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词块在英语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词块掌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都会有比较明显提升,最终其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在此,笔者就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词块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词块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又快又好地处理文本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而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考试有相当一部分分数是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挂钩的,而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对词块理论给予积极的重视。

一、词块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促进学生单词量的积累通过运用词汇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和扩大词汇量。

众所周知,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阅读的基础。

在词块理论的作用下,学生的记忆效率和记忆质量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而词汇量的不断扩大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

不少学生表示,英语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单词记不住,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看不懂句子的意思而做错题。

此外,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专门针对词汇的背诵进行指导,所以学生的单词记忆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作用。

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其学习兴趣必然会消磨殆尽。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

单纯地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信息,人的记忆效率会显得比较低。

而如果能够将记忆的对象转化成整体的话,记忆的持久度和清晰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词块就是将一个个零散的单词变成了统一的整体,以方便学生的记忆。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词块理论可以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

在词块理论的帮助下,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会有明显的提高。

高职英语教学中词块教学理论的运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词块教学理论的运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词块教学理论的运用一、引言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英语写作能力差,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侧重的就是交流,而通过文章与他人交流也是交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笔者将词块教学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将词块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对可以与新词搭配的词块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记笔记,或者当堂背诵以加强其记忆。

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对词块进行分类,以促进其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训练学生对词块的敏感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大量的词块。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内容可写,写出的内容准确性高。

如英语例句I think packaging is important forseveral reasons.First,Second,…Next,…Finally,…就很好地对文章写作逻辑给出了陈述。

此外,课本中经常出现的内容:think/believe that…/From my point of view I a-gree/disagree…because…等词块。

在进行写作时,这些词块都可以应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语句更加通顺,还能增加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数目众多的词块,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

如果能掌握下面的词块,如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sof living,ta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veloping the e-conomy,combat desertification,in a gesture to help protect…,for generations years to come,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刻记忆和理解,以后遇到环保类的文章就会从容应对。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作者:林捷飞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当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为出发点,以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词块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为例,讲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词块意识,巩固和运用词块学习来更好地掌握词汇与理解文章,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阅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词块教学法;实施和应用中图分类号:G632.0 ; 文獻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83一、阅读教学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观念和做法上都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葛炳芳提出,英语阅读是语言、思维与文化的有机整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对语言(词汇与结构)和信息(文本的主旨大意和细节)进行表层的理解,还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关注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了解文本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反面的技巧,进而鉴赏语言文化。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

然而,现阶段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却仍然较为守旧刻板,单词孤立记忆,脱离语境的教学方法屡见不鲜,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词汇学习变得费时低效。

同时,流程化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阅读课教学仍然是坚持“语言第一,应试第一”的价值取向,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则习惯性地选择从skimming(通常伴有一两个问题)-scanning(通常伴有更多的选择题)-language points(如果是公开课十有八九改成了discussion)的教学模式,使得阅读教学的注重点有所偏移,过多地关注了词——句子——段落——篇章上的语言点教学,却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思维与文化意识的培养,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率低下,有些学生甚至能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却不能领会整篇文章间的关系,以至于阅读的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高悟来源:《新课程·下旬》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地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词块教学法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理解文章的意思。

主要对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词块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已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人们开始采用全新的词块教学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对于词块教学法来说,其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法、语义和语境之间的优势,将英语学习中的一些词汇进行组块,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

当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之后,再对词块结构进行加工和填充或重新组装,最后进入语言的创造使用阶段。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词块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英语的使用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加强词块的养成意识在应用词块教学法的时候,学生首先需要对词块具备一定的认识,并养成词块意识,为后续开展词块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其中有大量的词块,加强对这些词块的认识是开展有效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些词块具备一定的认识,并通过明确词块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词块意识。

对于阅读中的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块,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归类,根据词块的不同特征来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输入和积累词块。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词块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块概念,这对学生更好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为了进一步明确词块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伊娜(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北京100052)摘要词块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概念,在中职英语教学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

