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word范文模板 (2页)
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摘要:某金矿极具开采价值的残留矿柱由于位于地压区,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矿柱的回收率;通过对近1年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得知-391m 中段的地压成因及显现规律为应力控制的不稳定机制;根据地压成因及规律,选择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与耦合分析作为矿柱回采的有效地压监测技术,成功的保障了回采的安全。
关键词:联合监测;耦合分析;矿柱回采;地压1.地压成因及规律通过对近1年的监测数据分析,-391m中段矿柱上布置的光应力计条纹级数显现呈现由西侧到中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变化较为明显。
而1#-5#空区矿柱所埋设的光应力计条纹级数逐级降低。
-391m中段矿体走向较长,约350m,根据承载梁应力分布理论,即沿走向中间部位的矿柱受上覆岩体的压力较大,该段采空区受力变形也较大,是发生破坏的关键部位。
光应力计及钻孔应力计监测结果表明采空区形成后整个中段顶板变形满足承载梁变形理论。
2.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由于地压受应力控制,回采过程必须辅以有效的地压监测技术,根据地压成因及规律,选择利用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与耦合分析作为-391m中段矿柱回采的有效地压监测技术。
3.数据耦合分析3.1 双模压力计监测结果。
双模压力计监测顶板压力,共取得17组有效监测数据。
3.2 光应力计监测结果。
利用手持反射式光弹仪进行观测,并及时记录观测图像。
其中G9由于安装原因,后期未能取得有效监测结果;G7、G8监测结果相类似,取代表性的G7进行说明;此外,还获取了原安装在2#矿柱中的G2光应力计。
本次监测在1#空区残留矿体及1#矿柱回采过程中共观测4次。
3.3 声发射监测结果表1AE1声发射监测结果3.4 耦合分析。
在地压区矿体回采过程中,1#矿房左侧探矿巷道中布置的顶板双模压力计几乎没有变化,两个压力计测量值很小且为负值,出现负值的原因是因为安装过程施加了预应力,后续矿体回采爆破可能造成木桩松动,因此应力出现负值。
《2024年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范文

《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逐渐成为全球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
在科技与煤炭产业的深度融合下,煤矿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智慧煤矿及智能化开采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分析。
二、智慧煤矿概述智慧煤矿,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煤矿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预测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模式。
它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与安全性,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智能化开采概述智能化开采是智慧煤矿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以高精度定位、无人驾驶、自动化开采等技术为核心,实现煤炭开采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化开采技术不仅能提高煤炭生产效率,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安全性。
四、关键核心技术分析1. 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开采的基础。
通过卫星定位、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矿区环境的精准感知和定位,为无人驾驶设备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信息。
2.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高精度定位、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矿用车辆的无人驾驶,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3. 自动化开采技术自动化开采技术是智慧煤矿建设的重要支撑。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4.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是实现智慧煤矿建设的关键。
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实现对矿区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测,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五、结论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障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高精度定位技术、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化开采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为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浅谈铜矿采空区矿柱安全回采技术

浅谈铜矿采空区矿柱安全回采技术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大。
对于铜矿开采来说,采空区残留的矿柱中所含有的铜矿资源可以占到10%以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实现铜矿采空区矿柱的安全回采,来解决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生存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本文通过探讨铜矿采空区矿柱安全回采技术,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铜矿采空区矿柱回采技术铜矿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地球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当前,如何回收铜矿采空区留下的矿柱,从而在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的情况下延长铜矿的使用寿命,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铜矿采空区矿柱的安全回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在回采前采用本量利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等分析技术,而且要在开采过程中采用监控技术等。
如何在保证资金安全、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试图对铜矿采空区矿柱的安全回采技术做一下理论方面的探讨。
一、矿柱回采的分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铜矿采空区矿柱的回采,企业不应该盲目相信自身所具有的先进设备和多年的采矿经验,而应该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这里企业首先需要做的是对矿柱回采方法的本量利分析技术。
(一)本量利分析技术1.矿柱回采方法和影响因素铜矿的地质结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企业要在充分考虑铜矿的赋存环境、岩体的稳固性、矿石固有的品质、矿房采用的回采方法、残留矿柱的物理属性和采空区状态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回采方法。
