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减振支座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建议

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建议

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建议随着建筑结构越来越高大,抗震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其中,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隔振技术,可以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首先,建议采用虚拟仿真软件来进行隔振技术的实验。

通过此类软件,可以将建筑结构和隔振支座进行输入和模拟,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效果。

其中,可以尝试设计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以考察不同震度对隔振支座的影响,还可以设计不同频率的振动模式,以考察隔振支座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隔振效果。

其次,建议引入感性教学法,即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建筑橡胶支座的隔振效果。

可以在实验室或校园周围选择一个高层建筑或桥梁,用现场观察文献记录该建筑的隔振支座类型和参数,并通过装置仿真材料实验测量其振动响应,以此来理解建筑橡胶支座的结构和隔振原理。

同时,还可以使用震动模拟器来模拟地震和风振等自然灾害,检验建筑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可以将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与互动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体验不同预设的设计条件和不同隔振支座参数所产生的效果,以此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并且,可以加入竞赛元素,让学生分组比赛,以检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最后,建议增加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自己搭建隔振支座,拆下来进行结构观察,更好地理解材料、结构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也可提供实用的测量仪器和CAD仿真软件,帮助学生轻松学习各种实用技能。

总之,建筑橡胶支座隔振技术是当今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更好地掌握这种技术,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抗震能力,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橡胶隔震支座的非线性建模及参数识别研究

橡胶隔震支座的非线性建模及参数识别研究

图清单
图 1.1 隔震支座检测、安装图 ................................................................................................ 3 图 1.2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工作流程图 .................................................................................... 4 图 1.3 研究路线 ...................................................................................................................... 10 图 2.1 隔震体系示意图 .......................................................................................................... 11 图 2.2 摩擦滚摆式支座示意图 .............................................................................................. 13 图 2.3 双线性模型位移——恢复力曲线 .............................................................................. 15 图 2.4 并联弹簧模型结构示意图 .......................................................................................... 16 图 2.5 各个参数的均值误差随基准值的变化曲线 .............................................................. 23 图 3.1 一个具有 n 个参数的系统........................................................................................... 25 图 3.2 SNLSE 算法流程图 ...................................................................................................... 34 图 4.1 分析流程图 ................................................................................................................... 36 图 4.2 隔震支座的相关尺寸(单位:mm) ........................................................................ 37 图 4.3 水平性能测试装置图 ................................................................................................... 38 图 4.4 隔震支座简化模型 ...................................................................................................... 39 图 4.5 正弦频率为 0.5Hz 时等效阻尼和刚度的辨识结果(仿真) .................................. 41 图 4.6 正弦频率为 0.5Hz 时速度和位移的辨识结果(仿真) .......................................... 41 图 4.7 正弦频率为 5Hz 时等效阻尼和刚度的辨识结果(仿真) ..................................... 42 图 4.8 正弦频率为 5Hz 时速度和位移的辨识结果(仿真) ............................................. 42 图 4.9 PGA 为 400cm/s2 的 El Centro 地震波信号(N-S 方向) ....................................... 44 图 4.10 PGA 为 400cm/s2 的 Kobe 地震波信号(N-S 方向) ............................................ 44 图 4.11 El Centro 地震波激励下辨识出的等效阻尼和刚度(仿真)................................. 45 图 4.12 El Centro 地震波激励下辨识出的速度和位移(仿真) ........................................ 45 图 4.13 Kobe 地震波激励下辨识出的等效阻尼和刚度(仿真) ....................................... 46 图 4.14 Kobe 地震波激励下辨识出的速度和位移(仿真) ............................................... 46 图 4.15 滑轨式振动台系统示意图 ........................................................................................ 47 图 4.16 实验装置 .................................................................................................................... 48 图 4.17 正弦信号激励下的辨识结果(实验) .................................................................... 49 图 4.18 正弦信号激励下的位移——恢复力曲线(实验) ................................................ 50 图 4.19 频带为 0-20Hz 的白噪声激励信号 .......................................................................... 51

T型减振橡胶支座及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型减振橡胶支座及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型减振橡胶支座及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T型减振橡胶支座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减振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建
筑结构和桥梁等工程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
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T型减振橡胶支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使用
过程中,T型减振橡胶支座承受着较大的荷载和往复载荷作用,因此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研究T 型减振橡胶支座材料的力学性能,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
础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T型减振橡胶支座进行研究:
1.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对T型减振橡胶支座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
行测试和分析,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拉伸硬度、压缩硬度等。

2.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T型减振橡胶支座的模型,分
析其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规律。

