探戈第六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春天来了春晓第15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祭献之舞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走进西藏(女声独唱)阿玛勒俄(女声独唱)正月十五那一天(女童独唱)阿姐鼓(女声独唱)改为黄孩子第三单元梨园金曲唱脸谱(童声齐唱)智斗(三人对唱)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京剧花脸唱腔)都有一颗洪亮的心(京剧与乐队)浑身是胆雄赳赳(唢呐与乐队)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美丽的村庄(童声合唱)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曲)嘎达梅林(交响曲)图画展览会(交响曲)第五单元椰风海韵我的祖家是歌乡(合唱)五指山歌(童声合唱)雨打芭蕉(器乐曲:广东音乐)八骏马(器乐曲:福建南音)第六单元松梅傲雪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演唱)梅花三弄(古琴)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第16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绿色家园我们共同的世界瀑布与溪流(管弦乐《九寨沟音画》选曲)日出(《大峡谷组曲》选曲)第二单元西南情韵阿西里西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瑶族舞曲五月蝉虫唱得好瑶族舞曲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大海啊,故乡渔舟唱晚 ( 筝曲 )渔舟唱晚 (电子合成器演奏)夜莺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猎人合唱(歌剧《自由射手》选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卡门序曲第五单元化蝶化蝶十八相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第六单元婆娑舞姿军民团结一家亲(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场景音乐(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飞天仙子(舞剧《丝路花雨》选曲)第17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祖国情爱我中华(唱)我爱你,中国(女高音独唱)啊!中国的土地(杨洪年领唱,女声合唱)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二单元西北放歌黄河水手歌(民间唱法,男声独唱)蓝花花(合唱)蓝花花(钢琴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混声合唱,好)上去高山望平川(民间唱法,男声独唱)第三单元曲苑寻珍前门情思大碗茶(器乐)碟恋花答李淑一(弹词唱段,女独/合唱)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唱)第四单元经典交响念故乡(唱)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单元月光春江花月夜(童声齐唱)月光(钢琴)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月夜(二胡与乐队)第18册曲目表目录第一单元华夏古乐苏武牧羊流水阳关三叠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放风筝乌苏里船歌二人转牌子曲迎春谣松花江上第三单元缤纷舞曲森林之声蓝色多瑙河波莱罗第四单元戏曲撷英梨园英秀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双枪震撼华蓥山满工对唱第五单元友谊之歌祝你平安手拉手。
第六册第六课《爱祖国》教学反思

第六册第六课《爱祖国》教学反思本课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音乐拓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让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成功的一点就在于音乐教学一开始,创设了激发爱国情感的情境,让学生在听催人奋进的革命歌曲中走进教室。
在教学隐线设计上,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
如:演唱《只怕不抵抗》欣赏《救国军歌》欣赏管弦乐《红旗颂》演唱《国歌》等,板书恰当自然,这样学生在表演上内容不至于单一,形式又有所变化。
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美”是这节音乐课的最大特色之一,给学生以完整、优美的音响聆听。
从开始的《只怕不抵抗》的音乐美,表演动作美,到学生的歌声美,《红旗颂》的音乐美,《国歌》的庄严美整节课节奏张驰有度,注意细节,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在美中学,情中爱,真正从音乐课上体验到创造美感的乐趣,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他们爱国主义情怀,陶冶美的情操。
三、教学设计清晰、巧妙,采用了层层递近、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
从齐唱《只怕不抵抗》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加入二声部(哒和咚)的演唱,欣赏管弦乐《红旗颂》,演唱《国歌》,清新自然的体现了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音乐,提升了三年级学生歌唱技能。
四、激发兴趣,深入浅出。
在《只怕不抵抗》(二声部的学习)、轮唱等环节中,我通过利用生动的教学课件,活泼有趣的教学
语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发了思维,培养了音乐能力,提升了演唱技能,歌唱水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课后题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课后题一、题目(假设)课文既表现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又体现了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二、答案及解析。
1. 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相关语句及解析。
- 语句:“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 解析:这里的“痛击”“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等词语,展现出五壮士面对众多敌人时的沉着冷静和主动迎敌的英勇无畏。
他们毫不畏惧敌人的强大兵力,利用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一次次击退敌人,体现了他们的英勇。
- 语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解析:对五壮士各自战斗状态的描写非常细致。
班长的“沉着指挥”,副班长的“大吼一声”,宋学义“抡一个圈”使出浑身力气扔手榴弹,小战士们“全神贯注地瞄准射击”,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
他们在战斗中各司其职,以饱满的战斗热情和英勇的姿态打击敌人。
- 语句:“狼牙山五壮士在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 解析:子弹打光后仍不放弃抵抗,用石块还击,在绝境中依然坚守战斗。
最后“宁死不屈”,选择跳崖而不是被敌人俘虏,这种壮举充分体现了他们英勇无畏到极致的英雄气概。
2. 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相关语句及解析。
- 语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 解析:他们“眺望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表明他们心中牵挂着人民群众和部队的安危。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国土情况,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中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国土的概念、国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国土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国土的意义,培养他们保护国土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的特点。
3.如何保护国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运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土知识。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国土保护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课件,进行课件的演示和讲解。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国土情况。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吗?中国位于哪个洲?地理位置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国土的图片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详细介绍中国的国土情况,如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领土、海域、领空范围,感受祖国的广袤和壮美;2.认识到领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卫士祖国所有土地的良好品质和精神;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强化学生珍爱和维护祖国领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习祖国的领土、海域、领空范围,认识领土的重要性,并从情感上认识祖国的广袤和壮美。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珍爱并维护祖国领土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方法:1.活动引导法:通过导读、观察实物、图像、图片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2.情景体验法:通过进行游戏、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入理解、表现出所学的知识和情感;3.互动探究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构建自主、合作、交流和创造的学习环境,达到知识的共建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对祖国领土的爱和珍重作为引入,呈现祖国美丽壮阔的山河,展示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用语言描述形容祖国领土,并领读课文标题,课堂气氛逐渐热烈。
