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三上教材P67 例5 例6课时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多媒体课件)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老师带大家去参观,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
你能算出运动场有多少个座位吗、试试看。
1.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
2.观察算式中因数的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揭题:我们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如果0藏在乘法算式一个因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一问题。
(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二、互动新授1、教学一个因数有0的算法。
(1)引导:我们先来估算一下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独立思考后班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把604看成600,600×8=4800。
因为600比604小,所以运动场的座位应该比4800多一些。
)(2)追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运动场座位准确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竖式计算)①让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列出竖式,并试着计算。
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提示。
②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
③小组讨论:因数十位上的“0”应该怎样乘?积的十位上写几?④小组代表发言:因数十位上的0乘8还得0,再加上进上来的3得3,所以积的十位上写3。
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算法(1)出示教材第67页例题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8.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8.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单元,主要涵盖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例子,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等。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巩固知识: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例子,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设计。
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寻找更多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中关于“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课程的设计和安排。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引言在数学学习中,乘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对于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学生们往往能够轻松地掌握。
然而,当乘法中涉及到因数末尾有0的情况时,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困惑。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
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 -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特点; - 掌握解决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问题的方法;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习题和问题。
教学过程1. 引入因数末尾有0的概念(5分钟)在引入乘法运算符和乘法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乘法中,结果末尾为0的情况是如何出现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一个简单的示例。
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们对于因数末尾有0这一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2. 讨论乘法末尾有0的条件(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中末尾有0的条件。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 当乘法中有0作为一个因数时,结果末尾会是0吗?为什么? - 当乘法中只有非零个位数的数字作为因数时,结果末尾会是0吗?为什么?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末尾有0的条件,并对相关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学习乘法末尾有0的运算规律(15分钟)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乘法末尾有0的运算规律。
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示例进行解释,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以10、100、1000等作为因数时,结果中0的个数和因数中0的个数有何关系?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在此部分,教师将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乘法末尾有0的问题。
练习题可以包括简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以提高学生的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乘法末尾有0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1.口算复习。
(1)课件出示口算题。
20×3= 12×4=200×3= 120×4=2000×3= 1200×4=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在口算200×3,120×4时,你是怎样想的?(2)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2.笔算复习。
227×6 403×6计算后,说说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等。
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6,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板书:280×3=________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
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学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也是0,这个0起占位的作用。
学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
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的作用。
280×3=840(元)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4.比较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第二种算法更简便)5.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特殊的乘法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但是,由于末尾有0的乘法在计算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为什么在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中,另一个因数末尾不需要添0。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乘法运算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应该如何计算。
2.探究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并总结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讲解示范: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
4.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六单元 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难 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的算理。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错,或丢了
学情分析
末尾的 0。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中间有 0 的笔算乘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学习任务一: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1.课件出示例 6:
【设计意图:】 在教学例 6“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时可让学生首先借助笔算乘法的算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展示交流中
掌握算理。注意比较两种方法,虽然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比较简便。可让学生借助整十(百) 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计算的简便方法。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 巩固成果
【设计意图:】 第 1 题是巩固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练习,特别安排了像 250×4 这样的题目,即在简便计算时,与 0 前
的数相乘的积末尾又有 0 的题目。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计算能力。第 4 题都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采用线段图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运用口算解决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渗透了正比例关系(函数思想)。
第六单元 第 6 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计
学习目标 算的算法和算理。
2.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的简便算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 点 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
是 40,200 加上 40 是 240。 10.提示:还可以怎样想? 11.预设 1:200×3,先用 2 乘 3 得 6,再在后面添 2 个 0,得 600。 12.预设生 2:120×2,先用 12 乘 2 得 24,再在后面添 1 个 0,得 240。 13.提示:以上两种算法,用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14.预设:用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15.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 0 前面的数,再看第一 个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 0。 16.提示: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得数。 120×3= 430×2= 300×3= 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3= 25×3= 指名 2 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321×5、420×3,让学生观察并计算。
(2)引导学生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忽略0,将非0部分相乘,然后在乘积的相应位置补上0。
(3)教师总结并板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现象,尝试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2. 重点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3. 示例:321×5=1605,420×3=1260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课后作业要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得出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但对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计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计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引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计算规律。
3.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详细解释计算法则。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多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先计算两个非0因数的乘积2.在乘积的末尾添上0的个数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内容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七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关键: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讨论: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 280×3 = ?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
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8 4 0 8 4 0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4、小结,揭示课题(板书)
(三)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 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速度快车,看你能不能搭上这辆快车。
420×6 370×5 130×9 450×4 1500×3
2、第二关: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了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150×4=60 ()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 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九﹑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8 4 0 8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