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大气压?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大气压

生活中的大气压

生活中的大气压
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气压
虽然无形无色,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压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气压降低时,很多人会感到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就是因为气压的变化对人体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

而在气压骤升的时候,一些慢性病旅人也会因为气压的变化而感到不适。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气象预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气压变化带来的不适。

大气压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气压高的时候,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而气压低的时候,天气多云或下雨,气温较低。

因此,气压的变化也成为了人们预测天气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也会根据气压的变化来选择种植作物的时间,以及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除此之外,大气压的变化还会对一些机械设备产生影响。

比如,气压骤升的时候,飞机的起降会受到影响;气压降低的时候,汽车轮胎的气压也会下降,需要及时调整。

因此,大气压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以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正常进行。

总的来说,大气压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意气象预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减少大气压变化带来的不适和影响。

同时,也要加强对大气压的了解,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大气压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大气压强测试题

大气压强测试题

大气压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般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大气压强,原因是〔〕A.大气压太小B.大气压太大C.人体内部也有压强D.无法判断2.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3. 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4.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把药液吸进注射器B.活塞式抽水机C.给自行车打气D.吸在挂衣橱玻璃上的挂衣钩5.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A.B.C.D.6.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7. 由于太阳照射和地形等原因,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气压是不同的,所以形成了风,在高温区域热空气由于密度小而上升,低温区域由于密度大而下降.空气的上升和下降也会引起天气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湿热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所以低气压多伴随晴天B.高空干冷的空气下降到地表,遇热液化,所以高气压多伴随晴天C.地表湿热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所以低气压多伴随阴天D.高空干冷的空气下降到地表,遇热汽化,所以高气压多伴随阴天8. 如图所示是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会流出来,实现给鸡自动喂水9.如图所示,用力向B管中吹气,这时A管中的水面会如何变化〔〕A.升高B.降低C.不变 D.先降低后升高10.氢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氢气球的体积将〔〕A.变大B.变小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11.如图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图2 12.如图2所示,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水银柱高度为0.76m.则下列哪种操作会使水银柱的高度低于760mm 〔 〕A. 把玻璃管向下压一点B. 换用更粗的玻璃管C. 把玻璃管放倾斜一点D. 不小心使玻璃管里混入了少许空气13.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A .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B .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C .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D .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B.利用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ɡh,可以算出大气层的高度C.利用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水的沸点升高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无影响15.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于水中,抓住筒底缓缓上提到开口没离开水面前则量筒中< >A.仍充满水,且筒内底部受的压强小于大气压B.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高出筒外水面C.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低于筒外水面D.上部为真空,压强为零16.人们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用水银.若使用煤油做,则所需玻璃管的长度< >A.变长B.变短C.不变D.无法判断1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廓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 .大于大气压B .等于大气压C .小于大气压D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18.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B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C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D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19.小明看到护士姐姐给病人输液,不断换输液瓶非常辛苦,想减轻护士姐姐的负担.他用课本中学到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输液装置,A 、B 、C 三个输液瓶用导管D 、E 连接,A 瓶连有输液软导管F,C 瓶连有与大气相通的软导管G .用此装置输三瓶相同液体,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 〕A .A 先空B .B 先空C .C 先空D .A 、B 、C 同时空20.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21.____________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为____________P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工作的,用活塞式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提到大约____________m高处.吸钢笔水是利用____________作用,把钢笔水吸进笔胆里.22.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_______cm高水银柱.把一个气压计由山脚移到山顶,它的示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飞机飞行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____________〔填"对称"或"不对称"〕,气流从机翼上方通过时比从下方通过时路程长,流速____________〔填"快"或"慢"〕,气流对机翼下方的压强____________,对机翼上方的压强____________,从而形成向____________的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24.将打气筒的出口堵住,往下压活塞时,筒内被封闭空气的质量、体积和压强三个物理量中,变大的是____________,变小的是__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__.25.如图是两端开口的容器,从管左端吹气,在A、B两个管口处流体压强分别这P A和P B,则P A____________P B〔选填">"、"<"或"="〕.26.某同学设计了用注射器粗测大气压的办法,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针筒活塞的直径为D,则活塞截面积为____________.然后将针筒里的活塞推到顶端,用橡皮帽封住针筒的小管口,再在活塞下面悬挂钩码,直到活塞刚要下落.用____________测出所挂钩码的总重为G〔活塞重不计〕,则大气压为____________. 27.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个小洞,这时管中水银将_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银气压计在使用时必须竖直悬挂,如果歪斜了,读出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8.大气压强值为1.0×105Pa,若一只手掌的面积为0.01m2,则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是____________N.在海拔2k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约减少111Pa,若某处气压计示数是91120Pa,则该处海拔是____________m,该处水的沸点____________100℃〔选填">"、"="或"<"〕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24分〕2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到了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l>在图上作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2.5km,请你利用图象判断出该地的大气压为____________Pa.<3>该小组同学小华提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题中所用到的方法测定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你认为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小刚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际实验中,发现测量值总偏小,小刚认为可能是因为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存在摩擦造成的.同组的小丽同学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请说出小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刚通过实验,测出了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的摩擦力大小,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的摩擦力大小为2N,小刚用12N拉力可拉动注射器,该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10cm,此时的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取105Pa 〕,注射器容积为V=____________毫升.31.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①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②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③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④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⑤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四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 2,她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32.在一次台风过境时,台风中心的气压下降为9×104pa,而房屋中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若屋顶的面积为100m 2,则屋顶内外受到的压力各为多少?若屋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2×106N,则屋顶会否被掀掉? 33.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直径为24cm,排气孔内径为4mm.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 和60g.〔1〕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Pa 时,该锅最高温度为120℃.已知: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取g =10N/kg>〔2〕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什么问题.大气压强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21.托里拆利 1.01×105Pa 大气压 10 大气压22.76 变小23.不对称快 大 小 上24.压强 体积 质量25.<26.42D π 弹簧测力计 24D G π27.下降偏大28.1000 800 <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24分〕29.<l>图略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2> 7.5×104<3>不可以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并不均匀30. 〔1〕如果是因为有摩擦,测量值应该偏大〔2〕不堵住注射器的开口,匀速拉动活塞,测出所需的拉力〔3〕1031.⑴④②③①〔2〕排尽吸盘内的空气〔3〕不能〔4〕小一些〔5〕吸盘内的空气没有排尽〔6〕来自各个方向四、计算题32.1.01×107Pa9×106Pa 不会被掀掉33.〔1〕100g〔2〕水的沸点达不到120℃。

