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的鱼和会说话的法律_人生故事
卞之琳《鱼化石》的思想内涵

卞之琳《鱼化石》的思想内涵吕如梦摘要:《鱼化石》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该诗虽篇幅短小,但却巧妙精致,意蕴深远。
这首诗表面上这首诗看起来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最终却上升到人生的得失、变化与永恒的层面上的思考,值得反复品味。
本文就将通过对这首诗的细读,来一探其思想内涵。
关键词:鱼化石爱情人生得失变化永恒卞之琳是京派作家中较有影响的一位,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就是由“主情”向“主智”转变,他的诗歌中较多地表现出了他思考的哲思,往往有着深远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鱼化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篇幅短小,却巧妙精致,淋漓尽致地地反映了他的创作风格,不失为卞诗中的佳作。
原诗如下: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你真象镜子一样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本文接下来就将对此诗进行分析,来探究其思想内涵。
在括号内的部分中诗人给了一个界定,说这首诗的内容是一条鱼或是一个女子所说的,而诗的主体部分也确实是一种独白式的喃喃自语。
这种界定,看似给出了明确的叙述者,实际上却是增加了朦胧性。
首先,一条鱼是不会说话的,用“说”显然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这就会引起读者对于叙述者身份的再次猜测。
其次,女子所说的话也一定是委婉曲折的,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联想的空间。
其实这样的界定同时也是诗人对叙述者身份的质疑,有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其中。
诗的简短精炼也增加了这种朦胧感,其主体部分用短短的四句就描述了一次爱情的完整过程,从爱情的发生,到爱情的发展过程,直至爱情的最终结果。
一、爱情的发生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爱情的发生。
“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法国保尔·艾吕亚有两行诗:“她有我的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的眸子的颜色。
”卞之琳改变了叙述者的角度,让恋爱中的女子自己说出来,更体现她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鱼和水的传统意象的运用也使得卞之琳的诗句更具中国传统的古典美,也增添了诗句的灵动性。
这两句写出了鱼和水之间那种没有间隔的亲密感情。
养鱼心情句子

养鱼⼼情句⼦1. 养鱼的⼼情发表说说1、养鱼其实就跟照顾孩⼦⼀样,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你们之间是有着交流的,你要是时间久了没照顾到它,他们也会想你,也会抑郁,甚⾄会死,⼩可爱们,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起⽣活哦。
2、开始正式上班后,每天在带娃和⼯作之间忙碌,没有其他时间精⼒做别的事情,养鱼孩⼦的过程,同样也是重塑⾃我的过程。
这种感觉很真实充实。
3、刚买回来的⾦鱼,因为鱼缸⼝不⼩⼼被盖住了,等发现的时候,鱼⼉由于缺氧,已经奄奄⼀息啦。
,但是最后在熊孩⼦⾯前护住那模型的还是她啊。
4、妈咪虽然没有耐⼼养鱼,嘴上说着把那堆⾼达战舰都扔掉。
5、鱼缸⾥有⼏只⾦鱼在⾃由地游动着。
6、在鱼缸⾥,尽管它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的,也是长得最快的。
7、鱼缸⾥养着各⾊各样的鱼。
8、养鱼重在养⽔,养树重在养根,养孩⼦中在养⼼。
9、鱼缸⾥,怪模怪样的热带鱼游来游去。
2. 表达养鱼的句⼦有哪些1.业余时间,种种花,养养鱼,确实是赏⼼乐事。
2.在河边挖池塘养鱼,是你的如意算盘吧,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河上游正在建⼀座造纸⼚,受污染的河⽔能养鱼吗?3.养鱼他可是科班出⾝,肯定是胜任愉快。
4.业余时⼼,种种花,养养鱼,确实是赏⼼乐事。
5.渔民们根据沿海的地利条件,⼤量地开展⽹箱养鱼作业。
6. ⼀位尼⽇利亚阿布贾的听众想要深⼊了解池塘养鱼.7.⽣态保护措施,包括沿边界道路种植4,660棵树和重建地盘内的养鱼池。
8.⽔⽹藻对于养鱼业来说危害极⼤. 9.此外,隧道深处留出的热⽔,温度可达50度,被输送到养鱼场,⼀位企业家甚⾄希望对它加以利⽤,⽣产出瑞⼠⾃⼰的鱼⼦酱。
10.从龙皇海鲜楼后窗拍出去,远处可以看见咸⽔港渔村,跟停浮在海⾯上的养鱼场。
11.这就像⼀⼩我私⼈在没有⽔的⼤⼽壁中,这⼩我私⼈要养鱼同样,是极难使成为事实的。
12.通过对龟鱼混养⽔体⽔质与养鱼⽔体⽔质进⾏监测,观察龟鱼混养对⽔质的影响。
13. 有些是养鱼场基因改造的鱼,其余的则是嘴被钩住或是被巨⼤的拖⽹渔船⽹住,拖⽹渔船所过之处⼀路捕杀。
不会说话的鱼和会说话的法律

