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状元 专题十四 作文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四记叙文阅读一、成长路上精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四编现代诗文阅读专题十四记叙文阅读一、成长路上精

专题十四记叙文阅读一、成长路上(一)童真(2021长沙中考)刘继荣①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

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

〞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②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诲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③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

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

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容许了。

婆婆那么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④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

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

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

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⑤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

他们帮助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顿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

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与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⑥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辞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

这时,空荡荡的路上,突然走过一个陌生男子,身材高大,语调温与,他及女儿攀谈起来,问她几岁了,家住哪里,上小学还是幼儿园。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
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
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5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 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 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 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 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 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 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8
【考点方法指导】 考点一 信息概括提取
1.抓关键语句法 抓住总起句、结尾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出概念或解说的句子,抓住进行比较或 分析后得出结论的句子等。 2.抓关键词法 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或者标点符号 来筛选信息。 3.“点面结合”法 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多个材料中,这就要 求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山东各市 ★★★
考查频率
1.非连续性文本渐成中考新趋势,要引起重视
山东中考 2.非连续性文本选材贴近生活,社会热点、地域特色或传统文化较为常见,需要
备考建议 多加关注
3.平时注意训练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会转换和转述
必备知识·夯根基
4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山西版中考语文14_专题十四 考场高分作文攻略(可编辑word)

山西版中考语文14_专题十四 考场高分作文攻略(可编辑word)

光、一丝微风、一个笑容,因而线上填的内容应该是细微、巧妙、新奇的。 (2)写出“爱上”一词背后深层次的情感与影响,读出题目背后的深意 “喜欢读书”与“爱上读书”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为某一个目的去读书, 另一个是源于内心的迫切需要而自发地去读书。二者之间有很大区别:一个 是满心欢喜,享受读书的乐趣,一个是潜心品读,沉浸其中,获得其精髓,显然这 就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密码。怎样才能深解其意?唯其真者,才现其神 也。真人物、真场景、真细节、真体验、真感悟,一切来自真实的生活、真 诚的情感等,这样的表达才具有张力。 (3)把握命题导向,选好材料
记录了我是怎么学滑板的,摔倒了又爬起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最终成功。 ⑤那天,如果我放弃了——第一次学游泳 记录了我是如何学游泳的,呛了水,仍然坚持,不放弃,最终学会了游泳。 (3)植入科学类主题 ①那天,如果我没有亲手试试——纸杯烧水 看到“纸杯烧水”这个实验的名称我很好奇,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我知道了水 的沸点是100℃,纸的燃点是100℃以上,当水烧开的时候,温度达不到纸的燃 点。这下我解开了纸杯烧水的奥秘。 ②那天,如果不是老师的一句话——土豆浮上来了
科学课上,老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盐能改变水的浮力。当我们加入 了盐,沉下去的土豆果然浮上来了,这让我们知道了死海的秘密。 ③那天,如果没有遇到纸屑——纸屑跳舞 那天我撕了些纸屑,然后拿尺子在头上摩擦,就看到纸屑在尺子的指挥下摇摇 摆摆地跳舞。原来,尺子摩擦产生静电后,静电会吸住一些小物体,但那些小 物体由于地球引力,又会降下来,就像跳舞一样。 (4)植入人间真情(母爱除外) ①那天,如果没有遇到你——心底盛开一朵花儿 那天出门上学,换了羽绒服,忘了带公交卡,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娘给我投了
一定的文化积淀,更需要一定的整合与领悟力,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在众多习 作中脱颖而出。 在文字里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回归。醉心于多彩的生活,分享着或感动 或激昂的情感,平凡的世界里闪烁深刻的思想,“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 说人情。”平凡的人,常见的景,用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看待人生。真情可 以感动人,而思想可以震撼人。我们的作品需要感动浸润心灵,同样需要思想 洗礼心灵,这些睿智的思想来源于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对人生的体验与升 华,背后是对生活的捕捉和提炼。 (3)潜心构建理想的结构,文笔构思上展亮点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 议论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 议论文阅读

