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自动开关 广西科技大学
智能台灯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01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 设计
02
二、硬件选择与程序 设计
03
三、手机应用程序开 发
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产品的标配。其中, 智能台灯控制系统以其灵活的控制方式和便捷的使用体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本次演示将探讨智能台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智能台灯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光照度调节:系统可以自动或根据用户设定调节台灯的亮度,以满足不 同的光照需求。
2、定时开关:用户可以设置定时开关,使台灯在特定时间自动开启或关闭。 3、延时关灯:用户可以设置延时关灯功能,使台灯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
4、手机控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台灯的开关、亮度等。 5、节能模式: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亮度,以节省电力并保护眼睛。
在程序设计上,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编写程 序,以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例如,当光敏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光线变化时,中央 控制器需要调整LED的亮度;当定时器到达设定的时间时,中央控制器需要发送 开关灯指令;当触摸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操作时,中央控制器需要响应并执行相应 的指令等。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家居 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其中,智能台灯作为 一种常见的智能家居设备,具有节能、环保、便捷等优点。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 基于STC15单片机的智能台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一、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选择
四、调试与优化
在系统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调试和优化。首先,我们需要确保 所有硬件设备都能正常工作,所有程序都能按照预期运行。然后,我们需要进行 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可以稳定地运行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能需要反复修改和优化程序,以及调整硬件设备的参数。
台灯自动开关设计电路课程设计

台灯自动开关设计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2. 学生能够描述台灯自动开关设计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的使用、电路的控制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台灯自动开关电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使用工具和仪器,掌握电路搭建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与协作,提高项目完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4.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路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电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的作用,电路图的基本符号认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2. 自动开关电路原理:介绍台灯自动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光敏传感器、继电器等元件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3. 电路设计及搭建: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动开关电路,选择合适的元件,绘制电路图,并进行实际搭建。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路搭建,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整个设计过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LED台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LED台灯设计摘要LED 台灯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 LED 台灯,通过单片机控制LED灯的亮度和色温,实现智能调光和调色功能,同时提供人体感应、定时开关等智能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LED 台灯;单片机;智能控制;调光;调色二、设计原理2.1 单片机选择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常见的 STM32 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STM32 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很好地满足 LED 台灯的智能控制需求。
2.2 亮度调节LED 台灯的亮度是通过 PWM(脉冲宽度调制)来实现的。
通过控制 PWM 的占空比,可以精确地调节 LED 的亮度。
我们可以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来产生 PWM 信号,从而控制LED 的亮度。
