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安市洪濑镇四都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

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本文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为依托,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持地方水土资源,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发展地方水利资源建设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分析以当地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情况,以科学方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

流域的治理首先应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当地地理特征,并归纳出相应的治理方向与具体步骤。

在措施设置方面,不可过于追求眼前利益怀有侥幸心理而降低设防标准,与此同时也无需过分高估自然灾害盲目提升设防标准而导致资源滥用与资金浪费。

应参考防护对象的综合价值与抗灾能力,采取在规定标准内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设防标准,维护工程效益与安全相互和谐。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应采取沟道与坡面兼顾、天然植被与人为工程并重的治理原则,根据治理对象的地形、保护植被的数量以及保护治理对象的综合价值,将治理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对于沟道耕地较多、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要适度增大治理工程比例,这样一来虽然该地区工程投资量会相应增加,但竣工后在农田、水土以及人员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程度都会相应提升,因而对改善村容村貌与各项村级基础建设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

同时,对于沟道耕地数量较少、无人居住的区域,可采取大量布置植被的方式进行相应保护。

从灾害防御的角度而言,植被防护能力远胜于其他工程措施,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少的资金投入。

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2024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____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许多地区的流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因此,为了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制定并实施____年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二、总体目标1. 实现流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提升:通过治理和保护,使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2. 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经济、高效、安全利用。

3. 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4. 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整治和保护流域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重点任务3.1 水环境治理1. 加快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水肥一体化管理水平,推广农田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技术。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建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排水管网,增加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率。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4.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饮用水源地划定和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严禁任何破坏饮用水源地的行为。

3.2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1. 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加强跨流域水资源调度,制定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

2.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提高用水效率。

3. 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机制,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

4. 加强水生态修复:修复流域内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稳定性。

3.3 生态环境保护1. 濒危物种保护: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促进濒危物种的繁育和增殖。

小流域整治实施方案

小流域整治实施方案

小流域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小流域是指地表水径流汇集的区域,其面积一般在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之间。

由于小流域地域狭小,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容易受到破坏。

为了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制定小流域整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整治目标。

1. 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2. 提高小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3. 保护小流域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4. 促进小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整治措施。

1. 植被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种植等方式,加强小流域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土地治理。

采取防护林、梯田、植被覆盖、地面覆盖等措施,减缓坡耕地水土流失速度,改善土壤质量。

3. 水土保持工程。

修建小型水库、拦河坝、沟渠等水土保持设施,减少地表径流速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农业生产方式调整。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保护水资源。

5. 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小流域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小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农民参与小流域整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 宣传教育。

开展小流域整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小流域整治的认识和参与度。

3. 技术支持。

加强小流域整治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整治工作的技术水平。

五、总结。

小流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家、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

小流域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小流域是指一个相对较小的河流流域,通常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千米。

由于小流域相对较小,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制定和实施小流域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理目标小流域治理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措施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小流域治理的核心措施之一,旨在修复和改善小流域的生态功能。

具体措施包括:•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湿地保护:修建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水的滞留和净化能力;•生态廊道建设:建立生态廊道,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人工湿地建设: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2. 农田措施农田是小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取农田措施是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方面。

具体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建设梯田、修建水土保持设施等;•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投入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耕作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方式,如无翻耕、轮作休耕等,减少土壤侵蚀。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小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小流域治理至关重要。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小流域的水资源管理规划和政策,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广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强水环境监测:建立小流域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及时监测水质和水量。

4. 环境教育与宣传环境教育和宣传是小流域治理的长期任务,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组织环境宣传活动:开展小流域的环境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境教育网络:建立小流域的环境教育网络,推广环境保护知识;•加强环境监督和执法:加强对小流域环境问题的监督和执法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黄印运
【期刊名称】《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卷),期】2003(015)002
【摘要】梅溪小流域土地总面积69.7km2,水土流失面积35.3km2,占土地总面积50.6%,是南安市严重水土流失区之一.1985年以来,小流域所在地的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美林金丹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治理水土流失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出了以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封、造、管"为手段,以恢复生态为重点,找准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新的切入点,依靠自然力量修复生态,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我市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示范典型.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黄印运
【作者单位】南安市水土保持办公室,36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2
【相关文献】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中长期时间尺度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J], 杨学震
2.生态自我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好路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调研报告 [J],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联合调研组
3.生态自我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好路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调
研报告 [J],
4.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J], 范璐岚
5.浅析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对策 [J], 蔡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经验浅谈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经验浅谈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经验浅