4.请在第③段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考点:论据-补充论据】
[答案]略。所填论据应具备以下两点要求:①属于事实论据(有对事实的概括叙 述)。②能够证明“‘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论据的能力。本段文字主要论证“‘折叠’是生动的重复”这 一分论点,补写的论据必须扣住“生动的重复”这一关键点,比如运动员的动作重 复、舞蹈家的动作重复等,只要举例典型,有代表性即可。
2.道理论证 语言标志: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有提示,如“某某曾说过”等。 作用(答题模式):引用××的话来论证××的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更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
语言标志:句子包含本体和喻体。 作用(答题模式):把××(论点)比作××(喻体)来展开论证,证明了××观点,使 论点更加鲜明生动、浅显易懂。
角度2 补充论据 【常见题型】 1.模仿第×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2.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论据。 3.请为第×段补写一个论据。
【答题思路】 1.明确题干要求,是补充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 2.明确中心论点,补写的论据一定要与论点一致。 3.补充事实论据:能很好地证明论点;事例有代表性,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表述力 求简洁,有概括性,字数不宜太多;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编造。 4.补充道理论据:能很好地证明论点;所写的名言、格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引用 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 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考点:论点-分析概括论点】
[答案]要善于“折叠”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看标题,文 章的标题“要善于‘折叠’自己”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二看内容,文章开头 用白纸不同的“折叠”产生不同结果的事例,引出“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 厚度、事业的成败”;然后②③④⑤段分别从“折叠”的不同方面分别阐释中心论 点;最后一段收束全文,得出结论“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 精彩人生”。

专题十四写作(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专题十四写作(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专题十四写作一、概括分析方法: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也许有些同学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

其实,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不妨放下畏难心理,试一试,先别考虑像不像一篇文章,就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

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不觉得难了。

你可能会说,我们每天上课、放学,从家里到学校,没什么新鲜事,有什么好写的呀?这就要看你会不会观察、积累,能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现在想想: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这些不同之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

此外,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或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积累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

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吧: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当然,能写到作文里的事,还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或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同学们不妨先放开思路,想一想: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哪件值得写进作文里?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而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写作可以写人,记事,描摹万物,还可以抒发感情,表明观点。

写作能训练人的思维,让你变得更睿智。

写作时能有创意地表达是多么有趣的事啊!希望你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上好写作课,写好每一篇作文。

相信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你一定能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的好文章。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2专题十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2)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2专题十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2)

(四)(2022·衡阳,8 分)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 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
④数字阅读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⑤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数字时代,无论身在何处,电子书和 手机等电子设备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无限量的书籍触手可及, 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也更加不受限制,随 之丰富起来。
⑥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眼睛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感官,以喜马 拉雅、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音频平台让听书走进千家万户,“耳朵阅读” 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姿态”,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而 且优质的声音和表达,也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认知。
【材料二】陈涉年少时曾慨叹:“苟富贵,无相忘。”众人笑话他一 个佣耕者,哪来的富贵?他回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材料一可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理由:初识技艺的赵襄子求胜心切, 心浮气躁,三次换马三次落后,这个事例能从反面证明第③段“要实现 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 除内心的浮躁”的观点。
4.【文章理解与概括】请依据文本概括出促进数字阅读发展的手段。(5 分)
①让阅读场景不受限制,内容更加丰富; ②增强阅读感官的体验,加强音频平台的管理与推广; ③加快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 等技术的研发等。
5.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测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3 分)
①使读者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的重要作用; ②在快节奏的今天,希望更多的人静心阅读; ③促进阅读,让更多的人不拘泥于阅读的方式,保持阅读的习惯。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类型2 科技创新主题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类型2  科技创新主题

一、【2021·黄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19题。

(5分)空间站为什么只“飞”400 公里高王铮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并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一般来说,空间站大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比如,我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目前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还有我们正在建造的中国空间站等。

②空间站为什么只“飞”400公里高?③大家都知道,航天发射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空间站飞往更高的轨道需要消耗运载火箭更多的能量,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如果要把成吨的设备携带到较高的高度,成本过于高昂。

④太空实验的观测需求也是因素之一。

空间站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特定观测需求情况下进行太空实验。

大气是随着海拔增加而逐渐变薄的,太空和地球大气层之间没有明确、清晰的边界。

国际航空联合会将100公里的高度定义为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即“卡门线”,卡门线之外的部分称为太空。

一般太空实验所需要的接近真空的环境、无云层遮挡的望远镜观测优势、近乎无重力的实验条件等,在 400公里高度都可以满足。

⑤这个高度设置,还考虑了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

⑥在地球周围有一个名为“范艾伦辐射带”的空间区域,它大致分成1500~5000公里和13000~20000公里的高度范围,在空间大气扰动的时候还会向上、向下扩张。