2.3 色温调节LED 台灯的色温调节可以通过控制 RGB LED 或者使用特殊的 LED 芯片来实现。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使用特殊的 LED 芯片,通过改变驱动电流的大小来调节 LED 的色温。
这样可以实现从冷白光到暖白光的平滑调节,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的需求。
2.4 智能功能为了提升 LED 台灯的智能化程度,我们还加入了人体感应和定时开关等功能。
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存在,并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定时开关可以让用户设定 LED 台灯的开关时间,方便用户根据生活习惯来控制台灯的开关。
三、硬件设计3.1 LED 选择LED 台灯的光源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用了高亮度的 SMD LED,其发光效率高,寿命长,且色温范围广,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色温的需求。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模块、人体感应模块、PWM 生成模块和电流调节模块。
电源模块负责对 LED 台灯整体的供电,人体感应模块负责检测人体的存在,PWM 生成模块负责产生调节 LED 亮度的 PWM 信号,电流调节模块负责调节 LED 的色温。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

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智能台灯是一种集成了智能控制技术和灯具功能的新型产品,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操作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灯具的开关、亮度调节、色温调节等功能,从而提供更舒适、智能化的照明体验。
智能台灯的设计理念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在设计上,我选择了简约现代的外观风格,以白色为主色调,搭配铝合金材质,既简洁美观,又具有高档感。
台灯的灯头采用可调节角度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自由调节光线照射的位置和角度,以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
智能台灯的核心部件是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声控等方式来控制台灯的开关、亮度调节、色温调节等功能。
通过手机APP,用户可以预设不同的照明场景,比如阅读模式、工作模式、休息模式等,轻松切换不同的照明效果。
而声控功能则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灯具的开关和亮度调节,提供更便捷的操作方式。
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智能台灯还具备其他一些实用的功能。
比如,自动调节亮度功能,通过光感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以保持室内的舒适照明环境。
同时,智能台灯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比如智能音箱、温湿度传感器等,从而实现更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在智能台灯的实现过程中,我参考了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在硬件方面,我选用了高亮度LED灯源、触摸面板、光感传感器等组件,并利用Arduino开发板进行电路设计和硬件编程。
在软件方面,我使用了Python语言进行APP的开发,并利用开源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整体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不断调试和改进,最终实现了智能台灯的设计目标。
总的来说,智能台灯是一种集成了智能控制技术和灯具功能的新型产品,具有照明、调节、联动等多重功能。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用户可以轻松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创造出更舒适、智能化的照明环境。
这种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有助于推动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
一种自动感应及预防近视智能台灯设计

link appraisement
丁学用 王旭龙 滕维乾
三亚学院理工学院
丁学用(1979-)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Hnjg2015-
和三亚市重点实验室项目
图2 传感器构成的信号检验和解决部分(a)
图4 实物主板正面图(a)
现,系统会依据优先级,屏障掉中断1,打开中断0。
挪用延60ms程序TIME0,查找中断0节制位;预防身体不留神达到热释电探索器的探索范畴,采取延迟程序来解除滋扰,预防错判。
若为0,则返回主程序;若为1,数据由高四位给出,使灯持续本来最亮的时候,挪用延迟程序的TIME1,推R0有没有达到0,若有,则中断折回,若没有,则R0减接着循环,知道R0为0,即完成台灯渐渐变暗的过程。
实物演示过程
图5.2 光亮检测图(b)
图5.2 设置时间(c)
房间没人时灯也会自动熄灭,以达到节能效果。
该系统灵活性强,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接触感应台灯工作原理

无接触感应台灯工作原理
无接触感应台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感应原理,通过感应器和控制电路实现灯光的开关和调节的智能台灯。
其工作原理如下:
1.感应器:感应器通常采用无线电频率感应技术,如红外传感
器或电磁感应器。
当有物体靠近感应器时,感应器就可以探测到物体的存在。
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无接触感应台灯的核心部分,它接收
感应器探测到的信号,并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感应器探测到的物体距离和位置的变化,控制电路可以判断用户的动作意图。
3.灯光控制:根据控制电路的分析结果,控制台灯的灯光开关
和亮度。