高德正
【期刊名称】《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卷),期】2024(36)1
【摘要】南安市位于粤闽赣红壤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又是福建省水土保持四地攻坚区域之一,水土流失总体上比较严重。

2015年以来,南安市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水土保持起到一定的作用,水土流失率从2015年的16.04%下降至2021年的11.65%。

本文从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南安市福洋溪、檀美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入手,浅谈南安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经验,为今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高德正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探讨——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定西市安定区青石项目区为例
2.浅谈闽侯县水土保持重点乡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白沙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为例
3.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不同水土流失类型
区治理模式分析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长汀县郑坊河小流域为例5.浅谈2020年闽江上游沙溪流域清流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经验与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小流域整治工作的关键年份,也是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决胜之年。

为了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谋划,全面落实小流域整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工作重点1.项目规划与实施在____年,我们完善了小流域整治项目规划,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顺利推进了一批小流域整治项目的实施。

我们积极引进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提升整治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水资源管理针对小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我们推广了雨水收集利用和水源涵养技术,建设了一批雨水收集池和水源保护区,提高了小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

并加强了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确保了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3.土壤保护与治理为了解决小流域土壤污染问题,我们制定了土壤保护与治理方案,加强了农田和园林土壤的管理和修复工作。

通过推广绿色耕种技术、有机肥料和生态修复措施,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4.生态恢复与保护我们强化了小流域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加大了湿地修复和河道整治的力度,修建了一批河湖生态景观区和自然保护区,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非法采矿、乱打乱砍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安全。

5.社会宣传与参与我们积极开展了小流域整治的社会宣传和参与活动,加强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通过组织环保讲座、媒体报道和社区志愿者行动等形式,提高了公众对小流域整治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三、成果与效益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小流域的水质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并成功获得了相关荣誉和奖项。

2.小流域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恢复良好,保护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有所增加。

福建省兰溪流域水环境的整治措施与成效评价

福建省兰溪流域水环境的整治措施与成效评价

59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2019.9福建省兰溪流域水环境的整治措施与成效评价林庆华(南安市康美镇人民政府,福建 泉州 362332)摘要:流域整治前,排入福建省南安市兰溪流域的COD Cr 总量1320.319t/a、氨氮总量113.905t/a、磷总 量24.231t/a,远高于水环境容量COD Cr 807.7t/a、氨氮42.5t/a、总磷8.5t/a的理论值。

针对流域主要污染 源是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养殖污水的源解析成果,采取了强化村镇生活污水收集治理,严格整治养殖业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针对性措施,历经两年的整治,兰溪水质已从劣V类基本恢复到Ⅲ类水平。

关键词:兰溪流域;水环境;整治;成效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9)09-0059-031 前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 [1]总体布局,绿色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旨在为社会发展夯实基础,为后人留下更多生态资产。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国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 [2],各省(区、市)也量身定制了区域的“水十条”,并以充足的预算资金、强力的引导政策,推进各层面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流经乡镇的小河是流域的“毛细血管”,也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对象,乡镇就是流域整治的基层执行者。

本文就福建省泉州市南安辖区内的兰溪流域水环境整治过程的方案措施与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同类型的小流域水环境整治与监管提供借鉴。

2 流域概况与整治目标2.1 流域简介南安市隶属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福建省泉州市,人口163万,2018年GDP为1067.82亿元,在全国县级百强中位居33位。

兰溪是南安境内8条流域面积大于100km 2的小河流之一,河道全长27.3km,流域面积173km 2,发源于南安与同安交界的芹山、铁峰山,自西南向东北于溪美街道渡仔渡汇入晋江支流西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