不会说话的鱼和会说话的法律《美国联邦判例法典》有这样一个判例: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一项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水库的项目,用于发电,先后投入了一亿多美元。
当大坝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生物学家们发现大坝底有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类,如果大坝最终建成的话,将影响这种鱼的生活环境并导致它的灭绝。
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法院裁定大坝停工并判决禁止任何人包括政府在此修建水库。
第一次诉讼,他们失败了,因为一审法院认为大坝已经接近完工,浪费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钱去保护一种小鱼在经济上是不上算的,也是不明智的,拒绝判令大坝停工。
这个环保组织不屈不挠地将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并申请法庭发出裁定,在诉讼期间暂停大坝的施工,以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
终于,这些小鱼儿在最高法院赢得了它们生存的权利,法院判决停止大坝的建设,依据的是国家在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
这些小鱼可以在它们的家园继续自由地栖息,它们身后,是那座被永久废弃的价值一亿多美元的大坝。
之后,一家新闻传媒对这个问题进行公众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纳税人认为停止大坝建设是对的。
一个看似简单的案例,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的确,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和对生存环境质量的关注,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理解并认同这种似乎是不等价的选择。
但作为一个法官,透过这种令人感动的人文精神对决于价值规律的胜利,我却发现另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类似的问题发生在中国,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首先是由谁来起诉的问题。
西方法律的制度设计中,公益诉讼或者违宪诉讼的起诉权被赋予了公益社团甚至普通的公民,一个社团或公民只要认为政府或政府的某个行为已经侵害到公众的权益,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这些行为有无侵害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我们的法律设置却不行,鱼不会说话,因而不可能是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主体,能为它们说话的人,却因为法律的设置而不能代为提起诉讼,这种纠纷或说是矛盾根本就无法启动司法程序。
会说话的鱼

会说话的鱼你知道
我从未去过也不会去海边
你告诉我
海里有一只会说话的鱼
他每天都在向天空中的鸟儿讲海里的故事
鸟儿飞不进海里
看不见海底的鱼儿家里
全是他飞翔的身躯
我一直都知道
那个讲故事的其实是你
怎么会有笨女孩12点钟离去留下一只水晶鞋就像一只乌鸦放弃嘴里的肉给狐狸
我祈祷
灰姑娘的童话里的仙女
请不要把我写进故事里
我怕我会再次迷失自己
你又会命令我记住回忆
而你不再是记忆中的你
你白色的衬衫早已退去
我记得那你手洗的痕迹
以及
衣服里纯洁无瑕的你
如今的你如那只会说话的鱼
向空中的鸟儿讲卖火柴的小女孩
怎么会有小女孩跑进海里
最终微笑死去只是料定的结局
很奇怪海里也会下雪下雨
如同我干涸的眼睛竟分泌出同情的液体而我依然愿意相信
点着蜡烛陪你
沉迷
最终如蜡烛一样熄灭
死亡在柔软的泪水里
这是否也算一个
童话般的结局
我亲爱的会说话的鱼……。
读《海的女儿》有感(精选15篇)

读《海的女儿》有感(精选15篇)读《海的女儿》有感1寒假中重读了《海的女儿》这篇凄惨的童话故事:善良美丽的小人鱼因为向往人类的生活,因为喜欢年轻英俊的王子,一心要变为人形。
为此,她自愿放弃了在海洋里的优越生活,放弃了说话的权利为了用甜美的声音来从女巫那里换来变为人形的魔药,另外,小人鱼还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王子必须娶小人鱼为妻,否则小人鱼就会变为泡沫。
但是,王子误以为是邻国的公主救了他的性命,出于感恩的目的,王子要放弃心爱的小人鱼,娶邻国的公主为妻尽管事实上,是小人鱼而不是邻国的公主救了王子的性命。
小人鱼因为不能说话,无法告诉王子事情的真相,又不忍心杀了王子换取自己重回大海生活的机会,而选择了牺牲自己在王子和邻国公主结婚的那天变为海里的泡沫。
小人鱼无疑是善良美丽的,她向往美好,但是从不愿为自己去牺牲别人;王子也不是坏人,他知恩图报,尽管喜欢小人鱼,还是娶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邻国公主因为王子不知道是小人鱼救了自己的实情。
小人鱼和王子都没有错,但是悲剧却酿成了,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小人鱼无法告诉王子是自己而不是邻国公主救了他,如果王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肯定会娶小人鱼为妻,那么,小人鱼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当然,童话从一开始就为小人鱼不会说话做了铺垫,小人鱼为了变成人形而用自己的甜美声音换了女巫的魔药,但是,另一个因素也要注意到小人鱼不会写字,如果小人鱼学过写字,她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写给王子看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说,小人鱼的悲剧是不该发生的,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会写字,类似的悲剧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读《海的女儿》有感2我感激地说:"对啊。
立刻只听到写字声和“沙沙沙。
啥也看不见了吧;爷爷不到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开摩托车。
让妈妈担心受怕。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而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安徒生童话》的其中一篇:《海的女儿》。
这篇__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生活在海底的人鱼公主,向往人类陆地上的世界和不灭的灵魂,那位最小的公主,在她十五岁生日那天,浮出了海面。
我的动物朋友作文六角恐龙鱼