这一区域有能量非常高,密度也非常大的带电粒子,对在其中飞行的飞行器伤害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地磁场本身不是对称的,在南大西洋上方的地磁场形态导致这里的辐射带高度比较低,在有扰动的时候可能..,空间站飞..只有1000公里高度左右高了就很容易进入辐射带,受到带电粒子的伤害。

⑦综合考量上面介绍的各种因素,科学家把空间站飞行的高度,设定在400公里附近。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3月29日)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第①段列举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例子,用以介绍间站大都只“飞”约400公里高的情况。

专题十四 议论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全国版)(解析版)

专题十四 议论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全国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十四议论文阅读一、(2022·辽宁葫芦岛·九年级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笑对痛苦①人之一世,殊为不易。

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林,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病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并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我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诵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没有。

他消沉了吗?也没有。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③那么,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是,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因此,我们千万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④但是,面对痛苦,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盲目乐观,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骄傲自大,滋生不奋斗的思想,以至于离成功越来越远。

真正的笑对痛苦,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既不激进,也不保守。

⑤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

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

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病苦,将会终身遗憾。

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波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文章主旨的方法:
1.化大为小。即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小的切入口, 将一个“大”的作文范围化为一个比较“小”的作文范围,从小处 着手来写,从而达到新颖别致的效果。
2.深入思考。鲁迅先生针对写作说过:选题要严,开掘要深。如何 “开掘”?就是要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培养自身的高尚情 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对社会、生活、人生进行多方位 的思考,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进而高屋建瓴,探讨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观点,概括出具体、有哲理 的认识。常用的思考方法有: (1)换角度思考:思考这件事如果换成我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这件事发生的意义在哪,不好又在哪。 (2)运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如送贺卡、送书,送的是不同的礼物,但 有一点是共同的,它说明我们在长大,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 友谊的重视。 (3)运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如思考某人某事以前是怎样,现在是怎样, 以后又会怎样。
请以“心胸与路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微写作
5.(2019·天水)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是前 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往昔,我们挥洒汗水,收 获成功;展望未来,我们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相信,在远方,你一 定会遇见更美的风景,成就更好的自己。亲爱的同学,此时此刻,你 一定有许多感想,请拿起你的笔,给同学、老师、母校……写下你的 毕业赠言。
丽的字,也不是把别人诗中漂亮的字搬过来,而是要找到适合于表达自 己情感的字。
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 材料第二段末句“要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字”为关键句(主旨 句),考生可将句中的“字”换成“规划”展开思考。
3.由物及人。从材料中有寓意的事物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类似的人生哲理、 社会现象审题就是仔细地思索、分析所给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揣摩命 题者的意图,领会题目材料的主旨,从而恰当地确定写作的文体、选 材的范围、写作的重点及表达方式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 关键的一步。 一、全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审关键词
一般来说,关键词也是题目的重点。把握了题目的关键词,也就 把握了题目的重点。就审题的步骤而言,我们首先要把握题目中的关 键词,从而把握题目的主要含义;然后以此为基础,将题目一个词一 个词地分析,以达到全面把握题目含义的目的。如2019年天水作文题 “青春的味道”里有两个关键词语:“青春”和“味道”。“青春” 不仅表示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以及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 的精神世界;“味道”可以理解为品味、思考、理解等。显然,弄懂 了“青春”和“味道”的含义,写作主题就明朗了。
二、定主旨 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旨,是作者在文中通过材料所
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议论文中,主旨一 般被称作中心论点。优秀作文的主旨,不仅正确、鲜明、突出,而且 往往还具有深刻的特点。深刻,指的是主旨的深度,即主旨不能停留 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分析上,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 物的规律。
作文题目导语中每个引号中的短语,实际上都是对考生写作立意的 导向,若考生没有明确的写作方向,可向导语中提到的几个思路靠拢, 从而很快确定主题,并迅速打开写作思路。
3.审限制 审限制要解决的是不该写什么的问题。不该写,就是限制。这限制
需要在读题过程中加以理解。有的题目会在立意、取材范围、文体、写 作手法等方面做一些比较明显的限制。
1.明确选材核心。如2019年桂林作文题“运动让我________”,核心词 “运动”点明了作文的主要内容,选材时一定要体现出来。
