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羟基磷灰石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姚继红;许艳春
【期刊名称】《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8)003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是因压迫或刺激脊髓所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颈椎前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严重。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该手术具有减压彻底,组织损伤较小,能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并允许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院自1997年以来,实行该种手术96例,通过有计划有重点的身心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满意。
现谈护理体会如下。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姚继红;许艳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骨科,0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高压氧联合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冬长;冷松柏;曾湘莲
2.颈后路微创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刘建;何苗
3.C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
察 [J], 杨文全;臧传艳;郭俊翔;刘文华
4.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J], 赵国权;陆廷盛;姚书眈;蒲兴魏;罗春山
5.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不同年龄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J], 朱浩然;孙凯;沃金;焦根龙;李志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临床

医学 杂 志 ,2 0 1 1 , 4 0 ( 9 ) : l 1 9 1—1 1 9 2 .
・ 4 0 3・
[ 1 O]王军 , 齐琳 ,祖雄兵 ,等.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 期肾肿瘤 治疗 中的应用 [ J ] . 中南大学 学报 : 医学版 ,2 0 1 2, 3 7 ( 5 ): 4 8 5—4 9 0 .
陶裕 川 ( 四川 省 宜宾 市第二 人 民 医院神 经外科 四川 宜宾 6 4 4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比较 颈后路 单开 门与双开 门椎 管扩 大成 形术在 治疗 多节段 脊髓 型颈椎 病的 临床 效 果。方法 选取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4年 1月间进行 治疗多节段 脊髓压迫症 患者 1 2 0例 作为研究对 象, 随机分成双 开组和单开 组。 双 开组采取双开 门椎 管扩 大成形术治疗方式 , 而单 开组采取 单开 门椎管 扩大成 形术 治疗方 式。治疗 结束后 , 比较 两组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p i n a l c o r d c o mp r e s s i o n s y n d r o me .T A O Y u— c h u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e u r o s u r g e r y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 H o s p i t a l f o Y i b i n ,Y i b i n
( 收稿 1 3 期: 2 0 1 4— 0 9— 0 9 )
床分析[ J ] . 中国基层 医药 , 2 0 1 3 , 2 0 ( 1 7 ) : 2 6 3 1 — 2 6 3 3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发表时间:2012-08-08T10:31:5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黄判田[导读] 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
黄判田(南宁市良庆区大塘中心卫生院广西南宁 530232)【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59-02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运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手术后的疗效。
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运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单开门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在医学的临床上可以分为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型和其它型,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pen-door cervicallaminoplasty)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SCS)的常用术式,用去除脊髓后方压迫,增加脊髓血供,使脊髓向后方避让,减轻脊髓前方的压迫,从而获得治疗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有50病例,男 31例,女 19例;年龄 38~70 岁,平均 58 岁;致伤的因素有因骑电动自行车致摔伤10例,受伤后在十小时内住院。
X线显示:没有发生骨折脱位,其余的40例患者术前有脊髓病程为半年至一年半时间,呈现为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隙狭窄、OPLL、椎体不稳、黄韧带肥厚、颈椎曲度直、钩椎关节增生等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胸腹束带和踩棉花样感,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活跃等现象。
1.2影像学检查就诊的病人在手术前都要进行X线和MRI或者CT的检查。
手术讲解模板: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术后处理: 3.术中对硬膜和脊髓有不同程度的扰动, 常规应用激素和脱水剂。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术后处理: 4.拆线后,应用颈部石膏固定2~3个月。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术后护理: 尽量卧床休息,常规应用抗生素,可服用 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谢谢!
注意事项: 1.棘突中线切开时,要求准确居中,不管 采用何种器械,不应造成该部椎板骨折。 为防止损伤硬脊膜,黄韧带应先做剥离。源自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注意事项:
2.椎板分离时,用力均匀缓慢,既要分开 椎板,又不能造成完全骨折,切不可一侧 用力过大,使得一侧椎板骨折游离。一旦 造成椎板完全骨折,应将另一侧做妥善的 固定,或一并切除。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手术步骤:
将骨块放入已分离的棘突间,将钢丝或丝 线自分离的棘突孔道穿过,结扎固定(图 3.26.3.2-5)。 6.缝合切口 检查植骨牢固后,用冰盐水 冲洗术野,消除残留的骨碎片和血块。在 助手的保护下,撤掉自动拉钩,使颈后肌 群复位。缝合肌膜、项韧带、皮下和皮肤。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术前准备:
