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检测试卷
2016-2017学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一、填空。
1.7.96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乘0.1,积是()。
3.8.79×15的积是()位小数。
4.0.56 kg=()g1.6元=()角=()分5.19.36×4.5=87.12,那么193.6×45=()。
6.4.7×10.2=4.7×()+4.7×()7.在○里填上“>”“<”或“=”。
0.58×0.99○0.58 4.76×1○4.769.48×1.1○9.483.725×0.428○0.428×3.725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约是2.6,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
1.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2.3.440与3.4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3.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乘0.99的积一定比它本身小。
()4.4.6×3.7=460×0.037()三、选择。
1.8.8837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A.8.883 B.8.884 C.8.88382.已知甲×0.99=乙×1.01(甲、乙均不等于0),则()。
A.甲<乙B.甲=乙C.甲>乙3.下面与2.6×6.8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260×0.68 B.0.26×68C.26×6.8 D.0.026×684.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2.7,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A.2.75 B.2.74 C.2.65四、直接写得数。
6.2×0.3= 2.5×0.8=0.06×5=0.16×25=5×2.1=0×48.76=五、用竖式计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35×1.7≈ 5.63×3.9≈六、简算。
2016-2017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共120分)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共16分)(1)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半径是( )。
(2)一块周长是24分米正方形铁板,剪下一个最大圆,圆面积是( )。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9小时完成。
甲、乙合做2小时,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余下的由甲单独做,还要( )小时完成。
(4)以“万”为单位,准确数5万与近似数5万比较最多相差( )。
(5)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42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已知:a ×23 =b ×135 =c ÷23 ,且a 、b 、c 都不等于0,则a 、b 、c 中最小的数是( )。
(7)甲是乙的15 ,乙是丙的15 ,则甲是丙的( )。
(8)六年级共有学生180人,选出男生的和5名女生参加数学比赛,剩下的男女人数相等。
六年级有男生( )人。
(9)今年王萍的年龄是妈妈的,二年前母子年龄相差24岁,四年后小萍的年龄是( )岁。
(10)六(1)班男生的一半和女生的共16人,女生的一半和男生的共14人,这个班( )人。
(11)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分数的值,这个最简分数是( )。
(12)一个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33,如分子减2,分母增加4,约简后是,原分数是( )。
(13)一件工作,甲做3天,乙做5天可完成;甲做5天,乙做3天可完成。
那么,甲乙合做( )天可完成。
(14)把20克药粉放入180克水中,药粉占药水的( )。
(15)一桶水连桶共重1734 千克,把水倒出13 后,重1214 千克,空桶重( )千克。
二.判断(12分)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少。
( )2.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3.把圆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2017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合格率验收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05分,考试时间70分钟)得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9分)1.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45×□=32×□2.根据48×27=129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是( )和( )。
3.在○里填上“>、<、=”72÷6÷2○72÷(6÷2) 431厘米○4.3米4.6dm 2=( )m 2 5kg=( )g 3km28m=( )km5.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6.右图这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的这个角是( )度,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按角分是( )三角形,按边分是( )三角形。
7.把7.3缩小到它的1001是( );把0.058扩大到它的( )倍是5.8。
8. 把3069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保留两位小数)9.一个小数是由3个一,9个0.1,7个0.01,8个0.0001组成的,这个小数是( ),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
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厘米和6厘米,另一条边最长( )厘米。
最短( )厘米。
11.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7.68,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将24×5=120,120÷6=20,336+20=356。
列成综合算式为( )。
13.一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
做对一道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冬考了52分,刘冬做对了( )道题。