当探测到用户靠近台灯时,控制电路可以自动开启灯光,当用户远离台灯时,控制电路可以自动关闭灯光。
4.调光功能:除了开关自动控制外,控制电路还可以根据用户
的手势或声音指令调节灯光的亮度。
例如,当用户在一定距离内进行手势操作时,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手势的指令调节灯光的亮度,满足用户对照明环境的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无接触感应台灯通过感应器和控制电路实现了台灯的智能化控制。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和手势等信息,自动开启或关闭灯光,并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调节灯光的亮度,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2024年广西科技大学考研真题803+自动控制原理

广西科技大学 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专业课试卷考试科目代码:803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时间:180分钟(本试题共 5 页)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 在自动控制技术中,把工作的机器设备称为①,把表征这些机器设备工作状态的物理参量称为②,而对这些物理参量的要求值称为③。
2. 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信号源来可以分为3种基本控制方式,分别是①、②、③。
3. 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统的①。
4.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①的拉氏变换与②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③。
5. 动态结构图有①、②、③三种主要连接方式。
6. 对线性定常系统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有①、②和③。
7.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①有关。
8. 根轨迹在s平面上的分支数等于①。
9. 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的复数比,称为系统的①。
10. 前置校正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之①采用的校正。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有什么优点?2. 什么是稳态误差?3. 什么是根轨迹?什么是根轨迹法?4. 常用的频率域稳定判据有哪两种?频率域稳定判据的特点是什么?5. 反馈校正有什么作用?三、计算分析题(共90分)1.(15分)R-C 电路如图1所示。
(1)试写出该电路以)(t U i 为输入,以)(t U o 为输出的动态微分方程以及传递函数)()(s U s U i o ; (2)画出该电路的动态结构图。
图12.(10分)某系统如图2所示,试求该系统传递函数)()(s N s C 。
)(1s G )(2s G )(3s G )(4s G )(s H )(s R )(s C )(s N图23.(10分)已知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试求其调节时间,超调量,若设其为典型二阶系统,试求其闭环传递函数。
基于单片机无线蓝牙智能台灯用户使用手册

基于单片机无线蓝牙智能台灯用户使用手册(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台灯功能介绍1.无线蓝牙连接2.亮度调节3.色温调节4.定时功能三、台灯使用方法1.开机与关机2.连接蓝牙3.亮度与色温调节4.定时设置四、注意事项五、售后服务正文【引言】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基于单片机无线蓝牙智能台灯。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使用本产品,特制定本用户使用手册。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操作本台灯。
【台灯功能介绍】本智能台灯具有以下功能:1.无线蓝牙连接:本台灯支持蓝牙无线连接,您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等设备轻松连接台灯,实现远程控制。
2.亮度调节:本台灯亮度可调,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光线,通过蓝牙设备调节台灯亮度。
3.色温调节:本台灯色温可调,您可以通过蓝牙设备选择冷暖光,以满足不同场景和心情的需求。
4.定时功能:本台灯具备定时功能,您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机,方便您在特定时间自动控制台灯。
【台灯使用方法】1.开机与关机:首次使用台灯时,请先按下台灯开关,打开台灯。
使用完毕后,再次按下开关,关闭台灯。
2.连接蓝牙:打开台灯后,打开您的蓝牙设备,搜索附近的可用蓝牙设备,找到台灯的设备名称并点击连接。
连接成功后,您的设备上会显示“已连接”。
3.亮度与色温调节:连接成功后,您可以通过您的蓝牙设备调节台灯的亮度和色温。
4.定时设置:进入台灯的设定菜单,您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机时间。
【注意事项】1.请勿将台灯置于潮湿、高温或极度寒冷的环境中,以免损坏台灯。
2.请勿在台灯上放置重物,以免损坏台灯。
3.如遇问题,请勿自行拆解维修,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如需维修,请联系售后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台灯自动开关盒专业班级:电气111班学生姓名:李永凯指导教师:覃启锦设计时间: 2013.9.30目录第一章绪论1.1绪论第二章任务和要求2.1 设计目的2.2 设计要求2.3 功能介绍第三章设计原理3.1 设计结构3.1.1 结构图3.1.2 结构图说明3.2 设计电路3.2.1 电路图3.2.2 电源部分3.2.3 感应部分3.2.4 控制部分3.3 电路原理第四章设计体会4.1 设计体会第五章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摘要电路通过使用模拟电子元件和数字电子元件构成一个台灯自动开关盒的设计。
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专用控制模块制作而成的红外感应自动灯,真正做到有人灯亮,人走灯灭。
