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量计算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制热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冷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制热量 = 室内空气的湿度 x 室内空气的比热 x 室内空气的质量 - 室内空气的热量
其中,室内空气的热量指的是室内空气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的差异所产生的热量;室内空气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一般用湿度比表示;室内空气的比热指的是空气的热容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006 J/g·℃;室内空气的质量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空气的质量,常用的数值约为1.2 kg/m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理论计算,真实的制冷和制热量还受到空调机型、环境温度、室内面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制冷空调计算公式

制冷空调计算公式1.制冷量计算公式制冷量是制冷空调系统所能提供的冷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耗热量来衡量。
常见的制冷量计算公式有:(1)空气制冷量计算公式Q=m*Cp*(Tr-Tc)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为流过蒸发器的空气质量,单位为千克/小时(kg/h);Cp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千克·摄氏度(kJ/kg·℃);Tr为室内空气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c为蒸发器的出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2)水制冷量计算公式Q=m*Cp*(Tr-Tc)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为流过冷却水系统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小时(kg/h);Cp为水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千克·摄氏度(kJ/kg·℃);Tr为冷却水的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c为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2.制冷负荷计算公式制冷负荷是指制冷空调系统为了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而需要吸收的热量。
常见的制冷负荷计算公式有:(1)空气制冷负荷计算公式Q=Qs+Qc+Qv+Qr其中,Q为制冷负荷,单位为千瓦(kW);Qs为室内阻尼材料传热量,单位为千瓦(kW);Qc为传导和传输热量,单位为千瓦(kW);Qv为通风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Qr为室内照明、家具、设备等的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
(2)水制冷负荷计算公式Q=Qs+Qc+Qv+Qr其中,Q为制冷负荷,单位为千瓦(kW);Qs为室内阻尼材料传热量,单位为千瓦(kW);Qc为传导和传输热量,单位为千瓦(kW);Qv为通风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Qr为室内照明、家具、设备等的散热量,单位为千瓦(kW)。
3.制冷功率计算公式制冷功率是指制冷空调系统所需要的电力输入。
常见的制冷功率计算公式有:(1)空气制冷功率计算公式P=Q/EER其中,P为制冷功率,单位为千瓦(kW);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EER为能效比,单位为千瓦/千瓦(kW/kW)。
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及设计原则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1英国冷吨=3373千卡/小时(kcal/h)=3.923千瓦(KW);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
对于空调效果要求较高的房间,冷负荷应取160-180 W/m2。 这里再提一下瓦(W)过去用制冷量单位千卡/小时(kcal/h)之 间的关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日本空调维修器常用压缩机的功率(马力)数值来表示制冷量,这是过去的习惯,并不确切,因为各厂和各个时期产品的性能系数是不同的,但大致上马力数与制冷量有如下关系:
1 USRT = 3024 kcal/h,10000 kcal/h = 3.3069 USRT;
1匹 = 0.735kw x cop00000。
说明:
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应用:
制冷性能系数(EER)
测定的制冷量Q和消耗总功率N的比值,公式:EER=Q/N。
经验值:空调设计估值:1匹空调=2500w的制冷量=可以控制15~20平方米的空间的制冷量=每小时耗电量0.5~0.8度电。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2]
如何精密计算空调制冷量

