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迟到处理案例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4篇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第1篇我班学生卢文浩,学习较努力,但性格偏内向,脾气暴躁,在初二上学期,偶尔遇到情绪不佳,未经请假就不想自修。
在我班凡迟到、旷课要罚打扫卫生。
有一次处罚时,他很不乐意,甚至对老师和劳动委员的语气很冲动,言语很不友好。
在这种情况下,若采取训斥、指责,甚至体罚的手段去对付学生,往往越搞越僵,既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又伤害了师生感情。
我翻出出勤记录,把他的迟到、旷课情况一一列出,让他清楚劳动委员的安排是公正的。
在事实面前和老师的开导下,他暴躁的情绪逐渐气息。
从那以后,我欣喜地发现他再没有迟到旷课。
有一次,卢文浩在语文课上不想写作文而与科任老师发生摩擦。
我没有在班里公开批评,而是及时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经了解,该生在高中时对语文就不感兴趣,不爱写作文。
我耐心地开导他偏科的危害,目前他的学习成绩还有很大提高空间,但科目的不均衡发展又是中考的一大弱势,科任老师完全是为了他的前途负责任。
另一方面,我直截了当地指出其性格的薄弱点——性格暴躁,若注重个人修养,学会自我调控,增强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可以改善的。
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为避免词不达意,伤害双方的感情,可以先打腹稿,理清思路,再与人交流。
若情绪不好,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打球、散步、听歌等消除烦燥的情绪,放松心灵。
在初二上学期末语文考试,该生竟然考及格了,我抓住时机,及时鼓励他,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他很高兴,学习积极更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该生性格变得开朗,遇到事情要请假,他已经会礼貌地和老师交谈。
有一次违反学生常规,他还主动地向老师认错。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以适应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心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若学生经常处在不良情绪的环境中,则易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效率,还易产生孤独感或任性行事,乱发脾气,由此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对暴躁型的学生的教育应避其锋芒,注意体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善于选择有利于学生悔过认错的教育时机,采取和风细雨、以理服人的方式,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稳定学生情绪,促使学生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迟到,旷课问题处理案例故事

案例故事:他又旷课了“老师,张雷有没有向您请假?他下午没来上课。
”我下午第一节前去教室时,班长报告了这一消息。
“他没有向我请假,记旷课。
”我对班长说完这话后心里想:“这个学生刚转来第一天就敢旷课,真够戗。
”回到办公室后,当我准备联系张雷的家长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联系方式。
张雷今天上午刚转来,王老师还没来得及统计。
另外,学生连转学证明也没交,而上午和他的家长交流时,家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看来,只好等到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早晨,张雷来上课了。
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开始处理张雷旷课的事情。
“你昨天下午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请假?”我的询问声调是很严厉的,而且是在教室里公开处理的。
他以为,应该给这个新来的学生一个“下马威”,也让全班同学看到他对旷课这种严重违纪行为的态度。
“没干什么,在家看了一下午的电视。
我在原来的学校也不请假。
”张雷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无所谓。
教室里很静,很明显,大家对张雷的话语都感到很吃惊。
“不管你在原来的学校怎么样,你现在是在新的学校。
我可以告诉你,你刚来咱们班,学籍还没转来,一旦表现不好,我肯定会向学校反映把你退回到原学校的。
”我的语调是冷峻的,也表明了对张雷的旷课处理最后会选取什么方式。
“无所谓,对我来说去那里都一样,反正我不想上学。
”张雷的话语越来越不像话。
“什么也不用说了,先写一份自我分析书,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吧。
另外,回家反省一天。
”“好的。
”说完这些,张雷背起书包就走了。
第三天早晨,张雷交上了一份打印很工整的自我分析书。
“尊敬的老师:您好!此刻,我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
以前的检讨,老师们批评我不够深刻,没有触及灵魂深处。
为此,我首先重新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条条地对照检查,我严重违反了很多条,真是不对。
痛定思痛过后,我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读着这段文字,又加上是打印文稿,我马上想到,这份自我分析书会不会是张雷从网上下载的。
打上“此刻,我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这句话后,在几秒内“百度”搜索引擎就找到这篇自我分析书的原文。
学生迟到,班主任该怎么办?