同时,装置还设置了光控电路,白天电路自动封闭,无论有人否,电灯都不会亮。
第二章任务和要求2.1 设计目的设计并制作一个“台灯自动开关盒”2.2 设计要求它有两根交流电源输入线和一个交流电源输出插座,后者可插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不超过60W。
1.一个光敏元件(光敏管或电池)。
可将它安在开关盒上恰当的位置。
2.一个对人体敏感的传感器,它可以是台灯的金属灯罩。
如果灯罩是非金属制器,则可粘贴铝箔或铁皮等作为传感器。
3.自动开关盒做好后,将台灯(220V,不超过60W)的电源插头插入开关盒的交流电源输出插座。
4.除220V交流电源外,不许外接其他电源2.3 功能介绍(1)在晚上,当没有光源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若有人靠近台灯,它便自动接通电源发光。
人离开台灯后,它能自动断开电源。
(2)在白天有足够的光线(以适合阅读为标准)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无论是否有人靠近台灯,它都不会亮。
第三章 设计原理3.1 设计结构3.1.1 结构图图1 3.1.2结构图说明图1中有三个主要部分:(1)光敏传感器,其作用就是将感觉到的光信号的强弱转化为电阻的大小,并实时告诉控制元件;(2)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其作用是感觉近距离内有没有人靠近,并实时告诉控制元件;(3)控制元件,其作用是根据台灯周围的光线和是否有人靠近来控制灯的亮与灭。
3.2 设计电路人移动信号---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光信号----光敏感应器控制单元 台灯3.2.1 电路图图23.2.2 电源部分如图2,LM7805的左边为电源部分,由小型变压器、电容C3、二极管D1、D2、D3、D4,三端稳压器LM7805共同组成。
使用小型变压器将交流220V电降至15V左右,经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单相整流电桥整流和电容C3滤波后,由三端固定稳压器LM7805输出稳定的5V直流电压。
电容C1和C2用于抑制7805可能产生的自激一.小型变压器工作原理:降压变压器两组线圈圈数分别为N1和N2,N1为原边圈数,N2为副边圈数。
初级次级电压和线圈圈数间具有下列关系:U1/U2=N1/N2 (N1>N2) 。
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频率50HZ。
首先由变压器变压将220V电压降到15V左右电压。
然后将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变化为单相直流电。
二.桥式整流电路⑴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OωtO ωtOωt 22U 22U R Lππ2π3π4O ωt22U R LO ωt O ωt 22U 22U R Lu 2i D1i D2i Ou O u D122U u 1u 2i OD 4R Lu OD 1D 2D 3u 1u 2i O R Lu O(a) (b)图14-1-2 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由图14-1-2的波形图可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与全波整流电路一样,所以其输出电压平均值22O(AV)9.0π22U U U ==⑵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67.0O(AV)1OM ==U U S⑶整流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I D(A V)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D 1、D 3和D 2、D 4是两两轮流导通的,因此,流过每个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电路输出电流平均值的一半,L2O D(AV)45.02R U I I ==⑷最大反向电压U RM桥式整流电路因其变压器只有一个副边绕组,在U 2正半周时,D 1、D 3导通,D 2、D 4截止,此时D 2、D 4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U 2的最大值,即2RMAX 2U U =同理,在U 2负半周时,D 1、D 3也承受同样大小的反向电压。
⑸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I 2流过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正半周是半个正弦波,负半周是另一半正弦波,所以副边电流中无直流分量,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O L2L 2211.12222I R U R U I =⨯==ππ桥式整流电路与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相比,其明显的优点是输出电压较高,纹波电压较小,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较低,并且因为电源变压器在正负半周内都有电流流过,所以变压器绕组中流过的是交流,变压器的利用率高。
在同样输出直流功率的条件下,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小的变压器,因此,这种电路在整流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三.三端稳压器LM7805(1)LM7805<引脚图> 简单介绍:其中1接整流器输出的+电压,2为公共地(也就是负极),3就是我们需要的正5V输出电压(2)LM7805结构LM7805是常用的三端稳压器,一般使用的是TO-220封装,能提供DC 5V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和过载保护电路。
带散热片时能持续提供1A的电流,如果使用外围器件,它还能提供不通的电压和电流。
(3)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电路结构及主要特性参数三端集成稳压器大多采用串联稳压方式。
从图所示方框图中可以看出,它由启动电路、基准电路、误差放大器、调整管、取样电阻及保护电路等组成。