3.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T型减振橡胶支座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变形等进行测试,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从试验结果中分析
其结构失效机理。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计获得T型减振橡胶支座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和有限
元分析结果,对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估和优化,并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本研究还可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
重要的学术和实际意义。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隔振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建筑结构、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等。

其中,橡胶隔振器因其结构简单、材料良好、工作效果显著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然而,为了
确保橡胶隔振器的有效性,需要对其动态特性进行计算和建模研究,以便制定最佳结
构设计和工作参数。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计算和建模方法,
为优化橡胶隔振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计算和建模方法,并确定最优化的
结构设计和工作参数。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系统论述橡胶隔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分析橡胶隔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模型;
3、对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计算和建模;
4、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最优化的橡胶隔振器结构设计和工作参数方案;
6、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数值分析、实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获得以下成果:
1、掌握橡胶隔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建立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计算和建模方法;
3、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提出最优化的橡胶隔振器结构设计和工作参数方案;
5、发表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车辆减振器作为车辆运动学与乘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现代地面交通领域,车辆制造业正向更为高速、更加先进、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而减振器的作用在其中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车辆减振器的静态特性(如弹性特性、阻尼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深入了解减振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动态特性(如工作状态、应变应力分布等)。

在车辆制造业的发展中,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乘车舒适性已成为行业的主要目标。

为此,通过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可以得到更为清晰、深入的减振器动态特性数据,并进一步提高车辆减振器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助于促进我国车辆制造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1. 加深对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理解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是车辆运动学和乘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对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度。

2. 探讨车辆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车辆制造企业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有的放矢。

3. 促进我国车辆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可以为我国的车辆制造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我国车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 建立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法或者其他适合的方法,建立减振器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

2. 研究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变化减振器的弹性特性、阻尼特性、质量等参数,研究不同减振器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和规律,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减振器参数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度。

3. 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利用试验技术获取车辆减振器动态特性相关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四、研究方法1. 基于有限元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建立车辆减振器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

2. 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解析。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

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振动和噪声问题日益突出,而橡胶隔振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减振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对于设备的振动控制和噪声抑制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对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准确计算和建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计算与建模方法。

通过对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隔振原理的深入分析,建立橡胶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橡胶隔振器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橡胶材料的力学特性分析、橡胶隔振器的动力学建模、动态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准确、高效的橡胶隔振器动态特性计算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和噪声抑制能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橡胶隔振器的基本理论橡胶隔振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设备中的减振元件,其基础理论主要涉及到材料力学、振动理论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等领域。

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具有独特的粘弹性和非线性特性,这些特性使得橡胶隔振器在承受动态载荷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隔振效果。

橡胶隔振器的减振原理主要基于材料的弹性变形。

在受到外部振动时,橡胶隔振器能够吸收并转化振动能量,通过其内部的弹性变形来减小传递到基础的振动。

这种弹性变形在橡胶隔振器的工作范围内是可逆的,因此橡胶隔振器可以承受多次循环载荷而不发生永久变形。

橡胶隔振器的动态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几何尺寸(如厚度、直径等)以及外部激励的频率和幅值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橡胶隔振器的刚度、阻尼以及动态响应等特性。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
首先进行顺应变加载实验,实验中支座的竖 向荷载为960kN(面荷载6N/mm2),并在实验中 保持恒定。水平方向通过水平动力液压伺服作动 器输入正弦激励波,为了研究频率对支座性能的 影响,对3件新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分别输入 频率为0.1Hz、0.3Hz、0.5Hz的正弦波,对于每一 频率的正弦波其振幅分别按100%、175%、250% 应变的顺序进行改变,每一应变往返进行6次。 而每一振幅实验之间将支座静置24小时,使其能 恢复到弹性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岩松,冷曦晨.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吉林
交通科技,2005,1. [2] Muria Vila D., GomezR., King C. Dynamics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able Stayed Tampico Bridge[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1991,117(1). [3] 孙晓燕.桥梁结构健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外公路, 2006,4. [4] 张启伟.大型桥梁健康监测概念与监测系统设计[J].同济 大学学报,2001,29(1). [5] 韩大建,谢峻.大跨度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 [J].桥梁建设,2002,6. [6] 邬晓光,徐祖恩.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动态及发展趋势[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 [7] 周智,欧进萍.土木工程智能健康监测与诊断系统[J].传
其次,为了研究加载经历对新型高阻尼橡胶 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未进行过实验的 1件新试件进行逆应变加载实验。实验中竖向荷 载还是保持960kN不变,水平方向输入频率为0.5 的正弦波,其振幅按250%、175%、100%应变顺 序进行改变,每一应变往返进行6次。同样对于 每一振幅实验之间将支座静置24小时,使其能恢 复到弹性状态。 2.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减震器的特性分析与仿真

