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生物工程氨基酸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程氨基酸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程氨基酸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利用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生产实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常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好氧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B.生产用的培养基通常是由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的液体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上分析,该培养基为合成培养基C.发酵过程中应通过发酵罐上面连接的通气、搅拌、接种、加料、冷却、PH检测等装置严格控制发酵条件D.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Na2CO3溶液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制成了味精2.与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时,在无其他离子干扰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氨基酸优先被吸附(A):A.赖氨酸(PI=9.74)B.亮氨酸(PI=5.98)C.谷氨酸D.天冬氨酸(PI=2.77)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必须氨基酸(D)A.IleB.LeuC.MetD.Arg4.关于谷氨酸发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生产上所用谷氨酸产生菌的种类与Lys产生菌基本一致B.其两大类原料的发酵工艺主要区别在于发酵过程是否需要添加青霉素、表面活性剂等C.与Lys发酵相比较,谷氨酸发酵要消耗更多的氮源D.加晶种起晶时,需要控制溶液的pH,以利于较大结晶颗粒的形成5.氨基酸发酵过程中若发生噬菌体污染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D)A.发酵液光密度值急剧下降B.发酵液泡沫增多、粘度增大,甚至呈胶体C.C源、N源以及氧的消耗减慢甚至停滞,排气中CO2含量迅速下降D.以上说法都对6.关于结构类似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是赖氨酸的结构类似物B.α-噻唑丙氨酸(α-TA)是亮氨酸的结构类似物C.a-氨基b-羟基戊酸(AHV)是苏氨酸的结构类似物D.以上说法都对7.从代谢控制育种的角度出发,下列关于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途径中可行的是(C)A.选育以琥珀酸或苹果酸为唯一碳源的菌株B.选育不分解利用谷氨酸的突变株C.A和BD.以上均不可行8.以乳酸发酵短杆菌生产赖氨酸,从合成途径上看,赖氨酸的合成(B)A.受到苏氨酸的单独反馈抑制B.受到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C.受到半胱氨酸的单独反馈抑制D.受到亮氨酸的反馈抑制9.对采用谷氨酸棒杆菌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调控机制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D)A.预苯酸脱氢酶受到络氨酸的轻微抑制B.预苯酸脱水酶受到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时,酪氨酸可解除这种抑制作用C.色氨酸强烈抑制临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正确10.以下是对氨基酸工业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D)A.氨基酸的生产最早是采用水解蛋白质的方法B.中国谷氨酸的生产量居世界第一C.除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国内不能实现产业化生产外,其他氨基酸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目前国内谷氨酸提取工艺主要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和等电点-离子交法。

生物工程专业《氨基酸工艺学》 (2)

生物工程专业《氨基酸工艺学》 (2)
4、谷氨酸 碱
5、乳酸或琥珀酸 ɑ-酮戊二酸
6、离子交换法 菌体 钙离子
7、α-型结晶 β-型结晶 自然起晶 加晶种起晶
8、谷氨酸脱氢酶(GHD) 转氨酶(AT) 谷氨酸合成酶(GS)
9、3.22 6.96
和 三种。
9、L–谷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等电点是__ _____,L–赖氨酸的等电点是__ __ __。
10、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对生物素的要求是 ,而在赖氨酸发酵生产中要求生物素 。
2、发酵液pH值过低或过高对谷氨酸发酵过程有什么危害?
3、什么叫“双酶法”?该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4、怎样计算淀粉水解糖转化率和谷氨酸发酵糖酸转化率?
5、简述由谷氨酸制味精的工艺流程。
五、论述题(共1小题,共10分)
1、试述当前我国氨基酸生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说明氨基酸发酵工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纯碱或液碱→谷氨酸→谷氨酸中和液→脱色→除铁→过滤→活性炭柱→浓缩结晶→离心分离→湿味精→干燥→筛分→味精成品

