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3《人类文明的引擎》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工业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工业革命的具体过程、影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缺乏深入思考、综合比较的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工业革命的小论文或制作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提高素养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拓展知识面;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了解工业革命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工业革命的本质及其对全球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掌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创造及其在生产、社会等方面的应用;
3.分析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4.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社会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4.比较不同国家的工业革命:分析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和差异。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爆发?
2.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带来了哪些影响?
3.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和影响有何异同?
4.工业革命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 人民版必修3

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内容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的能力,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工具或技术。

学生能正确评价科学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能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具体史实,了解科技进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从而认识科技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追求进步的产物,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导入:师: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生: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这句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引擎”中的一些具体史实的了解,来进一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什么是引擎,一般指什么?生:发动机或马达,是动力装置。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指的是什么?生:科学技术~~~~。

师:根据预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要是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使用教材达成课标要求:师: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及开始行业。

生:英国。

棉纺织业。

师:那么在棉纺织业方面主要有哪些技术发明和创新呢?生:学生说出包括纺和织方面,并进行列举。

师:1教师根据学生所列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技术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的需要的直接推动,由生产者根据实践经验而发明创新。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1(人民版必修3)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1(人民版必修3)

第3课人类文明的引擎【学习精要】1.瓦特改良蒸汽机:(1)根源: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瓦特改良蒸汽机:1782年,设计出双向气缸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后又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转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3)意义:蒸汽机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人类进入。

2.电力的发明和应用:(1)1831年,英国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动机的理论基础。

(2)1866年,德国人制成发电机。

(3)1882年,美国人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4)意义: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

【指点迷津】例:[会考层次](2011·浙江会考导引)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A B C D【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项反映的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符合题意。

例:[高考层次](2011·重庆文综)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者来说,在1760到1800年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

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C. 德国 D.美国【解析】选B。

依据材料有效信息“1760到1800年之间”和“疯狂地追求发明”可判断,指的是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而后向欧美等国扩展。

故B符合题意。

【即时应用】1.“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A.发明电灯B.研制彩色电视C.改良蒸汽机D.发明内燃机2.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陈列的展品中会出现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3.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是英国人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关于蒸汽机使用的历史意义,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B.开始了社会化生产活动C.推动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D.推动工业化进程和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5.右图展现的城市景象最先应出现在A.中世纪B.电气时代C.蒸汽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6.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7.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用蒸汽机作动力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8.右图所示是某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的装置,这一实验为发电机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人民版必修3【学习目标】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3.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读,20分钟)【模块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棉纺织业2.蒸汽动力原因:的直接推动和长期孕育。

3.交通运输4.机械加工和制造业【模块二】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电力注:格拉姆是实用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2.内燃机3.化学工业的建立⑴无烟炸药:1867年(瑞典)发明,并在欧美建立工厂。

⑵诺贝尔奖: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有突出贡献的人。

年开始颁发。

(二)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探究一、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1.积极:⑴经济:社会大幅度提高。

⑵政治:确立和巩固的统治。

⑶世界格局: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⑷社会生活: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消极:带来、、、等社会问题。

探究二: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1.社会大幅度提高;人类先后进入了和。

2. 和世界形势的改变;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

3. 进程加快,人类的改变,生活更加多彩.(交通、电器、业余生活的多样化)(三)课堂学习整合(3分钟)(四)课堂训练评价(7分钟)1.18世纪的英国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其中最早实现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梦想的是( )。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阿克莱特D.克隆普顿2.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技术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

这表明( )。

A.近代动力技术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更充裕更可靠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3.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

高中历史7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73人类文明的引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

(创新演练大冲关)高中历史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3(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最大影响是 ( )A.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B.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蒸汽时代C.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D.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解析: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厂摆脱了原来的地域限制,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类进入到机器大生产阶段,蒸汽机成为当时的主要动力,所以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答案:B2.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使用②化学工业兴起发展③太阳能开发利用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抓住恩格斯的话的含义:人类征服自然,也破坏了自然。

蒸汽机广泛使用,化学工业兴起发展,电子产品普遍使用都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环境。

只有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可以排除③。

故选D。

答案:D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解析:题干中三人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答案:D4.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解析:“蒸汽时代”其能源动力是蒸汽机,“电气时代”其能源动力是电力。

