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概率初中数学知识点

概率初中数学知识点

概率初中数学知识点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概率相关的知识点,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2、3、4、5、6这六个数字的概率相等,因此样本空间为{1, 2, 3, 4, 5, 6}。

二、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常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频率是指在多次重复试验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的频率是指掷了n次骰子后,出现1的次数与总次数n的比值。

三、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和出现2就是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一个骰子,出现1和不出现1就是对立事件。

四、事件的运算事件的运算包括并、交和差三种操作。

事件的并是指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事件,用符号A∪B表示;事件的交是指事件A和事件B 同时发生的事件,用符号A∩B表示;事件的差是指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的事件,用符号A-B表示。

五、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以下性质:1)任一事件A的概率不小于0,不大于1,即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即P(S)=1,其中S为样本空间;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即P(Φ)=0,其中Φ为不包含任何结果的事件;4)若A和B互斥,则P(A∪B)=P(A)+P(B)。

六、独立事件与非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相互不影响的事件。

例如,掷一个骰子两次,第一次出现1的事件和第二次出现2的事件就是独立事件。

非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相互影响的事件。

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两张牌,第一次抽到红心的事件和第二次抽到黑桃的事件就是非独立事件。

七、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随机事件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作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随机事件.4、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随机事件的确定事件.5、试验为了探索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就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或模拟,这种观察或模拟的过程就叫作试验.【注】(1)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并不能判断将出现哪种结果,这种现象就叫作随机现象. 应当注意的是,随机现象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这里的“随机”有两方面意思:①这种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发生之前不能预言;②这种现象的结果带有偶然性. 虽然随机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带有某种偶然性,但是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我们称这种规律性为统计规律性. 统计和概率就是从量的侧面去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这种规律性,从而实现随机性和确定性之间矛盾的统一.(2)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随机现象.(3)随机试验满足的条件: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所有结果都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每一次试验的结果是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不确定是哪一个. 随机事件也可以简称为事件,但有时为了叙述的简洁性,也可能包含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二、基本事件空间1、基本事件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而其他事件都可以用它们进行描述,这样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2、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字母Ω来表示,Ω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并且Ω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注】基本事件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最小单位,它不能再分,其他的事件都可以用这些基本事件来表示;在写一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时,应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与顺序有关系;基本事件空间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在写时应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三、频率与概率1、频数与频率在相同条件S 下进行了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则称在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事件A 出现的比例()A n n f 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n 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f A 稳定在某个常数上,则把这个常数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记作()P A .3、频率与概率的关系(1)频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频率并不是一个完全确定的数. 随着试验次数的不同,产生的频率也可能不同,所以频率无法从根本上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人们从大量的重复试验中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无限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一固定的值上,即在无限次重复试验下,频率具有某种稳定性.(2)概率是一个常数,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 当试验次数无限多时,所得到的频率就会近似地等于概率. 另外,概率大,并不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只能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但在一次试验中却不一定会发生.四、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包含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A 与事件B ,如果事件A 发生时,事件B 一定发生,则我们称 事件B 包含事件A (或称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记作B A ⊇(或A B ⊆).2、相等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A 与事件B ,如果事件A 发生时,事件B 一定发生,并且如果事件B 发生时,事件A 一定发生,即若B A ⊇且A B ⊇,则我们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作A B =.3、并事件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或事件B 发生,则我们称该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 B ⋃(或A B +).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也发生,则我们称该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A B⋅).⋂(或A B5、互斥事件如果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A B⋂=∅),则我们称事⋂为不可能事件(即A B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生.6、对立事件如果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A B⋂=∅),而事件A与⋂为不可能事件(即A B事件B的并事件A B⋃=Ω),则我们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必然事件(即A B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例如,事件A包含事件B 类比集合A包含集合B;事件A与事件B相等类比集合A与集合B相等;事件A 与事件B的并事件类比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类比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五、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是今后考察的重点,因此关于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我们很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说明.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反映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了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以外,还要求这两个事件必须有一个发生. 因此,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而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例如,掷一枚骰子,事件:“出现的点数是1”与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偶数”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而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奇数”与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偶数”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2、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1)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2)有限多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一般地,如果事件1A ,2A ,…,n A 两两互斥,那么事件“12n A A A ⋃⋃⋃L 发生”(指事件1A ,2A ,…,n A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 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即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L L .【注】上述这两个公式叫作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在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时,一定要首先确定各事件是否彼此互斥(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则公式不适用),然后求出各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3、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对于对立的两个事件A 与B 而言,由于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与事件B 不会同时发生,因此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并且A B ⋃=Ω,即事件A 或事件B 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对立事件A 与B 的并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 发生的概率之和,且和为1,即()()()()1P P A B P A P B Ω=⋃=+=,或()1()P A P B =-.【注】上述这个公式为我们求事件A 的概率()P A 提供了一种方法,当我们直接求()P A 有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先求其对立事件B 的概率()P B ,再运用公式()1()P A P B =-即可求出所要求的事件A 的概率()P A .4、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方法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所求事件转化为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然后再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进行求解;另一种是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然后再运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进行求解. 如果采用方法一,一定要准确地将所求事件拆分成若干个两两互斥的事件,不能有重复和遗漏;如果采用方法二,一定要找准所求事件的对立事件,并准确求出对立事件的概率.六、概率的基本性质1、任何事件的概率都在01:之间,即对于任一事件A ,都有0()1P A ≤≤.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3、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4、两个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即若事件A 与事件B 对立,则()()1P A P B +=.。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知识归纳: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随机事件和概率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归纳初中数学中与随机事件和概率计算相关的知识点,从基础概念到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在计算概率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样本空间: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构成的集合,用S表示。

