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量换算
空调制冷量计算

1、房间实际所需冷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
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
2、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
严格讲,空
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
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
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
3、商场一般层高都比较高基本每平米要算到300W制冷量,办公室的
话190左右就可以了。
4、一般家庭每平米需要的制冷量是120W---150W,如果是顶层或者是
西晒,每平米所需要制冷量需要相应增加。
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290~350w/m2[250~300kcal/h•m2]
机房在多层建筑内175~290w/m2[150~250kcal/h•m2]
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
350w/m2即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空调制冷量、热量、功率的换算

空调参数换算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公式:1匹制冷功率=2000卡=1千卡/大卡;1000cal卡=1千卡/大卡(kcal/h)≈1.163W/瓦(制冷量)2000 kcal大卡×1.162≈234W/瓦(国际单位:制冷量)1马力/1匹制冷功率≈735.5W/瓦≈0.7355KW/瓦(用电功率)1平方米≈160W制冷量1J焦耳≈0.24cal卡(精准一点是0.2389cal)≈2.4×10A-1cal卡1kcal千卡≈4.184KJ千焦耳1KW千瓦=3600KJ千焦耳/小时≈860千卡/小时(精准点为859.85)热量与功率的换算Q=I^2Rt 单位:Q:焦耳J;I:安培A;R:欧姆Ω;t:秒sW=UIt=Q,U=IR ∴Q=I^2Rt1V电压=1J焦耳÷1C库伦/秒1A电流=1C库伦/秒P=U×I=(1J焦耳÷1C库伦/秒)×1C库伦/秒 =1焦耳/秒(功率/秒)1W瓦=1焦耳×3600S秒×1C库伦/秒=3600J焦耳/小时(热量/小时)1KW千瓦=1000焦耳×3600S秒×1C库伦/秒=3600KJ千焦(热量/小时)1KJ千焦耳≈0.24Kcal千卡≈2.4×10∧-1kcal千卡≈2.4×10A-1×1000卡≈2.4×10∧+2 cal卡1J焦耳×3600S秒×2.4×10∧-1千卡≈860千卡/小时(采用1焦耳≈0.2389)选购空调制冷量设计与选购国家能效等级(制冷量与电功率的比值=能效例如:2000W/640W=3.125)一级3.4以上;二级3.2;三级3.0;四级2.8;五级2.6注:目前国家已经规定不再允许生产能效低比在3.0以下的级别的空调;空调耗电量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 制冷量 /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1.5≈1100瓦,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电机、电路板或其需要耗电估算约100W,总约每小时1200W;一、空调设计一般是按立方米空间进行设计,也就是一立方米约50W的制冷量;二、正常房间每平方按160W制冷量计算+房间的其他热源;三、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所需的制冷量为110-150W;东窗150W/平方;南窗180W/平方;西窗280W/平方;北窗100W/平方;热源:电视、电灯、冰箱、约每瓦1W制冷量;四、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空调制冷量计算

1、厂房尺寸:24*9*6m,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Q=cm(t2-t1)=1.005*(24*9*6*1.26)*40≈65645kJ 根据换算公式: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65645 kJ≈15689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所制冷量功率:15689 kca1≈18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³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
2、厂房尺寸:24*9*5m,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Q=cm(t2-t1)=1.005*(24*9*5*1.26)*40≈54704 kJ 根据换算公式: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54704 kJ≈13074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所制冷量功率:13074 kca1≈15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³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公式
摘要:
1.制冷量的概念
2.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3.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制冷量的概念
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间移除的热量,通常用单位“瓦特”(W)表示。
制冷量是衡量空调、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以及评估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Q = K ×U ×I
其中:
Q:制冷量,单位为瓦特(W);
K:制冷系数,单位为瓦特/摄氏度(W/℃);
U:室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I:空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h)。
三、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假设一间房间的面积为20 平方米,高度为3 米,室内外温差为5 摄氏度,空气流量为100 立方米/小时,制冷系数为45 瓦特/摄氏度。
那么,该房间所需的制冷量为:
Q = 45 ×5 ×100 = 22500 瓦特
在选择空调、制冷设备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房间的面积、高度、温度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换算关系
在空调和制冷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制冷量和除湿量。
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空气中移除的热量,通常以千瓦为单位表示。