学生迟到,班主任该怎么办?学生迟到,估计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
怎么办?批评教育,写检查(或说明书),叫家长,上台检讨,罚值日,教室外罚站,……甚至有的班主任罚钱(注:违规违法的措施,应予禁止)。
措施多种多样,成效不一而足。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实战案例。
张老师,担任财经班班主任。
班里有些同学偶尔迟到,张老师问问原因,提醒一下,一般也就解决了。
可是杨*同学不一样。
他经常迟到,连续迟到。
虽然张老师提醒了他,批评了他,讲了道理,可杨*仍然迟到。
看来,常规的办法行不通。
要另辟蹊径了。
张老师深入了解了杨*迟到的原因。
杨*是走读生;他与微机班几个男同学每天一起做伴上学;本来出门就晚,他们又在路上相互等,这一等,就十有八九迟到了。
杨*知道迟到不对,但又碍于哥们情面,不好不等;所以还是经常迟到。
怎么办?等——坐在杨*的座位上等。
张老师在杨*又一次迟到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告诉杨*:从明天开始,我先到班,等着你,希望不要再迟到。
第二天,张老师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班里杨*的位置上,等着杨*。
同学们陆续到了,唯独不见杨*的身影。
预备音乐响了,杨*仍然没到。
又过了几分钟,杨*匆匆跑进教室,跑到自己的座位旁,一下看到了张老师。
杨*连忙承认错误,解释原因。
张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拿手机让杨*看了看时间,说:明天,我还等着你。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张老师每天都早早来到教室,坐在杨*的座位等着他。
偶尔,杨*来早了,张老师让他看看时间,会心地笑笑,什么也不说;杨*高兴地笑笑。
有时,杨*又迟到了,张老师让他看看时间,会心地笑笑,什么也不说;杨*尴尬地笑笑,赶紧给张老师解释为什么又迟到了;张老师仍不说话,只是听着。
又一天,……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一进教室门,先看看自己座位上有没有张老师,然后迅速的看一下时间。
杨*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一个月后,杨*几乎不迟到了……两个月后,杨*一次也不迟到了……张老师仍每天早早地坐在杨*的座位上看着他早早地进班,仍是看看时间,会心地笑笑,什么也不说。
学生总迟到班主任案例分析4篇(一)

学生总迟到班主任案例分析第1篇(一)12月6日,星期五,今天下午在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中,我和老师们探讨的主题是问题生诊疗,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生,我们老师遇到了问题生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喜欢问的最后一句话,怎么办?在这我也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个我遇到的实际案例,孩子经常迟到怎么办?一、学生现状分析:小福,15岁,男生,九年级学生,不说话、很忧郁的大男生。
小学的成绩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
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成绩下降较大,特别是上了九年级以后,几乎每天迟到,班主任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是特别好。
二、对案例进行的分析:只要出现不良现象,肯定有其原因,班主任老师如果碰到这种案例后,首先我们不要急于去“怎么办”,而是要问为什么?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一般学生迟到常见原因:1、恐惧教师,恐惧学校。
2、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3、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4、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小福迟到的原因:经过和班主任、小福、小福同学、小福父亲多次沟通和了解,发现小福经常性迟到的原因所在。
1、班主任老师和学校环境并没有给小福造成不愿意到学校的主因,虽然经常迟到,班主任老师还是很耐心的给孩子做工作,同学关系也融洽。
2、小福迟到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出现问题。
3、家长在教育孩子中长期监管失控,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小福父母开饭馆非常辛苦,晚上也不回家住在饭馆,给孩子一部手机,靠早上打电话叫孩子起床。
4、小福迟到受到两方面的影响较大:一是每天晚上孩子上完补习课到家12点左右,因家中无人管控,然后开始看手机,主要聊天和看小视频,据他自己说到一、二点,我估计肯定不止,造成睡眠严重不足。
二是父母经常吵架甚至上升到离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偶尔有自残现象,也想通过自己的不学习、迟到等引起父母注意,结果,造成习惯成自然。
三、采取措施。
1、学校层面:不管什么原因,根据学校的学生管理办法,学校必须给予小福同学处分,当然前期要给学生和家长做好沟通,告知家长和学生处分的严重性和学生必须要有规则意识,如要违反肯定会受处罚。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教育法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或者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采取了体罚的方式。
以下将介绍一些体罚学生的案例,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校教师因学生未完成作业而用木棍抽打学生手掌。
某校一名教师因为学生未完成作业,便用木棍抽打学生手掌。
