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故事讲稿
孔融让梨英语故事演讲

故事讲述:孔融,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也是一位非常有礼貌的人。
有一天,他的父亲让他带一些梨回家,他挑选了最小的一个给自己,而把最大的一个给了他的弟弟。
当他的父亲问他为什么选择最小的梨时,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留给年纪大的人。
”他的父亲非常高兴,称赞他是一个有礼貌和慷慨的孩子。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让和分享的一个经典故事。
演讲稿: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d like to share a story with you about a famous Chinese writer and scholar named Kong Rong. He was known for his great politeness and was often quoted for his wisdom.One day, when he was young, his father bought some pears and asked him to bring them home. Instead of choosing the biggest one for himself, Kong Rong picked the smallest one. When his father asked him why he chose the smallest one, Kong Rong replied, "I am younger, so I should eat the smaller one. The bigger one should be saved for older people."His father was very pleased with his response and praised him for being such a polite and generous child. This story has become a classic example in Chinese culture of showing respect and sharing. It teaches usthat being polite and generous is not just about words, but also about actions. It's about considering others before ourselves and always remembering to show our gratitude.In conclusion, we can learn from Kong Rong's example that being polite and generous is not just about receiving praise or recognition, but about making a difference in people's lives. Thank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 my speech.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a famous story in Chinese history - the story of Kong Rong, a famous Confucian scholar in the Han Dynasty. As a child, he was known for his intelligence and filial piety. One day, when his father brought home a large, beautiful and juicy pear, he was very excited. However, when he saw that his younger siblings were also very eager to eat the pear, he decided to give away the pear to them. His mother saw this and asked him why he gave away the pear that he liked so much. He replied, "The pear is not mine to giv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are also my parents. I should share the pear with them."This story of Kong Rong's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has been hand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becoming a classic example of good behavior and moral values. This story teaches us that we should care forand respect others, put ourselves in their positions and always share what we have with others. This kind of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is still an important value that we should follow today.Now, when we look back at this story, we may think that Kong Rong's behavior was a bit foolish because he gave away a juicy pear that he liked so much. However,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value of this story. This story teaches us that sometimes we may need to give up something that we want in order to care for others more, which requires maturity, wisdom and courage.Finally,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Kong Rong's example and always remember to respect and care for others. In this way, we can become better people and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society.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孔融让梨的演讲稿

孔融让梨的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品德,备受当时的社会赞誉。
而他让梨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孔融和一位名叫刘恭的朋友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
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手里拿着一筐梨,正艰难地挑着往前走。
刘恭见状,便上前去帮忙,但老者却摇头拒绝,说,“我家就在前面,不劳您们费心了。
”孔融见状,便对刘恭说,“让梨吧。
”刘恭听后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老者见状,非常感动,便说,“你们两位年轻人都是有德行的人,来,我家有些东西,就拿这筐梨换吧。
”孔融却摆摆手,说,“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不必多礼了。
”老者见状,更加感动,便将梨送给了他们,并说,“你们真是好人,将来必然有大作为。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让梨的行为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大爱之心去帮助他人,这种高尚的品德和胸怀,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可能是在公交车上让座给需要的人,可能是在学校里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可能是在家里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蕴含着孔融让梨的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孔融的高尚品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同时,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善良的行为不一定会立刻得到回报,但是善良的人终将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应该坚持做好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善良和真诚的力量,最终会感动他人,也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我想以这句话作为结尾,“行善积德,善良的行为将会感动世界,也将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
谢谢大家!。
400字励志演讲稿

400字励志演讲稿400字励志演讲稿【一】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扬传统·树美德·获新知。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许很多多,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和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父亲问为什么?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看,孔融这么小的年纪都懂得谦让,那我们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能失去的。
我们既要牢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不能忘了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让才能更加有助于把美德发扬光大!谢谢大家!400字励志演讲稿【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信念的力量》。
有这样一种力量,它能够使人在黑暗中不停止摸索,在失败中不放弃奋斗,在挫折中不忘却追求。
在它面前,天大的困难微不足道,无边的艰险不足为奇。
这种力量,就叫信念。
俄国的列宾以前说过:没有原则的人是无用的人,没有信念的人是空虚的废物。
就从我们古代说起吧: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下狱,受了宫刑。
应该说,人世间没有比这更大的耻辱了。
不过他没有消沉,忍辱含垢,披肝沥胆,专心着述整整十一年,终于写成了《史记》那部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着。
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假如他不是为了“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恐怕早就自尽身亡了。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幼儿故事孔融让梨