而除湿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空气中移除的水蒸气量,通常以升/小时为单位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制冷量和除湿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
这是因为除湿器和空调的制冷过程是紧密相连的,通常在制冷过程中同时进行除湿操作。
换算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
制冷量(千瓦)= 除湿量(升/小时)× 0.68
这个公式意味着,每小时除去一升水蒸气会产生0.68千瓦的制冷效果。
当需要计算制冷量时,可以根据除湿量使用此公式来换算出制冷量。
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换算关系是一个近似值,实际的换算关系可能会依赖于空调或除湿器的型号和使用条件。
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 1 -。
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注意:单位面积制冷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家用通常为100 -150瓦/平方米。
如果房间朝南、楼层较高,或者有大面积玻璃墙,可适当提高到170-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确定室内机与风口根据实际所需冷量大小决定型号,每个房间或厅只需要一台室内机或者风口,如果客厅的面积较大,或者呈长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内机或风口。
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为准。
第三步:确定空调布局:1、主机的位置要讲究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检修维护,同时位置要尽量隐蔽,避免影响房子外观和噪音影响室内;2、室内机的位置要和室内装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顶内,也可以隐藏在高柜的顶部。
一般室内机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约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
安装时要注意回风良好,使室内空气形成循环,以保证空调效果和空气质量;3、管路的布置:冷水机组的冷媒管路都比较细,即使外面包上保温层,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来;管路需要全程保温,管件、阀件以及与管路接触的金属配件都要保温包裹起来,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选用PP R管、PVC U管或铝塑复合管,可以保证50年不损坏;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隐蔽排放;4、室内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净化除尘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步:选择适合价格的产品家用中央空调的价格大约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
品牌、机型、用户自己的需求,如选择变频与非变频空调,冷暖或单冷,都会导致价格差异。
第五步:选择服务同普通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要同室内装修相配合。
家用中央空调的服务,不仅包括售后服务,还包括销售前的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
可以说,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机设备。
空调制作各个计算公式

空调制作各个计算公式在空调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计算公式来帮助我们确定空调的制冷量、风量、能耗等参数。
本文将介绍空调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各个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空调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1. 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的制冷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的热量,通常用单位为千瓦(kW)来表示。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c Δt。
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m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千克;c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Δt为空气的温度变化,单位为℃。
2. 风量计算公式。
空调的风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送风的体积,通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来表示。
风量的计算公式为:V = A v。
其中,V为风量,单位为m³/h;A为送风口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为送风口的风速,单位为米/秒。
3. 能耗计算公式。
空调的能耗是指空调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通常用单位为千瓦时(kWh)来表示。
能耗的计算公式为:E = P t。
其中,E为能耗,单位为kWh;P为空调的功率,单位为千瓦;t为空调的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
4. 制冷剂流量计算公式。
在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确定制冷剂的流量,以确保空调的制冷效果。
制冷剂流量的计算公式为:m = Q / (h1 h2)。
其中,m为制冷剂的流量,单位为千克/小时;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h1为制冷剂的入口焓值,单位为kJ/kg;h2为制冷剂的出口焓值,单位为kJ/kg。
5. 制冷剂冷凝量计算公式。
制冷剂冷凝量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量,通常用单位为千克/小时(kg/h)来表示。
制冷剂冷凝量的计算公式为:G = m x。
其中,G为制冷剂冷凝量,单位为kg/h;m为制冷剂的流量,单位为千克/小时;x为制冷剂的干度,为无量纲。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计算公式来确定空调的制冷量、风量、能耗等参数。
这些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调的制作原理,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设计。