这种体罚方式不仅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也给学生心灵带来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压力,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了信任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案例二,某校学生因迟到被老师用尺子抽打腿部。
某校一名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用尺子抽打腿部。
这种体罚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也给学生心灵造成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感到委屈和无助,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某校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用板条抽打手掌。
某校一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用板条抽打手掌。
这种体罚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尊严,也给学生心灵造成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感到自卑和沮丧,对学业产生了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教育法规。
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学生,而不是采取体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体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学生迟到问题的处理

关于学⽣迟到问题的处理替学⽣“撒谎”主持⼈:王宝祥班主任:夏树铭、李媛王宝祥:⼆位⽼师这个案例挺有意思的,这位王⽼师他是为了杜绝班上的迟到的现象,然后想了⼀个招数。
那么我想⼆位考虑⼀下,如果王⽼师他遇到这种迟到的问题是您遇到的,您会怎么办?您对王⽼师这个有什么看法?夏⽼师您说说。
夏树铭:我看这个案例我⼀开头就有⼀个想法,我说这个班级已经到了这种状态了,这个违反纪律的⼈,迟到的现象已经影响到早⾃习能否正常的上课,那我觉得这个⽼师应该反思反思。
应该反思在⾃⼰的班主任⼯作过程中,你这个制度的建设或者说你班主任的每⼀⾔每⼀⾏,在同学中的作⽤和影响都多⼤。
⽬前到了这种状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应该认真反思反思。
如果不反思的话,单纯靠⼀句狠话,可能只能解决⼀时,不能够保持下去。
假使他的教育⽅式,当时见效了,第三天、第四天以后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所以我真的不是特别赞同这样⽅法。
第⼆个是什么呢?我觉得他出现⼀个难题,这个难题都是由他那句狠话引来的,就是说要治谁?后来他难了,我觉得就从犯难我想到⼀件事情,我觉得这个王⽼师处理这件事情他犯难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犯错误的同学,或者迟到的同学是⼀个平时挺好的,性格挺内向的⼀个孩⼦。
所以他犯难了。
可我对这个犯难有⼀个质疑,如果那天正好是⼀个平常经常迟到的⼈,他今天⼜迟到了,你就不犯难了,那也就是说你可以采取制度来制裁他了。
⾄于可以不⽤制度来制裁,那也就是说明这个制度,你制定的这个规则公平吗?如果制度和规则不公平,实际上就会影响到制度和规则的分量,也是对学⽣的⼀种⼈格不尊重,你是尊重吗?平等吗?所以我对这点就提出了置疑。
我觉得再⼀个是,⽼师⾮常巧妙地给了学⽣⼀个台阶,把这件事情盖过去了。
但是,我们⾯对是每天都是⼏⼗双眼睛在看着你,指望⽤⼀时的⼀个⼩的做法把这件事情盖过去了,能保持多长时间。
那将来有⼀天这件事情让⼤家知道的时候,同样会引起学⽣对这种制度的⼀种怀疑,其实对今后的整个班级制度的建设是不利的。
学生屡教不改案例

学生屡教不改案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学生屡教不改案例。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经常上课迟到、忘带作业、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老师多次进行批评教育,但小明没有改进。
他的成绩也因此一直不理想。
家长通过和老师交流了解情况后,也进行了多次谈话和督促,但小明的态度仍然不太认真。
最近,小明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他组织的社团活动时间冲突了,还没和老师请假就擅自离开学校。
后来,学校通知家长后,小明的家长找到了他并进行了谈话。
小明表示自己是因为碰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才离开,但家长认为这不是理由,他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很失望。
尽管多方面的批评教育和谈话督促,小明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如果不及时解决问题,将会影响他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教育方法,比如组织一些特别的学习活动,对小明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等,同时,也应该给小明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主动参与到班级和社团活动中去。
六案例分析共10分某职校17岁学生王明对学习不感兴趣迟到早退

六案例分析共10分某职校17岁学生王明对学习不感
兴趣迟到早退
某职校17岁学生XX对学习不感兴趣,迟到、早退、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
他常年烟酒不离手,和不三不四朋友出入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浏览黄色网站,有时整夜不归。
没钱时就干小偷小摸的事,供自己打游戏、买摇头丸、吸食毒品。