幼儿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从前,有一个孔融,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家里非常富有。
有一天,孔融的爸爸给他买了一篮子梨。
孔融看见梨非常高兴,他想着自己一个人吃完这一篮子梨太浪费了,于是他决定把梨分给朋友们吃。
于是他叫来了几个朋友,把梨分给他们吃。
可是,孔融的朋友们都不愿意吃,他们说,“孔融,你是家里最有钱的,你应该留下更多的梨给自己吃,我们就不要了。
”孔融听了很不高兴,他说,“我家有钱和我分梨没有关系,我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梨,你们就收下吧。
”。
孔融的朋友们还是不肯收下,孔融只好自己留下了一颗梨,其他的都送给了朋友们。
孔融的爸爸看到了,他问孔融为什么自己留下了这么少的梨。
孔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他说,“我想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梨,可是他们都不肯要。
”孔融的爸爸听了很生气,他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但是朋友们不懂得珍惜你的心意,以后你要和懂得感恩的朋友在一起。
”。
孔融听了爸爸的话,心里很难过,他觉得朋友们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心意,于是他决定以后和懂得感恩的朋友在一起。
从那以后,孔融结交了很多懂得感恩的朋友,他们一起玩耍、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和美好。
通过这件事情,孔融明白了一个道理,懂得感恩的朋友是最好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我们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懂得感恩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结交懂得感恩的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

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7篇演讲稿是一种非常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
在现在社会,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篇1这几年,或许已经阅读过无数文章,但是,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非常著名的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小孩子——孔融的故事。
一天,他父母买来了3个梨,2个大的,1个小的。
孔融把一个大的让给了哥哥后,又把另一个大的让给了弟弟。
而他,却吃最小的。
看了这则故事,孔融是一个既聪明又懂得谦让的孩子。
可是,如果你是孔融的'话,会不会也把最大的、最好的让给别人,自己吃最小的、最普通的呢?答案也许是不会吧;也许说:“我吃小的,爸爸妈妈会不高兴的!”也许。
我认为不要一向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只想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或利益。
如果这种习惯一旦形成的话,你认为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像孔融一样成为一个谦让的人吗?想到这里,我不禁也有点惭悔。
奥数开学的那一天,老师发新书。
书到了我手上,咦?怎么有一个角缺了?唉,真不好看,把它换了吧!我仔细把同桌的书本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缺陷,就把它换了。
我的同桌回来了,他发现了那个地方,他很伤心,也很无奈,而我却在一边偷笑,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感受。
因此,我十分惭悔。
这个故事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希望大家也来看这个故事,说不定你有更深刻的体会。
推荐一本好书比赛演讲稿篇2我的书房里有许多许多的书,有益智类的、有保健类的、有幽默类的、有文学类的……其中我百看不厌的是《珍珠翡翠白玉汤》。
可能听这儿名字,你会诧异,我怎么会喜欢烹调类的书籍呢?其实它是刘宝瑞的相声集。
这本书是大笑话和小笑话的集册,相声笑话应有尽有。
有民间流传很广的古典笑话,还有刘宝瑞独立创作的现代相声,再有三言两语的小幽默段子。
孔融让梨的演讲稿

孔融让梨的演讲稿尊敬的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历史故事——孔融让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如何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地修正自己。
孔融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他出自名门望族,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官员与文学家。
作为一个有着高贵身份的人,他的确非常在意自己的地位,他曾因为一个鸭蛋而让其下属单于起兵叛逆。
其为人的优越之处比起我们一般人要多得多,但是在让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做到了不一般。
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孔融坐着马车在路上走,路过一户人家,发现一个较大年龄的农民莫名其妙站在路上,脸上似乎有一些狐疑。
孔融便下车询问情况,农民才说,在家里便只有这么贵重的一个梨子,明天要送到市镇上处理,现在如果梨子破了,他们将会大受损失。
孔融听到这里,不但没有向这个农民买梨子,反而说:“我有一件事情要问你,你可愿意和我换一下?我让给你我的鲜花,你给我你的梨子好吗?”这时候,农民仍很犹豫,场上的很多人也帮助孔融说服农民同意。
孔融获得了梨子,回到了家里。
可是当他打开梨子时,却发现其甜味已经流失几乎全部,只剩下枯黄的残渣和少许水分。
此时,孔融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太过执着于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忘了一名农夫的处境,他后悔不已。
虽然孔融的鲜花和梨子已经在两栋房子的门前换手,但孔融却丧失了做人的尊严。
他明白到,做人要尊重别人,要尊重自己的善良和尊严,不能追求表面上的虚荣与自以为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首要是尊重别人的善良和尊严,不可追求表面上的虚荣和自以为是。
而且,我们应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修正自己,为别人和自己的需要找到平衡点。
孔融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三国时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适用。
让我们看看孔融的方式和姿态,无疑是一种尊重地权责与义务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态度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让我们能够在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砥砺前进,成为一个善良、宽容、有贡献的人。
最后,我想说,孔融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它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引导我们走到更高的境界。
中华魂演讲稿精选15篇