2.解释课文标题:本单元我们学习国土。
国土是指一个国家独立的领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土。
国土的范围由国家政府规定,在国际上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
我们要学习祖国的领土、海域、领空范围,感受祖国的广袤和壮美。
(二)、学习和探究1.呈现图片和国旗:祖国是多么的庞大,有多宽,多长?让学生观察图片,估算祖国领土的大小,各位有没有想过,国旗上的55颗星星代表什么?为什么会是55颗?(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看是否熟悉国旗的含义)2.呈现图片和解释:我们还要了解祖国的海域和领空范围。
海域表示陆地向海里延伸的部分,也是国家的独立领土;领空是指地面以上空气,从地面到底下4000米,都是中国的领空被视为中国独立领土的一部分。
请看这张中国陆地、海域、领空图,让我们了解祖国的范围和大小。
(呈现图片,解释对应含义)3.视频、小组讨论:一段关于大熊猫归巢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看到祖国美丽壮观的山河,创设情境,在屏幕前感受国土之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就他们看到的祖国地理环境及东西南北的区域进行交流。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幼儿园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优秀6篇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幼儿园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较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6篇幼儿园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希望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幼儿园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图标:“我较爱祖国”的配套挂图活动过程: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同样出示图标“中”“小”(2)从小到大,你较爱谁?(3)你喜欢什么?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较爱谁?较喜欢什么?“你们听到了什么?”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5.幼儿分角色朗诵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你较喜欢哪段?为什么?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
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同时欣赏《国歌》活动反思: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
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
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爱祖国》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2、在音乐作品和历史影片的感染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好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难点:把握高音区的正确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投影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激情
1、谈话导入: 太阳和月亮有个妈妈,它叫——光明
3、边听边律动
4、跟录音哼唱,指出难点
5、学习1——12小节曲调 A、跟琴唱唱歌谱 B、按节奏朗读歌词 C、演唱歌词
6、学唱13—尾曲调
A、教师范唱“啊”(要求喉头放松、不要压)学生试唱。
B、学唱结束句 C、演唱歌词
7、整体演唱
8、再次聆听——感受录音机唱的情感、表情
9、学生跟伴奏演唱
三、总结
第二课时
长江和黄河有个妈妈,它叫——海洋
藏族和汉族有个妈妈,它叫——中国
2、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中国
3、欣赏中国风光,教师作一定的介绍,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
桂林山水——黄山迎客松——草原——海南——沙漠——天坛——兵马俑——长城——上海等
二、
学唱
《一个
妈妈
的女
儿》
1、聆听、教师跳藏族舞
2、再次聆听,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速度等
教学目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不同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并能创编出适合的动作。
2、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
难点
重、难点都是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
影片《开国大典》、VCD、磁带、录音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教案+单元试题)第六课

6.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怀念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
过程与方法: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难点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方法感悟和细读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
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红旗颂》。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具体的音乐知识,学习了一些活泼优美的儿童歌曲,虽年龄小,但学习能力强,能积极参与课堂。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上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
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教材分析:
管弦乐《红旗颂》(片断)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
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红旗颂》,认识作曲家吕其明;了解管弦乐。
2、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抒发对“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情绪。
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实践法对比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
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
晚会的题标就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
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
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
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
中获得体验。
)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
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
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
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
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8.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红旗颂
一、管弦乐三、乐曲结构
1、铜管乐器第一乐段;宽广辉煌
2、木管乐器第二乐段;坚定豪迈
3、拉弦乐器第三乐段深情歌颂
4、打击乐器
二、作曲家——吕其明
教学反思:
学生体会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品格。
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也能够全身投入地,并且亲切地唱歌,但是在休止的时候唱得还是不够,还有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点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具体的音乐知识,学习了一些活泼优美的儿童歌曲,虽年龄小,但学习能力强,能积极参与课堂。
让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音乐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教材分析: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
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
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
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1.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方法:视听法、对比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 --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
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一个妈妈的女儿
设计三种动作
边聆听音乐边表演
教学反思: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美”是这节音乐课的最大特色之一,给学生以完整、优美的音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