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9章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_第9课_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模式定义功能 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功能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数据恢复功能 数据的服务功能
2.1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2.2网络模型 Network model
2.3关系模型 Relational model
的多对多的关系。
数据库设计四个阶段 需求设计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小 结
信息就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数据是对信息的 符号描述。计算机中的数据一般分临时性数据与 永久性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就是永久性数据。 计算机数据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 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及传 输的过程。 数据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 享的数据集合。
第9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本讲主要内容
1 2 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组织模型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4
小 结
学习目标
1
了解数据库有 关的基本概念 与数据库的组 织模型。
2
了解关系数据库 的特点、操作与 表之间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关系数据库的的基本概念, 关系的基本操作与关系的特点 为本讲的重点。
1.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顾名思义就是存放 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 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模型存放。 数据库组织数据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1.数据集中控制 2、数据独立 3、数据共享 4、减少冗余 5、数据结构化 6、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3.关系的常用术语
键码(Key)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关 系中用来标识行的一列或多列。在图中,student表的 “学号”、“姓名”、“年龄”与“性别”都是键码。
大学计算机教程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3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7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9.2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1. 信息载体多样性 2. 交互性 3. 协同性 4. 实时性 5. 集成性
《大学计算机教程》
2019/8/14
第3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8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教程》
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9.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关键技术
乐家族中的成员), 这些指令包括使用什么MIDI设备的音色、
声音的强弱以及声音持续的时间等。在播放声音时,计算机将
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声卡按指令将声音合成出来。MIDI 音
乐在不同场合下重放时,效果可能不同,取决于音乐合成器的
质量。其缺点是不能很好地重现真实自然界中的声音,如水流、
鸟鸣等, 表现语音能力差。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只能用数值这种媒体承载信息。 当时只能通过0和1两种符号表示信息,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 始用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人们可以用文字(如英文)编写源 程序,输入计算机,使用英文文字同计算机交往,对于文化水 平较低,特别是非英语国家,仍然是件困难的事情。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教程》
大学计算机教程
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2019/8/14
第3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1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计算机教程》
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
和视频的能力,它以形象丰富的声、文、图信息和方便的
交互性,极大地改善了人机界面,
9.2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9.3 数字音频基础 9.4 图像和图形基础 9.5 视频与动画基础 9.6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编码 9.7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制作过程
《计算机基础》第9章

➢1.视图方式
普通 视图
大纲 视图
视图 方式
阅读 视图
浏览 视图
备注 视图
计算机基础
9.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插入并编辑对象
• 方法与在word中相似
文字与段落
公式、符号、文本框
表格、艺术字、页眉页脚、媒体对象
屏幕录制
计算机基础
9.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幻灯片操作
插入
• 开始→幻 灯片→ 新 建幻灯片
• 快捷菜单
选定
• 借[Shift] 和[Ctrl]键
• 全选
移动复制
• 直接拖 • 剪切(复
制)-粘贴 命令按钮 • 借[ctrl]键
发布
• 快捷菜单 中选择“发 布幻灯片” 命令(发 布到幻灯 片库中)
计算机基础
9.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幻灯片操作
重用
删除
• 开始→幻灯 片→ 新建幻 灯片→ 重用 幻灯片(插 入已有文稿 中的幻灯片)
计算机基础
9.3 幻灯片的放映
• 录制幻灯片:可以将动画、旁白、激光笔 等内容全部录制下来
• “幻灯片放映”选项卡→“设置”组 →“录制幻灯片演示”
计算机基础
9.3 幻灯片的放映
• 放映方式:
放映类型
放映幻灯片 换片方式
演讲者放映 观众自行浏览 在展台浏览
全部幻灯片 部分幻灯片 自定义放映
手动鼠标切换 按排练计时自动切换
为任何选定的对象设置进入、强调、退出、 动作四种动画效果。 • 动画方案:直接应用已有动画效果 • 高级动画:对已应用动画效果进一步设置
计算机基础
9.3 幻灯片的放映
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9章ppt课件