减震器的特性分析与仿真

摘要减振器特性仿真可以验证减振器参数设计是否合理,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试验次数和费用,加快减振器设计和开发,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对减振器特性仿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大都是利用现成的仿真软件,模型所需要参数大都需要试验获得,难以建立准确可靠的仿真模型,特性仿真数值不可靠。

本文对减振器结构和原理、各阻尼构件和局部节流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对节流阀片阀口开度进行了探讨。

利用弯曲变形解析计算式,根据节流压力与流量以及速度之间关系,建立了减振器两次开阀速度点。

在此基础上,根据开阀前、后的油路模型,对减振器开阀前、后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建立了减振器特性分段数学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对减振器特性模型施加一定频率和幅值的谐波激励,对减振器内、外特性进行仿真,并且对减振器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特性试验值与特性仿真值比较可知:所建立的减振器特性仿真模型是正确,特性仿真值是可靠的,对减振器设计和特性仿真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车辆工程,筒式减振器,分段数学模型,特性仿真,影响因素I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of the shock absorber can validate whether the designed parameter is proper or not, find the problems on time on the way of the designing, so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expenditure can be reduced, then the shock absorber’s design, exploiture and yield can be greatly prompted.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 to the benefi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at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Now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are mainly base on the ready-made software in homeland and fremdness. Because founding the precise model is rather difficult that the numerical value which is get by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is uncertainty.For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existing problems,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he shock absorber, the damping component and the lossing of local pressure of throttle and the uncorking of the throttle ing curved distortional resolvable calculate formulate , we can get the two critical velocity of shock absorber.Hereon bases , by analyzing fore-and-aft oil routes’ mod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 of the shock absorber , veracious and effective parted –mathematics’model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established . By using the Matlab software to impose some frequency and breadth value on the shock absorber , emulat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ock absorber and analysed effectible factors of shock absorber.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 examinational valu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al value ,we can know the mathem atics’model is precise ,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al value is dependable , It is referential importance for the design of shock absorb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mulation.Key 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 Cylinder shock absorber , Characteristic modeling , Emulation , Effect factors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 1 -1.1课题的背景和目的.......................................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目的........................................ - 1 -1.2 减振器研究现状........................................ - 2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第二章油液介质及其流动特性................................... - 3 -2.1 油液特性.............................................. - 3 -2.2 油液流动.............................................. - 5 -2.2.1 油液流动公式.................................... - 5 -2.2.2 油液流动分析.................................... - 6 -2.2.3 局部损失叠加原理................................ - 7 -2.3本章小结............................................... - 8 -第三章汽车筒式减振器阻尼构件分析............................. - 9 -3.1 常通节流孔............................................ - 9 -3.2 叠加阀片等效厚度与阀口开度............................ - 9 -3.2.1 叠加阀片等效厚度................................ - 9 -3.2.2 阀口开度....................................... - 10 -3.3 节流缝隙............................................. - 11 -3.4 活塞缝隙............................................. - 11 -3.5 活塞孔............................................... - 11 -3.5.1 活塞孔沿程阻力损失............................. - 12 -3.5.2 活塞孔局部阻力损失............................. - 12 -3.5.3 活塞孔等效长度的确定........................... - 13 -3.6本章小结.............................................. - 14 -第四章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 15 -4.1 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 15 -4.1.1 复原行程....................................... - 15 -IIIIV4.1.2 压缩行程 ....................................... - 16 -4.2 复原行程特性分析 ..................................... - 16 -4.2.1 复原行程开阀速度点 ............................. - 16 -4.2.2 复原初次开阀前特性分析 ......................... - 19 -4.2.3 复原初次开阀后特性分析 ......................... - 20 -4.2.4 复原二次开阀后特性分析 ......................... - 23 -4.3 压缩行程特性分析 ..................................... - 25 -4.3.1 压缩行程开阀速度点 ............................. - 25 -4.3.2 压缩阀初次开阀前特性分析 ....................... - 26 -4.3.3 压缩阀初次开阀后特性分析 ....................... - 27 -4.3.4 压缩阀二次开阀后特性分析 ....................... - 29 -4.4 本章小结 ............................................. - 31 -第五章 汽车筒式减振器特性仿真 ................................ - 32 -5.1 减振器特性仿真的数学模型 ............................. - 32 -5.2 运动特性仿真 ......................................... - 33 -5.3 减振器外特性仿真 ..................................... - 34 -5.3.1 速度特性仿真 ................................... - 35 -5.3.2 示功图仿真 ..................................... - 36 -5.3.3 特性验证 ....................................... - 36 -5.4 减振器内特性仿真 ..................................... - 37 -5.5节流阀开度仿真 ........................................ - 38 -5.6本章小结 .............................................. - 39 -第六章 减振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 40 -6.1 阀片厚度h 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 - 40 -6.2 常通节流孔的大小f A 、y A 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 - 40 -6.3 阀片预变形量0r f 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 - 41 -6.4 活塞杆直径g d 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 - 41 -6.5 温度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 - 42 -6.6 本章小结 ............................................. - 43 - 结 论 ....................................................... - 44 - 参考文献 ..................................................... - 45 - 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减振 支座动态性 能仿真 分析研究
方建辉 ,丁智平 ,I 、 继玲 ,黄友剑 ,李 飞 ,白晓鹏
( 1 . 湖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 株洲 4 1 2 0 0 7;2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 1 2 0 0 7)