1.术前的手术设计极为重要。根据CT或 MRI或脊髓造影确定成形范围。根据CT影 象测量椎板中线到椎管左右侧之间的距离 (椎管横径值),供术中开沟部位的定位 参考。再根据骨赘和脊髓受压的部位,如 行单开门式椎板成形,确定绞链侧和开门 侧。
2.制好石膏颈领备用。配血备用。
手术资料:双开门式颈椎管成形术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附11例报告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附11例报告
黄华扬;潘刚明;刘景发
【期刊名称】《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1(0)2
【摘要】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解决颈髓压迫的重要手术之一,其近期效果满意。
但由于椎板切除后颈后部疤痕和其它软组织占据其间隙,再次压迫脊髓的可能以及棘突椎板切除引起颈椎不稳。
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能较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我院1987年以来,改进了黑川高秀氏颈椎后路椎板双开门式椎板成形植骨术,治疗了1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8-10)
【关键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双开门;椎板切除;颈椎管狭窄症;植骨术;植骨块;前后径;粉碎性骨折;骨性融合
【作者】黄华扬;潘刚明;刘景发
【作者单位】广州总医院二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自体棘突植骨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中的早期效果评价 [J], 于宪贵;沈广荣
2.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术(颈椎板单/双开门成形术) [J], 张天宏;史可中;安荣泽;彭
刚
3.自制椎板线锯应用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附35例报告) [J], 刘少喻;李佛保;梁春祥;陈柏龄
4.自体棘突植骨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21例 [J], 王罡;杨春雷;曲连枝;刘挺
5.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J], 甘东浩; 徐展望; 谭国庆; 郎帅; 陈德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更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分析该手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手术方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在后路切开颈椎,将椎板进行单侧打开,以扩大椎管,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医源性损伤。
3. 评估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指标包括术后疼痛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等。
三、结果1. 疼痛程度经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
术后1周内,疼痛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且在术后3个月至1年内保持较低水平。
2. 神经功能恢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术后3个月至1年内,患者肌力、感觉、反射等神经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其中,大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内即可恢复较好的神经功能。
3. 手术并发症本组患者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脑脊液漏、颈椎不稳等,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手术能够有效地扩大椎管,解除对脊髓的压迫,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此外,该手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医源性损伤。
同时,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术后需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康复。
五、结论总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常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严重时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脊髓型颈椎病。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前路和后路手术,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技术,其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该手术通过切开颈部皮肤、肌肉,保护神经根和颈动脉,骨下缝切开(C3/4-C7/T1),扩大椎管内径,解除脊髓受压。
随后,将CenterpieceTM钛板植入,用螺钉固定各椎骨,促进骨结合,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该手术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
这种新型手术的主要特点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相比传统的后路手术,能够更好的暴露颈椎骨突和椎间盘,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风险。
同时,CenterpieceTM钛板还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减少术后椎体移位和钛板断裂的风险。
此外,较小的手术创伤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感染和出血等。
这种手术方法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脊髓受压,改善患者的症状。
其次,手术后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该手术还能够减少术后颈椎的移位,预防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该手术的疗效与传统的前路手术无显著差异。
尽管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钛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后轴性症状防治

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后轴性症状防治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对于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受压相关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却一直困扰着人们,为防治轴性症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本文从术式改良,手术工具改良,康复治疗,中医外治方面进行综述。
