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件3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课件南开大学商学院

产业经济学课件南开大学商学院
这类产业往往对国民经济起引导作用,但未必 起着支撑作用。
战略关联分类法——支柱产业
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 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这类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但 未必起着引导作用。
先导产业
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战略关联分类法——重点产业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企业的关系构成和构成方式。 产业组织领域内的产业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特征的
企业集合。 产业内企业的关系本质上可以分为垄断与竞争关系。 研究产业内企业的关系:一方面是要考虑什么样的企
业关系才能使企业具有活力,企业的效率最高,以及 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另一方面是如何规范这些关系, 使全社会资源配置更为有效、经济效益更好。
法国于1947年开始实行指导性计划;印度和韩国于 1950年颁布本国的产业政策;东欧、中国采取重工业 优先发展政策。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日本的产业政策实践
1945~1950年,由于日本当时主要是将生产和生活水平从大幅度 的下跌中恢复过来,当时的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恢复生产,主要 是以煤炭和钢铁两个恢复生产困难的工业部门为对象,采取倾斜 式生产。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产业政策变得十分广泛, 包括为应对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而试图建立新的产业秩序的 政策,对现有一些茶叶设备投资进行干预的政策,中小企业发展 的政策,能源政策等等。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魏后凯(2002)利用全国工业普查521个制造 业近60万个企业的系统数据,深入考察了中国 制造业的市场集中状况,结论是:我国制造业 无论采用什么指标,结果都表明,集中度非常 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不仅导致规模经 济的丧失,而且也加剧了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 的过度竞争状况,不利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 高。
3.1 集中度与集中度的度量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方或买方 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 程度(市场力量)。
同一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生命周期)市场集中度的动态变化: 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很低;当产业技术成熟、进入繁荣 期时,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而后趋于稳定;随着产业的衰退, 部分厂商退出,市场集中度就会再度上升。
R1 -Rs
6.4% 9.4% 7.0% 7.0% 12.8% 14.0%
★贝恩的研究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 市场结构
C4值(%)
C8值(%)
寡占Ⅰ 寡占Ⅱ 寡占Ⅲ 寡占Ⅳ 寡占Ⅴ 竞争型
75≤C4 75<C4 ≤85 50≤C4 <85 35≤C4 <50 30≤C4 <35
C4 <30
或85≤C8 75≤C8 <85 45≤C8 <75 或40≤C8 <45 或C8 <40
表示差距悬殊,0.4被作为一般警戒线。
绝对法与相对法的区别联系:
绝对法主要反映了市场中前几家最大厂商的集中度; 而相对法则主要考虑到了参与整个市场的厂商规模 的差异,却未能考虑到前几位最大厂商对市场竞争、 价格等的控制和影响。因此,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单独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市场中厂商之 间的竞争程度,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是比较全面的。

第17章 老龄产业《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17章 老龄产业《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17.2 老龄产业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17.2.1 首个养老服务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 17.2.2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17.2.3 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17.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Biblioteka 17.3 发展老龄产业的必要性
老龄产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它不仅是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的“两个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十分必要的。
17.4 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
17.4.2 老龄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目前,中国老龄产业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整个产业来说, 经过近年来的艰难探索,当前的发展现状是:老龄宜居产业(老 龄房地产业)扭曲发展,老龄服务业热中有乱,老龄制造业发展 相对冷落,老龄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当然,这些都只是中国老 龄产业发展外显出来的表面问题。实际上,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 展还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主要是:老龄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机制建设薄弱,产业持续运行的内生性动力缺失,运营模式流于 供给端概念设计,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业态生发不成型。总体来 看,中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总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之间配置错 位,虽然参与者众多,投入不断增加,但有效产出不足,收入现 金流乏力,利润获取困难重重,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1.“十四五”人口老龄化将直面两大 关口
2.当应对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
3.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进入老龄社 会,“65岁+”5年后将破2亿
17.4 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
17.4.1 老龄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 1.各类老龄产业组织迅速涌现 • 2.老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 3.老龄产业投资规模迅猛增长 • 4.部分老龄产业企业迎来盈利拐点

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产业经济学-第3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美国经济学界公认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无论是对产业组 织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美国70年代末开始的放松管制 的改革,都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东华大• 学 高长春
二、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 哈佛学派认为进入障碍高的市场,往往企业少、集中 度高。为了有好的绩效,需要一个竞争者较多的市场 结构。但鲍莫尔认为,不要有较多的企业,只要存在 潜在的进入压力,即存在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结构就能 有良好的市场绩效。
• 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端的 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并且考察了不同 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特定产业内的 结构、价格、利润、广告和效率等相互 关系。
• 这些分析为以后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梅 森和贝恩,提供了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东华大• 学 高长春
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最终形成 与贝恩的系统研究
•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固然是产业组织 理论的主要来源,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中的一些实证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判别标 准,却得益于20实际30年代以后的一些 西方学者实证研究的结论,其中最有影 响的主要有:

东华大• 学 高长春
(三)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 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 “一般来说产品都是有差别的。这种标准可能是 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只要它对购买者有 其重要性,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那 种产品,都可能构成差别的标准”。
• 张伯伦的“产品差别”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的 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不同之处;二是产品 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之处;三是消费者“ 想象”的心理差别。
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是指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最终通过经 济增长的市场绩效表现出来。
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 模和规模效益实现程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经济规模 企业产量占全产业产量的比例;二是垂直结合的企业的产量占各流 程阶段产量的比例;三是有无开工不足,能力过剩。

高教社产业经济学(第三版) 李孟刚教学课件第13章

高教社产业经济学(第三版) 李孟刚教学课件第13章
(一)被控倾销商品造成实质性损害 实质性损害指“并非无关紧要的、非实质性的或
不重要的”损害。对于实质性的判断,各国都根 据本国的经济形势和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 的, 因此很难有一个“ 实质性”的统一标准。 根据《1994年反倾销协议》和各国法律,实质性 损害的裁定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
从产业保护的程度来看,产业保护还可以分为三 种情形:一般性产业保护,中度性产业保护,深 度性产业保护。
四、 产业保护的措施
(一)国际贸易保护政策
1. 关税壁垒 2. 非关税壁垒 3. 外汇管制
(二)国内生产扶植政策
1. 财政扶植政策 2. 金融扶植政策 3. 技术扶植政策 4. 直接规制政策
一、 产业损害的界定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或进口商品)在某进 口国国内的大量销售,对该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 展和建立造成威胁、阻滞甚至毁灭的过程称为产 业损害。
反倾销作为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适度保护手段,在 国际上被广为利用。
确立反倾销的前提条件:一是倾销行为的存在, 二是损害的构成,三是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 果关系。
1.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发展
二、 产业控制力的界定
产业控制力是指一国控制本国产业的能力或者程 度。
本国资本具有产业控制力,应该是竞争实力的体 现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
三、 产业控制的基本内容
(一) 市场控制 (二) 品牌控制 (三) 股权控制 (四) 技术控制 (五) 经营决策权控制 (六) 重要企业控制
穆勒强调“新生产业保护”的要点在于强调外部性。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 经过李斯特的发展和系统化以及穆勒
的肯定后,成为贸易保护的基本理论,成为WTO规则中产业保护 的合法形式。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理论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理论PPT课件
第3页/共99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之间虽然有着根本的区别,然而 它们之间也有着很强的联系。 ❖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 ❖ 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必然带来经济发展。
第4页/共99页
第9页/共99页
3.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处于衰退期的产业称为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特点是其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发展速度开始 变为负数,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下降。发达国家对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一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进行产业转移,将其 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去,通过开辟新市场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二是对 其进行高新技术改造,通过提升其技术含量来创造新的需求,使其“焕 发青春”,再次走向发展。
第12页/共99页
刘易斯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由于工业资 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扩大, 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供给。这样,工业总 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增长的速度,于是出现 一个资本加速积累和迅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时期,直至剩余劳 动力被吸纳完毕。此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由于劳 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而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工资 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等开始在两个部门 之间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
最后,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 段和条件不断演变的。正是主导部门的这种不断更替,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发展 阶段的变迁。促使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原因,除了人的欲望不断变化外,主要 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因此,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 泉。

第二十五章 投入产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十五章  投入产出  《产业经济学》PPT课件

25.2.2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产出投入 1
中间产品 消耗部门
2…n
最终产品
小 计
固定 资产 积 消 更新 累 费 改造
净 出 口
小 计
总 产 品
生 产 资 料 转
生பைடு நூலகம்产 部 门



1
2 ︙
n 小计 固定资产折旧 物质消耗合计
x11 x12 … x1n x21 x22 … x2n ︙︙︙︙ xn1 xn2 … xnn
25.4.2分析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分析社会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国民收入的部门构成, 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分析各部门的中间产品率和最终产品率(中间 产品率是指中间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率,最终产品率是指最终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率)
25.4.3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D1 D2 … Dn
Y1 X1 Y2 X2 ︙︙
Yn Xn
劳动 报酬
V1
V2 … Vn


造 社会
价 纯收 值入
M1
M2 … Mn
小 计
总投入
X1 X2 … Xn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故可得平衡方程如下: (i=1,2,…,n) (22-2)
这组方程反映了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用情况,称之为产品分配平衡方程组。 从表22-2的垂直方向看,“劳动对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活劳动消耗(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产品 总价值”,有:
(j=1,2,…,n) (22-3) 这组方程反映了各部门产品的价值构成,称之为价值构成平衡方程组。
25.3 消耗系数与数学模型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四个前提条件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是同质的;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伯川德模型的均衡点
价格领先
“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失败的原因是因为: 各企业之间取得默契,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其
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 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
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 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垄断
“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 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 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 (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时,就称这种寡头垄 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
垄断竞争
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 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 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市场势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 内能够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 本以上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 力
对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 种极端情形,使我们理解市 场势力的基本方法。
D
Pm
E
Pc S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