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MAT培训】上海申友GMAT高分案例之T同学——课后半个月出分710的秘诀

合集下载

上海申友周末班S同学GMAT高分案例——培训后提分140分经验分享

上海申友周末班S同学GMAT高分案例——培训后提分140分经验分享

上海申友周末班S同学GMAT高分案例——培训后提分140分经验分享S同学是上海申友近期周末班的学生,在经过培训之后,S同学从五月底的550分提分至八月初的690分,短短两个月内两战提高了140。

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S同学也乐于将自己的备考经历分享给G友们,以下是他的高分感言。

我们也祝贺S同学获得了如此好的成绩!在8.5号的考试中我的GMAT成绩是690(Q50 V31)。

先来说下我的背景吧,在考GMAT之前我的雅思是7分。

大家可能会觉得原本就有雅思7分的背景,G 考个690并不是太难。

其实不然,在5.28我参加了G的一战,而且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雅思有7分,裸考G肯定也会有不太差的成绩,所以就没有过多的担心地去裸考了(现在想想胆子也是大,也是天真= =),结果最后的成绩是550(Q49 V17)。

当时看到这个分数真的也是蛮绝望的。

在那之后,我就认认真真的去上了申友的课程。

一共3个周末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原本我对GMAT的考点一无所知,就只会盲目去做做题,发现该错还是错;但是通过申友系统性的课程后,我发现做题的时候会有意识的去运用老师教的那些方法,准确率不断提高。

在申友上课,虽然也是一天5小时的强力复习,但是却并不像其他培训机构那样死板,让人觉得枯燥或者是很累。

在申友的学习,让我觉得一个班级学生和老师像是一个小家庭,老师很幽默,大家也是围在一起上课,有问题的一起讨论,氛围很好,更容易让我吸收知识点。

不过仅仅上完课自己不练习也是不够的。

在上课的一个月,自己也在实习,没有好好地复习,在上完课后,我就辞职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其实GMAT真的不在于题做的有多多,而是在于总结。

每次做完题,我都会花比做题多一倍的时间去总结做错的点,总结知识点和方式。

另外模考也是必须的,第一次考试就是因为没有模考过,考场上的pace一团乱。

生怕自己时间不够,每道题都没有很好的思考;又因为第一次机考不适应,不会做的就着急的乱选了一个,结果导致了V17的惨剧。

上海申友GMAT710复旦唐同学高分感言——继上大孙同学后,十一月连授班第二位“提高百分”案例(附学习计划)

上海申友GMAT710复旦唐同学高分感言——继上大孙同学后,十一月连授班第二位“提高百分”案例(附学习计划)

上海申友GMAT710复旦大学唐同学高分感言——继上大孙同学后,十一月连授班第二位“提高百分”案例(附学习计划)唐同学是上海申友十一月连授班的学员,目前在复旦大学读大四,她在12月份GMAT考试中一举获得了710的高分,值得一提的是,唐同学竟然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提高了100分,完成了“逆袭”,也成为了继同班同学——来自上海大学的孙同学后,第二位在一个月内提高了100分的同学。

以下是她的高分感言,最后附上她的复习计划。

每次考G点按钮看成绩时总是心情复杂,这次考试我一边想着下次啥时候考一边按NEXT,看到710的时候完全震惊,Elaine老师让我把经验写下来,其实我自己的学习态度一直不好,完全不足以支撑自己考到710,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想那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与‘自知之明’。

‘亲其师,信其道’意味着我非常相信申友的指导,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学内容保持一直,并且很相信学习管理师给我发的题目的质量。

初上申友的课我是很惊喜的,因为我能感觉到它的培训里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与GMAT考试要考察的标的是一致的。

我非常荣幸能上到Kevin老师的语法,条分缕析,主次分明,而且虽然印象中语法是枯燥无聊的,但是Kevin 老师讲的深入浅出,将语法考点清晰地分成几大块,每块的考点就那么几个,为做题打下很好的理论基础。