母液回收
五、论述题(共1小题,共10分)
1. 试述当前我国氨基酸生产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说明氨基酸发酵工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答:一、存在的问题:
4、在谷氨酸(AS1.299菌)发酵中后期,为有利于促进谷氨酸合成,pH值维持在______________范围为好。
A.pH6.2~6.4 B.pH6.8~7.0
C.pH7.0~7.2 D.pH7.3~7.6
5、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比的控制,哪一个更合理( )。
C.10%~15%;25℃~30℃ D.10%~15%;30℃~60℃
三、解释概念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

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

氨基酸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Glutamate Refining味精精制:谷氨酸加水溶解,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经脱色,除铁、钙、镁等离子,再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筛选等单元操作,得到高纯度的晶体或粉体味精的过程,称为味精精制。

2.Dextrose Equivalent Value葡萄糖当量值:表示淀粉的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

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作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比称DE值。

3.Feedback Repression反馈阻遏: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一系列酶的量调节,所引起的阻遏作用。

反馈阻遏是转录水平的调节,产生效应慢。

4.Metabolic Interlock代谢互锁:某一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受到其他一种完全无关的氨基酸的控制。

一般在很高的浓度下才能显示部分抑制或阻遏作用。

5.Critical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临界溶解氧浓度:谷氨酸产生菌和其它好气性微生物一样,对培养液中的溶解氧浓度有一个最低的要求,在此溶解氧浓度以下,微生物的呼吸速率随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显著下降。

此一溶解氧浓度称为临街溶解氧浓度。

6.Essent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食物的蛋白质中摄取的氨基酸。

7.Liquefication液化:利用液化酶使淀粉糊化,黏度降低,并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的程度的过程。

8.Auxotroph营养缺陷型:指微生物等不能在无机盐类和碳源组成的基本培养基中增殖,必须补充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

9.Energy Charge能荷: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称为能荷。

是细胞所处能量状态的一个指标。

一、名词解释1.限速酶:是指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它不但可以影响整条代谢途径的总速度,还可以改变代谢方向。

2.同工酶: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试题库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试题库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营养缺陷型2.DE值3.糊化4.发酵热5.代谢控制发酵6.发酵转换7.双酶法制糖8.生物素亚适量9.“强制控制”发酵10.连续等电点二、判断改错题1.谷氨酸生产菌都是生物素缺陷型,但并不都是需氧型微生物。

()2.赖氨酸一般采用732﹟强碱性阳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法提取。

()3.糖蜜原料发酵生产谷氨酸应添加青霉素或表面活性剂,其最适添加时间在生长对数期的初期。

(√)4.α-淀粉酶既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也能水解α-1,6葡萄糖苷键。

()5.糖浓度对赖氨酸发酵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赖氨酸生成量随糖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以维持高糖浓度发酵对菌体生长和赖氨酸生成都有利。

()6.谷氨酸长菌阶段对氧要求比发酵时低,溶氧水平过高会抑制长菌。

(√)7.谷氨酸发酵前期,由于菌体大量利用N源进行自身繁殖,pH变化活跃且较高(pH7.3~7.7)。

这种pH暂时的较高对菌体生长繁殖影响不大,同时还能抑制杂菌生长。

(√)8.在赖氨酸提取精制过程中,可以省去对洗脱液进行真空浓缩的步鄹。

()9.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尿素或氨水作发酵培养基氮源时,一般实际用量比理论值要大。

(√)10. 强力味精(或称特鲜、超鲜味精)配方中主要成分是味精、呈味核苷酸及氯化钠。

其中呈味核苷酸主要是3’-鸟苷酸钠或3’-肌苷酸钠。

()11. DE值,即葡萄糖值,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

是指糖化液中葡萄糖实际含量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12.谷氨酸结晶具有多晶型性质,分为α-型结晶和β-型结晶,其中是β-型结晶等电提取的理想结晶。

