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上册设计与生活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2赣美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2 赣美版PPT课件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2 赣美版PPT课件
捏塑造型
设计与生活
◆什么是泥塑?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 泥塑艺术是我们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什么是泥塑?
◆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圆雕 和浮雕之分。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 制而成,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泥塑的材料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 黏性强的泥土。
◆泥塑的起源
敦煌彩塑
3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7
原始陶塑
我国有殷墟出土的三千年前的施 彩奴隶泥俑,战国楚墓出土的陶俑和 汉代陶俑都描绘有色彩。
隋唐以后,寺院庙堂里的大小塑像, 比较普遍地采用塑与彩的结合,因此 泥彩塑艺术更臻完善。
山西太原晋祠彩塑
◆敦煌泥塑
◆泥塑的发展
泥塑在民间广泛流行,是从宋代开始。自元、明以来, 捏塑在农村普遍盛行。
泥塑广为流传于陕西凤翔,江苏无锡,河北天津, 以及河南、浙江、甘肃、山东、山西等地。
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 了,清代此俗更盛。
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 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讲究的还有 张伞盖或背插纛旗的,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 看,威风凛凛,细看却是以性情温顺见称的兔 子,令人忍俊不止。
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表现出北京人的浪 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
◆北京泥塑欣赏
◆北京泥塑欣赏
◆北京泥塑欣赏
◆北京塑欣赏
◆陕西“凤翔泥塑”

八年级 美术 捏塑造型 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 美术 捏塑造型 教学设计 教案

捏塑造型准备二、欣赏体验,探究思考提出今天的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的步骤:一、了解泥塑的概念。

二、欣赏著名泥塑的艺术特点。

三、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形像。

四、探讨泥塑的制作技法。

师:首先,大家一起来了解泥塑,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泥塑吗?生:……小结: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之分。

俗称“彩塑”、“泥玩”。

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它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黏性强的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

学生领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结合课件和教材内知识回答教师提问,提出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使得本课目的性增强。

用PPT展示泥塑概念,体现了直观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探究,水到渠成地逐步了解泥塑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欣赏体验,探究思考泥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发展日益繁荣,自清代开始,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泥塑产区。

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大产区:北方的天津“泥人张”,南方的无锡“惠山泥人”。

它们各具特色。

1.出示天津泥人张作品图片《渔家女》你能看出这件作品的艺术特点吗?(请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生:教师小结:《渔家女》是天津泥人张的作品,作品造型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身材比例,无不强调一个“像”字。

色彩装饰清新雅致。

分组讨论如何比较深入地去赏析作品。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提问。

出示泥人张和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请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对比欣赏。

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更激发了深入了解泥塑的欲望。

准备欣赏体验,探究思考2.出示无锡惠山泥人作品图片《大阿福》。

教师讲解《大阿福》的来历传说。

请学生欣赏回答《大阿福》的艺术特点。

生:教师总结:《大阿福》是无锡惠山泥塑最为著名的作品,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憨态可掬。

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鲜明艳丽。

分组讨论如何比较深入地去赏析作品。

进一步将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加深泥塑作品欣赏感受,提高认识。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1 赣美版

5捏塑造型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方法。

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 、掌握基本的捏制方法和步骤。

3 、运用揉、搓、捏、粘等多种方法塑造一个形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1、泥塑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捏制的基本方法3、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以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导入)1、学生回答问题:知道老师带来的这个是什么作品吗?2、学生回答问题:雕塑,泥塑,泥巴造型......教师点评:同学们回答的很不错!我这个呢是一件泥塑作品。

师:我想同学们应该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了,是哪一课啊?生:第五课捏塑造型师:同学们太聪明了,那今天我们就来了学习第五课捏塑造型。

(插入课件)。

三、新课教学1.介绍捏塑捏塑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捏塑?用泥土(石膏,和面粉等)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

这就是捏塑造型。

咱们今天主要学习泥塑泥塑的材料泥巴,同学们都很熟悉。

我们在农村,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泥巴,四周的山上都是泥巴。

泥巴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那什么是泥塑呢?怎么样制作一个漂亮的泥塑呢?我们一起去学习。

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之分。

它主要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或素或彩。

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

泥塑的材料一般用含沙少、质地细。

黏性强的泥土。

原始魅力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

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

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捏塑造型说课稿

捏塑造型说课稿

《捏塑造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捏塑造型》,本课是江西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次的说课我从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说教材,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第四部分:小结。

一、下面我先来说说第一部分:说教材。

分为三个环节:1.教学背景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介绍了泥塑的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等选了优秀民间泥塑作品欣赏,加深了学生对泥塑艺术的了解,扩大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运用泥塑的造型方法塑造形象。

让学生感受泥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泥塑的类别、特点以及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我国民间传统泥塑艺术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捏塑创作的快乐,使同学更加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3.要完成这些目标,我确定了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捏塑造型的技巧和方法,难点:让学生用材料捏造出有创意,生动形象的作品。