得分二、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5分)1.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2. 72-2+5与72÷2×5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3.在一个钝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可能是直角。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黄冈真题考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套试卷目录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卷2黄冈市武穴市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素质教育测试试卷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检测卷4黄冈市武穴市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素质教育测试试卷5黄冈市武穴市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素质教育测试试卷- 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月考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33分)1、5300906000读作(),它是由5个()、3个()、()个十万和()千组成的。
2、一万是()个一百、100个()是一亿。
3、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
4、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5、一个数的亿位、万位都是8,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6、500公顷=()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厘米7、在计算下一道题时,计算器一定按()键。
8、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9、15□7630488≈16亿,□可填()。
52□708=52万,□里可以填()。
1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66,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11、万级上的数位有()、()、()、(),亿级上最大计数单位和最小计数单位是()、()。
12、用4,6,2和3个0组成最大七位数是(),最小七位数是(),只读出一个零的最大七位数是()。
二、判断:(8分)1、677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4亿。
( )2、所有的七位数都比八位数小。
()3、约等于5万的数一定是49999。
()4、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5、测量较大面积的土地时,一般用平方米作单位。
()6、读数的时候,每级末尾的“0”不读。
()7、改写没有改变一个数的大小,但改变了计数单位。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同步练习卷(44)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同步练习卷(44)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细算、巧算,一分不错过【答案】解:【解析】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先算乘除,再算加法.先算括号内的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先算括号内的乘法,再算括号内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此题主要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最后算______法【答案】除;减;乘【解析】解:,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故答案为:除,减,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在计算时,应先算括号内的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据此解答.明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本题考查知识点.3.,可以先同时算______法和______法,再算______.【答案】乘;加;减【解析】解:,可以先同时算乘法和加法,再算减法.故答案为:乘,加,减.在计算时,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应先算乘法和括号内的加法,最后算减法.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4.,去掉两个小括号后,应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最后算______法【答案】除;加;减【解析】解:,去掉两个小括号后算式变成,这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故答案为:除,加,减.,去掉两个小括号后算式变成,这个算式中有加法、除法和减法,所以就先算第二级运算除法,再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第一级运算.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1.0分)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5.【答案】解:,,;,,;,,;,,;,,;,.【解析】本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利用递等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大太跳跃.6.列式计算加上475的和除以25,商是多少?乘97与53的差,积是多少?除以5的商,加上30与23的积,和是多少?加上128除以8再乘23,和是多少?【答案】解:答:商是48.答:积是8140.答:和是864.答:和是1152.【解析】先用725加上475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25即可;先用97减去53求出差,再用185乘上求出的差,得到积即可;先用870除以5,求出商,再用30乘上23求出积,然后用求出的商加上求出的积,即可求解;先用128除以8求出商,然后用商乘上23求出积,再用784加上求出的积即可.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7.填表和制成条形图,并回答问题.四年级一班有44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48人,四班有36人把人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根据数据制成条形图,画在方格图上.回答下面问题:四年级一共有______人一个格子代表______人根据统计图表请你提出2个问题,并解答.问题:______,列式:______.问题:______,列式:______.【答案】168;4;一班比二班多多少人;;三班比二班多多少人;【解析】解:根据数据制成条形图,人,答:四年级一共有168人;人,答:一个格子代表4人;一班比二班多多少人?人,答:一班比二班多4人.三班比二班多多少人?人,答:三班比二班多8人.故答案为:;;一班比二班多多少人?三班比二班多多少人?.根据给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即可.