答案:D5.“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评价的科技发明是 ( ) A.瓦特改良蒸汽机B.狄塞尔发明内燃机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解析: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高一历史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07版必修3

高一历史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07版必修3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第三节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一、课标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二、学习要求:㈠知识与技能1、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理解“蒸汽时代”概念。

2、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理解“电气时代”的概念。

3、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㈡过程与方法1、可收集历代科学家对电探索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

3、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4、用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四、自主学习㈠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18世纪,英国的①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②”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771年,③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 ④ ,使棉纱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1785年,牧师卡特莱特研制出 ⑤,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 ⑥ 的过渡。

㈡“万能的原动机”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

从此以后,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⑦ ”,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 ⑧ 。

历史ⅲ人民版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历史ⅲ人民版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历史ⅲ人民版7.3 人类文明的引擎教案【学精要】1.瓦特改进蒸汽机:〔1〕本源:社会生的直接推和科学的期孕育。

〔2〕瓦特改进蒸汽机: 1782 年,出双向气缸蒸汽机,使效率成倍增添,后又了一套杆曲柄装置,使蒸汽机供给的力运形式从直来去运旋运。

〔3〕意:蒸汽机成全部生部和交通运部的“全能原机”,人入。

2、力的明和用:〔1〕 1831 年,英国的磁感象,提出机的理基。

〔2〕 1866 年,德国人制成机。

〔3〕 1882 年,美国人在建了第一个厂,把接成网。

〔4〕意:力的宽泛用,人入。

【指点迷津】例:[会考次]〔 2017 ·浙江会考引〕第二次工革命把人入了一个新的代。

以下最能表达“新的代”特色的明是ABCD【分析】 D。

第二次工革命是人入“ 气代” 。

D 反应的是迪生明灯,切合意。

例:[高考次]〔 2017·重文〕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 不计其数知道它的人和当的察者来,在1760 到 1800 年,生活底地改了” ,“ 个代狂的追求明”。

种情况可能出在A.法国 B、英国 C. 德国 D、美国【分析】B。

依照资料有效信息“1760 到 1800 年之”和“ 狂地追求明”可判断,指的是工革命。

18 世 60 年月,英国领先开始工革命,尔后向欧美等国展。

故 B 符合意。

【即用】1、“一个苹果牛吸引了世界,一开水瓦特了世界,一个元素迪生点燃了世界⋯⋯”。

广告中瓦特的献是A、明灯B、研制彩色C、改进蒸汽机D、明内燃机2、 1851 年的敦博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成就的嘉会。

列的展品中会出A、路、柴油内燃机 B、灯泡、蒸汽布机C、蒸汽、路D、机、水利机3、在 19 世上半期,欧洲流行着的法:“史蒂姆〔steam ,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句的正确理解是①当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力的机器是英国人明的③当的英国已宽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是英国工革命的象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对于蒸汽机使用的史意,表述不切合史事的是A、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靠B、开始了社会化生产活动C、推进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D、推进工业化进度和很多工业城市的形成5、右图显现的城市情景最初应出此刻A. 中世纪B. 电气时代C.蒸汽时代D. 知识经济时代6、英国工业革命后,大批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重点要素是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B、交通工拥有了重要打破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7、之因此说,人类在D、改进蒸汽机的投入使用19 世纪三四十年月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原因不可立的一项为哪一项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纳蒸汽机作动力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宽泛采纳,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D、包含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8、右图所示是某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的装置,这一实验为发电机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中历史 专题七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七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课前预习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⑨________的长期孕育。

2.历程⑴法国工程师⑩________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可以把热能转化为⑪________能。

⑵1705年,⑫________等人合作制造出大气活塞式蒸汽机,被称为纽可门蒸汽机。

⑶1769年,⑬________改进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

⑷1782年,瓦特又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并使其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⑭________运动。

3.影响⑴成为“万能的原动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⑮________力方面的最大成果。

⑵使⑯________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了⑰________时代。

特别提醒之所以说“蒸汽机是城市之母”,这是因为:蒸汽机发明之前,工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了依靠水力提供动力,只能分布在靠近河流的地方。