鉴于此,本文在分析词块理论概述及运用优势的基础上,对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进而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词块理论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词块理论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单词之间固定搭配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对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来增强中职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为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鉴于此,对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词块理论概述及运用优势词块即指那些人类大脑词汇记忆库中,以固定或者半固定模式存在,被人类长时间频繁应用的,且在语用、语义以及结构等方面,有着特定语言生成能力的多词组合。

词块不同于惯用语或者自由搭配用语,其既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语言生成能力,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预测性,属于一种半固定式的搭配,比较容易掌握。

词块是功能与形式相配套的一种语言组合,有着比较稳定的语用功能以及比较强的语境制约性。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词块理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二,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其三,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2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2.1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应用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教学的四大重点,将词块理论循序渐进的应用到中职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英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必需的词块,使学生养成在脑中储存词块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在听到单词或者语句时,进行必要的联想,以提高记忆程度。

词块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教学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词汇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近年来越来越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

因此词块教学理应成为语言教学的重点。

词块教学法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词块能力,即掌握交流中频繁出现的固定词组、搭配和句型的能力,从而把词汇、语法的习得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词块学习的指导,将有利于提高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本文以预制语块(即词块)理论为指导,对这一理论应用到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词块教学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一、词块教学的定义词块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词块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即: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词汇的语境、语用、语篇意义,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在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词块,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二、词块的分类词块──英语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兼有句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语块(patterned chunks)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这种多词组合就叫作词块(lexical chunks)或语块。

词块的存在加快了学生英语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自1950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和塞尔弗里奇提出词块,词块这一概念的重要性现在已被很多研究者认同,许多语言学者都对词块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过研究。

然而,目前它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

不同的研究者对“词块”这一语言现象,有不同的表述,如语言学家j·r·nattinger和j·s·decarrico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把词汇短语分为4类:(1)聚合词:指功能多像单个词项的短语。

可分为规范类和非规范类。

不能改变其形式;(2)惯常的表达形式:通常指作为独立话语、相当于句子的词汇短语。

绝大多数是不可改变形式的谚语、格言和社交公式话语;(3)短语限制结构:这类词汇短语允许有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是指由某些固定结构形成的框架式短语。

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722018年19期总第407期ENGLISH ON CAMPUS词块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思考文/刘婧【摘要】词块由 Miller和Selfridge提出,他们发现人们词汇的学习以较大的信息量为记忆方式,且效果好。

这个信息量大的单位就是词块,词块英语教学的语言的最基本单位。

文章主要论述词块理论在中职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块理论;阅读教学;运用策略【作者简介】刘婧,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语言的学习中,人们都意识到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单词的学习,单个的记忆方法效果不明显,而以短语、句型等记忆的方法,学生不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短语、句型被称之为词块。

词块理论Becker提出了词块理论——词汇是语句构成的中心元素,不同的词块构成句子,句子再连接成篇。

词块理论的融入,中职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而运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中,使阅读降低了难度,使阅读不再难。

词块融入到中职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词汇和句型等,词汇量的丰富,也反作用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阅读中引入词块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形式的思维活动,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窗,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的交流和学习。

阅读前的引发学生思维,引入词块是最快捷的方式。

阅读前的词块的运用,结合Brainstorming,促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中。

如What courses do you offer?的阅读前,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扫除阅读障碍,解决词汇的问题,而词汇的教学,应注重词块的拓展,如certificate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单词的音形义,还应该补充短语“获得证书”,这个短语的补充,教师不妨改变“给”的方式,而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主构建这个短语。

如What is the word of “huode”in English? How many?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among the word?这样,学生们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想到get、recieve、arrive等,并说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点,再在探讨的基础上,得出“获得证书”的表达是get/receive a certificate.引导学生表达出“学习后我能不能得到证书”Will I get a certificate after the program? 这样的词块运用,激活学生思维,也将文本中的短语和句型与词汇一起教学,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学生理解力。

(完整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词块理论的运用

(完整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词块理论的运用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词块理论的运用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周丽莉摘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一个主要的难点是不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词块。