防火墙能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所有进出的信息都必须经 过防火墙,只允许授权的通信通过
精选PPT课件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分类
从实现技术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分组过滤路由器 应用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
从形态上来说,分为两类
软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
精选PPT课件
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征
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 整性、可靠性的保护,即面向数据的安全
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安全除了以上概念以外,其内 涵扩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及鉴别、授权、访问控制、 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 等的保护
信息安全有两层含义:
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安全保护
精选PPT课件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等级标准
网络信息安全应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 其使用的特性 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征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 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能力的特 征,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其方式 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 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的对方信息
精选PPT课件
第二节: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精选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精选PPT课件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分类
从实现技术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分组过滤路由器 应用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
从形态上来说,分为两类
软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
精选PPT课件
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征
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 整性、可靠性的保护,即面向数据的安全
互联网出现以后,信息安全除了以上概念以外,其内 涵扩展到面向用户的安全,及鉴别、授权、访问控制、 抗否认性和可服务性以及内容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 等的保护
信息安全有两层含义:
对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保护 对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安全保护
精选PPT课件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等级标准
网络信息安全应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 其使用的特性 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征 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 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能力的特 征,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其方式 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 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的对方信息
精选PPT课件
第二节: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精选PPT课件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理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9章
![[理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ebbadc38a6c30c2259019eda.png)
多媒体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 的特点。 1. 多媒体信息的多样性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 也是多媒体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载体 的多样化是相对计算机而言的,在多媒体技术中, 目 录 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拓展了,不再局限 上一页 于数值、文本、图形和特殊对待的图像,并且强 调计算机与声音、活动图像(或称为影像)相结
学、模拟训练、虚拟现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 录 4. 多媒体系统的实时性
上一页
由于声音和图像都是和时间相关的,因此,要求
下一页 多媒体支持实时处理。这就要求多媒体系统在处理信
结 束 息时有严格的时序要求和很高的速度要求。
2019/5/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10
9.1.3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元素
(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传输感觉媒 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图像编码、文本编 码和声音编码等。这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 地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类媒体。
( 3)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指进行信息输入 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为输 入媒体;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为输出媒体。
是指后者,是一种能够表达信息的形式。
目录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把媒体分
上一页 成了以下五类,即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
下一页 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结束
返回
2019/5/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5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直接作用于人的 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 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 也是多媒体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信息载体 的多样化是相对计算机而言的,在多媒体技术中, 目 录 计算机所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拓展了,不再局限 上一页 于数值、文本、图形和特殊对待的图像,并且强 调计算机与声音、活动图像(或称为影像)相结
学、模拟训练、虚拟现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 录 4. 多媒体系统的实时性
上一页
由于声音和图像都是和时间相关的,因此,要求
下一页 多媒体支持实时处理。这就要求多媒体系统在处理信
结 束 息时有严格的时序要求和很高的速度要求。
2019/5/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10
9.1.3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元素
(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传输感觉媒 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图像编码、文本编 码和声音编码等。这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 地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类媒体。
( 3)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指进行信息输入 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为输 入媒体;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为输出媒体。
是指后者,是一种能够表达信息的形式。
目录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把媒体分
上一页 成了以下五类,即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
下一页 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结束
返回
2019/5/13
计算机文化基础
5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直接作用于人的 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 引起视觉反应的图像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9章

9.3.1 黑客攻击者
黑客是英文Hacker 的译音,原意为热衷于电脑程 序的设计者,指对于任何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奥秘都 有强烈兴趣的人。黑客出于改进的愿望,编写程序 去检查远程机器的安全体系,这种分析过程是创造 和提高的过程。 入侵者(攻击者)指怀着不良的企图,闯入远程计 算机系统甚至破坏远程计算机系统完整性的人。
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 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9.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特性及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
网络的系统安全 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定义为:保障网络服务的 可用性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 可靠性要求网络向所有用户有选择地随时提供各自 应得到的网络服务,完整性则要求网络保证信息资源 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准确性。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 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用也随之扩大。数据加密、 数字签名、消息验证、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等都是由密 码学派生出来的新技术和应用。
9.2.1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种保证 数据安全的方法。 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数据加密,其加密或解密变换 是由密钥控制实现的。密钥(Keyword)是用户 按照一种密码体制随机选取,它通常是一随机字 符串,是控制明文和密文变换的唯一参数。
信技术、密码技术和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中存储、交 换和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 抵赖性的技术。
从技术角度看,网络安全的内容大 体包括以下 四 个方面:
1.网络实体安全
如机房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 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的安装及配 置等。
930981-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第9章