一天他带回家一个笔记本电脑,对爸爸说:”这是我在食品店买汽水时在地上捡到的。
”两天后家里来了两个警察,对他的父亲说:”你儿子涉嫌盗窃,依法决定对他刑事拘留。
”原来,他买东西时,将店主放在椅子上的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偷走了。
其实在这之前,他不断地”捡到”各种物品,有书包、衣服、mp3手机,还有同学的五十、一百元钱。
更有甚者,一天他没钱了,在向一个衣着光鲜的少年讨要不成之后对其拳脚相加,最后将其衣兜里的钱全部抢走。
1.XX身上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这些行为为什么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六、案例分析
1、不良行为:迟到、早退、逃学旷课,烟酒不离手,出入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浏览黄色网站,有时整夜不归。
没钱时就干小偷小摸的事。
严重不良行为:多次偷盗,殴打他人,抢劫。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很多犯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开始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轨迹,如果沾染上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可能逐步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迟到处理案例
为了扭转班级的早自习无法正常进行的局面,我和学生约定7点20分前(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早10分钟)到教室上早自习。
在安排这一约定时,我“放出狠话”:如果谁迟到了,不管什么理由,都将要受到“回家反省”的严惩;如果我迟到了,就由学生提出惩罚我的方式。
约定生效的第一天早晨,我到学校时不到7点20分,但我没有马上到班级去,而是坐在办公室里胡思乱想。
今天是执行约定的第一天,那些懒散惯了的学生应该不会准时到的,多给他们几分钟吧,当作适应期得了;另外,真要有众多的学生迟到了,我是不可能让他们“回家反省”的;学生们真迟到了,怎么办呢?批评?写分析书?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处理那些真的迟到了的学生;或许我昨天的“狠话”会让学生们“害怕”的,他们早已到齐了吧!
到7点23分时,我想我该去教室了。
会不会有学生迟到呢?迟到的学生会是谁?教室应该很安静吧?……我一路不停地猜想着。
当我走进教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埋头看书。
看来效果不错,我的矛盾心理又变成了一种暗自得意。
正在得意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个座位是空的——那是东超同学的位置。
怎么会是他呢?在我的印象中,东超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形象,没有一次违纪的记录。
东超性格内向并且有点自卑,因为这一性格不足经常被同学捉弄,从这个角度分析,他也是没有胆量迟到的。
那他怎么会迟到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有心“放他一马”,但昨天我已经在学生面前把话说“死”了,不处罚他的话,以后其他学生迟到了我又如何面对呢?这一次,我如果在大庭广众下责令他“回家反省”,又给那些以前经常捉弄他的学生多了一个把柄,这以后东超又该如何去面对大家?……想来想去,我最终决定还是“放他一马”。
以怎样的方式“放过”他呢?我突然想到了办公室里昨天印刷的练习题,又想到东超肯定快来了,心里便有了主意。
我便从三楼走到一楼的楼道口等东超。
不长时间,远远地,我看到东超跑过来了。
等东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时,看到我站在那里,他被吓了一大跳。
“怎么迟到了?”我把脸一板。
“我——我——我错过早班公交车了。
”东超有点结结巴巴地回答,看得出,他有点紧张。
“你就不能早点出来等车啊?”我继续用生硬的语气询问。
“我以为来得及的,老师,我不是故意迟到的。
”东超的脸涨得通红通红的。
“不论是不是故意的,事实上你迟到了。
你自己说说,该怎么处理吧?”我面无表情地说。
东超低着头,一语不发。
看看表,我知道早自习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便“命令”道:“我今天很忙,明天再处理你迟到的事情。
你去办公室帮我把昨天印的练习题拿到教室里分发。
记住,先不要告诉任何同学你迟到了,就说你今早早来了,是去帮老师印刷试卷了。
” 说这些话语的时候,我的脸上仍没有“放晴”的迹象。
等东超抱着厚厚的一堆练习题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全班同学发出了长长的“啊”声,接下来就是纷杂的抱怨习题太多的声音,同学们都忽略了班级中有一位同学迟到了。
我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我也没有去处理东超迟到的事情。
一整天,我分明地感觉到东超见到我时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
第二天晚上,当我刚登上QQ时便看到一个头像一闪一闪的。
我打开一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老师,我明白了您的苦心,谢谢您的厚爱!学生东超。
”读完之后,我并没有立即回复,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
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得不落痕迹了,没想到还是让东超看出来了。
一次善意的谎言,保护了学生脆弱的自尊。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处理那些有特殊背景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我是不是应该多“撒谎”呢?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