掌握词块是正确理解语篇的前提。

学习理解生成语篇并不是对孤立的词和句子的学习,而是学习如何将这些语言的预制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词块理论,最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词块理论,课堂教学一.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提出词块理论的背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要任务,并在各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

《课标》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情感,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大量新的语言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兴趣,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新《课标》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学生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虽然新《课标》和本地高考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阅读教学目标、要求与阅读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有效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教学者的共同关注、深思并进行探索。

近年来,在语言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崭新的教学理论——词块理论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

二语习得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都表明,习得词块是二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词块,作为集词汇和语法的特征于一身的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单位,作为语言输入、记忆、储存、输出的最小单位,在英语教学,当然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块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 2011,硕士
【摘要】词块教学法在语言学上的迅速发展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
促进作用。

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词汇的范畴,有利于语篇理解能力
的培养,对语言习得和语言输出也有促进作用。

正是鉴于词块在语言
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依托J.Nattinger和J.DeCarrico (1992)的理论,研究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词块法是否能有效提高英语学
习者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能力。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如何将词汇
组块法应用于高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和水平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目前还存在空白,词汇组块法在提高学生英
语阅读的准确度和阅读速度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没有证实,本研究
通过教学实践,证实了将词块教学法应用于高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理
解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为高等职业
学校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直以来,英语学习是困扰
中国学生的一大难题,以何种方法、何种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也
是很多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话题。

通过作者亲身的教学经历,作者发现
词块与英语阅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词汇组块作为词汇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阅读中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

鉴于此,作者提出假设,在英语阅读教学... 更多还原
【Abstract】 Lexical chunks are the unity of grammatical rules, semantic meanings and pragmatic contexts. It broke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vocabulary, thus is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xt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output. Based on J. Nattinger and J. DeCarrico’s theory (1992), this thesis intends to study whether the application of lexical chunk approach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glish learners’reading pro... 更多还原
【关键词】词块教学法;实验;英语阅读教学;
【Key words】lexical chunk approach;experiment;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bstract 7-8
中文摘要9-11
Introduction 11-13
Chapter One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Studies on Lexical Chunks 13-20
1.1 Studies on Lexical Chunks abroad 13-16
1.2 Studies on Lexical Chunks at Home 16-20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20-31
2.1 Lexical Chunks 20-27
2.1.1 The Definition of Lexical Chunks 20-21
2.1.2 Classifications of Lexical Chunks 21-24
2.1.3 Functions of Lexical Chunks 24-27
2.2 Lexical Chunk Approaches 27-29
2.2.1 Michael Lewis’Approach 27-28
2.2.2 James R. Nattinger and Jeanette S. Decarrico’s Approach 28-29
2.3 The Role of Lexical Chunk Approach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9-31
2.3.1 To Enlarge the Learners’V ocabulary 29
2.3.2 To Improve the Learners’Language Fluency 29-30
2.3.3 To Improve the Learners’Communication Skills 30-31 Chapter Three:Application of Lexical Chunk Approach to Teaching V 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Reading 31-51
3.1 Methodology 31-41
3.1.1 Objectives 31
3.1.2 Subjects 31-32
3.1.3 Instrument and the Design 32-33
3.1.4 Procedures 33-41
3.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49
3.2.1 The Subjects’Percepti ons of Reading before Experiment 41-43
3.2.2 The Subjects’English Reading Achievements before Experiment 43-44
3.2.3 The Subjects’English Reading Achievements after
Experiment 44-45
3.2.4 The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s’Reading Ac hievement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45-46
3.2.5 The Subjects’Perceptions of Reading after Experiment 46-49
3.3 The Major Findings from the Experiment 49-51
Chapter Four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51-54
4.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1-52
4.2 Limitations 52-54
Conclusion 54-56
Bibliography 56-59
Appendix I 59-74
Appendix II 74-77
Appendix III 77-80
Appendix IV 80-87
Appendix V 87-90
Acknowledgements 90-91
Publications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