关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探究刘昔清

关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探究刘昔清

关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探究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马良中学刘昔清人们长期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存受着大气的压强,但是,大气压往往被人们忽略,人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对大气压的存在获得深刻认识呢?实验探究是不可缺少的。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试验,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验探究较为科学。

一、实验猜想大气压的存在对于大气压的猜想,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小实验进行猜想。

1、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实验时,只须取少量热水(约70℃左右)倒入瓶内振动,然后倒掉,迅速盖紧瓶盖,让学生观察瓶子,会看到瓶子被一股力量压瘪,同时听到啪啪的响声。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物体对瓶子施加了压力呢?学生猜想可能是瓶子周围的空气。

2、用旧注射器做实验。

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筒底,排出筒里的空气,再将针孔用橡皮帽封住,然后让学生向各个方向拉注射器的活塞,拉不出来,这时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对活塞施加了压力呢?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

3、用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做实验。

实验时,可将单个吸盘紧压在光滑玻璃板上,挤出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空气,让学生拉一拉吸盘;或者将两个吸盘紧贴在一起,挤出两吸盘之间的空气,让学生拉,学生都会感到拉开吸盘很费力。

这时,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力量将它们紧压在一起呢?学生猜想,可能是空气,因为吸盘外只有空气。

二、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通过以上三个小实验,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进行了科学的猜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猜想得到实验验证呢?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准备一个透明广口瓶(瓶口配有带玻璃导气管的塞子),两个塑料挂衣钩吸盘,一个两用气筒,一个橡皮管。

实验时,首先将两吸盘挤压,使其吸住,并向学生提问:如果吸盘周围没有空气,它们还会吸在一起吗?然后将已吸住的吸盘挂在带导气管的塞子下方,一起塞进瓶口,最后,用橡胶管将导气管与两用气筒相连,向外抽气,一会儿就会看到两吸盘自动分离,下方吸盘由于重力作用落在瓶底。