蒸汽机发明后,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便捷、高效的动力,使工业生产可以集中在城市中进行,大大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自我校对:①飞梭;②织布;③纺纱;④水力;⑤骡机;⑥织布机;⑦棉纺织;⑧机器大工业;⑨实验科学;⑩巴本;⑪机械;⑫纽可门;⑬瓦特;⑭旋转;⑮自然;⑯工厂;⑰蒸汽;三.“科”“技”结合的典范1.交通工具的改进⑴1803年,美国工程师①________发明汽船并投入使用。

⑵英国人②________研制的蒸汽机车获得成功,昭示着“③________时代”的到来。

2.机器制造业诞生⑴1794年,英国人④________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⑤________。

⑵19世纪初,一个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⑥________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⑵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⑧________。

⑶1866年,德国工程师⑨________制成发电机。

⑷1870年,比利时人⑩________制成了直流电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法 指 导
一、基础知识填空
中出现了哪些发明?
2、蒸汽机的发明运用有何影响?
3、在交通运输方面出现了哪些重要的交通工具?
4、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磁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三、新授过程
(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提问:棉纺织业技术的发展中出现了哪些发明?
①到来:
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
②发明:
1831年
1838年
1867年
1873年
1882年
例题3: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的是 ( B )
①法拉第 ②爱迪生 ③赫兹 ④贝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①发明;
19世纪80年代
1887年,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A.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B.提高了织布效率
C.使英国成为经济大国
D.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二)“万能的原动机”
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1)最先把制造蒸汽动力的设想付诸实施的是法国工程师,他发明了。
(2)1705年
(3)改良了蒸汽机。
从此以后.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六、板书设计
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果。
2、通过人类升潮力提高过程中,从经验型到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型,概括科技促进生产发展的线索,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具:教学案
教 学 过 程
C.使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
D.大大减少了热量浪费
(三)“科”“技”结合的典范
1.蒸汽时代交通运输技术的改进和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①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②表现:
1803年
几年后又在美国造出一艘新汽船“”,在哈得逊河上试航成功。他被人们看做是汽船的发明人。
1814年
1825年,他亲自驾驶新设计的“”机车试车成功。
(1)发明飞梭.造成全国性的纱荒。
(2)哈格里夫斯发明“”。
(3)阿卡莱特发明了,并在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
(4)吸取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
(5)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棉纺织技术创新的意义
例题1、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的一系列创新产生的重大意义是( )
——闵大洪《传播科技纵横》
请回答:
贝尔因其众多的发明成果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他因此而获得专利并建立公司从事赢利的商业活动。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答案:
完成P119页自我测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特点?
四、总结本节内容:让学生归纳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1、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内容
(2)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过程:l794年.英国人发明了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刨床、铣床、磨床、钻床和汽锤等机械加工设备相继问世,一个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发明
②影响: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相继出现,石油开采业飞速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3)化学工业的建立。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贝尔的诸多发明都是同专利和商业经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固然不易,但围绕着专利和商业利益所进行的争斗也十分激烈。在贝尔研制电话机的同时,有一位叫伊莱沙·格雷的人也发明了相同原理的电话机,而且十分巧合,他们二人在同一天提出专利申请。格雷坚信自己的发明能得到专利权,遂将发明权卖给了美国最大的成斯坦·尤尼奥电报公司。为此,贝尔公司和威斯坦·尤尼奥公司对电话机的专利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后来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贝尔申请专利的时间比格雷大约早两个小时,这场争夺以贝尔公司获胜而告终。在以后改进电话机的过程中,(两家公司继续)展开了竞争。1 8 7 8年,爱迪生研制成功新型电话机,改良的送话器比原来的要出色得多。明智的竞争对手贝尔公司立即买下爱迪生的送话器专利,生产出性能更优良的电话机,迅速占领市场。贝尔公司雄心勃勃,一方面积极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及时把别人的新发明专利购买下来,因而两次战胜了竞争对手威斯坦·尤尼奥公司,使后者只能专营电报机的生产。
2.蒸汽机的影响
蒸汽机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大量工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恬静的田园生活,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例题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之所以被称为“万能的原动机”,主要是因为它( )
A.能适应广泛的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B.工作效率提高,运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