()13.在谷氨酸发酵中适当降低用磷量、增加用钾量可以提高谷氨酸的产量。

(√)14.发酵过程中通气量的大小对谷氨酸发酵有明显的影响,发酵产酸阶段的通气量要低于菌体生长繁殖阶段。

()15.谷氨酸发酵产酸期最适的pH值为7.0~7.2。

(√)16.在发酵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可提高糖质发酵赖氨酸的产量。

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综合测试题

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综合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C.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2.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3.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人工诱变D.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5.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6.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A.氨基酸B.碱基C.核苷酸D.生物素7.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8.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A.C:N为4:1 B.C:N为3:1C.隔绝空气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9.灭菌的目的是()A.杀灭细菌B.杀灭杂菌C.杀灭所有微生物D.杀灭芽孢10.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D.B、C都对11.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1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A.加酸B.加碱C.加缓冲液D.加培养基13.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14.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B)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重组乙肝疫苗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15.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是()A.假单胞菌B.乳酸菌C.甲基营养菌D.固氮菌16.不能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的是()A.牛肉膏B.含碳有机物C.石油D.含碳无机物17.根瘤菌能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组别是()A.NH3,(CH2O),NaCl B.N2,(CH2O),CaCl2C.铵盐,CO2,NaCl D.NO2,CO2,CaCl218.配制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B.加入青霉素可得到放线菌C.培养自生固氮菌不需要氮源D.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19.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的是()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20.在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有()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水和无机盐21.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A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生长因子22.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23.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24.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25.纯培养是其中(A )的培养物。

1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

1氨基酸工艺学复习题

1氨基酸的生产方法酶转化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或产生的酶来制造氨基酸。

延胡索酸和铵盐为原料,经天冬氨酸酶催化生产L-天冬氨酸。

提取法:常用毛发、血粉等蛋白质原料水解,从中提取。

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合成法:合成法获得DL-蛋氨酸、不对称合成法获得L-氨基酸。

如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

传统的提取法、酶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前体物的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绝大多数氨基酸是以发酵法或酶法生产的,目前已有20多种发酵法:直接发酵法,野生菌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等进行发酵。

添加前体发酵法,如用邻氨基苯甲酸,生产L-色氨酸;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

一)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调味的作用L-谷氨酸一钠:是重要的鲜味剂;甘氨酸:甜味剂,如调制酒类、清凉饮料、速食食品等;天冬氨酸甲酯(简称甜味素,AMP):由L-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缩合而成,甜度是蔗糖的150倍,几乎不增加热量,可作为糖尿病、肥胖症等的疗效食品的甜味剂,防龋齿食品的甜味剂。

2.增香与除臭的作用烘烤面包时,添加pro可强化面包的香气;添加Lys或Ala使烘烤后具有蜂蜜般香味;添加Val使烘烤后具有芝麻般香味;利用L-Cys 的美拉德反应,可以调制出牛肉、猪肉般的“肉香”。

羊肉、鱼、大豆等由于含有中级脂肪酸、挥发性胺或正己醛而具有特殊的异臭味或腥味,用以Val为主的矫味剂可除去。

利用L-Lys,6-位氨基的活泼性,也可以消除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异臭味。

3.保持与保鲜的作用作为抗氧化剂,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如Cys半胱氨酸、Lue 亮氨酸、Trp色氨酸等适合用于油脂贮存过程中的抗氧化;Pro脯氨酸、Met蛋氨酸与维E制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可防止虾、蟹的褪色和变黑;Cys盐酸盐可以作为天然果汁的抗氧化剂。

Gly甘氨酸能抑制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Lys可以用于水果及罐头制品的保鲜与保色。

氨基酸工艺学

氨基酸工艺学

1. 氨基酸的性质:物理性质: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部分是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因而具有某些物理共性:属光学活性物质,有旋光性,大多数是L-型。

(1)晶形和熔点:α-氨基酸都是无色的结晶体,各有特殊的结晶形状,熔点都很高,一般在200-300℃之间。

(2)溶解度:各种氨基酸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3)旋光性:除甘氨酸外,所有天然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化学性质: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与其分子的特殊功能基团,如羧基、氨基和侧链的R基团(羟基、酰胺基、羧基、碱基等)有关。

1 、作为谷氨酸发酵工业原料的水解糖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糖液中还原糖的含量要达到发酵用糖浓度的要求。

