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气候性斑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烟草气候斑病怎么办?烟草气候性斑点病用药

烟草气候斑病怎么办?烟草气候性斑点病用药【常见问题】烟草气候斑病怎么办?【专家解答】烟草气候斑病是烟草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旦染上,将严重影响烟草的品种和产量,需及时防治。
而烟农们想要更好的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了解烟草气候斑病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烟草气候斑病的为害症状因烟草生育期、气候及烟草品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
主要在移栽后3~6周烟株的中、下部叶片上。
受害叶片正面出现许多密集的、不定形的水渍状小斑,直径1~3毫米。
斑点常集中在主脉和侧脉的两侧,若发生在正在伸展的叶片上,则多集中在叶尖部分。
斑点初为褐色,在1~2天内变为灰白或白色,中心坏死,边缘组织失绿。
在较敏感的烤烟品种上,当病斑融合时,可引起叶片大面积枯死,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仅残留主脉和支脉的骨架。
在受严重为害的白肋烟上,病斑常在症状出现后1~2周内穿孔。
在马里兰烟,除在叶片出现斑点外,常伴随烟株早衰和叶片脱落。
不论何种类型,病斑均不透明,也无黑点或灰色霉状物。
二、烟草气候斑病的防治方法1.做好环保工作:要预防烟草气候斑病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要做好环保工作,减少大气污染。
臭氧是太阳紫外线光化学反应的产物,二氧化氮和碳水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也可形成臭氧,所以汽车尾气、工业和家庭燃烧排出的废气,为大气层提供大量制造臭氧的原料,这也是烟草气候斑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的原因之一。
2.注意培育和选用抗(耐)病品种:国外的一些品种对臭氧不太敏感,在一定浓度下受害较轻,如F200、F221;白肋烟49;G33;柯克347;Ky17;Conn 7D等。
国内有的品种如中烟90、中烟14;黄花大金元等受害较轻。
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筛选鉴定。
3.气候性斑点病用药:喷施抗臭氧剂(如活性炭、三甲基喹啉),或喷施气孔关闭剂(如醋酸二苯汞溶液)诱导气孔关闭,可减少臭氧对烟叶的为害。
有人用7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灌根,用20%萎锈灵3000倍液或80%代森锌、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叶,曾获得一定防效,可试用。
烟草病虫害种类产生原因与防治

烟草病虫害种类产生原因与防治烟草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作物之一,因其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消费群体,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由于烟草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的限制较多,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给烟草的生产和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预防和控制烟草病虫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1.黑腐病:该病由一种真菌引起,发病时在烟叶上产生黑色斑点,慢慢扩大,而且渗出黑色分泌物,使烟叶变黑,严重损坏烟草质量。
该病的防治方法是栽培健康烟种,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一旦发现就立即施药。
2.烟青枯病:该病由一种细菌引起,导致烟草根系受损,导致植株缺乏养分,表现为株高矮、黄萎、叶片枯黄、畸形,从而影响到烟草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是采用健康种子种植烟草,培育土壤菌群,加强管理和灌溉,在发现病害后立即采用药物进行施药。
3.烟青霉菌病:该病由霉菌引起,烟草叶片表面产生白色霉层,叶子上出现灰绿色水渍,使烟草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是加强烟草田间管理,控制通风湿度,及时发现病害后采用药物进行施药。
二、虫害1.烟草烟粉虱:这种虫害是烟草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会使烟叶叶面起泡状的小斑点,并在叶面上喷洒一层白色粉末,严重影响烟草品质。
防治方法是在育苗和移栽期间进行定期喷洒杀虫剂,加强烟草田间管理和清理,定期进行病害和虫害监测。
2.烟草烟青虫:该虫害主要危害烟草叶片,直接吸食烟草的汁液,使烟叶颜色不佳,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是在移栽周期,通过喷洒杀虫剂等加强对烟草的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并采取有效措施。
总结:为防治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从选择种质,管理烟草的土壤和环境,清理烟草田间杂草等方面,加强对烟草田间管理。