标签: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轴性症状;术式改良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以下简称为颈椎管扩大术)以其减压充分,操作安全,长期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多节段颈脊髓受压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以颈项部及背部疼痛,伴有酸胀、僵硬、沉重感和肌肉痉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s,AS),是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6.4%~81%[1,2],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3-6]。
近年来为了降低AS发生率,学者们在术式改良,手术工具改良,康复治疗,中医外治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1 术式改良虽然目前A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与术中对由颈后伸肌群和颈椎后方韧带组成的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损伤密切相关。
作为颈后伸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附着于C2棘突的颈半棘肌(semispinalis cervicis,SSC)是頸椎后方重要的动力性稳定结构,其收缩所产生的后伸力矩占后伸肌群总体收缩力矩的37%。
SSC的损伤常导致颈椎后凸畸形的发生。
C7棘突有与上肢肩胛弓活动相关的斜方肌和小菱形肌及限制颈椎前屈的项韧带附着。
解剖研究发现,72%的保留C7棘突的C3-6椎管扩大术可保留50%斜方肌,而不保留C7棘突时仅16%保留50%斜方肌。
从C7棘突上分离项韧带也会影响颈部肌肉的收缩。
棘突、项韧带和棘间韧带组成的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对维持颈椎的强度、刚度和颈椎前屈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切断后颈椎活动范围增加52%,且会加重颈部肌肉的负担而使颈部肌肉极易疲劳,不利于颈椎的稳定,易引起颈椎过度前屈和后凸畸形,研究表明颈椎曲度下降与AS的发生有关[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颈椎病 ; 椎 管扩大成形术 ; 脊髓型颈椎病 ; 羟基磷灰石人工 骨
中图分类号 R 2 5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5 ) 7 — 0 0 3 6 — 0 2
d o i : 1 0 . 1 4 0 3 3 / ¥ . e n k i . e f m r . 2 0 1 5 . 0 7 . 0 1 6
临床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 中 外 医 学 研究》 第1 3 卷第7 J  ̄ t j ( 总 第2 6 7  ̄ ] ) 2 0 1 5 年3 月
颈 椎 后 路双 开 门椎 管扩 大成 形加 羟 基 磷 灰 石 植 骨 术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的疗效观察
王晓雁① 李祥① 张世 华① 张世旭① 王海兵① 张兴建①
【 摘要 】 目的 :观察颈后路双 开门椎 管扩大成形加羟 基磷灰石植骨术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的疗 效。方法 : 2 0 1 0年 5 月一 2 0 1 3 年6 月笔者
所在科室 2 9 例脊髓 型颈椎病 患者 ( 男 1 7 例 ,女 1 2 例) 行颈后路椎管 扩大成形术治疗 ,术后按 J O 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 效评 定。结果 :术 后 随访 1 2 ~ 4 7 个 月 ,平 均 ( 1 9 . 8 ±6 . 7 ) 个 月,术前 J O A评 分 4 ~ 1 1 分 ,平 均 ( 7 . 1 ± 2 . 5 ) 分 ,术 后 2 周J O A评分 7 ~ l 4分 ,平 均 ( 1 1 . 2 ± 4 . 1 ) 分, 随访末期 J O A评分 7 ~ 1 6 分 ,平均 ( 1 2 . 1 ± 4 . 7 ) 分 ,患者术前 与术后 2 周及末次随访 J O A评分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1 ) 。按 J O A评分 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术后末 次随访 改善率 4 0 . 0 %~ 8 5 . 7 %, 平均改善率 ( 5 6 . 2 %± 1 5 . 6 %) ,优 1 7 例( 5 8 . 6 % ) ,良 l 0 例( 3 4 . 5 % ) ,有效 2 例( 6 . 9 %) , 优 良率 9 3 . 1 %。结论 :双开 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 的治疗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法。
. 3 . 2 影像学评定 颈椎 四位 x线片 、C T及 MR I 检查。影像 学结果 提示病 1 变 累及 连续 3 节 段 以上 的 颈脊 髓 受 压 ,且 临 床症 状 及 查
体 与颈 髓受 压节段 一致 。
片检 查 ,观 察 是否 会 出现 颈椎 不 稳 、再 关 门 、颈 椎 后 突 畸形 等 。
充分 暴 露 ,置 入 自动拉 钩 将 切 口拉 开 ;剪 去 棘 突末 端 部 分并 保 存 ;术 野 清 晰后 时 其 充分 暴 露 ,病 变 节 段椎 体 两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羟基磷灰石植骨术 ,疗 l _ 3 观察指 标及 疗效 评价 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分标准对术前 、术后 1 4 d 及末期随访的病情进行评分并 计算改善率 。评分改善率 = ( 术后 总分 一 术前 总分 ) /
≥7 5 % 为 优 ,5 0 % ~ 7 4 % 为 良 ,5 %~ 4 9 % 为 有 效 ,< 5 % 术后 3 、6 、1 2 个月及末 次随访 x线
1 . 1 一 般资料
1 7 一术前 总分 ) ×1 0 0 %。疗 效 等级 分 为五 级 :改 善 率 2 0 1 0 年5 月一 2 0 1 3 年6 月笔者所在科室行颈椎后路 ( 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羟基磷灰石植骨术 2 9 例, 男 l 7 例, 有效。 女 1 2 例,年龄 4 3 ~ 6 5 岁,平均 ( 4 2 . 8 ±7 . 8 ) 岁 。术前均行 为无效 ,症状加重为恶化。总有效 =优 +良 +
椎后 路 手 术 仍 为 主要 治 疗 手段 [ I ] 。2 0 1 0年 5 月一 2 0 1 3 年 洗 伤 口,逐层 缝合 。术 后 4 8 h拔 除 引流 。术后 】 d ,患者 6 月 笔 者所 在 科 室 收 治 的脊 髓 型 颈椎 病 患 者 中,2 9 例 行 可佩戴 颈托 下床 活动 ,颈 托 固定 l 2 周左 右 。 1 . 3 . 1 神 经 功能 评 定 根 据 日本 骨 科 学会 制 定 的 J O A评
1 . 2 手术方法 2 9 例手术均为笔者所在科室同一资深主任医师主刀 ,
所 有 患 者 均行 全 麻 ,指 导 患者 取 俯 卧 位 ,患 者 的头 部 略
1 .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对所 得数 据 进行 统计 分 析 ,计量 资料 用均 数 ± 标 准差 ( ± s ) 表 示 ,比较 采用 t 检 验 ;计
脊髓型颈椎病是 临床上常见 的疾病 ,其主要是 因脊 韧带咬除,硬膜采用 明胶海绵覆盖 ,经劈开后的棘突两
髓 及 其 周 围血 管受 到 刺 激或 压 迫后 出 现 的理 ,采用羟基磷灰石行棘突 间植骨 ,而后
排便及反射功能障碍 ,当前临床上对其的治疗方法主要 进行穿孔 固定 ( 选用 1 O号线操作 ) 。将剪下 的棘突骨质 以手术治疗为主,就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而言 ,颈 剪小 后 于 门轴 骨 槽 部位 植 骨 ,常规 放 置 引流 管 一 根 ,冲
向前 伸 屈 ,颅 骨 部 位采 用 三 点式 头 架 固 定 ;取 颈后 侧 正 数 资料 以率 ( % ) 表示 ,比较采用 检验。P < 0 . 0 5 为差异
中切 口,两侧椎旁肌采用骨膜剥离器与长柄 电刀进行剥 有 统计 学意 义 。 离,使用减压 、固定节段棘 突以及两侧椎板至小关节处 2 结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