二、第二部分说说教法、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我运用了以下教法,让学生体验到美术课堂的快乐。

1.直观演示法,通过视频、图片欣赏分析泥塑作品,探究泥塑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学的能力)2.引导启发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3.合作练习法,通过泥板浮雕的制作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能力三、第三部分说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分了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1.视频导入引入新课(2分钟)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选择著名泥塑产地陕西凤翔泥塑视频直接导入课题。

八年级 美术 捏塑造型 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 美术 捏塑造型 教学设计 教案

八年级美术捏塑造型教学设计教案本节课的主题是“捏塑造型”,旨在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引导初二学生欣赏、体验捏塑造型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课的趣味性极强,学生在捏塑简单的人或者动物造型中,研究到造型的基本技法,感受到造型的乐趣,为以后美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内容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并选登了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陕西的“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和现代泥塑作品作为范例欣赏,加深了学生对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艺术的了解,扩大了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地区特点,可利用黏土、彩泥、面团等材料,运用传统或现代的泥塑造型方法,通过泥板造型和圆雕的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或动物形象,并通过泥塑来了解祖国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传统、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以及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欣赏名家作品、研究技法技能、激发研究兴趣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同时,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能够初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泥塑艺术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情趣,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理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泥塑圆雕的方法表现自己喜爱的人物或动物形象,难点在于技能技法的掌握以及运用的兴趣的激发。

我们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谈论法等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用恰当手法进行装饰,使作品生动有趣。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美术课中一些富有特色的内容。

《捏塑造型》一课,正是让学生能够充分提起兴趣的一个课题。

既有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也有动手把创意构思用双手创作的过程,在欣赏和动手相结合的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第5课 捏塑造型-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 捏塑造型-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捏塑造型-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捏塑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够把所学的塑造方法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3.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捏塑造型的概念和基本技巧。

2.能够灵活掌握捏塑造型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捏塑造型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讲解(30分钟)
1.讲解捏塑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讲解捏塑造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3.给学生示范捏塑造型的步骤和方法,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实践(50分钟)
1.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捏塑造型的技巧和方法。

2.师生互相沟通,共同探讨塑造的思路和方法。

4. 总结(15分钟)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捏塑造型的技能和方法。

2.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把所学运用于美术创作中。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讲解为主。

2.以实践为主。

3.以互动交流为主。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2.通过作品评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造力。

3.督促学生及时整理笔记,形成自己的美术学习体系。

六、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3.教师教学是否有条理、有目的性?
4.学生学习是否主动,参与度是否高?。

赣美版捏塑造型获奖教案

赣美版捏塑造型获奖教案

赣美版捏塑造型获奖教案教案标题:赣美版捏塑造型获奖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赣美版捏塑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模仿不同的造型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并通过参与获奖教案的设计,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捏塑造型作品。

2. 学生能够模仿和创作自己的捏塑造型作品。

3. 学生能够参与获奖教案的设计过程,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捏塑造型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技巧。

活动一:观察和分析1. 分发不同的捏塑造型作品的图片给学生。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形状、纹理、颜色等特点。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模仿和创作1. 提供不同的捏塑材料给学生,如黏土、面团等。

2. 引导学生模仿之前观察的作品,尝试捏塑出类似的形状和纹理。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捏塑作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活动三:获奖教案设计1. 介绍获奖教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获奖教案。

3. 引导学生讨论和确定教案的主题、目标、步骤和评价标准。

4.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教案设计,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

2. 强调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提高了他们的捏塑造型能力。

3.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并参与更多的创作和竞赛活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捏塑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技巧。

3. 评估学生在获奖教案设计中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2. 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的捏塑造型比赛或活动,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培养他们的多元艺术能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2 赣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 设计与生活 第5课《捏塑造型》教案2 赣美版

捏塑造型活动目标:1、基本掌握捏塑造型的一般技法,以及陶土的干湿性、可塑性的变化;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陶土成型的乐趣;3、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知道用捏塑法制作有一定创意的茶壶。

重点难点:1、鼓励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展开想象发挥空间;2、用捏塑法制作有一定创意的作品。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初步了解了陶器和瓷器,又欣赏了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进行了练泥体验,那大家想不想也来创作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呢?师现场示范捏塑作品——鸭子:头、翅膀、身体——组合作品“鸭”师问:大家瞧一瞧这是什么动物?——象不象“泥鸭子”?师出示捏塑茶壶作品——你们想体验一下陶土成型的乐趣吗?好,现在我们就来玩陶吧,这一步骤叫捏塑。

板书:捏塑造型——放映捏塑造型作品幻灯课件二、教授捏塑造型练习1、电脑出示课件-----捏塑基本技法(见陶艺课件)师讲解:①手捏法是用手直接对泥进行创作的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

