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特殊方法测电阻新版粤教沪版.doc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教育教学课件(第2课时)

自主学习
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通过灯泡电流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阻是导体 对电流阻碍 作用的大小, 所以我觉得 可以改变电 路的电阻。
电压是形成电 流的原因,我 觉得可以改变 电路的电压。
自主学习
1.导体中要有电流通过,必须在导体两端加 电压, 导体本身的电阻对电流有 阻碍 作用。 2.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导、 体的 电阻 不变。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 电压成 正比 关系。 3.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 体 两端的电压 不变。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 电阻成 反比 关系。
RL=20 Ω
AL
R'
I=0.6 A
解:IL=I=0.6 A
根据变形公式U=IR得
UL=ILRL =0.6 A×20 Ω =12 V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3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 光时的电流是0.18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220 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复习与回顾
电阻R
5Ω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U 电阻R/Ω 2 电流I/A 1
2V
随堂训练
答案:(1)如图所示
(2)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继续实验(意思正确即可)
物 理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难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La=Lb=12cL=12dL,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Sc=12dS,其中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
将导线P、Q分别接在同一根合金丝两端的接线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B.选用c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C.选用a和c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D.选用b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2、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水位升高时,小灯泡亮度不变B.水位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水位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变大D.水位最低时,电压表示数为零3、关于对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及变形式R=UI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同时闭合开关S、S1,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1,则()A.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A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C.电流表A的示数、电流表A1的示数、电压表V的示数均不变D.电流表A的示数、电流表A1的示数、电压表V的示数均增大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十四章 特殊方法测电阻专题

特殊方法测电阻专题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真正的掌握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可以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总结能力。
3. 通过实验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学习学习欧姆定律可以真正的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自行设计可行方案来完成,未知电阻的测量并用所设计方案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材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这节课在苏科版的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最后一节,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储备之后,对电学有相关的计算和相应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安排,并且为第十五章电能电功率打下基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十四章的内容,有了分析电路和设计电路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让学生通过本节课从动手能力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过程:1. 活动一:教学回顾T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应用1伏安法测电阻,大家一起来回顾什么是欧姆定律?,什么是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电路设计是什么?S :欧姆定律:R U I = S :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IU R =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S :电路图2.教学活动二:提出问题给学生时间设计电路:(过度)T :我们现在都知道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但在教学过程中甲班和乙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甲班没有从实验室借到电压表、乙班没有借到电流表,那用这些器材我们是否能测出未知电阻的值呢?T :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根据你所选的班级的器材,设计相应的方案测出未知电阻的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给出数据处理过程。
甲班:电源、开关、导线、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定值电阻、导线等。
乙班:电源、开关、导线、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定值电阻、导线等。
[推荐学习]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单表法”测电阻新版粤教沪版
![[推荐学习]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单表法”测电阻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a32e1bf111f18583d05a43.png)
“单表法”测电阻一、安阻法(“电流表+定值电阻”等效为电压表)常见的电路设计如下:甲 乙 丙(1)设计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用电流表先后测出通过R 0、R x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则:由U = I 1 R 0= I 2 R x 得R x = I 1I 2R 0。
(2)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I x =I 闭—I 断,U x =I 断R 0,得R x =I 断R 0I 闭—I 断R x 。
(3)如计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断;闭合开关S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闭;则:由U = I 断(R 0+R x )= I 闭R 0 得R x =I 闭—I 断I 断 R 0。
上述电路设计的核心是利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计算”出电源电压。
例1 晓亮利用阻值为R 0的定值电阻和一块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
他选择了满足这个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电阻R x 的阻值,请添加一根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只闭合开关S 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
请用I 1、I 2和R 0表示R x 。
R x = 。
解析 (1)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故设计成并联电路找电压相等,题中已经有一个开关S 2作为总开关,故S 1应在被测电阻R x 所在的支路上,将已知电阻R 0的右端与开关S 1的右端连接起来即可;(2)只闭合开关S 2时,电路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电源的电压图1图2为U =I 2R 0;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路为R 0、R x 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并联时通过R 0的电流不变,所以通过R x 的电流为I x =I 1-I 2,R x 的阻值可以表示为R x =I 2R 0I 1-I 2。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4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3节 欧姆定律的运用 第2课时 其他方法测电阻》课件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特点
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电阻, 因为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 2、n个相同阻值R0电阻并联,总电阻
1 R= n R0
例2.如图所示,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 0.6 A,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1)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Ω
答:(1)0.3 A~0.06 A (2)100 Ω
I' R1=20 Ω R2=80 Ω
U1=1.2 V U=6 V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
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特点
并联电路中的 电阻有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应用实验和 欧姆定律进行研究。
用伏安法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实验法)
U=U1=U2