至于语法复习,我分为OG,申友讲义,上课笔记三部分。

我刷了两三遍OG,一次是上课前一两周吧,我自己复习了语法,刷了OG,浑浑噩噩,没有打通,第二次是刚上完课,将OG语法集中在两三天刷完,对照申友OG讲解讲义进行分析,把错误的和不确定的题目的思路都按照讲义走一遍,不会的和一起上课的小伙伴进行了讨论,OG里基本没有大问题了。

第二次刷的时候因为有上课的理论基础,觉得做题的时候已经有了对句子结构的把握。

然后是考前大约八九天,把OG拿出来练手,这个时候做OG基本就是百分之八十几到九十几的正确率了,而且做的时候基本没有不确定的感觉。

【尚友制造】在职GMAT高分考生经验分享四则

【尚友制造】在职GMAT高分考生经验分享四则

标题:在职GMAT高分考生经验分享四则尚友论坛【GMAT专区】【尚友学堂GMAT公开课】【GMAT机经专区】【GMAT资料下载区】【GMAT黄历查询】本帖总结一些GMAT在职高分考生的备考及考试经验,希望能给磨刀霍霍的准备杀G的在职童鞋们一些帮助。

大家都要加油啊~~【分享一】分数:750背景:英文水平很一般。

大学阶段裸考六级,大概62分。

备考期:3个月经验分享:第1个月单词,做题2个月。

语法:OG看了三遍,gwd做了20多套,考前看了下prep。

其他的复习材料无。

最大感受是,SC,语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简洁、清晰、无歧异,而不是细究语法。

原因一是现在的趋势是语义为先,二是为了pace考量。

很多牛人说一看题目,要知道考点。

可能在职的原因,或者水平有限,我没有做到。

我的解决之道就是每一道题,都用同样的步骤去看:先看懂句子,了解句子的逻辑和语义,同时搞清动词单复数。

然后马上找简洁和歧义。

核心是代词指代,以及修饰上的远近歧义等等。

这俩步之后再看所谓的细小的语法,一步一步来。

两三步后就能排除大部分错误选项,之后的解决过程随便。

逻辑:看了OG和补充,还有gwd。

逻辑对我来说比较简单,都会做。

唯一难度点的就是黑体题。

也是一样找个步骤。

比如我先看这个句子有几个观点(通常2 个,1个的往往会出陷阱题),然后化出论点。

然后再找那个是作者support,那个是驳斥。

最后看剩下的是论据还是事实。

这三步做完,答案就出来了。

黑体题考得也就是这三块。

阅读:我阅读一开始很差,发现自己读不懂句子。

后来背了20句杨鹏难句,看懂文章后,就上升很快。

RC仍然是看懂题目为先,搞清文章的逻辑。

总结:gmat不考核单项技能,考得是思维方式。

逻辑是小阅读,语法是更小的阅读,而阅读又是大篇幅的逻辑题。

我看完难句,能看懂长难句,不仅提升阅读,也提升逻辑和语法。

因为我整个解题核心就是语义和逻辑,不去细究归纳什么法则或者定理。

个人认为新东方那套害人。

语法的规则不要去背,逻辑也没有必要去分什么加强题阿削弱题,没意义。

【尚友制造】从GMAT680到GMAT770,现实反而像是在梦里

【尚友制造】从GMAT680到GMAT770,现实反而像是在梦里

标题:从GMAT680到GMAT770,现实反而像是在梦里尚友论坛【GMAT专区】【尚友学堂GMAT公开课】【GMAT机经专区】【GMAT资料下载区】【GMAT黄历查询】牢记:得语法者得GMAT。

很值得研究和细度的一篇心经,推荐指数为五星!正如楼主所说的:其实选择读MBA也是一场赌博,成功失败并非注定。

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不可能因为一个GMAT的分数,或者曾经的工作经验,就导致绝对的成功。

2010年10月15日,我踌躇满志,信心爆棚得去杀鸡,结果成绩跳出来的那一刻,我还怀疑自己眼花,只有680。

两次模考分别是740和760,结果真实的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

GMAT似乎在对我冷笑说:孩子啊,你的原罪就是骄傲!痛定思痛,再三总结,觉得自己一战时候错误最多的应该是语法,因为基本到了后面一半的语法题目就再没有出现过长划线。