常用的矿柱回采方法有上向水平充填法,浅孔落矿和深孔爆破法和崩落法等。
2.本量利分析技术在选择了回采方法后,企业要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对该方法进行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在分析回采成本属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回采成本、回采利润、矿石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保证企业投放的回采资金的安全。
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状态综合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状态综合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也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比如在煤炭行业,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煤炭开采中,极大的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
现阶段我国的煤炭开采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以前比较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行业发展趋势,运用智能化开采技术可以运用开采设备对煤层和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且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安全系数比较高,可以避免很多意外。
所以,运用先进传感、检测监控技术、可视化技术、5G融合网络等智能化开采技术是现在煤炭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煤矿工作面设备状态综合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工作面;设备状态综合监测;故障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引言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发展的时期,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旧是重要的世界能源,并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主要地位。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煤炭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煤炭行业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运用智能化技术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探究煤矿工作面设备状态综合监测及故障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分析。
1煤矿综采智能化工作面的技术特点1.1自动化控制提升准确性在煤矿综采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开采工作进行控制,比如说运用采面支架自动化和降尘自动化系统等技术来实现煤矿开采自动化。
智能化控制设备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控制,它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智能化的系统控制,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煤矿综采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错误率。
1.2参数监控确保实时性煤矿智能化系统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将智能化系统和设备运用到煤矿综采作业,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开采参数的准确性,从而实现煤矿综采的智能化监管目标。
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残留煤柱的回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矿井 主采 1 6 煤层 和 1 7煤层 , 均为 薄煤 层 , 平 均 厚度 分别 为 1 . 2 m和 0 9 m。1 6上煤层 顶 板为 十下 灰 岩, 平均厚度 5 . 5 m, 致密坚硬 , 底板 为粘土岩 。1 7 煤 层 顶板为 十 一 灰 岩 , 局部相变为泥岩, 底板为粘土岩。 1 6 煤、 l 7煤层间距平 均为 6 . 4 m, 1 6上煤 周期 来压 步 距为 1 3~1 4 m, 1 7煤周期来压 步距 为 8~l O m。采 区两 煤层联合准备 。二采 区 1 6 煤 工作 面 已于 2 0 0 7年 1 O 月 回采完毕 , 1 7煤 工作 面 于 2 0 1 1年 1 0月 回采 完 毕 。 二采 区轨 道 巷 、 二 采 区皮 带巷 两 侧各 留设 了 3 0 m1 6 煤保护煤柱与 3 0 m1 7煤保 护煤柱 , 整个 煤柱 的平面 投 影大致可 以看 成 一个 矩 形 。由于 采用 两 层煤 联 合 准 备, 故开采残 留煤柱时为联合 布置 同步开采 的方式 。 1 . 2 工 作 面采用 局部 通风 机供 风 受老巷较多 、 煤柱形状不规则及 附近构造等影 响 , 工作面斜长变 化较 大 , 故 回采工 艺选择 炮 采。 由于 煤 柱工作面不能正常布置 , 不能形成 2个 安全 出 口, 故 选
田庄煤 矿在近距 离煤层 群工作 面分类 、 回采工 艺 选择 、 巷道布置 、 回采技 术等 环节进 行 了有效 的尝 试 ,
并取得 了良好 的经济效果 。
1 二 采 区 煤 柱 工 作 面 特 点
好局部通风管理 , 防止形成循环风 , 保 证工作面有充 足
的新鲜风量 。 2 . 2 加 强工 作 面顶板 管理
采实践经验 , 对工程应用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2024年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范文

《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煤矿的生产效率,还极大地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深入分析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探讨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智慧煤矿概述智慧煤矿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煤矿生产、管理、安全等各环节的智能化。
智慧煤矿的建设旨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矿工安全,同时实现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1. 自动化开采技术自动化开采技术是智慧煤矿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采煤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
自动化开采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采煤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减少矿工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提高生产安全性。
2. 智能装备技术智能装备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开采的重要基础。
智能装备包括智能采煤机、智能运输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等。
这些设备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实现故障自动诊断和修复。