(2) 糖液洁净,是杏黄色或黄绿色,有一定的透光度。

水解糖液的透光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糖液质量的高低。

透光度低,常常是由于淀粉水解过程中发生的葡萄糖复合反应程度高,产生的色素等杂质多,或者由于糖液中的脱色条件控制不当所致。

(3) 糖液中不含糊精。

糊精并不能被谷氨酸菌利用,它的存在使发酵过程泡沫增多,易于逃料,发酵难以控制,也容易引起杂菌污染。

(4) 糖液不能变质。

这就要求水解糖液的放置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长菌、发酵而降低糖液的营养成分或产生其他的抑制物,一般现做现用。

2、淀粉水解方法及其优缺点:1)、酸解法又称酸糖化法。

它是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1)工艺流程:淀粉、水、盐酸→调浆→进料→水解→冷却、中和→脱色→过滤→糖化液(2)工艺特点:高温、高压;糖化时间短;副产物多、糖化收率低。

优点:用酸解法生产葡萄糖,具有生产方便、设备要求简单、水解时间短、设备生产能力大等优点。

缺点:水解作用是在高温、高压及一定酸度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酸解法要求有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的设备。

淀粉在酸水解过程中研发生的化学变化是很复杂的,除了淀粉的水解反应外,尚有副反应的发生,这将造成葡萄糖的损失而使淀粉的转化率降低。

氨基酸工艺学随堂作业答案

氨基酸工艺学随堂作业答案

绪论 (2)一、填空题 (2)二、单项选择题 (2)三、判断题 (2)四、简答题 (3)六、问答题 (3)第一章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3)一、填空题 (3)二、单项选择题 (3)三、判断题 (3)四、名词解释 (4)五、简答题 (4)第二章谷氨酸发酵机制 (4)一、填空题 (4)二、单项选择题 (5)三、判断题 (5)四、名词解释 (5)五、简答题 (5)第三章GA菌 (6)一、填空题 (6)二、单项选择题 (7)三、判断题 (7)四、名词解释 (7)五、简答题 (7)六、问答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谷氨酸发酵控制 (8)一、填空题 (8)二、单项选择题 (8)三、判断题 (9)四、名词解释 (9)五、简答题 (10)六、问答题 (11)第五章噬菌体与杂菌防治 (12)一、填空题 (12)二、单项选择题 (12)三、判断题 (12)四、名词解释 (12)五、简答题 (13)六、问答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谷氨酸的提取 .. (13)一、填空题 (13)二、单项选择题 (13)三、判断题 (14)四、名词解释 (14)五、简答题 (14)六、问答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谷氨酸制味精 .. (14)一、填空题 (14)二、单项选择题 (15)三、判断题 (15)四、名词解释 (16)五、简答题 (16)六、问答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C.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2.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3.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人工诱变D.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5.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6.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A.氨基酸B.碱基C.核苷酸D.生物素7.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8.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A.C:N为4:1 B.C:N为3:1 C.隔绝空气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9.灭菌的目的是()A.杀灭细菌B.杀灭杂菌C.杀灭所有微生物D.杀灭芽孢10.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D.B、C都对11.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1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A.加酸B.加碱C.加缓冲液D.加培养基13.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14.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B)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重组乙肝疫苗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15.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是()A.假单胞菌B.乳酸菌C.甲基营养菌D.固氮菌16.不能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的是()A.牛肉膏B.含碳有机物C.石油D.含碳无机物17.根瘤菌能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组别是()A.NH3,(CH2O),NaCl B.N2,(CH2O),CaCl2C.铵盐,CO2,NaCl D.NO2,CO2,CaCl218.配制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B.加入青霉素可得到放线菌C.培养自生固氮菌不需要氮源D.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19.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的是()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质20.在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有()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水和无机盐21.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A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生长因子22.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23.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24.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25.纯培养是其中(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D 没有代谢废物26.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D )。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B 酶不起作用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D 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27.微生物中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 ATP分子。

A 2个B 4个C 36个D 38个28.下面的叙述( A)可应用于发酵。

A 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发酵B 发酵过程发生时需要DNAC 发酵的一个产物是淀粉分子D 发酵可在大多数微生物细胞中发生29.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 C)。

A 乙醇B 丙酮酸C 乙酰CoAD 三磷酸腺苷30.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 B)。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 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 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31.为使细胞利用脂肪酸作为它们的能量,脂肪酸分解而且转化成的分子为(B )。