如果较严重病虫害已经造成烟草叶片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烟草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烟草气候性斑点研究及综述1

烟草气候性斑点研究及综述1烟草气候性斑点研究及综述学号:20090317 姓名:刘来摘要:烟草气候斑点病(Tobacco Weather fleck)是大气污染所致的叶斑病害,也是世界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在我国八十年代末普遍发生,严重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病害。
本文着重国内开展的研究,对该病的危害情况、病因、致病背景和综合防治等方面试作综述,旨在促进对这一新病害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烟草气候性斑点病综述)为主污染所致烟草气候斑点病(Weather fleck),是以大气中臭氧(O3的非侵染性叶斑病害,是世界烟草主要病害之一【1】。
在我国,该病害有传统品种上未见报道,自八十年代末全面推广外引烤烟品种后才普遍发生,严重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病害(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总结,1992)。
为此,本文着重国内的研究文献,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因、发病条件和防治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促进我国对这一新病害的深入研究。
1.烟草气候性斑点的发病症状及规律烟草气候性斑点病一般发生于烟草团棵期至旺长期中下部已全部伸展的叶片上,在适宜于病害发生的条件下,旺长后期至成熟采收中后期的中上部叶片也时有发生,而且病害仅发生于某一部位的叶片上,病害发生的时期不同,病害的症状也不同。
陈锦云依据Lucas、高乔婉等的图文资料,通过对福建省烟田的病害普查、病斑外观表征比照和动态胁迫治病模拟,认定气候斑点病症状有白点型、褐斑型、环斑型和尘灰型4种类型【2】。
由于我国栽培烟草品种多,烟区分布广,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复杂多变,这可能导致气候斑点病发病症状出现多种类型。
在我国烟草生产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症状:(1)白斑型:病害发生于团棵期后中下部叶片上。
叶片正面出现许多水渍状小斑,病斑一般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1-3毫米,后变褐色,在1-2天内再变为灰白色至白色,病斑外缘组织稍退绿变黄,病斑常集中在主脉和侧脉两侧和叶尖上。
最后病斑中心坏死、下陷,严重时穿孔、脱落。
(烟草行业)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

(烟草行业)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常见烟草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州烟草研究所1烟草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1烟草苗期主要病害简述1.1.1烟草炭疽病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烟草各生育期、叶、茎、蒴果均可受害,但以苗期受害重,严重的可使烟苗枯死。
症状:感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圆形,周围隆起,中央凹陷,病斑颜色灰白到黄褐色。
易和气候斑混淆,其区别是:气候斑多发生于团棵至旺长期,斑点多集中于叶尖,病斑比炭疽病病斑小,且不规则。
苗床留苗过密,湿度过大排水不良,温度在25~30℃条件下易发病。
1.1.2猝倒病分布:苗床常见病害,南方烟区重于北方烟区,个别省发生重壹些,壹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症状:主要在3叶期内以前发生。
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发病后期象开水烫过,烟苗成片死亡,成“补丁状”,天气潮湿时,有菌丝。
易和立枯病混淆。
立枯病常发生于三叶期以后,发病速度较猝倒病慢,在苗床上可见有菌核。
发病条件:猝倒病发生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低温、高湿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温度低于24℃,苗床排水不良,降雨过多易于发病。
1.1.3立枯病分布:全国各烟区均有分布,但危害不重。
症状:危害部位为茎基部,起初在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后茎部显著凹陷收缩、变细,甚至倒伏。
发病壹般在三叶期以后发生。
发生条件:中温、中湿利于发病,温度20℃以下,往往在揭膜后,遇干旱风后引起发病。
1.2苗床期病害综合防治1.2.1苗床地的选择及苗床期卫生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无病地作苗床,施用无菌肥料,远离烤房和菜园地。
发现病苗拔出抛出田外、烧毁深埋。
1.2.2苗床土消毒将肥料施入已做好的苗床,翻匀,用支架撑好,用塑料薄膜覆盖,用40克/m2溴甲烷熏蒸,密封至少48小时,然后揭膜散毒48~72小时,整平苗床,灌足底水,再播种。
为防治烟草病毒病在播种、假植前、剪叶前、移栽前均应喷施抗病毒药剂,播种时可将抗病毒剂药液代替第壹次浇水施用。
烟草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合, 包括亲本共 2 个基 因型 , 20 年分别进行盆 1 于 02
栽 和大 田试验 。
1 1 大 田试 验 .