样本空间是随机事件的全体,包含所有可能的结果。

2. 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用A、B、C等大写字母表示。

随机事件是我们感兴趣的一部分,它是样本空间中的若干个元素的集合。

3.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样本空间S本身就是一个必然事件,它一定会发生;而空集∅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它一定不会发生。

4. 事件的运算:对事件的运算有交、并、差、对立等。

事件的交表示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并表示至少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差表示一个事件发生而另一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事件的对立表示不发生某事件的可能性。

二、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概率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介于0和1之间。

根据统计学原理,概率的定义如下:P(A) = n(A)/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S中所包含的元素总数。

根据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概率的性质:1. 非负性:概率值始终大于或等于0,即P(A) ≥ 0。

2. 规范性: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即P(S) = 1。

3. 可加性:对于互不相容的事件A和B,它们的并事件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之和,即P(A∪B) = P(A) + P(B)。

4. 对立事件的概率:事件A与其对立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它们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P(A) + P(A') = 1。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知识点作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分支,概率理论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数学中,也会有一些概率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我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例如:扔一枚骰子,它可能落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每个点的发生率相等,因此每个点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二、概率的概念在随机事件中,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同的,而概率就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会发生。

三、基本事件和复合事件一个简单的随机事件叫做基本事件,例如掷一次骰子出现3点。

利用基本事件可以构造出复合事件,例如掷两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和为4点。

复合事件多次基于基本事件而形成,掌握基本事件很重要。

四、概率计算公式概率计算公式是指根据特定的条件和已知的信息,计算出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的公式。

在数学中,常用的概率计算公式包括:1.经典概型公式:P(E)=m/n,其中E是一个随机事件,m是E中包含的有利基本事件数量,n是总的基本事件数量。

2.频率概型公式:P(E)=f/n,其中E是一个随机事件,f是E在n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

3.条件概率公式:P(A|B)=P(AB)/P(B),其中A、B是两个随机事件,P(A|B)是在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

五、概率统计思想概率统计是利用已知的数据来推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利用概率统计思想可以对各种现象和事件进行分析和预测,例如对人口增长、股票走势等进行概率统计预测。

六、小结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概念、基本事件和复合事件、概率计算公式和概率统计思想都是七年级下册数学概率知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的各种难题,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的科学。

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概率知识,本文将对初中《概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1.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抛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掷骰子的点数等。

2.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用S表示。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

二、事件的概率1.定义:事件A的概率是指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用P(A)表示。

2.概率的性质:-非负性:对于任意事件A,0≤P(A)≤1-必然事件:对于一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对于一定不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加法公式:若A、B为互斥事件,则P(A∪B)=P(A)+P(B)。

3.等可能概率:在样本空间中,每个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4.事件的互斥与独立:-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P(A∩B)=0。

-独立事件:两个事件的发生不会相互影响,P(A∩B)=P(A)×P(B)。

三、事件的确定性和可能性1.确定性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四、频率与概率1.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次与总试验次数的比值称为事件A的频率,记作f(A)。

2.大数定律:在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A的频率趋近于事件A的概率。

五、排列和组合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按照一定顺序取出m(m≤n)个元素,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n,m)。

2.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不考虑其顺序,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n,m)。

3.公式:-A(n,m)=n!/(n-m)!-C(n,m)=n!/(m!(n-m)!)六、概率的计算1.等可能概率的计算:P(A)=有利的结果数/总结果数。

七年级下册概率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概率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概率的概念
在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开始接触概率的概念。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分支。

概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随机现象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概率的概念:
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具有随机性的事件,即在同样的条件下,这个事件在多次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或者不能确切地知道它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抛掷硬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抽签等都是随机事件。

2.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通常用一个实数(或分数)表示。

计算概率的基本公式是P(A) = P(A) + P(A \neq B) - P(A \neq B),其中P(A)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 \neq B) 表示事件A 不发生的概率,P(A \neq B) - P(A \neq B) 表示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不发生的概率。

3. 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以下性质:
a. 对于所有可能的结果,概率的和为1;
b. 概率的大小与事件发生的频率无关,频率不一定等于概率;
c. 概率的计算独立于其他随机事件,互不干扰;
d. 概率是一个不确定的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4. 概率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概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

例如,可以通过概率分析来评估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预测天气变化、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等。

在学习概率的概念时,学生应注意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概率的性质和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概念。

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概率知识,并学习如何运用概率进行问题求解。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概念1. 随机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