把四个班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四年级一共的人数;由统计图中相邻两个的差可得一个格子代表的人数;一班比二班多多少人?用一班的人数减二班的人数即可;三班比二班多多少人?用三班的人数减二班的人数即可.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画统计图提问题的答案不唯一.8.15 头奶牛7天吃精饲料126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精饲料多少千克?【答案】解:千克答: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精饲料12千克.【解析】根据15头奶牛7天吃精饲料1260千克,用1260除以15,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精饲料多少千克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9.四年一班买作业本252本,二班买作业本270本,每人买作业本6本两班一共有多少人?【答案】解:人答:两班一共有87人.【解析】用一班买作业的本数加上二班买作业的本数,求出总本数,再除以每人买作业的本数,就是两班一共有的人数据此解答.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一共买作业多少本,再根据人数作业本数每人买作业本数进行解答.10.一艘大船运了6次货,一艘小船运了9次货,大船每次运30吨,小船每次运12吨大船比小船一共多运了多少吨?【答案】解:吨答:大船比小船一共多运了72吨.【解析】大船运了6次货,每次运30吨,根据乘法的意义,大船共运了吨,又小船运了9次货,每次运12吨,则小船共运了吨,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大船运的总吨数减去小船运的总吨数,即得大船比小船一共多运了多少吨.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大船与小船各运了多少吨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1.一个车间有25名,每名工人每天装配5台电机,这个车间23天能装配电机多少台?【答案】解:台答:这个车间23天能装配电机2875台.【解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首先用5乘以25求出25名工人每天装配多少台电视,然后再乘以23,求出这个车间23天能装配电机多少台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12.师傅和徒弟共同生产一批零件,5天完成徒弟共生产了125个,师傅共生产了230个平均每天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答案】解:个答:平均每天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21个.个答:平均每天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21个.【解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用两人生产的零件的个数除以用的时间,求出两人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把两人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相减即可.首先求出师傅5小时比徒弟多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用它除以5,求出平均每天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多少个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13.小华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解:分答:小华的平均成绩是92分.【解析】首先把小华各科的期末考试成绩相加,然后再除以6,求出小华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计算下面的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答案】解: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解析】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五、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4.0分)15.计算:,,,,说一说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完全相同.【答案】解:;;;.参与运算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就不完全相同.【解析】先算加法和乘法,再算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1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要注意什么,你知道吗?【答案】解:.整数混合运算,注意要搞清运算顺序与每一步要算什么.【解析】按照先算减法和加法,再算除法,由此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即可.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17.列综合算式,再解答出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除以25的商减去510除以15的商,差是多少?与60的差乘以86与60的和,积是多少?用390除以13的商,去乘20与14的差,积是多少?【答案】解:;答:差是22.;答:积是3796.;答:积是180.【解析】最后算的是差,被减数是1400除以25的商,减数是510除以15的商;最后求的是积,一个因数是86与60的差,另一个因数是86与60的和;最后求的是积,一个因数是390除以13的商,另一个因数是20与14的差.列式计算的关键是理解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即可.18.学校操场原来长60米,宽45米扩建以后,长增加了20米,宽是原来的2倍扩建后操场的面积是多少?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答案】解:平方米答:扩建后操场的面积是7200平方米.平方米答:比原来增加4500平方米.【解析】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现在操场的长是米,宽是米,据此可求出现在操场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原来操场的长是60米,宽是45米,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再用现在操场的面积去减,就是增加的面积.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问题的能力.19.徐勇期末考试的成绩是:语文94分,算术95分,常识96分,英语94分,体育91分他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答案】解:分答:他的平均成绩是94分.【解析】把这五科的成绩相加,然后再除以5就是平均成绩.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明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一等量关系式.20.