中华魂演讲稿精选15篇中华魂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魂》。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灵魂。
民族精神包含了太多的资料,谦让和自我牺牲精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又是谦让和自我牺牲呢?谦让就是谦虚、礼貌地推辞。
我个人对谦让的明白是在荣誉和利益面前,总会让别人优先,自己排在最后。
《孔融让梨》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一大盘梨摆上桌的时候,年龄最小的孔融能够克制大梨的诱惑,待年纪比自己大的兄长们都拿完后,自己捡了一个最小的。
而且当哥哥们津津有味地吃梨时,他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取。
我深深地被他的举止打动了,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在利益面前就懂得谦让,难道我们不就应向他学习吗?那么自我牺牲精神又是什么呢?自我牺牲精神就是指为到达正义的目的,不惜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我认为是为维护正义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不惜抛头颅、撒热血。
董存瑞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名。
在一次战役中,由于前面建在桥上的堡垒不断向我军扫射,致使伤亡惨重。
就在这危急关头,董存瑞带上两名战士在身后部队的掩护下想要冲上去炸掉堡垒,然而敌人的炮火太猛了,两位战士先后都牺牲了,董存瑞也身上多处中弹。
怎样办?在生死关头,董存瑞想到的是部队的胜利,是全中国的解放,他忍着疼痛,艰难地爬到桥下,猛地举起炸药包,高喊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轰”的一声,堡垒炸了,董存瑞也光荣的牺牲了,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他为新中国而奋斗;为新中国而牺牲;为新中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些只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我们要让这种精神在我们当中延续,让这种不朽的民族精神融入我们年青的血液,注入我们的灵魂。
这就是我们不朽的中华魂!谢谢大家!中华魂演讲稿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魂,五中梦》。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翻涌万年不息;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沉浮千年不变。
孔融让梨英语演讲稿

孔融让梨英语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演讲的话题是“孔融让梨”。
孔融作为一个古代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礼仪之士。
他的一生中,保持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
据说,有一次孔融和他的哥哥一起吃梨,孔融主动让梨给了他哥哥。
这个事件虽然很小,但它却展现出孔融高尚的品德和令人敬佩的行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孔融让梨”的故事。
据传,孔融在家中与哥哥共享一对梨。
孔融虽然很饿,但他却主动地将其中一个梨递给哥哥,说:“大哥先尝尝这个。
”等哥哥吃完之后,孔融才开心地品尝另外一个梨。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哥哥长辈,应该优先享受好吃的东西。
这个小小的事件深深地印刻在大家的心中,展示了孔融的谦让和仁爱。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所展现出的孔融的品质。
首先,孔融让梨展示了他高尚端正的品德。
他明明很饿,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将梨让给了哥哥。
这表明他具有一种高尚的让利之心,不计较个人利益,而是从大局出发考虑他人。
其次,孔融的行为也体现出他的谦逊和尊重长辈的态度。
他认为长辈是应该受到尊重和照顾的,他愿意为哥哥让利。
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使他在家庭和社会中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赞赏。
再次,我们可以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谦让。
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关心他人的感受。
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建立起和他人良好的关系,增进彼此的友谊和互助。
其次,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特别是长辈。
长辈带给我们生活经验和智慧,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爱护。
通过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明白这个道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孔融学习。
我们应该学着尊重他人,学着做一个谦虚和善良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贡献的人。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向伟大的人物看齐,向孔融看齐。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孔融很懂礼貌,父母非常喜爱他。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当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的一个朋友带了一些梨,送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的弟弟先挑,弟弟挑走了一个大梨。
父亲让孔融挑,孔融却挑了个最小的梨。
父亲看后十分惊讶,问孔融:“你为什么挑一个最小的梨啊?”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你为什么挑个最小的梨?”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父亲听了很高兴,夸奖孔融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懂得相互谦让、做事多为他人考虑,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