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历年期末试题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doc

1. 己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1 )因为D=S所以:3 5 0 - 3 P=- 2 5 0 + 5 P350+250=5P+3P 6 0 0 = 8 PP = 600 = 7 5(2 )把P = 7 5代入D 函数和S 的函数 D=350-(3X75)=125 S =- 250+(5X75)=125 答: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 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 需求弹性。
(P62公式)解:已知:Q 1 = 2 0 0 Q 2 = 4 0 0 P 1 = 1 0 0 P 2 =60 代入 公式:E d = Q2-0 X (Pl + P2)/2 , E d = 400-200 x P2-P1(01+ 22)/260-100(100 + 60)/2 (200 + 400)/2E d =1,E d = 1.3 33答: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 是富有弹性。
3.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 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P60公式) 解:根据公式:E d=Ae/e…,代入公式:2 = (3500-1500)/1500^△P/P AP/152 = 2000/1500. 2 =打3 ,2 X 翌=4—, 2 XAP = 1X 1 5 AP/15 AP/15153 32XAP = 6O,2XAP=2 0… AP=1 0 答:价格下降 3了 10 元。
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 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空20空,每空2分,共40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和。
2.宏观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宏观经济有关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
说明国家与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的整体运行。
3.吉芬商品一般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的特点。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_方向变动。
5.由于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市场被划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即、____、和。
6.恩格尔增定律是指随着收入加,用于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
7.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的曲线。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的之总和9.中央银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叫做。
10.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衰退中引起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时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的弹性越小。
( )2、一般来讲,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是小于1的,这说明消费者在此类商品低价时的总支出将小于高价时的总支出。
( )3、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通过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
( )4、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位基础。
( )5、一种商品在其既定的需求曲线上,需求弹性肯定是相同的。
( )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大于1的商品更适合于薄利多销。
( )8、某种产品的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 )9、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 10.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结果肯定不同。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空20空,每空2分,共40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和。
2.宏观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宏观经济有关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
说明国家与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的整体运行。
3.吉芬商品一般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的特点。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 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_方向变动。
5.由于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市场被划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即、____、和。
6.恩格尔增定律是指随着收入加,用于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
7.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的曲线。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的之总和9.中央银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叫做。
10.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衰退中引起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时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的弹性越小。
( )2、一般来讲,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是小于1的,这说明消费者在此类商品低价时的总支出将小于高价时的总支出。
( )3、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通过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
( )4、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位基础。
( )5、一种商品在其既定的需求曲线上,需求弹性肯定是相同的。
( )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大于1的商品更适合于薄利多销。
( )8、某种产品的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 )9、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 10.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结果肯定不同。
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政策。
3.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C.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D.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5.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D.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7.“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较少8.下列()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间接税增加9.下列()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
西方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一、单选题1. 以《经济学原理》一书问世为标志,建立微观经济学的是()A.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B.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C.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D. 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2. 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A. 面粉B. 大白菜C. 点心D. 金项链3. 在下列条件中,只有一种不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你认为它是()A. 消费者收入变化B. 商品自身价格变化C. 消费者偏好变化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4. 当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此时预算线()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 不移动5. 收支相抵点是指()A. 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B. AC曲线与AR曲线的交点C. 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D. TC曲线与TR曲线的交点6. 当消费者收入不变,而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A. 收入—消费曲线B. 需求—供给曲线C. 价格—消费曲线D. 恩格尔曲线7.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5元B. 10元C. 15元D. 20元8. 一个行业的市场被几家厂商控制,他们通过操纵价格来决定这个行业产品的价格,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A. 完全竞争B. 完全垄断C. 寡头垄断D. 垄断竞争9. 如果卖方比买方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属于()A. 道德陷阱B. 搭便车问题C. 信息不对称问题D. 逆向选择10.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指()A.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曲线的相交之点B.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曲线的相切之点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11. 经济学在生产理论中所研究的短期是指()A. 全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都能够调整的时期B. 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D.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机会成本的时期12.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在规模收益不变时会有()A. α+β=1B. α+β≠1C. α+β>1D. α+β13. 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A. 总能获得超额利润B. 要依供求变化关系确定超额利润C. 总是出现亏损D. 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14. 