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1. 1 kcal/h (大卡/小时) = 1.163W,1 W = 0.8598 kcal/h;2. 1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W,1 W =3.412 Btu/h;3.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4.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5. 1 USRT = 3024 kcal/h,10000 kcal/h = 3.3069 USRT;6. 1匹= 2.5 kW(用于风冷机组),1匹= 3 kW(用于水冷机组)编辑本段详细说明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所谓的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x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
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果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制冷量换算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
摄氏温度℃=(华氏°F-32)5/9
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
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吨全称是冷冻吨,公制冷冻吨表示1吨0C°的水,在24小时内变为0C°的
冰的冷冻能力。由于0C°得水变为0C°的冰时,就得从水中放出冻结潜热。
水的冻结潜热为333.62千焦耳/千克。因此,若把1吨0C°的水变为0C°的
冰就得放出333.62×1000千焦耳/24小时的热,说以每小时要排除去这些热量
所需的制冷量为:(333.62×1000)/24=13900千焦耳/小时。
美国的冷冻吨和公制的比例为1.09127∶1
1千卡 = 4185.851820846焦耳 1瓦=0.86千卡/小时
13.9千焦耳/4.186千焦耳=58.15千卡 58.15千卡/0.86千卡=50.009瓦
于是1冷冻吨大概等于0.05千瓦
例如一台40kw的空调,其制冷量为40*860=3.44万大卡。
民用空调喜欢以P为单位,1P=0.735kw,一般能效比为3.2,及制冷量为2352w,
换算成大卡为2022大卡左右。可以说,1P的空调制冷量为2000大卡。
空调一匹=750W功率=2324W制冷功率=0.66冷吨 ,机子标有制冷功率的先用:
制冷功率/3.517KW=冷吨,然后:用电功率/冷吨=每KW用电功率能产生多少冷
吨(这个数值不固定, 一般在0.6以上,数值越高说明机器越好 能耗比越低)
不含附属设备如冷却塔、水泵等。
以上计算起来太麻烦,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快速估算空调制冷量。制冷量房间
面积×(340~450)W。此外还应根据房间的朝向、楼层高低及密封程度做适
当增减。根据房间面积和形式即可求出空调负荷,如机房面积为60平方,每
平方所需要的制冷量为340~450W,现取400W,则400×60=24000W,可以在12
匹至14匹之间选取适当功率大小的空调。
空调制冷量可以用匹数(PH)或冷吨(RT)来标称,匹是功率单位,1PH=745W,
如要转换成制冷量则需乘以制冷系数ε=2.8~5,冷吨(RT)是制冷量单位,
冷吨通常用来标称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一冷吨=3024大卡=3516W,计算是以
大卡(KCAL/H)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匹家用空调对应于制冷量约
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时=1.161W)。而中央空调对应的制冷系
数为4~5之间。
空调输入功率和制冷功率的关系
输入功率是指耗电量,制冷功率指的是制冷量,他们之间有一个能耗比的
关系。用制冷量除以输入功率就是这台机器的能耗比,意思是说这台机器消耗
多少电能产出多少制冷量。
国家标准目前规定空调必须达5级能耗比以上才可以上市销售。具体是:
2.6以上叫5级,2.8以上叫4级,3.0以上叫3级,3.2以上叫2级,3.4以上
叫1级,空调级数越低越节能。如一台定速空调的型号是KFR-48LW/,制冷量
是4800W,制冷消耗功率是1660W,能效比就是4800/1660≈2.9,那么这台
空调就是4级能耗比;变频空调另当别论。
耗电量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压缩机功率 = 制冷量 / 能耗比,一般空调能
耗比大于3,因此1匹的用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45W,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45 *
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
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最简单的方法,看看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
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 空调的耗电量与制冷量有直接的关系,但代
表制冷量的输出功率并不是耗电量的直接对照参数,例如,并不是制冷量为
2500W的普通1匹空调连续工作一小时需要耗电2.5度,实际上 2500W的普通
1匹空调连续工作一小时消耗的电能约0.9度,而节能型空调甚至可以降至0.4
度 这是因为空调的输出功率一般是输入功率的2.6—2.9倍,而输入功率才是决
定耗电量的直接 因素。
电压的单位是:1伏(V)=1焦耳/库伦。 电流的单位是:1安(A)=1库伦/秒。
功率的单位是: 单位功率=单位电压×单位电流=1伏×1安=(1焦耳/库伦)×(1库
伦/秒)=1焦耳/秒。表示每秒做功的速率。了解了电功率和热的关系,由铭牌或说
明书上制冷量就可以计算出热大卡。查一下空调的说明书或铭牌,查制冷量5千
瓦的空调,其耗电量仅为2千瓦左右。 制冷量5千瓦的空调,其耗电量仅为2千
瓦左右,这决定于“COP”也就是“能效比”或“性能系数” 。 能效比公式为: 能效比
=制冷量/制冷运行所消耗的功率 注意,冬天空调制热时的公式与制冷同。 能效
比因厂家、型号不同而不同,家用空调一般为2~3,好一点的做到了3~4。 我
们应选用能效比高的空调,以降低耗电量。
小结: (1)1千瓦=860千卡/小时。 (2)制冷量以千瓦为单位,耗电量也以千瓦
为单位。 (3)制冷量不等于耗电功率,前者大于后者,其倍数决定于能效比。 (4)
能效比=制冷量/制冷运行所消耗的电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电量越小。 (6)不要
把制冷量与耗电功率相混,真正计算用电多少的是耗电功率。 热泵型空调输出
功率大于输入功率,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简单通俗的说法:用较小的能量把较
大的热量(能量)泵进或泵出(转移)。而不是用较小的能量来产生较大的热量(能
量)。象人吃半斤米饭搬运几百斤大米,不是吐出几百斤米。 因此热泵型空调
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完全是二码事,不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