小明买了2支自动铅笔,用了4元钱;小江买了2支钢笔,用了10元钱一支自动铅笔比一支钢笔少用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答案】解:元答:一支自动铅笔比一支钢笔少用3元钱元答:一支自动铅笔比一支钢笔少用3元钱.【解析】用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自动铅笔和钢笔的价格,用钢笔的价格减去自动铅笔的价格,列式解答即可.用10元减去4元、求出2只钢笔比2只自动铅笔多的钱数,再除以2,列式解答即可.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两个同学共同打一份稿件,3天完成甲每天打4000字,乙每天打4200字,这份稿件共多少字?用两种方法解答【答案】解:个答:这份稿件共24600个字.个答:这份稿件共24600个字.【解析】首先根据甲每天打4000字,乙每天打4200字,用4000加上4200,求出两人每天打多少个字;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两人每天的打字个数乘以3,求出这份稿件共多少字即可.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分别用两人每天的打字个数乘以3,求出他们3天各打了多少个字,然后相加,求出这份稿件共多少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22.红光小学四年级有学生12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比四、五年级的总和少40人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答案】解:人答:六年级有学生320人.【解析】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用四年级的人数乘以2求出五年级的人数,又因六年级比四、五年级的总和少40人,再用四年级的人数加上五年级的人数减去40,即可求出六年级的人数,列式解答即可.求出五年级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是现二小各年级学生给灾区小朋友捐赠图书情况的统计看图回答问题.哪个年级捐的书最多?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多少本?一共捐赠多少本?平均每个年级捐赠多少本?【答案】解: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得出:六年级捐的数最多;本;答: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50本.一共捐赠:本;答:一共捐1800本.本.答:平均每个年级捐赠300本.【解析】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得出那个年级捐的书多;求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多少本,用六年级捐的本书五年级捐的本书;一共捐赠多少本,用各年级捐的本书加起来;平均每个年级捐赠多少本:用一共的本数一共的年级数;注意先制作表格,再填数据.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问题,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还考察简单的加减应用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第11页,共1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黄冈真题考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套试卷目录1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2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卷23黄冈市武穴市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质教育测试试卷4黄冈市武穴市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质教育测试试卷5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检测卷6黄冈市武穴市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素质教育测试试卷7黄冈市武穴市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素质教育测试试卷8黄冈市武穴市2018-2019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素质教育测试试卷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0÷100÷50= 0×64+48÷3二、仔细想,认真填(第(2)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5分)(1)以学校为观测点:①邮局在学校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②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③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④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2)计算24+(27-19)×16,应先算,再算,最后算,计算结果是。
(3)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28-12=16 15×16=240 综合算式:48÷4=12 13×3=39 12+39=51 综合算式:(4)填上“〈”、“〉”或“=”。
56÷7÷2 ○ 56÷(7×2)48×(5+6)○ 48×5+6840÷21○840÷3÷7 24+102+0 ○(24+102)×0(5)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2、□十82=□十183、45×□=32×□4、25×(4+8)=□×□十□×□三、判断题(5分)1.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1.1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时=()分1分=()秒1时10分=()分1分20秒=()秒70秒=()分()秒80分=()时()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3)奶奶做饭用40()。
(4)XXX跑100米大约用14()。
3.辨一辨。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4.XXX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XXX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答案:1. 60 60 70 80 1 10 1 202.(1)分(2)分(3)分(4)秒3.(1)×(2)(3)×4. 25-3=22(秒)5. 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1.2工夫的计较1.填时辰,再计较颠末的工夫。
2.XXX下午2:0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那么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时()分。