1/R=1/R1+1/R2 U一定,电流与 电阻成反比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 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 、吊带 上衣、 超短裙 、拖鞋 等进入 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 良好纪 律秩序 。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 意后, 起立提 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 可离开 。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 、墙壁 上涂写 、刻划 。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 关好门 窗、关 闭电源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U=IR
U1=IR1
U2=IR2
U
U1
U2
由于:U=U1 +U2
R1 I R2
因此:IR=IR1 +IR2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U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考点解析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图所示的电路中,白炽灯L1的电阻比白炽灯L2的电阻小,将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等于BC两点间的电压B.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C.通过A点的电流等于通过B点的电流D.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大于BC两点间的电压2、如图所示为某烟雾报警器的电路简图,烟雾感应器的阻值R随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烟雾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D.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3、物理实践活动中,小东利用图所示的电位器和灯泡制作了一个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位器与灯泡是并联的B.电位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电阻的大小C.若接线柱A和B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暗D.若接线柱B和C接入电路,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4、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La=Lb=12cL=12dL,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Sc=12dS,其中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
将导线P、Q分别接在同一根合金丝两端的接线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B .选用c 和d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C .选用a 和c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D .选用b 和d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5、如图是利用数字化电压—电流传感器测量电阻后绘出的不同电阻的U I -图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14.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1
2
相同
相同
锰铜
镍铬
大
小
小
大
结论: 当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时,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 可以设计实验,继续进行探究。
补充:对于一般金属导体而言,金属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变大。
注:在初中阶段,若无特殊说明, 皆不考虑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电阻器
D.M 接A,N 接D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电位器
滑动变阻器
瓷管
层的电阻丝
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同时接入两个接线
柱:AB中一个,CD中一个,即要“一上一下”。
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有效改变电路中的电 流且不损坏变阻器) 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目的是保护电路)
研究表明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线的材料、长短、 粗细等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 变,再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 的变化情况。
导线代号 截面积 长度 材料 电流 电阻
1
2
相同
相同
锰铜
镍铬
大
小
小
大
设计实验方案
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和和截面积不变,再研 究当导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 “同上”电阻为0,而“同下”电阻是大。
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练一练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
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
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方法测电阻
“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如果能在限制相关实验器材的条件下通过变换实验方案达到目的,将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一、等流法测电阻
例1 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
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 (0~9999Ω 5A)、开关S 1和S 2、导线若干。
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
(1)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则电源电压为 。
(2)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 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 = 。
图 1
解析 从电路图可知,当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测总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U 1等于电源电压;当闭合S 1,S 2拨到触点2,电压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U 1-U 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021R U U I -=
,所以电阻2
1022U U R U I U
R x -==。
答案 (1)U 1 (2)2
12U U R U -
二、等压法测电阻
例2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因缺少电压表,小军利用两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R 0,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电阻,原理如图2甲所示。
闭合开关,小军读出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A ,而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小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 V ,电阻为____ Ω。
解析 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两端电压相等。
电流表A 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1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由图2乙知,示数I 1=0.2A ,因此通过电阻R 0的电流I 0=I - I 1=0.3A-0.2A=0.1A
甲
图 2
小灯泡L 两端的电压U L =U 0= I 0·R 0=0.1A ×10Ω=1V 小灯泡的电阻Ω===52A
.01V
000I U R 答案 1 5 三、等阻法测电阻
例3 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可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
C.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2)步骤A 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3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Ω。
若已知R 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甲
乙
图 3
解析 (1)第一步应该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然后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此电流为R x 、
R 0共同作用的效果);再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变为原来的数值I (此电流为R 、R 0共同作用的效果);最后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
(2)根据图3乙电阻箱中旋钮指示的位置可知,步骤A 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为40Ω+7Ω=47Ω;因为R x 和R 0共同作用的效果与R 和R 0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R x +R 0=R +R 0,即R x =R =47Ω。
答案 (1)DCAB (2)47 47 四、短路法测电阻
例 4 某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器材测一个未知电阻阻值大小: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定值电阻R 0一个(阻值已知),待测电阻R x 一个,实验室学生用电压表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并设计出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用相应的字母代替物理量。
①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待测电阻R x 的表达式: (用测得的量与已知量表示)。
解析 本题缺少电流表,只有电压表,从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图可知:
他们将定值电阻和未知电阻串联,用一个开关将其中的一个电阻短路,通
x 0
S
1
图 4
过改变两个开关的通断状态,构成两个不同的电路,利用这两个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间接测量出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
答案 (1)②闭合开关S 、S 1,记下电压表示数U 1 ③再断开S 1,记下电压表示数U 2 (2)2
21)(U R U U R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