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4、师生齐述全文
三、认读化宁
1、山示小寸:,自由拼渎
2、同桌文流对流
3、老师针对学生拼读有困难的字进{;重点教学
4、山示卡片开火车读
5、出示具体句子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上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学习课文1—5段
1、自由读课文1—5段
2、(1)明白贝贝遇到什么问题
(2)贝贝准备怎么办?
3、选最理解的段读一读
2、师生共同识记字形。
3、教师范写生字。
4、生描红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球被捡走
我能行等待接球自信宽容
融入大家
教学反思
课题
27、再来一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读扩人识字量,对失败能发表看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小组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表格式教案

读懂文章是基础,题目提示很重要。
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晰明确好把握。
事多不止一件时,抓住主要是关键。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得词语,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连线。
2.说一说,还能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哪些其他人物?
(1)字生时读调话,教师提示重点字音“刚正不阿”中的"e”
(2)引导交流:这文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汇报。
2.展开联想,运用词语。
(1)出示“周恩来、梅兰芳岳飞、项羽”等课文中学过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可以用哪个词来评价。中有种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
(2)引导学生多角度度概括:有的时候,同一个人物也具有多种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
通过自我总结,小组交流,讲方法总结得更加全面。
主问题1预设答案
1.梳理收获,总结方法。
(1)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教师相机整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我们把握多件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思考了读书的目的;了解了周恩来、梅兰芳的故事,感受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学习了如何写书信,掌握了书信的格式等。
(2)学生交流把在下面表格“别人的方法”一栏中。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
来形容。
(3)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连线。
出示:志存高远的包拯
铁面无私的周恩来
刚正不阿的李大钊
视死如归的梅兰芳
大义凛然的
英勇无畏的
(4)小组交流:你还能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你所知道的其他人物吗?
3.小结:这些成语的理解除了查字典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和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与生活中的人物对号人座,这样词语才能在我们头脑中鲜活起来,变得有血有肉。
s版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五、知二
六、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检查生字自学的情况。
2,检查生自学的情况。
①教师解释几个词语:退化、进化
②检查生词学习情况。
③订正课后习题一、二。
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①读准字音:
鲸、获、肢、吨
②掌握字形:
肢(肢体)滤(过滤)肺(肺部)胎(胎生)
枝(树枝)虑(考虑)柿(柿子)治(治病)
板书设计
②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是用鲸的舌头与人们熟悉的大肥猪比较,说明鲸的重;
③用人举起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和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说明鲸的大。
(自学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五、读练三——自学程序与方法四
六、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自学课文第三段
自学课文第四段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过程与方法: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激发读趣,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好,让我们大家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之后,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2.读“学习要求”与“自学程序与方法”。
3.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本课时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和三的部分内容。
1.读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述说每自然段段意。2.引导学生将自然段段意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课文从鲸的大小、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
2018小学语文s版第7册《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2018小学语文s版第7册《倔强的小红军》教案2018小学语文s版第7册《倔强的小红军》教案【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继续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曾经”“终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训练通过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导入新课。
[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时两年的长征,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纵横11个省,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长征使红军失去了千千万万坚强战士,以敌人失败、我军胜利而告终。
我们今天学的课文,讲的就是在红军过草地时,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一位首长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三、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陈赓同志遇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四、默读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思考问题。
1、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军的倔强?]五、讨论交流。
说说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红军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从中体会小红军的倔强。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十自然段,特别要读好描写小红军言行的部分,读出小红军的倔强、可爱。
七、默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1、陈赓为什么要这样做?(1)调转马头,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2)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2、“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陈赓“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他已意识到小红军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
“狠狠地打”表达了陈赓深深自责、十分悲痛的心情。
他明白了:让小红军骑马,他为什么不肯骑;要同他一起走,他为什么找借口不肯和陈赓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他为什么不肯接受,说自己的比陈赓的还多……]八、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从哪些内容当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
苏教版一下语文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每课时有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等)

4、树坑挖好了,肥料也运来了,三个小伙伴就要栽树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读第四自然段。
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动作示范。
5、没有水桶怎么浇水呢?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用长鼻子浇水
出示三个小伙伴说的话:你们看,三个小伙伴都这么说,都那么积极主动,没一个偷懒的。指导读小象说的话。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呀!
指导读第五自然段,小组比读,评议。你喜欢小象吗?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树终于栽好啦!出示挂图2,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
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
7、三个小伙伴不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领,还那么积极主动,相互配合,一同把树栽好,都很可爱。小朋友也很聪明,你们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顺利。指名带上头饰表演,评选“表演小能手”,发智慧果。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
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4、学生在书上板书设计:
19、三个小伙伴
一同栽树
年级
一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19、三个小伙伴
第2课时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板书
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后
反思
任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2014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型
新授
授课
内容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时
共 3 课时,本节是第3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或
新课导入
一、复习导入
新
课
教
学
二、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新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S版第七册语文表格式教案gx打印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总第课时课题3一只贝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学问目的: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精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相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实力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的: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到达精确、流利。
2、默读思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体会作者要表达的1、把没读懂的地方登记来。
读后进展争论。
2、找出相关的语句与段落,并依据自己的题解来表达。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根底。
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 日 (星期)第课时月日(星期〕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月日(星期) 总第课时课题5、古诗三首(枫桥夜泊)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学问目的: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实力目的: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背诵诗文。
情感目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方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表格版教案教学设计(含园地七)