例如掷骰子、抽牌等。

2. 样本空间:对一个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3. 事件:样本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果的集合,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4. 总事件:样本空间S本身就是一个事件,即必然事件,用Ω表示。

5. 不可能事件:不包含任何样本点的事件,用φ表示。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1. 试验的概率计算:- 等可能概型:如果一个试验的样本空间S中的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相等,那么称该试验为等可能概型。

计算公式:P(A) = 发生A的样本点的个数 / 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总数。

- 不等可能概型:如果一个试验的样本空间S中的每个结果发生的概率不等,那么称该试验为不等可能概型。

计算公式:P(A) = 发生A的样本点的和 / 样本空间中所有样本点的和。

2. 事件的概率计算:- 加法定理:如果A、B是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即A与B没有公共结果),那么P(A∪B) = P(A) + P(B)。

- 减法定理:如果A是一个事件,那么P(Ω-A) = 1 - P(A)。

- 乘法定理:如果A、B是两个事件,那么P(A∩B) = P(A) × P(B|A),其中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三、概率的性质1. 0≤P(A)≤1: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 P(Ω) = 1:总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3. P(φ) = 0: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4. P(A∪B) = P(A) + P(B) - P(A∩B):两个事件的并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两者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减去两者同时发生的概率。

七年级下册概率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概率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概率初步知识点概率是概念性的数学,它是用于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方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概率是一个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

在此,我们将介绍一些七年级下学期中,初步的概率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

1. 基本概率原理基本概率原理是指,若一个事件可以有n种不同的结果,这个事件中每个结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则该结果发生的概率就是1/n。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箱子装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那么摸到红球的概率就是5/8,蓝球的概率是3/8。

2. 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某个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例如,掷一枚骰子的样本空间就是{1, 2, 3, 4, 5, 6}。

掷两枚骰子的样本空间就是{(1, 1), (1, 2), …, (6, 5), (6, 6)}。

3. 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一种或多种可能的结果。

例如,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结果为偶数这个事件就是一个子集{2, 4, 6}。

4. 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例如,在掷一枚骰子中,掷到偶数和奇数就是互斥事件。

5. 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

例如,在掷硬币中,掷到正面和掷到反面是独立事件。

6. 计算概率计算概率可以是通过几何方法,也可以通过利用事件中元素的个数或概率公式来得到。

当概率被定义为个数比上总数时,概率公式是事件中有利元素的个数除以总元素的个数。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装有10个球的箱子,其中5个为红色,3个为蓝色,2个为黄色。

如果一次从里面摸出一个球,摸出红色球的概率是5/10,即1/2。

7.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一个给定条件下的概率。

例如,在掷两枚骰子中,掷得点数之和等于7的概率为1/6,但如果已知其中一枚骰子的点数是3,那么掷得点数之和等于7的概率会变成1/2。

总之,在初学概率时,我们需要注意理解这些基础概念,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地理解概率的进阶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概率基础知识涉及到很多数学概念,需要认真学习并实际操作,方能熟练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并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通过试验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确定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2.不确定事件
也有许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也称为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一般地,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频率与概率的定义
频率:在n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发生了m次,则比值m
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
无论是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还是掷图钉,在试验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钉尖朝上)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就是频率的稳定性.
概率:我们把刻画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
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见,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要点诠释:
①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 <1.
②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
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
④直线 y=k(x+1)过定点(-1,0);
⑤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 0;
⑥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
出 1个球则为白球.
【答案与解析】①④是必然事件;②③是不可能事件;⑤⑥是不确定事件.【总结升华】准确掌握定义,依据定义进行判别.
【高清课堂:高清ID号: 391875 课堂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1】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明天要下雨;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
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
【答案】C.
【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
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
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
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
【答案】C.
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
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
(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
(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
(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
【答案与解析】(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
(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
(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 【总结升华】要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举一反三
【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
类型二、频率与概率
3.关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频率等于概率
B.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
C.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概率稳定在频率附近
D. 实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
【思路点拨】对于某个确定的事件来说,其发生的概率是固定不变的,而频率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答案】B.
【解析】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
【总结升华】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 如图所示,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哪个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理由如下:
由图可知:黄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红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蓝色占整个转盘面积的.
由于黄色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指针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较大.
【总结升华】计算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不同题目的不同条件确定解法,如面积法、数值法等.
【高清课堂:高清ID号: 391875 课堂名称:随机事件与概率初步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6及思考题】
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 进球频率
n
m
(1)计算表中各场次比赛进球的频率;
(2)这位运动员每次投篮,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
【思路点拨】计算出每次的频率值,看频率稳定在哪个值附近,这个值就约等于概率. 【答案与解析】 (1)
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
进球频率
n
m 0.75 0.8 0.75 0.78 0.75 0.7 (2)P(进球)≈0.75.
【总结升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举一反三
【变式】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 9 19 44 91 178 451 击中靶心频率(
)
(1)计算表中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精确到0.01);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精确到0.1)?
【答案】 (1)击中靶心的各个频率依次是:0.90,0.95,0.88,0.91,0.89,0.90.
(2)这个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