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空气(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空气(第二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空气(第二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复习作业 记忆本节课知识点
2、预习作业 预习课题二
我们能做什么?P30
酸雨
原因:SO2、NO2 可导致土壤酸
化、腐蚀动植物,金 属、建筑物

氧 原因:氟利昂等

会使人类受到过

量的太阳紫外辐射, 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
发病率显著增加
温 室
原因:CO2,甲烷等 全球变暖、地球上
效 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

上升、气候反常、土地 沙漠化、缺氧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
3、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 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 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约_③_____占 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 料; 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①___.燃烧也离不开 它; __④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 也有很广泛发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___②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请同学们回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 量。
2023/4/19
课题1 空气 第二课时
1.能够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有关性质
和用途;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学习,知道空气
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阅读课本P27最后两段,P28-30,思考 下列问题用笔在书上划出答案并记住: 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 和用途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可吸入悬浮颗粒物、臭氧等
空气污染的防治
学完本课题,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问?
1、生活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课件(空气)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课件(空气)教学课件

2.(2019·山西)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 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 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3.(原创题)下列关于O2的性质和用途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
C.考点过关 考点1:空气 1.(2019·苏州)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 国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2.(2019·重庆)2019年“世界环境日”
活动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
10.(2019·青岛)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 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 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1.下列有关氧气描述正确的是( )
A.酥脆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 气中含有氧气 B.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呼吸作用 C.夏天鱼池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 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变大 D.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 其密度比空气大
6.(2018·北京)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 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7.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 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 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 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②乙组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 烧时冒出浓厚的白__烟__;使用电烙铁可以减 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改__进__后__的__装__置__无__需__ _打__开__瓶__塞__点__燃__红__磷__,__避__免__瓶__内__空__气__外__逸__而__ _造__成__实__验__误__差_;若已知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P29讨论] ❖ (5)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
① 不能支持燃烧; ② 不易溶于水; ③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3、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78% 21% 主要成分
空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0.94%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 的组成。
2、初步认识 纯净物和混合 物的概念。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一、空气的组成 ❖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探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拉瓦锡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课内训练]
❖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4﹕1 B、1﹕4 C、1﹕5 D、4﹕5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新鲜的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D、液氧
❖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积差不多减少了1/5。另加热得到的红色粉末,得到的 气体体积与空气体积减少量相等。
❖ 拉瓦锡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
体积的1/5。
汞 + 氧气 Hg O2
氧化汞 HgO
氧化汞 HgO
汞 + 氧气 Hg O2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 [实验2—1]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瓶中先加少量水,为了使 反应后的温度迅速降低,还 能吸收生成的有害的白烟。 ③红磷应足量,使空气中氧 气充分反应。 ④点燃红磷后应立即入瓶塞紧瓶塞。 ⑤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

氢气性质实验
包括氢气的制取、收集、验纯、性 质实验等步骤,通过实验可以了解 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包括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 、性质实验等步骤,通过实验可以 了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与碱反应 等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 合物制取氧气,同时可以通过过氧化 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味,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酸性。
卤化物的性质
大多数卤化物易溶于水,形成 的盐类多具有可溶性。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硫单质的性质
硫化氢的性质
黄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形成 氢硫酸,具有还原性。
硫酸的性质
硫的氧化物的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 氧化性。
3
质量摩尔浓度
表示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 为m=n/m溶剂。
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应用
溶解度曲线
表示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可用于 判断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VS
溶解度表
列出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 用于查找特定物质在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
酸碱指示剂使用方法和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
用于指示溶液酸碱性的化学试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使用方法
将指示剂滴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变色范围
不同指示剂在不同pH值范围内发生颜色变化,如酚酞在 pH8.2~10.0范围内由无色变为红色。
盐类溶解规律及沉淀转化
盐类溶解规律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 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

2.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思考讨论 阅读材料,讨论氮气的用途。
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灯泡或食品包装袋中氧要气
21%
充入氮气;焊接金属也要用到氮气;液态氮用于医
疗手术中冷冻细胞、杀伤细胞等;此外氮气还用于
制造氮肥;氮气还用于磁悬浮列车等。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思考讨论 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经验思考 下列问题: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飞船舱中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B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四、随堂训练
3.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B )
A.风力发电
B.焚烧秸杆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有哪些用途呢?
通过日常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请你总结氮气的物理性质。
五、课堂小结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 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霓虹灯。
二、保护空气 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 2.危害:(1)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2)破
坏生态平衡;(3)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2)改善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污染物: ①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 ②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易错警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污染源: ①工厂废气:含多种有害气体 ②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③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烟尘、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引起“酸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