将亲本和各杂交组合材料种植于河南省平原烟 区, 砂壤土 , 田间随机 区组 排列 , 区面积 3 2 小 3 , m 3 次重复 。 种植密度为每 6 7 2 6 栽植 1 0 株。 月 2 m 0 4 5 2
1 6
维普资讯
第1 期
殷全玉等 : 烟草对气候斑点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a , r n箱内臭氧浓度达到 60 1 I / 4 后取 i 5  ̄ 0  ̄ m 。2 g h 出烟株 , 调查臭氧伤害情况( 用气候斑点病病情指数
作者简介 : 全玉(95 )女 , 殷 17一 , 助教, 河南 固始人 , 主要从事烟草 化学 的教学 和研究工作。E m i qmyy t . m - a :uau@o C l m' o ,通讯作者 : I e 杨铁钊 (96 ) , 15一 , 教授 , 男 河南临额 人 , 主要从事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 mi ynt za@ ao. rc - a :ageho yho o . l i cn n 收稿 目期 :050.5 20-9. . 2
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为抗病品种的选
8%, 5 光照强度 80 m l : 。 0  ̄ om・ / s 12 盆栽试 验 . 在株高约 5 l 移栽后 4 , 5 , 时( Ca l 5 单株叶片数为 d 8 9 ,将盆栽烟株置于 L H 10 G型光照培养 - 片) R 一 - 5 箱 内 ,O 1 ℃低温下臭氧处理 , 低温处理 时间 2 , 4 其 h 中前 1 伴 以臭氧处理 。臭氧释放方式 : 2 h 用大连产 P W一 L C 1 型臭氧发生仪每 隔 5 i 5mn向光照培养箱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烟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东起黄海之滨,西至伊犁边陲,南起海南岛,北迄白山黑水间。
在经度74°~135°,纬度180°~53°范围内,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到处都有烟草的足迹。
因此,了解我国烟草的常见病害,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一、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其重要性仅次于普通花叶病毒病。
在我国各烟区都有发生,而以黄淮、华中及华南烟区发生较重。
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台湾烟区,其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普通花叶病。
近几年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重病区在流行年份减产25%-30%,严重时常减产50%左右。
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施木克值降低,品质下降,尼古丁含量稍降。
但总的来说,产量的损失要超过品质的损失。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泛,是第一个发现可以同时侵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病毒。
可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菊科等作物达45个科的300多种植物。
(1)症状: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致烟草花叶,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
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病叶形成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并常呈现疮斑。
有的病叶表面呈革质、叶畸形、成线状;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片细长;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的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有的叶片呈现黄色斑驳,有的整株黄化。
早期受侵染的烟株,严重矮化,高度不及健株一半。
这一病毒的株系很多,不同烟草品种间对病毒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表现的症状常有变化。
病叶中的栅栏组织细胞缩短、海绵组织的薄壁组织被压紧,叶片变薄,病叶的叶绿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受压而缩小,病叶维管束直径也小于健叶,病叶细胞内无细胞内含物。
(2)病源: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粒体为球状正二十面体,直径28-30nm,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烟草病害解读及防控分析

烟草病害解读及防控分析一、烟草黑胫病黑胫病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
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黑胫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降雨及田间土壤湿度过高是黑胫病流行的关键性因素。
发病规律:①黑胫病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病株残体和土壤、肥料中越冬,一般可存活3-5年。
②大田期和苗床期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带病的土壤,其次是灌溉水和雨水及农家肥料,带病烟苗也是大田的重要初侵染来源之一。
③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地表0-5cm的土层内活动,5cm以下的土层中含菌量明显下降,15cm以下则很少有该菌的活动。