阅读两篇都很长,逻辑也蛮绕。

所以在迅速报名了11月15日的考试后,我就开始了又一轮的杀G之路。

这一个月的复习里,个人感觉提高最多的就是语法。

曾经有人说,得语法者得GMAT。

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法题占得比重最大,而且语法没有什么准确的JJ可以参考,考试时候拼得就是自己真实的水平。

一战之前的一个半月的复习里,我把白勇和刘振民的语法书看了一遍,又上了XDF的课,但是还是感觉做语法题时候没什么信心,错误率也高,每次模考或者GWD,语法可以错上6道,但是阅读和逻辑一般合在一起也不超过5道。

我觉得刘振民和白勇语法书最大的缺陷是:将语法题目按要点细分,例如平行啊,主谓一致啊,然后再让我们做题。

这样的做法在学习的初期的确有助于我们吸收语法点,但是对于正式的考试不利!因为当我在做平行这一章的时候,我知道要去找平行上的错误,心理已经受了暗示,解题自然就快。

但是真实考试中,我们看到一道题目其实不知道错误是什么类型的,需要花时间去分析,这样速度会慢下来。

XDF的解题方法我觉得也有不足,在过分强调速度的同时会牺牲整个句子的逻辑含义。

一个月复习时间,GT一起备考,GMAT 710,T 107,快来看看血泪史!

一个月复习时间,GT一起备考,GMAT 710,T 107,快来看看血泪史!

一个月复习时间,GT一起备考,GMAT 710,T 107,快来看看血泪史!宋同学背景:我最初的分数是GMAT 650(50+28),TOEFL 95(reading28,lisTening22,speaking23,wriTing22),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又分别考了一次T和G,分数刷到GMAT 710(50+36),TOEFL 107(reading30,lisTening26,speaking23,wriTing28)。

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关于自己的心路历程:十月份在上海南考场考完G,当场出分650,回到宾馆自己一个人想了好久,到最后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甘心。

不甘心看着自己碌碌无为,不甘心看着自己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变成人群中毫无闪光点的肉鸡,不甘心变成优越环境中囚禁于温水的青蛙,太多不甘心,所以只能优秀。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不赞同我再考,很多人都跟我说有些人无论考多少次都拿不到700+,100+的成绩。

相信很多为GT奋斗的同学都听过这样的说法,但是我想说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情况,每个人都有机会拿到优异的成绩,只要够了解自己,只要够用心。

我也一直觉得GT不高并不代表loser,真正的loser正是那些不了解自己并且听信了这些言论而没有勇气去努力去尝试的人。

当天晚上我一夜没有睡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仔细分析了T和G分数,自己的复习情况,以及两个考试的特点,并且据此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我发现T主要需要提高听力和作文水平,所以我决定通过做TPO练习精听和写作。

G我主要需要提高verbal部分,其中我的逻辑和语法相对较好,阅读比较差,所以我决定要在巩固提高逻辑语法的基础上多多练习阅读做到飞跃。

第二天我回到杭州,以最快的速度报了十一月的G和T考试,决定背水一战。

由于到了申请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需要选校,修改文书,复习考试,所以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列出来放到书桌上激励自己学习。

GMAT710的一些心得体会

GMAT710的一些心得体会

GMAT710的一些心得体会620--700--710去年考出来的,一直觉得自己的分在大牛中根本算不上什么,一直不好意思写什么经验。

但是今天我得知自己的托福上百了,真心很感谢,决定写出来一些我自己的经验,主要是阅读和语法,GMAT710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像我一样英语水平一般的正在备考GMAT 考试的同学。

语法:我觉得GMAT最重要的就是语法,因为其他部分可能机经会很管用,但语法必须下功夫。

我的语法资料就是OG12(我那时13还没出),prep,GWD。

OG12绝对是圣经,与其去找各种各样的语法资料语法书看,不如好好研究透彻OG。

我总共做了5、6遍并仔细研究它的每一句解释,哪怕有一点不清楚的地方也会查,搜帖子,把每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记录在我的语法宝典上,并附上例句。

每天从7:30学到22:00,眼睛盯着电脑屏幕感觉都快瞎了,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觉得那段时间对语法的学习绝对对我的G上7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PREP相对比较简单,在做完OG后,我每天就当练习,保持题感。