此外,智能装备还可以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提高采煤效率。
3.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智慧煤矿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和计算能力。
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预测和优化。
此外,云计算技术还可以为煤矿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支持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
4.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煤矿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预测维护等功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将朝着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回采巷道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关 键 词 :回采巷道 ; 分级加强超前支护 ; 耦合支护
中 图分 类 号 : D 5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THE RES EARCH TRENGTHEN AND ON S COUPL NG UP I S PORT
T ECHN0L 0GY 0F THE M I NG NI GATEW AY
me . nt
K EY O RD S: mi i g g twa W n n a e y; ga e sr n t e d a c u pot c u ln u p  ̄ r d te gh n a v n e s p r ; o p i g s p o
随着开 采深 度 的增 加 , 道 支护 技 术 已从 被 动 巷
o ee e cn h e ts a e d sa c r m h u n l g fc s 2 —3 n rf r n i g t e b s p c itn e fo t e t n ei a e i 5 - 0m n whe m p e n i g a c o e-o pl g n i lme tn n h r r - u i c n
s iss o h tt e s he fe t ey g a a te h t b l y o i ng g twa u i g so p n n u n l g,h u t h w t a h c me efc i l u r n e st e sa i t fm ni a e y d rn t p i g a d t n ei t e v i n d fr to ft e s r u d n o k i u n li a i al o toe t i h c p ft e n r lu i g r q r - eo mai n o h uro n i g r c n t n e s b sc ly c n r ld wi n t e s o e o h o ma sn e uie h
全面法矿柱回采地压显现监测与安全保障措施

2019年 4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95全面法矿柱回采地压显现监测与安全保障措施刘海科(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文山 663000)摘 要:全面法矿柱开采应力分布极为复杂,单纯依靠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并不能完全掌握其地压显现规律。
本文就全面法矿柱回采制定了监测方案并就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制定了安全保障措施,以期为今后国内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山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矿柱回采;地压显现;安全措施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7-0195-2Thoughts on the combing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room andpillar mining method and its countermeasuresLIU Hai-ke(Zijin Tungsten Industry Group Co., Ltd Nanwenhe Tungsten Mine, Wenshan 663000, China)Abstrac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pillar recovery in the room and pillar mining method is extremely complicated. It is impossible to fully obtain the law of ground pressure manifestation by relying solely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is paper, a monitoring plan is developed for the pillar recovery, an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are analyzed. Finally, safety and security measures are formula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ining in the future with similar mining technical conditions.Keywords: Pillar recovery; undergrou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safety measurements缓倾斜薄矿体开采主要的采矿方法包括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和全面法(房柱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档】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联合监测及耦合分析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摘要:某金矿极具开采价值的残留矿柱由于位于地压区,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矿柱的回收率;通过对近1年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得知-391m中段的地压成因及显现规律为应力控制的不稳定机制;根据地压成因及规律,选择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与耦合分析作为矿柱回采的有效地压监测技术,成功的保障了回采的安全。
关键词:联合监测;耦合分析;矿柱回采;地压
1.地压成因及规律
通过对近1年的监测数据分析,-391m中段矿柱上布置的光应力计条纹级数显现呈现由西侧到中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变化较为明显。
而1#-5#空区矿柱所埋设的光应力计条纹级数逐级降低。
-391m中段矿体走向较长,约350m,根据承载梁应力分布理论,即沿走向中间部位的矿柱受上覆岩体的压力较大,该段采空区受力变形也较大,是发生破坏的关键部位。
光应力计及钻孔应力计监测结果表明采空区形成后整个中段顶板变形满足承载梁变形理论。
2.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
由于地压受应力控制,回采过程必须辅以有效的地压监测技术,根据地压成因及规律,选择利用应力与声发射联合监测与耦合分析作为-391m中段矿柱回采的有效地压监测技术。
3.数据耦合分析
3.1 双模压力计监测结果。
双模压力计监测顶板压力,共取得17组有效监测数据。
3.2 光应力计监测结果。
利用手持反射式光弹仪进行观测,并及时记录观测图像。
其中G9由于安装原因,后期未能取得有效监测结果;G7、G8监测结果相类似,取代表性的G7进行说明;此外,还获取了原安装在2#矿柱中的G2光应力计。
本次监测在1#空区残留矿体及1#矿柱回采过程中共观测4次。
3.3 声发射监测结果
表1AE1声发射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