发病症状:①穿大褂: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影响水分的运输,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大雨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自然凋萎,然后枯死,所以称为“穿大褂”;②“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常发生圆形大斑,直径可达4-5厘米,病斑实无明显的边缘,水渍状暗绿色,后迅速扩大,中央呈褐色,隐级有轮纹,形如膏药状;③笋节状或碟片状:剖开病茎则是髓部干缩呈碟片状,整体看像笋节状,其间生有棉絮状物。
但注意与茎腐病混淆要从病原区别,在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绒状物,即菌丝体和孢子囊;④腰烂:叶柄上的病斑放大,至通过主脉,叶柄蔓延到茎部而造成茎中部腐烂,群众称为腰烂,在此茎斑上的叶片萎蔫,甚至枯死。
防控经验分享: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③精细整地,起垄高,及时清理烟沟;④适当早栽,避过发病的高温多雨季节;⑤及时揭膜培土,减少染病机会;⑥药剂防治:移栽时随定根水使用枯木逢春(枯芽春®+木每灵®)一套/亩,发病初期,及时拔出病株,并对周围健康株用枯芽春®375倍+木每灵®500倍喷淋基部处理,每株100-200ml药液,间隔5-7天,灌根2-3次。
二、根黑腐病发病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
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者病根全部变黑腐烂,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病株地上部呈现生长缓慢,色黄,矮化。
12种烤烟主要病虫害图解ppt课件

70%恶霉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洒800克一亩。(长双圣瑞)30%甲霜,恶霉
灵按例比配喷雾,有一定防治效果;600倍青枯灵灌根或茎部喷淋、根区土壤
培育无病壮苗;③每2-3 年实行一次轮作;
④保持田间操作卫生,先操作健株,后操作
病株,并及时用肥皂洗手,不在田间吸烟;
⑤适时早播、早栽;⑥药剂防治:用(2万单 位)/(毫升)宁南霉素进行叶面喷雾;6%密 肽霉素喷雾或30%壬菌铜+0.3%四霉素按例 配喷雾
•
普通花叶病
5
炭疽病
• (1)症状:最初发病多在下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可扩大为0.2-0.5 厘米小圆斑。 病斑中央灰色或黄褐色,略凹陷、边缘微隆起,形成雨滴,故有“水点子”之称。叶脉、叶柄上病 斑为梭形、黑褐色、凹陷、纵裂。
卷,叶面凸凹不平呈“耳突状”,上部新叶
抽出后还产生枯死斑,称为花叶灼斑;较早 发病植株明显矮化。
•
(2)发病规律:①气温偏高,干旱少雨
的天气发病重;②晚栽的比早栽的烟田发病
重;③连作田块发病重;④管理不当、土层
薄,施肥不足的田块发病重;⑤此病害主要
是接触传染,大量传播主要是人们的田间农 事操作。
•
(3)防治方法:①种植抗耐病品种;②
进行反复传播;③移栽期及旺长期发病较重;④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⑤在24℃-32℃的适温下,凡雨季早,雨量大和高温、地势低洼、土
壤粘重的地块发病重。
•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③精细整地,起垄高,
及时清理烟沟;④适当早栽,避过发病的高温多雨季节;⑤及时揭膜
培土,减少染病机会;⑥药剂防治: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侵染;③氮肥过多,烟叶生长过旺,种植密度大,田间管理差或少日照易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气候性斑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烟草气候性斑点病又名臭氧斑点病,它是一种非浸染病害,该病害的症状因发生时期和发生条件的不同,有很多类型,但其中的褐斑型易于烟草炭疽病混淆,虽然两种病害有几种相同的药剂可以防治,但是针对各自病害发生的原因不同,同种药剂防治的机理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选择正确的防治药剂,我们要分清两种病害的区别。
要区别两种病害,就要先了解病害的病原。
气候性斑点病是因空气中突然增加的臭氧通过烟叶表面的气孔进入气腔内,浸染叶片内的幼嫩组织(栅栏组织),使原生质浓缩,细胞壁瓦解,形成的病斑。
因烟株的中上部叶片的气孔数量比顶叶多,关闭速度比顶叶慢,且叶片在水分多,湿度大时,气孔张开度大,所以最先表现出症状的部位一般是中上部叶或下部叶。
据调查表明,臭氧毒害是感染气候性斑点病的主因,但低温,特别是烟株旺长阶段气温下降,土壤中缺磷时气候性斑点病会加重。
防治气候性斑点病的药剂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锌等,该类药剂起作用不是因为它能去掉或降低臭氧浓度,而是因为它里面含有抗氧化剂,喷施在叶片表面能使烟叶表面的气孔关闭,防止被氧化。
根据这一防治机理,我们还可以选用波尔多液,它是一种悬浮剂,能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臭氧。
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黑盘胞菌寄生在病株残体、土壤、肥料中,这类真菌经常产生扁平开口盘状的分生孢子盘,随着风吹或雨水反溅作用,将病菌带至叶面,病菌的吸盘牢牢吸住叶面,进而浸染叶内细胞。
它是浸染性病害,防治该类病害主要采用能够杀死半知菌类的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此时虽然甲基托布津对该病起作用,不是因为里面的氧化剂,而是因为里面的主要成分能够杀死该病的致病病菌。
病原是病害发生的原因的统称,既然了解了病害的病原,根据病原就能区别两种病害的病征:
1、二者发病时间不同。
炭疽病在烟株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气候斑主要在移栽还苗后至团棵旺长发病。
2、发病部位不同。
炭疽病在叶片、叶柄、茎、花、果及种子上均可发病,而气候斑仅危害叶片,且斑点主要集中在叶尖,叶缘及叶脉附近,不危害叶脉及叶柄。
3、病斑形状不同。
炭疽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而气候斑呈不规则形,病斑较炭疽病小。
4、炭疽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可以产生黑色小粒点(半知菌的分生孢子盘—黑盘胞菌),甚至有淡粉色的黏液(分生孢子),而气候形斑点病则无病征。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