因而必然具有可触发性。
9
大学计算机基础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第 九
按照寄生方式,计算机病毒可划分为引导病毒、文件病毒和网络病毒 。
章 (1)引导型病毒是一种在ROM BIOS之后,系统引导式出现的病毒,它先
于操作系统,依托的环境是BIOS中断服务程序。引导型病毒主要感染磁盘
信 引导扇区和硬盘的主引导扇区。
安
正常用户进行服务,从而实现拒绝正常用户的服务访问。
全
(3)协议欺骗攻击 协议欺骗攻击时针对网络协议的缺陷
,采用某种欺骗手段,假冒通过认证骗取对方信任,以截获信
息获取特权,进而实现入侵的攻击方式。主要的协议欺骗攻击
方式有IP地址欺骗攻击、TCP会话劫持、源路由欺骗攻击、
ARP协议欺骗攻击、DNS协议欺骗攻击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 九 章
信 息 安 全
第九章 信息安全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第➢
九 章
➢
➢
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及其工作流程 了解网络入侵和攻击的常见手段
信 ➢ 了解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息
安➢
掌握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与法规
全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知识要点
第
九 ➢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章 ➢ 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几种因素
统表现正常。但是带有这类病毒的计算机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 ,一旦触发预设条件,病毒就会发作,对系统进行破坏。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 九 章
(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些病毒可以通 过杀毒软件检查出来,有些病毒根本就查不出来。隐蔽性强的 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病毒入侵计算机后,可能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9章

分析:解决该问题关键是根据安排日期的规定,每门课程 搜索的日期范围不同;
For A=1 To 4
For B=A+1 To 5
//B课程总比A晚考
For C= 5 To 6
//C最早周5考
If (B<C )
//排除B=C的情况,不能在同一天考
Print A,B,C // 输出的值是A、B、C分别安排的考试周的星期几
侦查员经过判断四人中有三人说的是真话,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人 是凶手,凶手到底是谁?
24
分析: 用0表示不是凶手,1表示凶手,则每个人的取值 范围就是[0,1]
25
算法
在每个人的取值范围[0,1]的所有可能中进行搜索,如果表
格的组合条件同时满足,即为凶手。
相应的伪代码为:
要同时满足
For A=0 To 1
s.close()
# 关闭文件
程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对数据的描述:指定欲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形 式,也就是数据结构。
例如教职工的姓名, 部门, 教龄等都具有相应的数据类 型 文件d:\zgxx.txt指定了数据的组织形式。 (2)对操作的描述:指定操作步骤, 例如fopen打开文件、fscanf读入数据、if判断是否满足 条件等。 这些操作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所作用的数据,要遵守一
# 从列表中取出姓名
部门=T_szg[1]
# 从列表中取出部门
教龄=int(T_szg[2])
# 从列表中取出教龄
if 教龄>=35:
# 若教龄35年及以上
n=n+1
# 人数加1
print(姓名,部门,教龄)
# 显示该教职工信息
print("满足教龄满35年的人数为:",n) # 显示统计满足的人数
For A=1 To 4
For B=A+1 To 5
//B课程总比A晚考
For C= 5 To 6
//C最早周5考
If (B<C )
//排除B=C的情况,不能在同一天考
Print A,B,C // 输出的值是A、B、C分别安排的考试周的星期几
侦查员经过判断四人中有三人说的是真话,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人 是凶手,凶手到底是谁?
24
分析: 用0表示不是凶手,1表示凶手,则每个人的取值 范围就是[0,1]
25
算法
在每个人的取值范围[0,1]的所有可能中进行搜索,如果表
格的组合条件同时满足,即为凶手。
相应的伪代码为:
要同时满足
For A=0 To 1
s.close()
# 关闭文件
程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对数据的描述:指定欲处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形 式,也就是数据结构。
例如教职工的姓名, 部门, 教龄等都具有相应的数据类 型 文件d:\zgxx.txt指定了数据的组织形式。 (2)对操作的描述:指定操作步骤, 例如fopen打开文件、fscanf读入数据、if判断是否满足 条件等。 这些操作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所作用的数据,要遵守一
# 从列表中取出姓名
部门=T_szg[1]
# 从列表中取出部门
教龄=int(T_szg[2])
# 从列表中取出教龄
if 教龄>=35:
# 若教龄35年及以上
n=n+1
# 人数加1
print(姓名,部门,教龄)
# 显示该教职工信息
print("满足教龄满35年的人数为:",n) # 显示统计满足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