是训练作陶者对泥土厚薄与软硬感觉最基本的练习。

这种方法能直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体现作者的表现欲。

②捏塑作品前需要通过练泥了解陶泥的性能。

如干湿性、可塑性。

请你用手捏的方法,捏个有趣的形象,还要保留手捏的痕迹哦!2、教师示范现在老师先来捏几个造型——茶壶,大家仔细观看。

(1)捏制步骤:——茶壶的组成部分: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分别捏塑——然而组合(2)捏塑基本技法:①先将泥搓出长条形泥条,按需要切成大小不一的几份②壶体的捏塑:▲大拇指挤捏法▲手指挤压法用一手托护壶体泥条手指按逆时针方向用另一手大拇指挤捏用力均匀地挤压③分别捏一个壶嘴、壶柄④捏塑一个适合于壶口的壶盖(盖顶、沿)⑤用钻孔的工具,——组装成壶盖在壶体上钻几个小孔⑥用泥浆把壶嘴粘在壶体上⑦调整好与壶嘴、壶柄的位置捏好壶把,粘在壶体另一侧捏完后作品尽量保持手捏的感觉为好三、学一学,练一练:1、每组指名一名学生(共四人)上台分别操作捏塑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演示(师重点指导)2、学生以组跟台上演示的同学分别体验捏塑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每组学生捏塑一项)3、师:你在刚才的捏塑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提示解决碰到的问题)四、学生捏塑实践(放映茶壶捏塑造型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轻音乐)1、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茶壶捏塑的造型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塑造型
活动目标:
1、基本掌握捏塑造型的一般技法,以及陶土的干湿性、可塑性的变化;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陶土成型的乐趣;
3、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知道用捏塑法制作有一定创意的茶壶。

重点难点:
1、鼓励学生在设计制作时展开想象发挥空间;
2、用捏塑法制作有一定创意的作品。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初步了解了陶器和瓷器,又欣赏了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进行了练泥体验,那大家想不想也来创作属于你自己的作品呢?
师现场示范捏塑作品——鸭子:头、翅膀、身体——组合作品“鸭”
师问:大家瞧一瞧这是什么动物?——象不象“泥鸭子”?
师出示捏塑茶壶作品——你们想体验一下陶土成型的乐趣吗?好,现在我们就来玩陶吧,这一步骤叫捏塑。

板书:捏塑造型——
放映捏塑造型作品幻灯课件
二、教授捏塑造型练习
1、电脑出示课件-----捏塑基本技法(见陶艺课件)
师讲解:①手捏法是用手直接对泥进行创作的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

是训练作陶者对泥土厚薄与软硬感觉最基本的练习。

这种方法能直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体现作者的表现欲。

②捏塑作品前需要通过练泥了解陶泥的性能。

如干湿性、可塑性。

请你用手捏的方法,捏个有趣的形象,还要保留手捏的痕迹哦!
2、教师示范
现在老师先来捏几个造型——茶壶,大家仔细观看。

(1)捏制步骤:——茶壶的组成部分: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
——分别捏塑
——然而组合
(2)捏塑基本技法:
①先将泥搓出长条形泥条,按需要切成大小不一的几份
②壶体的捏塑:
▲大拇指挤捏法▲手指挤压法
用一手托护壶体泥条手指按逆时针方向
用另一手大拇指挤捏用力均匀地挤压
③分别捏一个壶嘴、壶柄
④捏塑一个适合于壶口的壶盖(盖顶、沿)⑤用钻孔的工具,
——组装成壶盖在壶体上钻几个小孔
⑥用泥浆把壶嘴粘在壶体上⑦调整好与壶嘴、壶柄的位置
捏好壶把,粘在壶体另一侧捏完后作品尽量保持手捏的感觉为好
三、学一学,练一练:
1、每组指名一名学生(共四人)上台分别操作捏塑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演示(师重点指导)
2、学生以组跟台上演示的同学分别体验捏塑壶体、壶盖(盖顶)、壶柄、壶嘴(每组学生捏塑一项)
3、师:你在刚才的捏塑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
(提示解决碰到的问题)
四、学生捏塑实践(放映茶壶捏塑造型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轻音乐)
1、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茶壶捏塑的造型加工。

同时可发挥想象,修饰作品如写字、绘画……
2、学生作品交流展示
先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选2—3名捏的比较好的学生展示。

五、创意大比拼:
1、以一个大组为单位,进行创意。

可以捏塑整套的茶具,可以捏塑一个动物世界……由各组自行设计,然后比一比哪组设计的精巧,捏得最棒。

2、交流评比。

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合作小组
六、教学实践活动小结:
总结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陶瓷,还进行了捏塑。

研究陶瓷艺术,不仅可以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和它的杰出成就,而且可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创造精神。

所以说,一部中国的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你对陶瓷感性趣,可以登陆中国陶瓷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