例3:
①变式装置中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结果 更准确 ②变式装置可防止产生的有害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 染空气
练习1:下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 弹簧夹;③将过量红磷装入45mL18×180mm试管中,将20 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 mL刻 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 数据。 (1)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③__①__②_④__(填序号) (2)图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1_ mL刻度处才停止)。
思考:实验的改进及装置的变形?
例1:
: ①变式装置中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结果 更准确 ②变式装置可防止产生的有害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 染空气
例2:按下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 磷燃烧。
①变式装置中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结果 更准确 ②变式装置可防止产生的有害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 染空气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练习2:】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再次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 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2_F_e_+__2_H_2_O_+_O_2__=_== 2Fe(OH)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1)空气的污染分两类:有害气体______、___C__O_、_____S_O2
NO2
煤等化石燃料
三废种气及、粉汽尘车。 尾污气染、源农有作物__秸__秆__的__焚__烧_等__。___的燃烧、工厂排出的
(2)净化空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_____________ 开发新能源
(_答_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_等(写出一点)。
(2)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满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
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 (4)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室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③A.氯水酸倒钾流制氧气实验完毕,B先.将温导度管过移高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C.容器破裂
D.反应过慢
剖析:①在试管中加热胆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②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 瓶底;③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 热,它答们案的:目C的都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入反应容器,引起容器破 裂。
合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高__锰_酸__钾___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2)实验室还能采用单独加热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氧气,
(3)实验室还可采用加热_______和氯_酸__钾_____的二混氧合化物锰 来制 MnO2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
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1.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
出其他的装置图吗? 图甲:利用放大镜聚光的原理点燃 白磷;
图乙:利用热水对瓶内的白磷加热 直至其燃烧;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图丙:对密闭容器内的白磷加热,使 其燃烧,待燃烧结束,装置冷 却后,打开弹簧夹,根据注射 器活塞的位置来确定测量值。
随堂训练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
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C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随堂训练
2.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
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 积1/5的结论。
引申拓展 受当时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拉瓦锡当 时并不能确定不支持燃烧的剩余4/5气体的成分, 误认为剩余的气体都是氮气,得出了空气是由氧 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认 识到空气中除氧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
讲授新课
二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观察与思考
实验用品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将空瓶在水中向下压 ——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4)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资料: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 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 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5.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 于大自 然是“ 不隔” 的,是 父子亲 和的关 系,没 有奴役 自然的 态度。 中国人 对他的 用具, 不只是 用来控 制自然 ,以图 生存, 他更希 望能在 每件用 品里面 ,表出 对自然 的敬爱 ,把大 自然里 启示着 的和谐 、秩序 ,它内 部的音 乐、诗 ,表现 在具体 而微的 器皿中 。一个 鼎要能 表象天 地人。
1)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2)红磷的量不足
3)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 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 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 ,有着 为官的 阅历和 广阔的 视野, 对下层 民众生 活有深 刻的了 解。他 们既可 以将下 情上迭 ,也可 以将官 方的意 旨贯彻 于民间 。
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 民众的 责任, 同时参 与地方 教育和 地方管 理,引 领着一 方社会 的发展 。乡绅 群体的 消失, 使乡村 失去了 传统文 化的传 承人, 失去了 文化颁 被和灵 魂,没 有了
3.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 的凝聚 力也随 之消失 。加之 城乡教 育费源 配置的 巨大反 差,加 剧了农 村人口 向城市 流动的 速度与 规模, 使农村 开始变 成文化 沙漠。
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 始也最 普遍的 三位一 体的艺 术所同 具的一 个要素 。节奏 不仅见 于艺术 作品, 也见于 人的生 理活动 。人体 中呼吸 、循环 、运动 等器官 本身的 自然的 有规律 的起伏 流转就 是节奏 。
讨论与交流: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若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 什么?
3、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 什么?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讨论与交流:
4、在实验中,有时集气瓶中气体减少 的体积会小于1/5?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稀有气体
21% 0.03% 0.94%
水蒸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
实验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 上升约1/5。
结论: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化学反应表达式: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交流讨论: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混合物或是纯 净物?
判断方法: 1)分析物质的组成。 2)根据有无固定的化学符号表示。
练习:课本P32习题2、3(2)(3)
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 的区别 清晰起 来。小 说中的 故事可 以来自 想象, 不一定 是作者 的亲历 亲闻。 小说家 常闭门 构思, 作品大 多诞生 于他们 的离群 索居的 时候, 小说家 可以闲 坐在布 宜诺斯 艾利斯 的图书 馆中, 或者在 巴黎一 间终年 不见阳 光的阁 楼里, 杜撰他 们想象 中的历 险故事 。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一个固定的化学符号 (化学式)表示。如氧气-O2
2)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 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没 有化学符号表示。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人 教 版 九 年 级上册 化学课 件:2. 1空气第 1课时 (共16张 PPT)
回顾本课知识:
1、说出空气中含有的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什么叫混合物?纯净物?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其化学反应表达式怎么写?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拉瓦锡最早利用天平 研究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
舍 勒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化学大师。
一、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二氧化碳 ( CO2 )
7.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 见闻、 掌故和 趣事, 当他晚 年坐在 火炉旁 给孩子 们讲述 这一切 的时候 ,他本 人就是 故事的 一部分 。传统 故事是 否值得 转述, 往往只 取决于 故事本 事的趣 味性和 可流传 性。
8.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 程度的 减损或 逐渐消 失。现 代小说 家对待 故事的 方式复 杂多变 ,以实 现他们 特殊的 叙事目 的。小 说家呈 现人生 ,有时 会写到 难以言 喻的个 人经验 ,他们 会调整 讲故事 的方式 ,甚至 将虚构 和表述 的重心 挪到故 事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