它与分立元件的串联调整稳压器电路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4)LM7805电参数参数符号测试条件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输出电压Vo Tj=25℃ 4.8 5.0 5.2 V5.0mA<1o<1.0A,Po<15WVi=7.5v to20v4.755.00 5.25 V线性调整率△Vo Tj=25℃,Vi=7.5Vto 25V4.0 100 mVTj=25℃,Vi=8V to 12V1.6 50 mV负载调整率△Vo Tj=25℃,lo=5.0mA to 1.5A9 100 mVTj=25℃,lo=250mA to 750mA4 50 mV静态电流IQ Tj=25℃ 5.0 8 mA静态电流变化率△IQ lo=5mA to 1.0A 0.03 0.5 mAVi=8V to 25V 0.3 0.8 mA输出电压温漂△Vo/△Tlo=5mA 0.8 mV/℃输出噪音电压VN f=10Hz to 100KHz,Ta=25℃42 μV纹波抑制比RR f=120Hz,Vi=8V to 18V62 73 dB输入输出Vo lo=1.0A,Tj=25℃ 2 V电压差输出阻抗Ro f=1KHz 15 mΩ短路电流1SC Vi=35V,Ta=25℃230 mA 峰值电流1PK Tj=25℃ 2.2 A3.2.3 感应部分一.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电路主要由人体红外传感器、菲涅尔透镜、专用芯片BISS0001组成。
当有人出现在它的探测区,传感器便能探测到信号并把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再根据实际情况是否该开启器件设备或让房间的电器设备处于一种可开启状态。
热释人体红外模块电路如图3所示。
图3工作原理:上图中,SW1是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当SW1与1端连通时,芯片处于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SW1与2端连通时,芯片则处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
图中R6可以调节放大器增益的大小,原厂图纸选10K,实际使用时可以用3K,可以提高电路增益改善电路性能。
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9和C7的大小调整,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部的R10和C6的大小调整,R9/R10可以用470欧姆,C6/C7可以选0.1U。
BISS0001芯片介绍BISS0001是一款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静态电流极小,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围元器件即可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广泛用于安防、自控等领域能。
特点:CMOS工艺数模混合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采用16脚DIP封装3.1.1.1管脚图表3-1 管脚说明引名称I/功能说明脚O1 A I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
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2 VO O 控制信号输出端。
由VS的上跳前沿触发,使V o输出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
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上跳变时,V o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8 VRF I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
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9 VC I 触发禁止端。
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10 IB --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11VDD-- 工作电源正端122OUTO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3 2IN- I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4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15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OU16O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T二.光敏传感器。
(1)光敏电阻功能----感知光线的强度,它是电阻值随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变化,光强时阻值变小,光弱时阻值变大。
(2)光敏电阻结构——通常由光敏层、玻璃基片(或树枝防潮膜)和电极等组成的。
(3)特性——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特殊电阻器,对光线十分敏感,它的电阻值能随着外界光照强弱(明暗)变化而变化。
它在无光照射时,呈高阻状态;当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值迅速减小。
(4)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
在半导体光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将其封装在带有透明窗的管壳里就构成光敏电阻如图所示。
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
构成光敏电阻的材料有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等半导体。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内载流子数目的多少。
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价带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跃迁到导带,成为自由电子,同时产生空穴,电子—空穴对的出现使电阻率变小。
光照愈强,光生电子—空穴对就越多,阻值就愈低。
当光敏电阻两端加上电压后,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随光照增大而增大。
入射光消失,电子-空穴对逐渐复合,电阻也逐渐恢复原值,电流也逐渐减小。
3.2.4 控制部分由555多谐振荡器,三极管T1、T2,继电器,电阻R2、R3、R4、R5、R6,电容C5,共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