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时()分。
3.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甲地动身,颠末2小时5分钟后抵达乙地,客车抵达乙地时是上午()时()分。
4.星期日上午,欢欢8:40开始写作业,9:10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5.客车9:20开,妈妈从家到车站要25分,妈妈最晚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客车?答案:1. 11:20 11:40 12:05 20 254:15 4:50 5:25 35 352. 2 40 2 503. 10 54. 9时10分-8时40分=30分5. 9时20分-25分=8时55分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直接写得数。
26+23=63+17=46+19=57+21=29+43=36+17=64+29=67+16=2.在26+1575+15里填上“>”“<”或“=”。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卷(19)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卷(19)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45分)1.40.8÷1.3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2.甲、乙两数的和是145.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于乙数,甲数是________.3.用2、5、4、8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4.5÷7化成循环小数后,小数点后面第1995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5.用4、5、6三张卡片上的数字组成6个三位数,它们的和是________.6.两个自然数的和是20,差是8,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是________.7.在200位学生中,至少有________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8.等差数列的第二项是2.8,第三项是3.1,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5项是________.9.数列1,5,14,30,55,91,…中的第12个数是________.10.三角形的底边和高都扩大3倍,则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_.11.在□里填上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15×□−60)÷3=□12.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则小数值比原来大25.65,原数是________.1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是7,如果把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9,那么原来的两位数是________.14.数一数,右图一共有几个三角形?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个.15.1÷(2÷3)÷(3÷4)÷(4÷5)÷(5÷6)=________.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4分)16.简便计算5.7×1.4+1.49.05−3.86−3.14 6.84×10.1×4.387×2.5+8.7×75 1+4+7+10+13+16+ (97)1000.7777×0.7+0.1111×5.117.解方程1.9×0.8−3.6x=0.87x−5.5x=4.65.三、应用题(1-5小题5分,6小题6分,共31分)18.果园里有桃树1080棵,比杏树的4倍少320棵.杏树有多少棵?19.一列客车与一列货车同时从A地相背而行,经过4.5小时后,两车相距643.5千米.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0.小林和小平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小林和小群的平均体重是33.5千克,小平和小群的平均体重是34.5千克,小林、小平、小群各重多少千克?21.小明从家到学校,上学每分钟走60米,放学每分钟走90米.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22.挖一条引水渠,如果每人挖24米,则渠的总长不足120米,如果每人挖30米,则总长不足300米,求挖渠总人数和渠长多少米?23.某电影院共售出前后排电影票1050张,共收款3900元,后排每张3.5元,前排每张4元,问前后排票各多少张?答案1. 【答案】30.90,30.91【解析】先算出40.8÷1.32的商,再根据循环小数的概念解答,即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一节数字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简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点;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看千分位,根据“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即可.【解答】解:40.8÷1.32=30.9090...=30.90≈30.91;故答案为:30.90,30.91.2. 【答案】13.2【解析】根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于乙数”可得乙数是甲数的10倍,所以把甲与乙的和平均分成11份,则甲是其中的1份,乙是其中的10份,由此用145.2÷11=13.2即可求出甲.【解答】解:145.2÷(10+1),=145.2÷11,=13.2,答:甲数是13.2.故答案为:13.2.3. 【答案】4428,1200【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一个数的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又因为现在各个数的和一定的情况下,两个因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由此可知,用2、5、4、8这四个数字组成可组成的两位数,乘积最大可为54×82=4428,最小为25×48=1200.【解答】解:根据乘法的性质及数位知识可知,2、5、4、8这四个数字组成可组成的两位数,乘积最大可为:54×82=4428,最小为:25×48=1200.故答案为:4428,1200.4. 【答案】4【解析】先把5÷7化成小数,看它的循环节是几位数,根据“周期问题”,用1995除以循环节的位数,如果能整除则是循环节的末位上的数字,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就从循环节的首位数出几位,该位上的数字就是第1995位上的数字;由此解答.【解答】解:5÷7=0.714285;1995÷6=332...3;从循环节的首位起第三位上的数字是4;答:小数点后面第1995位上的数字是4.故答案为:4.5. 【答案】3330【解析】运用穷举法,把可以组成的三位数都写出,再相加求和即可.【解答】解:用4、5、6三张卡片上的数字组成6个三位数分别是456、465、546、564、654、645,456+465+546+564+654+645=3330答:它们的和是3330.