一般一次20--30个,掐时间做。

做完后总结错题,然后查阅或者补充我的语法宝典。

GWD的题有的比较乖张,我有时候就不会太注意对题率。

我没有把GWD的任何一部分单独拿出来做,都是整套拿来在最后做模拟。

阅读:首先,我想说对于阅读,是一定需要你有词汇量的,没有词汇量任何技巧都是空谈。

我把GMAT 那个词以类聚全背了(是我第一本完整背下来的单词书,汗)我以前也想像老师说的那样找出文章框架,想看到这句就猜出下句走向,想看不懂就做对题。

后来发现对我来说不大现实。

我也按小安GG的方法对八十多篇阅读都写了框架,但还是效果不显著。

(虽然很多人都说很管用,但可能不太适合我)后来我发现我对阅读就有本能的抗拒了。

为了避免这种心理,我找出了所有能找到的GMAT阅读,一天3-4篇按时间做,不管看不看的懂,做的顺不顺,都硬着头皮在规定时间内看下来做完题。

为的就是培养一种阅读感和题感,我觉得这很重要。

我的GMAT770分心得感受

我的GMAT770分心得感受

⼀、第⼀次考试我在去年9⽉份就已经考了⼀次,6百多,其实按我当时的⽔平应该不只这个分数,但是因为⼼理状态很不好,极⼤的影响了发挥。

当时PART-TIME准备了约半年,上了新东⽅的班,真题做了⼀两遍,LSAT 做了上册逻辑,做了GRE阅读,没有看OG。

由于那段时间⼯作上有很多烦⼼的事,⼼情很不好,看书也不专⼼。

虽然考试前的摸考分数偏低且起伏较⼤,但是⾃认为英语基础好(四六级都九⼗多分),还是侥幸地去试了试。

考MATH时有⼀提CONFIRM了以后马上发现错了。

当时上有传⾔说MATH对成绩影响⼤,50和51会导致TOTAL差⼏⼗分,我深信不疑,⼼想完了,这可怎么办,做VERBAL的时候根本⽆法CONCENTRATE,导致最后惨败。

其实我最后MATH都有50,败是败在VERBAL上。

教训:1. MATH每题对TOTAL的影响与VERBAL⼏乎⼀样⼤,要有正确的认识。

现在流⾏的做法是要么对MATH根本不重视,以为中国⼈数学就⼀定怎样。

其实你数学再好考试的分数也不⼀定⾼。

数学难在⽂字和陷阱提上,不细⼼不熟悉题型很容易被套。

要么就过分强调MATH 的作⽤。

其实据我对摸考分数的研究,MATH的⼀分与VERBAL 的⼀分对总分的影响都在10分左右,不必太过紧张,考试时不要想前⾯做得怎样,把握当前的题最重要。

2.关于学习时间:我当时上班很远,每天回到家都要8点多钟,收拾⼀下坐到书桌前已是10点多钟了,为了保证看书时间,虽然很困,我都要坚持到1点半左右才去睡觉。

每天睡眠时间只有5、6个⼩时。

这样其实效率很低。

在半梦半醒之间学习效果能好到那⾥去?⽽且长期睡眠不⾜容易导致智商下降,注意⼒不集中和烦躁不安,这个状态是对付GMAT的⼤敌。

因此在职的同志,⼀定要保证⾜够的休息时间和体⼒。

如果你不能兼顾⼜⽴志上700的话,与其让⼯作与GMAT互相影响,不如辞职(当然⽜⼈例外)集中⽕⼒,缩短战线。

因为GMAT这个对⼿实在太强了,不可轻敌。

上海申友GMAT 730高分学员经验分享——两年五次跌倒后的第六次站起

上海申友GMAT 730高分学员经验分享——两年五次跌倒后的第六次站起

上海申友GMAT 730高分学员经验分享——两年五次跌倒后的第六次站起上海申友学员李同学于今年三月报名了上海申友GMAT周末保分班,其责任老师是申友名师Amanda老师,在之后的GMAT考试中,李同学一举斩获了730的高分。