人没有被大气压 压瘪的原因

人没有被大气压 压瘪的原因

人没有被大气压压瘪的原因
人没有被大气压压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体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平衡:人体内部也存在气体,如肺部、胃肠道和其他器官中的气体。

这些内部气体的压力与大气压相互平衡,使得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2. 人体的适应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大气压的存在。

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和调节气压的变化。

3. 大气压的均匀分布:大气压在地球表面上是相对均匀分布的,不会在人体表面产生明显的局部压力差异。

因此,尽管大气压对人体有一定的压力作用,但并不会导致明显的压瘪现象。

4. 空气的可压缩性:空气是可压缩的,当人体暴露在大气压下时,身体周围的空气会被压缩,但这种压缩程度相对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的影响。

总之,人没有被大气压压瘪是由于人体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平衡、人体的适应性、大气压的均匀分布以及空气的可压缩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高山上空气很稀薄,我们会感觉喘不过气?

为什么高山上空气很稀薄,我们会感觉喘不过气?

为什么高山上空气很稀薄,我们会感觉喘不过气?高山上空气稀薄,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常常会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

这是因为高山上的空气压强比低地要小很多,导致氧气含量减少,呼吸系统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那么,为什么高山上空气稀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原因。

一、海拔高度逐渐增加,空气压强减小1.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根据气象学原理,大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

大气层的底部与地球表面接触,大气层的上端则逐渐变得稀薄。

当我们身处山脚,距离海平面较近时,大气层的压强较大,氧气含量也相对较高。

而当我们攀登至高山上,离海平面越来越远,大气层逐渐变薄,导致压强降低,氧气含量减少。

2.气压变化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由于高山上空气压强的减小,我们在呼吸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克服外部压强,才能将氧气吸入肺部。

因为空气压强减小,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路径变大,气体分子的运动变得更加混乱。

这就使得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将氧气吸入肺部,增加氧气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好地供氧。

二、呼吸系统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变化1.身体适应机制的启动。

当我们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时,身体会迅速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机制,以应对氧气减少的情况。

其中最主要的是呼吸系统的适应。

在高海拔环境中,身体通过加深呼吸来增加吸氧量,同时心跳加快,以便更多地运送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红细胞数量增加。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它们携带着氧气,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身体在适应高海拔环境时会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以增加氧气输送量。

这是一种身体自我调节的特殊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在高山环境中更好地适应。

三、高山缺氧的危害及应对方法1.高山缺氧对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山环境中,由于氧气的减少,不仅会导致人们感到喘不过气、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是那些有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受到高山缺氧的危害。

人体没被大气压压扁的原因

人体没被大气压压扁的原因

人体没被大气压压扁的原因
人体是由各种器官和组织构成的复杂生命体,它们能够承受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压力。

大气压是指地球表面上空真空的气压,它是由大气中气体分子的重力引起的。

尽管大气压非常大,但它并没有压扁人体,主要原因如下:
1. 人体内外压力平衡
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有一定的气体、液体压力平衡关系,在这个平衡状态下,人体内部压力相对稳定,不会因外部大气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剧烈变化。

2. 人体结构强度和韧性
人体的结构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成的,这些组织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在承受外部压力时能够抵抗和适应。

3. 大气压分散于整个人体表面
在巨大的大气压下,我们的身体表面会受到一定的压力,但由于人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大气压分散在整个人体表面,单个点的压力并不会非常大。

4. 大气压对人体的作用
大气压其实对人体还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气体交换,增强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综上所述,人体没有被大气压压扁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作用,人体的适应性和平衡性是面对外界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

实际大气压计算公式

实际大气压计算公式

实际大气压计算公式大气压这东西,咱在生活中好像不怎么能直接感觉到,但它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咱们的生活。

你想想,为啥气球能鼓起来?为啥飞机能在天上飞?这里头都有大气压的作用呢!要说实际大气压的计算公式,咱们得先搞清楚啥是大气压。

简单来说,大气压就是大气对物体表面产生的压力。

那这压力咋算呢?咱们常用的实际大气压计算公式是:P = ρgh。

这里的 P 就是大气压啦,ρ 是大气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高度。

比如说,咱在山上和在海边,感受到的大气压就不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爬山,越往上爬,就感觉呼吸越费劲。