我的动物朋友作文六角恐龙鱼示例范文第一篇:《我的神奇伙伴——六角恐龙鱼》“哇,你快来看呀,这六角恐龙鱼太有意思啦!”我兴奋地朝着弟弟喊着。
这还要从那个周末的下午说起。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
我和弟弟在客厅里百无聊赖地玩着游戏,突然妈妈提议说带我们去水族店逛逛。
一听到这个,我和弟弟立马来了精神,欢呼着就跟着妈妈出了门。
水族店里的景象真让我们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鱼儿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游来游去,就像一场华丽的水下舞会。
就在我和弟弟兴奋地东张西望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那独特的六角恐龙鱼。
它们安静地待在鱼缸里,粉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那可爱的模样瞬间就把我吸引住了。
“妈妈,我想要六角恐龙鱼!”我迫不及待地说道。
妈妈看着我那渴望的眼神,笑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们带着几条六角恐龙鱼和配套的鱼缸、饲料等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和弟弟就开始忙碌起来,小心翼翼地把六角恐龙鱼放进鱼缸里,看着它们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着,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嘿,弟弟,你说它们像不像小小的恐龙呀?”我笑着问弟弟。
“太像啦!真神奇呀,它们怎么会长成这样呢?”弟弟好奇地盯着鱼缸。
从那以后,六角恐龙鱼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
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们,给它们喂喂食。
有时候我会坐在鱼缸前,静静地看着它们,想象着它们在水下的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一次,我发现有一条六角恐龙鱼似乎不太爱动,我心里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弟弟,快来呀,这条鱼是不是生病了呀?”我焦急地喊道。
弟弟赶紧跑过来,我们俩围着鱼缸,满脸的担心。
“哎呀,不会有事的啦,可能它只是累了。
”弟弟安慰我道。
我还是不放心,赶紧上网查了查相关的资料,又仔细地观察了好久,才确定它真的只是有点懒而已,哈哈,可把我给吓坏了。
六角恐龙鱼呀,你们就是我的快乐源泉,是我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你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陪伴。
我会一直好好照顾你们,看着你们在这个小小的鱼缸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听鱼说话》

杰米的邻居老人发现了杰米与鱼的对话,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并告诉了镇上的人们。镇上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些人相信,有些 人怀疑。杰米开始感到压力和不安。
情节概述
• 结局: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镇上的一个小孩突然失踪了。镇上的人们开始恐慌起来。杰米想到了他的朋友— —鱼,他向鱼询问小孩的下落。鱼告诉杰米,小孩在一个危险的地方,需要立即去救他。杰米决定立即去救小 孩,尽管他知道这将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小孩,并成功地救出了他。镇上的 人们为此感到非常感激和敬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杰米与鱼的友谊和对话,并意识到这是一种神奇的自然力量 。他们开始更加珍视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杰非常热爱自然,他喜欢和动物们玩耍,尊重每一个生命。他深知生命的宝贵,对死亡 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爷爷的人物性格及对小杰的影响
智慧、沉稳
爷爷是一个非常智慧和沉稳的人 。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小杰 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他的沉稳和 冷静也影响了小杰,让他变得更 加坚强和勇敢。
对细节的刻画与描绘
细节刻画
作者对故事中的细节描绘非常精细,如对鱼的形象、生 活习性等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的 氛围和情境。
描绘方式
作者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和描绘手法,如用色彩、光线 等来表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 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06
总结与评价
对故事的整体感悟与启示
人物设定
主角
一个小镇上的少年,名叫杰米。
配角
杰米的邻居,一位年迈的老人;密西西比河里的鱼。
情节概述
01
开场
杰米在密西西比河边垂钓,却一无所获,感到非常沮丧。这时,他听到
曾广贤全文及译文