2.细察“隐含信息”。把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审透,补出来。如果文题后 括号内补充了备选词语,一般只能用提供的备选词语;如果备选词语 后还有省略号或“等”等字样,则还可以自选词语。如2019年荆门题 “________,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题目中的“一盏灯”并非表 层意义上的灯,而是喻指对人有引导、鼓励、启发等意义的人或事。 审清了这一隐含义,立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逆向求异。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思考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 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 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
4.夯实思想底蕴。在平时生活学习中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从中 捕捉写作素材;经常阅读书报,积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包括文学 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积累一些哲理名言,背诵大量的经典 诗文。立意深刻的文章往往材料运用得当,富有内涵。
分析材料,可得出以下观点:①父母不能总是为孩子代劳,剥夺了 孩子实践的机会,阻碍孩子的成长。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抓关键句。关键句通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材料作文的 突破口。关键句通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2019年武汉作文题材料】 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规划人生呢? 叶嘉莹的《什么是好诗》启发我们: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那些美
第二步 定文体、定主旨、定素材
一、定文体 1.看作文题目。
要分析题目,题目适合哪种文体,就首选哪种文体。 2.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可以写故事;有的同学情感强烈,可采用 书信体;也有的同学害怕描写,就可采用博客形式……如果考题对作 文的体裁没有特殊的要求,我们就应该扬长避短,尽量选用自己熟悉、 擅长的文体。
另外,要注意对题目中导语的解读。因为导语对话题有一定的提示。 如2019年聊城作文题目: 材料一:有个人想成功,但总是碰壁。父亲是位老船员,意味深长 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好自己的码头。”儿子深思良 久。之后,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终有所成。 材料二:任正非表示:多年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未雨绸缪的战略部 署,让我们有了应对“强风暴”打击的底气;踏踏实实在各方面做好研 究,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住脚。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做好自己”为话题,联系 生活,写一篇文章。 “材料二”对“做好自己”的内容给出了提示,如做事情要“未雨 绸缪”,“踏踏实实”打好基础。
2.审导语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很多时候,命题者还提供了导语或者一些提
示。这对审题大有裨益。如2019年岳阳作文题一: “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
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一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 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握手” 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作文
3.(2019·鄂州)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
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莎士比亚《裘力斯·恺撒》
最近,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遭受美国大面积技术封锁。面对记者 采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 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2019年重庆B卷作文题材料】 萤火虫
小小流萤,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欢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你点亮了自己的灯。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却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流萤”象征那些相信自己、不怕困难、以苦为乐、不懈追求理想 的人。材料的主旨是要充分肯定自我。成功的关键就是相信自己。相信 自己就可以激发无限的潜能。考生可以运用相似思维,广泛联想生活中 的事例,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选材、立意。
3.补题做到“切口小”。大而空的题目不好写,补题时要做到具体化, 这样便于行文。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话题作文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与话题有关。审清题意,理解话题的
含义非常重要。 如2018年十堰中考作文题目:请以“芬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结
合提示语“芬芳我们能嗅到,也能用心感受到”理解,能嗅到的芬芳是 花草等实物的芬芳;能感受到的芬芳则是人的品格、道德、气质、修养 等无形却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励的东西。明确了这两层含义,特别是 第二层含义,也就审清了题目了。
如2019年广安作文题“那份不一样的真情”,这个题目就对作文内 容做出了限制:要求写作内容是“不一样”的“真情”,并非寻常的 “真情”。考生组织思路时应在“不一样”上下功夫。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由于半命题作文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审题时,要先审清已提供 的部分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从而为下一步的立意、选材等做 好准备。半命题作文审题时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专题十四 作 文
【过真题 明确考法】 【析考情 把脉命题】 【攻考点 讲透练活】
全命题作文
1.(2019·江西)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
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半命题作文
2.(2019·成都)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
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____到_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
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有助于考生立意,也拓宽了思路。②材料作文 题、话题作文题在逐年减少。③受高考作文“微写作”的影响,北 京、山西等地连续几年都考到了“微写作”,近两年杭州、郴州、 呼和浩特、天水等地也加入了考查“微写作”的行列。④近两年, 二选一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 (2)内容:关注生活、关注成长依然是命题者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频主题为真情关爱、励志进取、修身养德、哲理感悟。 (3)体裁: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仍是中考作文的主导。 (4)分值:大作文题为30~70分,以50分居多;小作文题一般为5~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