故答案为:3330.6. 【答案】84【解析】较大的自然数是:(20+8)÷2=14,较小的自然数是:14−8=6,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是:14×6=84;据此解答.【解答】解:(20+8)÷2=14,14−8=6,14×6=84;故答案为:84.7. 【答案】17【解析】把12个月看作12个抽屉,200个人看作物体个数,根据抽屉原理得:200÷12= 16...8;则至少有:16+1=17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解答】解:200÷12=16...8(人),16+1=17(人);答:至少有17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故答案为:17.8. 【答案】7【解析】用第三项减第二项得出公差,再用第二项加15−2=13个公差,即可的第15项.【解答】解:3.1−2.8=0.3,3.1+(15−2)×0.3=3.1+13×0.3=3.1+3.9=7.故答案为:7.9. 【答案】650【解析】5−1=4=2×2,14−5=9=3×3,30−14=16=4×4,55−30=25=5×5,91−55=36=6×6;第n个数比第n−1个数多n2,第n个数就是1+22+32+42+52+...+n2;第12个数为:1+22+32+42+52+...+122;由此求解.【解答】解:1+22+32+42+52+ (122)=1+4+9+16+25+36+49+64+81+100+121+144,=650;答:第12个数是650.故答案为:650.10. 【答案】扩大9倍【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ℎ,知道底和高都扩大5倍,面积就扩大3×3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S=12aℎ,所以S′=12×3a×3ℎ=12×9aℎ=9S,所以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9倍,故答案为:扩大9倍.11. 【答案】5,5.【解析】要使等式成立,可设□里的数为x,根据等式列出方程,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解答】解:设□内的数是x,那么算式就是:(15x−60)÷3=x(15x−60)÷3×3=3x15x−60=3x15x−3x−60=3x−3x12x−60+60=0+6012x=6012x÷12=60÷12x=5即:(15×5−60)÷3=5;12. 【答案】2.85【解析】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此数扩大了10倍,原数是1份数,现在的数就是10份数,现在的数比原数大9份数,再根据这个数就比原来大25.65,进一步求出原数即可.【解答】解:25.65÷(10−1),=25.65÷9,=2.85.故答案为:2.85.13. 【答案】34【解析】本题可列方程进行解决,设原来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7−x,调换后新的两位数个位7−x,十位为x,然后据数位知识及题中所给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原来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7−x,则原来的数表示为:10(7−x)+x=70−9x;调换后新的两位数个位7−x,十位为x,则表示为:10x+(7−x)=9x+7;根据题意,列方程得:9x+7=70−9x+918x=72x=4所以个位数字是4,十位数字是7−4=3,原来的两位数为34.故答案为:34.14. 【答案】15【解析】此题可以分类计数:(1)以B为顶点的三角形有:3×3=9个;(2)以C为顶点的三角形(除去与(1)中重复的三角形)有:3×2=6个,(3)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都已在前两类中列举到,由此再利用加法原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9+6=15(个),答:图中一共有15个三角形.故答案为:15.15. 【答案】3【解析】根据一个数除以括号里的两个数等于除以第一乘以第二个数,具此可解答.【解答】解:1÷(2÷3)÷(3÷4)÷(4÷5)÷(5÷6),=1÷2×(3÷3)×(4÷4)×(5÷5)×6,=3;故答案为:3.16. 【答案】解:(1)5.7×1.4+1.4×4.3=(5.7+4.3)×1.4=10×1.4=14(2)9.05−3.86−3.14=9.05−(3.86+3.14)=9.05−7=2.05(3)6.84×10.1=6.84×(10+0.1)=6.84×10+6.84×0.1=68.4+0.684=69.084(4)87×2.5+8.7×75=8.7×25+8.7×75=8.7×(25+75)=8.7×100=870(5)1+4+7+10+13+16+...+97+100=(1+100)×[(100−1)÷(4−1)+1]÷2=101×34÷2=1717(6)0.7777×0.7+0.1111×5.1=0.1111×4.9+0.1111×5.1=0.1111×(4.9+5.1)=0.1111×10=1.111【解析】(1)(4)(6)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即可.(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即可.(3)首先把10.1分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即可.(5)根据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5.7×1.4+1.4×4.3=(5.7+4.3)×1.4=10×1.4=14(2)9.05−3.86−3.14=9.05−(3.86+3.14)=9.05−7=2.05(3)6.84×10.1=6.84×(10+0.1)=6.84×10+6.84×0.1=68.4+0.684=69.084(4)87×2.5+8.7×75=8.7×25+8.7×75=8.7×(25+75)=8.7×100=870(5)1+4+7+10+13+16+...+97+100=(1+100)×[(100−1)÷(4−1)+1]÷2=101×34÷2=1717(6)0.7777×0.7+0.1111×5.1=0.1111×4.9+0.1111×5.1=0.1111×(4.9+5.1)=0.1111×10=1.11117. 【答案】解:①1.9×0.8−3.6x=0.81.52−3.6x+3.6x=0.8+3.6x0.8+3.6x−0.8=1.52−0.83.6x=0.723.6x÷3.6=0.72÷3.6x=0.2②7x−5.5x=4.651.5x=4.651.5x÷1.5=4.65÷1.5x=3.1【解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3.6x,方程两边同时减去0.8,再再同时除以3.6求解;②先化简左边,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求解.【解答】解:①1.9×0.8−3.6x=0.81.52−3.6x+3.6x=0.8+3.6x0.8+3.6x−0.8=1.52−0.83.6x=0.723.6x÷3.6=0.72÷3.6x=0.2②7x−5.5x=4.651.5x=4.651.5x÷1.5=4.65÷1.5x=3.118. 【答案】杏树共有350棵.【解析】求杏树的棵数,依条件“果园里有桃树1080棵,比杏树的4倍少320棵”可知:杏树的棵数×4−320=桃树的棵数,据此可列方程解决.【解答】解:设杏树有x棵4x−320=10804x=1400x=35019. 【答案】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解析】经过4.5小时后,两车相距643.5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两车每小时共行643.5÷4.5米,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所以货车每小时行:643.5÷4.5−78千米.