A 醌和磷酸核糖B 乙酰CoAC 各种氨基酸D DHAP分子32.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所以应选择在它的()A 迟滞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33.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A初级代谢产物B次级代谢产物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34.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A为菌体提供碳源 B 为菌体提供氮源 C 使培养基保持水分 D 使培养基凝固35.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36.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37.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D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38.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C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39.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C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40.谷氨酸发酵结束后,常用哪种方法进行提取(A )。

A 离子交换树脂法B 膜过滤C 凝胶电泳D 沉淀法二、多项选择题1.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A 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B 对微生物无明显的生理功能C 可以积累在细胞内D 不一定要排除体外2.灭菌所指的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A 细胞B 孢子C 胚芽D 芽孢3.谷氨酸产生菌有()A 谷氨酸棒状杆菌B 乳糖发酵短杆菌C 散枝短杆菌D 黄色短杆菌E 噬氨短杆菌等。

三、判断题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2.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3.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4.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5.消毒就是把被处理物表面和内部的全部微生物杀死。

()6.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7.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8.字母SCP代表单细胞多糖,即一种作为食品的微生物。

()9.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 )10.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者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 TF三、填空题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______的手段,利用微生物的______,为人类生产______,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______的一种______。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 , , , 。

3.培养基按用途分为 , , 。

4.生物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分为 , , 。

5.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是影响 和 。

6.生物反应器的供氧方式有 , , 。

7.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向肉汤培养基中接种枯草杆菌,37℃振荡培养,10小时后测定菌浓度为6×107,培养14小时测定菌浓度为9×1010。

经计算,在此条件下枯草杆菌的代时为________分钟。

10.可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是 。

11.通过有氧呼吸,储存在C 6H 12O 6中的能量能逐步地全部释放出来,则1mol 的C 6H 12O 6共释放出 KJ 的能量,其中有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都以 的形式散失.12.细胞代谢中分解大分子成较小分子称为_____。

13.微生物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化合物_____。

14.底物分子丢失电子并从中获得能量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_____。

15.糖酵解是多步的代谢途径,其中产生的两分子丙酮酸是由一分子的_____分解的。

16.微生物中研究糖类酵解有许多过程,最普遍研究的途径是称作_____途径。

17.在无氧条件下能将丙酮酸分子转变成乙醇分子的微生物是_____。

18.丙酮酸分子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前,一个酶复合体除去一个碳原子,而转变剩余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 。

19.在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反应中,一个吸收电子的重要辅酶是_____。

20.四、综合填空题1.为下列发酵产品注明生产菌序号:VB 2()、淀粉酶( )、谷氨酸( )、庆大霉素( )、柠檬酸( )、蛋白酶( )供选菌:A 北京棒杆菌 B 阿舒氏假囊酵母 C 枯草芽孢杆菌 D 黑曲霉 E 小单孢菌2.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含量 NaNO 33 g K 2HPO 41 g KCl0.5 g MgSO 4·7H2O 0.5 gFeSO 4 0.01 g(CH 2O) 30 gH 2O1 000 ml青霉素0.1万单位1) 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依用途划分,则属于培养基。

2) 依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3) 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生长因子是。

4) 如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加入和,除去。

5.在谷氨酸的生产中,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为4:1时,___________,当碳源与氮源比为3:1时,___________,谷氨酸的合成过量时,就会抑制______________的活性;当谷氨酸合成下降时,__________解除。

为了使谷氨酸生产中解除产物谷氨酸对_________的抑制作用,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____________,使谷氨酸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

五、问答题1.规模较大的发酵厂为何多采用连续灭菌工艺?2.以谷氨酸发酵为例,说明培养基的组成会对菌种产生哪些影响?3.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应当怎样调节和控制培养液的pH?4.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5.在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人为改变细胞膜的透性,能提高谷氨酸的产量?6.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时,应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7..获得生产用菌种的方法有哪些?8.如果发酵工程的产品是代谢产物,可以用什么方法分离提取?9.如果发酵工程的产品是菌体,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其分离出来?29.简答工业发酵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