垄断竞争的厂商凭借着产品差别进行竞争,这种差别是()A. 彩色电视机与彩色电视机的差别B. 彩色电视机与录音机的差别C. 彩色电视机与VCD的差别D. 彩色电视机与音响的差别15. 根据吉尼系数的定义,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比较平均()A. 甲国的吉尼系数为0.2B. 乙国的吉尼系数为0.3C. 丙国的吉尼系数为0.4D. 丁国的吉尼系数为0.516.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取决于()A. 劳动力的价格B. 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C. 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D. 劳动替代资本的程度17. 在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A. 相互补充的关系B. 相互替代的关系C. 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D. 相互拉动的交替关系18. 在民主制度下,帮助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较好办法是()A. 选举B. 投票C. 立法D. 竞争19. 需求定理是指()A. 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B. 影响商品价格的其它因素发生变化,引起需求增加或减少C.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D. 一种商品的需求和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20. 如果名义利率为10%而实际利率为3%,则预期的通货膨胀大约为()A. 30%B. 13%C. 7%D. 3.3%21. 周期性失业是指()A. 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B.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 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D. 由于生产结构调整使一部分劳动力不能适应新技术要求而引起的失业22. 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是中央银行不能用以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措施()A. 公开市场业务B. 调整贴现率C. 调整法定准备率D. 调整税率23. 如果工资与价格具有完全弹性,而且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即劳动的供给与其需求总是相等,那么()A. AS曲线是一条垂线B. A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C. AS曲线与横轴的夹角为45度D. AD曲线是一条垂线24. 如果政府的税收收入为9500亿美元,而其总支出为9000亿美元,则政府会存在()A. 5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B. 5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C. 9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D. 95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25.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提高1%,货币供给增长率为7%,实际GDP增长率为3%,则通货膨胀率为()A. 8%B. 6%C. 5%D. 3%26. 下列哪个选项所述的情况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 价格水平上升B. 价格水平下降C. 货币工资增加D. 货币工资减少27. 最具有扩张性作用的财政政策是()A. 降低政府支出和减税B.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C.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D. 降低政府支出和增税28. 根据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分析可以知道()A. MPC+MPS>1B. MPC+MPS=1C. MPC+MPS<1D. MPC+MPS≠129. 假定每小时工作的资本提高21%,每小时工作的实际GDP增加12%,那么技术变革可以使实际GDP增加()A. 21%B. 17%C. 12%D. 5%30.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会因为下列哪种因素的提高而提高()A. 进口B. 支出C. 税收D. 个人储蓄31. 张先生在去年12月的收入是2000元,但他在当月的消费是2500元,你认为该月张先生的平均消费倾向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 APC=0B. APC=132. I-S=M-X同时可以被看作是()A.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B. 国际经济传递模型C. 两缺口模型D.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33. 如果政府的税收收入为9500亿美元,而其总支出为9000亿美元,则政府会存在()。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和答案

1.其余条件不变时 , 花费者收入增添将致使对正常商品的(C)。
A.需求量增添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添D.需求减少2.在( C)状况下,平衡价钱必然上升。
A.需乞降供应都增添B.需乞降供应都减少C.需求增添供应减少 D .需求减少供应增添3.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B)。
A.两种商品的边沿变换率B.两种因素的边沿技术代替率C.两种商品的价钱比率 D .两种商品的边沿代替率4.在完好竞争市场,假如价钱等于长久均匀成本,那么(A)。
A.行业内厂商数目不变B.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C.新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D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5.若某商品价钱上升2%,其需求量降落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钱弹性是(C)。
A.缺少弹性B.单调弹性C.富裕弹性 D .完好弹性或完好无弹性6.当边沿产量大于均匀产量时(A)。
A.均匀产量增添B.均匀产量减少C.均匀产量不变 D .均匀产量达到最低点7.已知产量为 8 个单位时,总成本为 80 元,当产量增添到 9 个单位时,均匀成本为 11 元,那么此时的边沿成本为( C)。
A.1 元B.88 元C.19元D.20元8.边沿利润产量( MRP)是权衡( D )。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致使的TR 的增添量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致使的TC 的增添量C.增添一单位某投入因素惹起的TC 的增添量D .增添一单位某投入因素惹起的TR 的增添量9.经济学产生的原由是(C)。
A.生产的需要B.欲念知足的需要C.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需 D .选择的需要10.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D )。
A.获取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经过生产因素的从头配置提升了总产量 D .生产因素获取了最优配置1.试论商品的平衡价钱是如何形成的。
答:(1)一种商品的平衡价钱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钱。
在平衡价钱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目被称为平衡数目。
(2)平衡价钱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B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水平线D. 垂线2.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B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3. 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B )A. I=SB. I+G=S+TC. I+G+X=S+T+MD. AD=AS4. “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B)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 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 一条不规则曲线5.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 )A. I=SB. I+G=S+TC. I+G+X=S+T+MD. AD=AS6.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7. 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 水平的直线D. 与横轴垂直的线8. 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C)A. 卖出国债B. 提高准备金率C. 降低再贴现率D. 减少货币供应9.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不能确定10. 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A. 国民收入减少B.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C.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D.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11.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2.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C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D.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13. 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A. 不存在通货膨胀B. 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 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 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14. 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A.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C.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5.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 D )A. 平衡预算B. 净出口C. 国际贸易原理D. 复式记帐原理16. 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 D )A. 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17. 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A )A.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 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 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8. 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A. 就业B. 失业C. 非劳动力D. 就业不足19. 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C)A. 增加100亿元B. 减少500亿元C. 增加500亿元D. 减少100亿元20. 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 C )A. 不动B. 上移C. 下移D. 转动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专业 西方经济学 试题2006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____________增加。