【解答】解:643.5÷4.5−78=143−78,=65(千米/小时).20. 【答案】小林重29千克,小平重31千克,小群重38千克.【解析】可以先根据小林和小平的平均体重30千克,小林和小群的平均体重33.5千克,小平和小群的平均体重34.5千克,求出三个人的体重和,减去两个人的体重和就是其中一个人的体重,只要求出一个人的体重,其他的就好算了.【解答】解:小群:(30+33.5+34.5)−30×2=98−60,=38(千克);小林:33.5×2−38=29(千克);小平:30×2−29=31(千克)21. 【答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72米.【解析】把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看作1,小红从家到学校的时间1÷60=160(分),返回时用的时间1÷90=190(分),往返的总路程1+1,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计算即可.【解答】解:(1+1)÷(160+190)=2÷1=72(米),22. 【答案】总人数是30人,渠长600米.【解析】根据题意知:如果每人多挖30−24米,则可多挖300−120=180米,据此可求出挖渠的人数,进而可求出渠长.据此解答.【解答】解:(300−120)÷(30−24),=180÷6,=30(人),30×24−120,=720−120,=600(米).23. 【答案】前排售出600张,后排售出450张.【解析】设后排票x张,那么前排票就有(1050−x)张,再依据数量×单价=总价,分别求出前,后排票的总价,最后根据它们总价的和是3900元,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后排票x张,3.5×(1050−x)+4x=39003.5×1050−3.5x+4x=39000.5x+3675−36750=3900−36750.5x÷0.5=225÷0.5x=4501050−450=600(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测试卷
一、填空(2题每题1分,其他每空1分,共23分)
1、2008年8月,北京已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全球约有4120500000人收看了电视转播,改用“万人”作单位是( )万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人。
2.098读作(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2、2.4元=( )元( )角 5千克250克=( )千克
49
米=( )米( )厘米 2小时40分=( )分
3、7
3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 )吨的92
是12吨,60米比( )米多20%。
5、小明家购买了1.35千克大米、8.1千克小麦,大米和小麦重量的最简比是( ),比值是( )。
6、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7、自2006年起个人所得税标准由800元改为1600元,即工资超过1600元的那部分按20%缴纳税金。
李老师每月工资是1800元,那么李老师每月应缴纳税金( )元。
8、若4x -5=35,那么5x -4=( )。
9、六一班有60人,体育测试得优的有48人,优秀率是( )。
10、有2元和5元的人民币30张,合计人民币75元,则2元的人民币有( )张。
11、陈老师买了5000元国债,定期三年,年利率2.89%,到期他可获得利息( )元。
12、如右图所示,把底面直径8
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 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0平方厘 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奥运会上,六个国家,每两个国家赛一场,共要赛( )场。
14、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比是2∶3∶4,这是一个( )三角形。
(直角、钝角或锐角) 二、判断(6分)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2、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 )
3、如果b 是自然数,那么2b 一定是偶数。
( )
4、一种彩票中奖率是1%,那么小明买100张一定有1张中奖。
( )
5、1900年第一季度有91天。
( )
6、一个半圆的周长是同圆周长的21
( )
)。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成反比例关系 C 、不成比例关系 )。
、19∶00 C 、19小时 1次反面朝上,那么第四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C 、21
D 、32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和2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0cm B 、8cm C 、10cm 或8cm
6、一种钢材54米重32
吨,求1吨钢材长多少米,正确的列式是( )。
A 、54×32
B 、54÷32
C 、32÷54
四、计算
1、直接写出答案(4分)
1÷0.25= 8
5
÷0.125= 1.2x +2.1x = 10²=
125×8= 3.6×95= 3.3-1.27= 5+5÷51
=
2、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36×(95+127) 8×(36×125) 43-107×75+21 3.78÷25÷52
3、解方程(8分)
0.36×5-2x =0.4 4∶3.25=x ∶21 7
5.12=8x 125%x +4x =42
五、列式计算(4分)
1、甲数是80,比乙数的5
4
少16,乙 2、
数是多少?
六、实践操作(2+3+4+6分,总15分) 1、右图是一个半径为4cm 的圆。
(1)在这个圆内作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正方形的面积约占这个圆的面积的(
2、画出下列图形底所对应的高。
3、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六、解决问题(20分)
1、一辆摩托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42千米,比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的2.5倍少0.5千米,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方程解答)
2、某商场二月份的销售总额是174.42万元,一月份销售总额是153万元。
二月份比一月份销售总额增加了百分之几?
3、制衣厂生产一批衣服,每天工作6小时,25天可以完成。
如果工作效率不变,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应工作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答)
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每小时行6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李老师去城里购买50个足球,甲、乙、丙三家商店的优惠办法如下表,请你帮李老师算一算到哪家商店购买比较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