谁来说一说这几句的意思?(课件出示21)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出了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一)交流识记字形。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课件出示5)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板书:百尺 危)
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6):出示插图
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2)指导朗读这一行。
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齐读:“危楼高百尺”。
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7):手可摘星辰
(出示“星辰”卡片)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课件出示2:夜宿山寺插图)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现课题表达的内容,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的语气。
3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雾是什么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感兴趣的句子
1.说出每小节的意思
2.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1.指名读文
2.出示学习提纲
(1)许海峰参加的是什么项目,预赛情形是怎样的?
(2)决赛时,许海峰遇到了什么情况?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说“这是中
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评价
小组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此时你心中最感慨的是什么?
学生想象发言
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27.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外国商人
长志气灭威风
赞不绝口非常震惊
成群结队躬身弯腰
欢呼雀跃垂首恭听
水泄不通连声称是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28.*“0”的突破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中描写许海峰射击时的情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本段的段意
3.“沸腾”是什么意思?
学生质疑
学生讨论汇报
质疑
学生讨论汇报
相互纠错
学生自己理解
教学过程
五、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从哪看出广州城沸腾起来了?为什么沸腾?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此时的你,听到这个消息想说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语文百花园七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加点词语意思,正确使用标点。
过程与方法:
轻声读词语,体会阅读内容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使用标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词语
教学难点:
解决标点使用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语海畅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出示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
2.说说哪几句写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哪几句写销烟的经过?哪几句描写销烟场面
指名黑板书写
事情发展的顺序
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欢呼雀跃雷鸣般
惊心动魄
教学过程
四、学习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指名朗读最后一段
2.销烟持续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
3.想象外国人垂头丧气的样子
4.齐读1-7自然段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2-3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4-6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
3.从哪看出虎门销烟不寻常?
4.有感情朗读,体会场面壮观?
5.为什么海滩上有这么多人?
6.中国人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评价朗读
小组互相学习
相互讨论
想为奶奶报仇
得意兴奋
教学过程
四、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5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
1.嘎子是怎样的孩子呢?
聪明勇敢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有正义感
2.你学习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
板书设计
26.小兵张嘎夺枪记
故意说
大声喊聪明
急忙关张嘎勇敢
连忙拍机智
使劲夺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第2-10自然段陈赓想
学生读题后理解“倔强”
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小组派代表汇报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四、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帮一个掉队的小红军
第11-15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四个要素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倔强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25.倔强的小红军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找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红军是怎样倔强地说服陈赓同志的。
27.虎门销烟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解词语赞不绝口水泄不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检查读书效果
2.我们都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吧,今天我们在课文中再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气势汹汹见势不妙扫帚目不转睛嚎叫
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进行改进
3.反馈分段情况
第一段(1-5)发现手枪
第二段(6-11)夺枪
第三段(12)玩枪
学生自由发言
四、细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出示图,你知道他是谁?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解决下列问题
(1)“烟”指的是什么?
(2)人们为什么要“销烟”
1.范读讨论
2.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经过怎样?
3.自由读课文,边画生词
4.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过程与方法:
轻声读词语,体会阅读内容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词语
教学难点:
解决阅读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积少成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出示格言
指读格言发现什么
你能举例子吗
相互评议
看课件
看阅读短文
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
举例
讨论发言
总结
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体会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理解课文理清脉络
四、学习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板书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你的这些疑问,
指读词语发现什么
感悟比喻。
相互评议
看课件
讨论交流
运用修辞方法
不同
举例
讨论发言
感悟语言的形象性
交流
教学过程
认识符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要求讨论
指名回答
四种修改符号
指名回答
运用符号修改
板书设计
百花园六
语海畅游
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语文百花园七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四年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读背内容,阅读平台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文中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听写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回答
失误
镇定夺得冠军
教学过程
五、小结
六、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这”指什么?
4.此时你想说什么?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把这篇课文讲给你的父母听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设计
28.*“0”的突破
许海峰
斯卡纳克尔记者
为国争光
要求讨论
指名读诗歌
明白的道理
指名回答
讨论交流
未来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维护和平
板书设计
百花园七
积少成多
维护和平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2.指名评价朗读情况
1.讨论: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奋不顾身?
2.反馈学习情况
(1)嘎子故意……有病人
(2)嘎子拦不住……上咱家来
(3)嘎子正站在大门口……夺了下来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4.嘎子夺了手枪,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黑板书写
自由回答
课题名称
25.倔强的小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