3.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_______________的工资。
4.停止营业点是由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决定的。
5.地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6.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____________________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7.个人收人减去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人。
8.说明长期中货币决定价格的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粘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10.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_____________比,与最初存款成_____________比。
12.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______________支出。
13.内在均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在均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引起沿着这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
A .该商品价格上升B .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增加C .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D .替代品价格下降2.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
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 )。
A .4杯可乐和3袋薯条B .5杯可乐和2袋薯条C .6杯可乐和2袋薯条D .7杯可乐和1袋薯条3.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A .L L K K P MP P MP < B .L L K K P MP P MP > C .L L K K P MP P MP = D .K L L K P P MP MP = 4.垄断企业采取歧视定价时:( )。
A .对不同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B .对不同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C .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D .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5.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
A .对劳动供给的垄断B .对劳动需求的垄断C .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D .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6.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之所以要区分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因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考虑:( )。
A .价格变化B .货币贬值C .进口和出口D .生产力的提高7.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
A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 .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 .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 .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8.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1B .边际消费倾向为0.4C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 .边际消费倾向为0.29.在IS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
A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C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D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10.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 )。
A .控制利率B .控制货币供给量C .两者并重D .控制物价水平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 )市场经济的协调机制是价格。
3.( )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4.( )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 )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信息存在差别就是信息不对称。
6.( )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7.(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8.(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对货币供给有决定作用。
9.( )对于政府来说,无论是货币筹资还是债务筹资,其结果都是相同的。
10.( )当国内存在经济衰退而国际收支赤字时,仅仅采用扩张性政策无法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
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
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2.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一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根据哈罗德模型计算: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最适宜的储蓄率。
五、问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
2.用图形说明,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引起了哪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做出决策的_________________。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____________;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____________ 。
3.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_______________;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_______________。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__________________曲线包在其中,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或计划曲线。
5.寡头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国民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8.资本-产量比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需求和长期总供给不变时,短期总供给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
1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
11.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无论在长期与短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______________的。
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无论在短期与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称为:()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微观经济学D.宏观经济学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A.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3.企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是:()A.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C.可变成本D.平均不变成本加平均可变成本4.在实行单一定价时,垄断企业对需求()的产品采用高价少销的办法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单位弹性D.有无限弹性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6.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A.最低工资法B.效率工资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工会的存在7.财产效应是通过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A.消费B.投资C.净出口D.货币的供求8.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A.依据当前的收人来做出消费决策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C.依据持久收人来做出消费决策D.在依据持久收人做出消费决策时要把暂时性收人的影响估算进去9.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D.结构性通货膨胀10.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2.()消费者剩余是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额。
3.()等产量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线。
4.()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5.()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个别企业销售量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7.()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8.()当利率变动时,投资量的变动表现为投资需求函数曲线本身的移动。
9.()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10.()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五、问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1.如果中东地区动荡会使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2.什么是汇率?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国内经济衰退时实行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_________状态。
2.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