如何精密计算空调制冷量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依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精准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Q2环境热负荷(=0.18KW/m²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x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²)P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²)金融机房(500600W/m²)数据中心(600800W/m²)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掌控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²)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²)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²)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²)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育室、干净室、试验室(200250W/m²)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²)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BTU/小时=KCal×3.9612.KCal=KVA×86013.BUT/小时=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²。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空调的制冷量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房间面积、房间高度、室内外热负荷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室内外温差法是用于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基于室内外温度差和房间面积来计算制冷量。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平方米),S为房间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室内外温度差(单位是摄氏度)。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空调制冷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设置不同的Q0值。
一般来说,Q0的取值范围在100-200W/m²之间。
在确定Q0的值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房间面积和室内外温度差来计算制冷量了。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室外温度为35摄氏度。
Q0的值为120W/㎡。
首先计算室内外温度差:ΔT=室外温度-室内温度=35-25=10摄氏度然后将房间面积和温差代入计算公式:所以,这个房间所需要的制冷量为24千瓦。
如果你选择能够提供超过或接近这个制冷量的空调,那么房间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水平。
除了公式计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房间的朝向、日照、隔热材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公式计算只是一个初步的参考,实际情况还需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总结起来,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是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S为房间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度差。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初步的制冷量,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空调常见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常见制冷量计算公式在夏季高温时节,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
而空调的制冷量是衡量空调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冷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调的制冷效果,因此了解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对于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至关重要。
空调的制冷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进行计量。
制冷量的大小与空调的制冷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空调的制冷量越大,其制冷能力也就越强。
制冷量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室内外温度差、室内空调需求量、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多个因素,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1. 空调制冷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的基本计算公式为:Q = m c ΔT。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表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表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室内外温度差和空气的质量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不过,这个公式比较理论化,实际中还需要考虑到空调的制冷效率、室内外温度差的变化等因素。
2. 空调制冷量的综合计算公式。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可以使用综合计算公式:Q = V ρ c ΔT η。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V表示室内空气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ρ表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c表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η表示空调的制冷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综合计算公式考虑了室内空气的体积、密度以及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和空调的制冷效率来调整计算公式,以获得更准确的制冷量。
3. 空调制冷量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空调的制冷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室内外温度差、室内空气的体积、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Q2环境热负荷(=0.18KW/m²X机房面积)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Qt=S x pQ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²)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²)•金融机房(500-600W/m²)•数据中心(600-800W/m²)•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²)•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²)•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²)•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²)•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²)•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²)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3.961-2. KCal= KVA×860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²。
如何计算空调制冷量

如何计算空调制冷量空调制冷量是指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的热量。
它通常用于衡量空调设备的制冷效果以及其适用范围。
计算空调制冷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室内外温差、室内空气湿度、房间面积、热容量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空调制冷量的方法。
1.单位面积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房间的面积来计算空调制冷量。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需要的制冷量在100-150W之间。
所以,可以通过房间面积乘以制冷量系数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制冷系数为120W/m²,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2400W(2.4kW)。
2.温差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室内外温差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一般来说,每摄氏度的温差需要0.1-0.15kW(100-150W)的制冷量。
所以,可以通过室内外温差乘以制冷量系数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室内温度为26℃,室外温度为36℃,温差为10℃,制冷系数为0.12kW/℃,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1.2kW。
3.热负荷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房间的热负荷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热负荷是指房间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热量。
一般来说,热负荷可以通过房间面积、墙体材料、窗户数量、阳光直射等因素来计算。
而每平方米的热负荷通常在100-150W之间。
所以,可以通过热负荷乘以房间面积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例如,房间面积为30平方米,热负荷系数为120W/m²,那么该空调的制冷量为3600W(3.6kW)。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计算,实际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受到建筑结构、朝向、隔热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选择空调设备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及个人的舒适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制冷量。
此外,在计算空调制冷量时,还需要留意一些小技巧。
例如,如果房间有特殊用途,如厨房、浴室等,可以适当增加空调的制冷量;如果房间有阳光直射或者高热负荷的区域,可以选择增加制冷量更高的空调设备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厂房尺寸:24*9*6m,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Q=cm(t2-t1)=1.005*(24*9*6*1.26)*40≈65645kJ 根据换算公式: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65645 kJ≈15689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所制冷量功率:15689 kca1≈18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³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
2、厂房尺寸:24*9*5m,1小时内温度从50℃升至10℃,所需制冷量计算:Q=cm(t2-t1)=1.005*(24*9*5*1.26)*40≈54704 kJ 根据换算公式:a):1 kJ(千焦耳)=0.239 kcaI(千卡) 所制冷量:54704 kJ≈13074 kca1 b):1 kW(千瓦)=860 kca1/h(千卡/时)知道多少制冷量功率:所制冷量功率:13074 kca1≈15 kW 注:该结果是在没有其它外在因素(如其他设备的发热,车间的排风等)的情况下所得,若考虑其外在因素,车间循环几次,则该结果乘以几倍;空气的比热容c=1.005 kJ/(kg*K) ;空气的密度:ρ=1.26 kg/m³c:代表比热容m:空气质量t2:代表末温度t1:代表初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