在恭喜李同学获得好成绩的同时,她也非常乐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考G 经历,他认为她的高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点拨。

never never give up when you still can make a difference, just chase your dream. if i just give up here, i will be easily defeated by difficulties from now on.本人211本科,从小就英语好,四大加外企工作了三年,不算大牛也谈不上很优秀,但每个阶段还算顺顺利利,而且对自己要求也不高,觉得GMAT对于自己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居然败给G五次啊!(610-590-600-C-C-730)真是身心折磨,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严重质疑,自信心很受打击,推迟了一年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四大是苦死人的地儿,本来想换份轻松的工作focus在出国的事儿上的,想不到就是劳碌命,走到哪里都是加班的节奏,加上事业上顺风顺水,而且自己玩心还是很重的,所有没办法全心投入G。

加上周围的朋友没人知道我想出国,也算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吧。

就这么一考再考,一败再败,原来还蛮自信的我渐渐对考G开始没把握了,另一方面想想关系特别铁的都已经在世界各地,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我相信never never give up when you still can make a difference, just chase your dream. if i just give up here, i will be easily defeated by difficulties from now on.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每次受严重打击时,我便由此激励自己,舔好伤口继续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申友GMAT高分案例之T同学——课后半个月出分710的秘诀
T同学是上海申友GMAT五月连授班的学生,在之后五月底的考试中,一战直接获得了710的好成绩,前后相隔了仅仅半个月的时间。

在祝贺他获得好成绩的同时,T同学也很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备考秘诀。

以下是T同学的个人感言:
其实我复习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裕,基本上是在一个还比较混沌的状态,也还没有真的弄明白什么是商科思维的时候就到了考试时间。

所以回想我的复习过程,我想能一战拿到这样的分数也许是因为我根据自己的能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个复习的方式吧。

下面是一些我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是数学。

数学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主要就是要读懂题目。

做OG后数学部分主要的英语表达就都了解了。

在考前可以看一下机经,但是别盲目信任机经,在考场上还是要当做新题来对待的。

我考试的时候有种题越做越简单的感觉,但是有很多的陷阱,好几次在快要点OK的时候发现了陷阱,然后回来改答案。

所以大家在看到好多陷阱的时候要注意,说不定就要拿高分了噢。

接下来是语文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长难句的阅读。

我的阅读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读完语段了可是意思并没有入脑,所以总是要重新再读。

然后我就看了杨鹏长难句,里面都是成分比较复杂理解比较困难的句子。

有句子不能看懂的时候就一直反复看,直到自己也觉得
“哎就应该这么表达”为止,在看到二十几句到三十句的时候,我阅读时候的理解力就有了挺大的提高,对阅读速度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这是一个了解英语表达习惯的过程,每天看一点也并不是很费时间。

逻辑部分我觉得除非十分熟练,不然在考场上是来不及依据方法论一步一步来的,不过可以在平时做题的时候依据逻辑链的方法来接受题目传递给我们的思维。

我在练题的时候要求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思维来做,然后在选错的时候去想正确答案的思维,最终的目标是要认可它吸收它,也是要做到自己认为“啊就是应该这样才对”为止。

这就像是一个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一个新思维覆盖旧思维的过程。

然后下一次做题的时候,还是用自己的思维做题,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思维已经是被替换过的思维方式了。

这样考试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东西在答题,就像认为“1+1=2”一样的自然,我认为答案是这个。

关于句子改错,我的句子改错正确率不高,至今还在语感和方法论之间犹豫不决,因为两者正确率都差不多的不太高,所以就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了。

关于作文和IR,虽然大家好像都不太重视,但是我真的认为这两者完全体现GMAT真谛啊。

虽然我用了非常少的时间看IR和作文,但是也是这两者让我觉得对商科思维稍微有了一些清晰的概念,不论是攻击文段逻辑漏洞的能力还是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非常现实而实际的。

最后想说一下做题节奏的问题。

我这次语文部分的节奏掌握的挺不好的,所以最后时间不太够用,稍微有点手忙脚乱。

所以我真的认
为节奏很重要,不要沉迷于一道题中久久不能自拔然后忘掉时间,不然和后面的题目见面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来不及好好打就要说再见了。

那么平时做题的时候还是要控制一下时间,考前做完整的模拟题熟悉节奏也还是很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