一开始我还纳闷呢,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因为高度增加了,大气压变小啦!当时我那心跳都加快了,喘气也粗了,就想着赶紧爬到山顶,看看风景,缓解缓解这难受劲儿。

等到了山顶,放眼望去,那景色确实美,可我还是觉得有点不舒服,这就是大气压在“捣乱”。

那这个公式具体咋用呢?咱举个例子。

假如知道在某个高度的大气密度是 1.2 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咱们一般取 9.8 米每秒平方,高度是 500 米。

那咱们就能算出来这地方的大气压是多少。

把数字带进公式里,P = 1.2×9.8×500 = 5880 帕斯卡。

这就得出了这个高度的大气压数值。

再比如说,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他们就得经常用这个公式来监测和预测天气变化。

因为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可是密切相关的,要是大气压突然降低,那很可能就要下雨啦。

还有啊,飞机飞行的时候,飞行员也得时刻关注大气压的变化,来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保证飞行安全。

总之,这个实际大气压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用处可大着呢!它能帮我们解释好多生活中的现象,也能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不管是咱们日常感受的气候变化,还是那些高大上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实际大气压计算公式都像是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小能手,默默发挥着它的作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有序和可预测。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个公式,多了解了解它,说不定能让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深刻呢!。

人体吹起和大气压的压力差

人体吹起和大气压的压力差

人体吹起和大气压的压力差人体吹起和大气压的压力差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现象。

它不仅仅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还具有广泛的生活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生动、全面和有指导意义的角度来讨论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体吹起和大气压的压力差的原理。

大气压力指的是大气对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

由于大气在地球上到处存在,它会对我们周围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压强。

而吹气则是人体通过呼气的方式,将空气从肺部排出,使其与大气接触。

由于吹气的速度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肺活量、呼吸控制和口腔形状等因素,人体吹气时会产生不同的气流。

人体吹气和大气压的压力差可用来实现一系列有趣和实用的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原理来制作各种乐器,如口琴、风笛和吹奏乐器等。

吹起乐器时,人的呼吸力量会创造气流,通过乐器的音孔或簧片等装置,将气流转化为声音。

这些乐器的声音大小和音调会随着吹气力度和技巧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给音乐表演者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此外,人体吹气与大气压的压力差还可以用于一些实用的日常活动中。

比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吹灭蜡烛。

当我们吹气时,由于气流的速度和方向变化,会在蜡烛火焰周围形成一个较强的气流,消耗火焰所需的氧气,最终使火焰熄灭。

这是因为氧气是燃烧所需的重要元素,一旦氧气被带走,火焰就无法持续燃烧。

另外,人体吹气还是一些运动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例如,篮球运动中的罚球,射门运动中的射门,乒乓球运动中的发球,都需要通过吹气的方式施加额外的力量,以实现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的调整。

这要求运动员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气流控制能力,以达到更准确和有效的结果。

为了提高吹气技能,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训练来加强肺活量和气流的掌控能力。

利用常见的吹气训练器如口哨、乐器等进行练习,逐渐增加吹气的时间和力度。

此外,良好的呼吸控制和姿势也是保证吹气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借助呼吸训练和体位训练等方法,提高肺活量和气流的调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大气压?
作者:艾米·希拉
来源:《科学之谜》2018年第11期
举起重物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压力;在水里游泳时,我们能感受到压力;而在陆地上,我们却感受不到空气的压力。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25千帕,竖直站立的时候,几乎相当于头顶一辆小型汽车,但我们却毫无感觉。

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压力是因为存在压力差,而人的身体内部同样存在压力,例如血压,就是血液的压力,人的体内也有空氣,比如胃里、肺里,这使得人体内部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相当,二者之间不存在压力差,所以人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

如果人体内部没有与大气压相当的压力,那么人就会被压扁,大概会变成“纸片人”。

另外,人的皮肤上有压力感受器,只有内外压力不平衡时才会使压力感受器兴奋,刺激大脑,使人能够感受到压力。

想感受大气压,乘飞机时就能感受到。

当飞机升空的时候,外界气压下降,耳朵内部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导致耳膜凸起,这时候你就能感觉到大气压的存在了。

美国科普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