增广贤文上集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译:古代圣贤的名言,给你亲切有益的教导。
经过广泛搜集扩大篇幅,会令你多有所见多有所闻。
观察今天的事应当借鉴古代历史,没有古代的历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2、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译:遇事应当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对方,对人应当用自己的心去体谅别人的心。
酒应当同知心朋友一起欢饮,诗应当对懂得艺术的人吟诵。
相互认识的人遍布天下,称得上知心朋友的能有几个人?友人相遇总像初次相遇那样谦恭,直到老年相互也不会形成怨恨。
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译:接近水才能知道鱼的习性,接近山才能知道鸟的习性。
容易暴涨也容易消退的是山间溪水,容易变化又容易反复的是小人的心。
运气离去黄金会变成烂铁,时来运转生铁也会贵如黄金。
读书须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4、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译:与人只谈些浅显的话就可以了,不要把心里想的全部说出来。
用心栽的花往往并不开花,无意插的柳树有时却长成绿荫。
画龙和虎的形态容易,画出骨骼却很难,了解人的面貌容易,了解人的心却很难。
钱财如同粪土,仁义才价值千金。
5、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译:流水从滩头泻下并不是有意之举,白云从山峰飘出也全出于自然。
路途长远才会了解马的力量大小,经过的事情多了就会了解人的心好坏。
马行走时有气无力全因为很瘦弱,人行事不风流不潇洒只因为他穷。
6、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会说话的鱼和会说话的法律
《美国联邦判例法典》有这样一个判例: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一项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水库的项目,用于发电,先后投入了一亿多美元。
当大坝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生物学家们发现大坝底有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种,如果大坝最终建成的话,将影响这种鱼的生活环境并导致它们的灭绝。
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法院裁定大坝停工并判决禁止任何人包括政府在此修建水库。
第一次诉讼,他们失败了,因为一审法院认为大坝已经接近完工,浪费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钱去保护一种小鱼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也是不明智的,拒绝判令大坝停工。
这个环保组织不屈不挠地将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并申请法庭发出裁定,在诉讼期间暂停大坝的施工,以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
终于,这些小鱼儿在最高法院赢得了它们生存的权利,法院判决停止大坝的建设,依据的是国家在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
这些小鱼可以在它们的家园继续自由地栖息,它们身后,是那座被永久废弃的价值一亿多美元的大坝。
之后,一家新闻传媒对这个问题进行公众调查,90%以上的纳税人认为停止大坝建设是对的。
一个看似简单的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
的确,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和对生存环境质量的关注,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理解并认同这种似乎是不等价的选择。
但作为一个法官,透过这种令人感动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规律对决的胜利,我却发现另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类似的问题发生在中国,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首先是由谁来起诉的问题。
在西方法律的制度设计中,公益诉讼或者违宪诉讼的起诉权被赋予了公益社团甚至普通的公民,一个社团或公
民只要认为政府或政府的某个行为已经侵害到公众的权益,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这些行为有无侵害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我们的法律设置却不行,鱼不会说话,因而不可能是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主体,能为它们说话的人,却因为法律的设置而不能代为提起诉讼,这种纠纷或说是矛盾根本就无法启动司法程序。
于是,在报纸或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报道:某位科学家在某地发现某种濒危物种后,就倾自己的力量去研究保护,但毁灭的力量因为利益的驱动十分强大而难以抗拒,在不停的奔走中,他的呼号转徙终于得到国务院某领导的重视并作出批示,这个物种终于得到了保护;某位文物保护专家奋力保护某个古迹,在各有关部门的干涉下,文物终于得到了保护,等等,不一而足。
看着这些报道,我的心情却一点也不轻松。
在钦佩他们精神的同时也为结局感到稍许欣慰,但又一想,努力了却失败的又占多少呢?在毁
灭过程中无人关注的又有多少?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起诉权交给普通的公民或者是相关的社团呢?鱼
不会说话,但有关的环保组织可以替它们在法庭上说话;记载着历史沧桑的文物无言,但每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公民都可以在法庭上陈述它的权利。
这种基于公益目的的诉讼甚至可以扩展到政府的文件上,如果你发现某个乡政府发出的红头文件属于乱收费之类,你完全可以“告他没商量”,新颁布的《行政复议法》就增加了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规定,这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史上,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
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能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有人站在法庭上说:“这些鱼儿虽不能说话,但正义和法律要求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