要 :基 于 Mo o n e y — R i v l i n 、O g d e n 3阶和 Va n d e r Wa a l s 三种橡胶 超弹材料 本构模 型 ,考虑载荷频率 、
载荷 幅值 、载荷 均值诸 因素 影响. 分别 建立风 力发 电机橡胶 减振 支座 有限元模 型 ,对橡胶 减振 支座 动 态性 能
进行 数值模 拟 。 通过橡胶 支座 动 态承栽测 试 实验 ,分析 不 同橡胶材 料 本构模 型对橡 胶 弹性元件 仿 真精度 的
影 响 。橡 胶减振 支座 仿真 分析 与动 态承栽 实验 结果 的误 差分析 显示 ,压剪 变形栽荷 工 况适合 选 用 Va n d e r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r e e h y p e r e l a s t i c ob r b e r ma t e ia r l c o n s t i t u t i v e mo d e l s o f Mo o n e y— Ri v l i n , Og d e n 3 o r d e r nd a Va n
第2 8 卷 第2 期 2 0 1 4 年3 月








VO 1 . 28 N O . 2 Ma r .201 4
J o ur na l o f Hun a n Uni v e r s i t y of Te c hn ol og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9 8 3 3 . 2 0 1 4 . 0 2 . 0 0 4
d e r Wa a l s , nd a t a k i n g i n t o c o ns i d e r a i t o n o f i n lu f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l o a d re f q u e n c y , l o a d a mp l i t u d e nd a l o a d me n a v lu a e, t h e in f i t e e l e me n t mo d e l s o f r u b b e r d m p a i n g b r a c k e t s o f wi n d d r i v e n g e n e r a t o r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 t h e dy n a m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 u b b e r d m p a i n g b r a c k e t s we r e ma d e n ume ic r a l s i mu l a io t n . Th r o u g h r u b be r b r a c k e t s d y n a mi c b e a r i n g t e s t , he t
F a n g J i a n h u i ,D i n g Z h i p i n g ,P u J i l i n g ,H u a n g Y o u j i n a ,L i F e i ,B a i X i a o p e n g
( 1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Z h u z h o uH u n a n4 1 2 0 0 7 ,C h i n a ; 2 . Z h u z h o u T i me Ne w Ma t e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 L t d . , Z h u z h o u H u n a n 4 1 2 0 0 7 , C h i n a )
Wa a l s 模型 ;Mo o n e y — R i v l i n模 型适合 中、小 变形载荷 工况;O g d e n 3阶模型则更适合较 大变形 载荷 工况。为
提 高橡胶 弹性 元件 有 限元仿 真精度 ,应根据 所 受载荷 工况选 用合 适的橡 胶材 料本 构模 型 。
关键 词 :橡胶 ;有 限元 ;本 构模 型 ;弹性 刚度 ;误 差 中图分 类号 : T Q3 3 2 ; U 4 6 7 . 4 * 9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8 3 3 ( 2 0 1 4 ) 0 2 - 0 0 1 6 - 0 7
S i mu l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o n Dy n a mi c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Ru b b e r Da mp i n g Br a c k e t s o f W i n d Tu r b i n e
e fe c t s o f c o n s i t t u iv f e mo d e l s o f d i fe r e n t r u b b e r ma t e ia r ls o n s i mu l a i t o n a c c u r a c y o f r u b b e r e l a s t i c p a r t s we r e na a ly z e d . Th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