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检测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检测及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在注音和字形方面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扬溢(yì)无所适从(shì)症结(zhēnɡ)礼上往来(shànɡ)B.谲诈(jué)饥肠辘辘(lù)缱绻(quǎn)草菅民命(jiān)C.怃然(fǔ)纭纭众生(yún)慰籍(jiè)应运而生(yīnɡ)D.福祉(zhǐ)冥顽不灵(mínɡ)热忱(zhén)溘然长逝(hè)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②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书记说,请允许我大胆地一下鲁迅先生那副对联,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我和老丁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回广东老家,再无消息A.敦促窜改尔后B.敦促篡改而后C.督促篡改尔后D.督促窜改而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B.看来,美英当局要想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境,还得及早改头换面,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呢!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D.因为中亚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挥而就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亚,打通丝绸之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2012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D.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用“荷花淀”作小说的标题,既点出了小说的环境,又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B.在绍兴举办的“中国黄酒节”上,各路“酒神”亮出色绝活;中外客商纷纷“淘金”C.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D.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诗鉴赏辞典》序(节选)□程千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和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此其一其次,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其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种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展,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抒发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6.在“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中,“养料”一词指的是()A.作家、诗人为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创作活动而摄入的营养物质B.由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及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而产生的,来自各个民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种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生体验、风俗习惯、艺术样式、艺术经验等等C.来自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D.文学前辈们积累起来的和来自其他民族文学家的艺术创作经验7.不能说明画线句“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的一项是()A.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一直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即便安史之乱后,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B.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国内各民族相互融合,国际文化频繁交流,各阶级、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丰富复杂C.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种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D.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创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足以让后人借鉴昔贤,驰骋才力,抒发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8.以下据本文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成为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发展高峰的原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社会历史方面的因素,这是诗歌发展的外因;二是中国古代诗歌自身发展的因素,这是诗歌发展的内因B.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必然会带来诗歌艺术的繁荣C.没有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就没有唐诗的繁荣与登峰造极这又一次证明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D.若没有唐代诗人对唐以前各个时代诗歌先贤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不可能出现唐诗的繁荣与登峰造极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颜延之传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延之少孤贫,居负郭①,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义熙十二年,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俱奉使至洛阳,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高祖受命,补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儒学著称,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高祖亲幸,朝彦毕至,延之官列犹卑,引升上席上使问续之三义,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既连挫续之,上又使还自敷释,言约理畅,莫不称善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延之好酒疏诞,不能斟酌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云:“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甚激扬,每犯权要谓湛曰:“吾名器②不升,当由作卿家吏”湛深恨焉,言于彭城王义康,出为永嘉太守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太祖所赏爱,每召见,常升独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昔同子参乘,袁丝正色此三台③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上变色延之性既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故论者多不知云居身清约,不营财利,布衣蔬食,独酌郊野,当其为适,傍若无人(节选自《宋书·颜延之传》)【注】①负郭:负,背倚;郭,外城谓靠近城郭②名器:古时称代表统治者的等级、地位的爵号和车服仪制此处应指官职③三台: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冠绝:远远超过B.饮酒不护细行护:保护C.高祖亲幸,朝彦毕至彦:有才学的人D.延之性既褊激褊激:气量狭隘,性情急躁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①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②之二虫又何知C.①言于彭城王义康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①当其为适,傍若无人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颜延之刚直敢言的一项是()①延之每折以简要②延之负其之辞,不为之下③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④辞甚激扬,每犯权要⑤吾名器不升,当由作卿家吏⑥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②⑥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延之诗文冠绝当时,最初被傅亮等人赏识后来傅亮自认为文章天下第一,而颜延之的名声不在他之下,傅亮就非常忌妒颜延之B.颜延之的口才很好,曾经当着皇帝和朝中有学问的人的面和儒学大师周续之进行辩论周续之连续几次都讲不过他C.颜延之被贬为永嘉太守的原因是他触犯了权臣刘湛,但这也和他性格粗疏放诞、不谙官场诀窍有关D.颜延之喜欢喝酒,气量狭隘,性情急躁,敢于直言,但处身清廉简约,不谋求财产利益,所以谈论他的人都说他好四、(2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4分)译文:(2)高祖亲幸,朝彦毕至,延之官列犹卑,引升上席(6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清溪行①□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①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1)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他认为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4分)(2)你认为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五、(12分)16.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因为它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改革步履维艰1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美联社华盛顿1月29日电美军驻中东地区最高指挥官今天指出,相对于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斗争而言,挫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两国国内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美国所面临的一项更大挑战这位指挥官说:“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战斗,而且是一场思想上的战斗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民族内极具煽动力沙特阿拉伯需要的并不是第82空降师所提供的那种帮助”他所指的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抵达沙特的首支地面部队巧合的是沙特当局发言人今天也强调了他的这一观点18.仿照下面的诗句,写一组句子(4分)例:老是把自己当做鲜花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把自己当做绿叶吧精心地把鲜花呵护仿写:六、(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贾平凹书画集》自序□贾平凹①这一本书画集,书多画少,可以说是本书法集,收辑了近几年所写的一部分,但我却是从六岁起至现在几乎天天在写字,以字活人的人如果在古时,一个写字的人是不会出一本书法集的,他们的任何一位也比我在这本集中的字写得好,然而现在,我却是书法家,想起来很是可笑苏东坡是我最向往的人物,他无所不能,能无不精,但他已经死在了宋朝我的不幸是活在了把什么都越分越细,什么里都有文化都有艺术的年代,所以,字就不称之为字,称书法了食之精细,是胃口已经衰弱;把字纯粹于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学养已经单薄不堪越是单薄不堪,越是要故弄玄虚,说什么最抽象的艺术呀,最能表现人格精神呀,焚香沐浴方能提笔呀,我总是不大信这个庙里的大和尚,总是让乡下的老太太在佛像前磕头烧香,但他们知道佛是什么,骂佛是尿瓶子②我喜欢写字是我从事着写文章的工作不能不写字,没有当兵的不爱武器的我坦白招来我没有临习过碑帖,当我用铅笔钢笔写过了数百万字的文章后,对汉字的象形来源有所(a),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所(b),(c)万事万物中体会了汉字笔画的趣味如果我真是书法家,我的书法的产生是(d)的,无为而为的,这犹如我去种麦子,获得了麦粒也获得了麦草③有人说,书法必须是毛笔创造的这话若被肯定,那么,我的字被书法了是八十年代的中期那里,我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有了种奇异的感觉,从此一发不能收拾,毛笔和宣纸使我有了自妖的快意,我开始读到了许多碑帖已经大致能懂得古人的笔意,也大致能感应出古人书写时的心绪从那一阵起,有人向我索字了,我的字给许多人办过农转非、转干、调动的好事,也给许多人办过贿赂、巴结、讨官的坏事,我把我的字看得烂贱如草,谁爱就给谁写,曾经为吃得三碗搅团写过一大卷纸哩④但是,被人索字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灾难,我家无宁日,无法正常的读书和写作,为了拒绝,我当庭写了启事:谁若要字,请拿钱来!我又说我缺钱,钱最能吓人的,偏偏有人真的就拿钱来天下的事有趣,假作真时真亦假,既然能以字易钱,我也是爱钱的,那我就做书法家呀!⑤在我有了做“书法家”的意识,也可以说有了“书法家”的责任,我认真地了解了当今的书风当今的书风,怎么说呢,逸气太重,好像从事者已不是生活人而是书法人了,象牙塔里个个以不食烟火的高人自尊,博大与厚重在愈去愈远我既无夙命,能力又简陋,但我有我的崇尚,便写“海风山骨”四字激励自己,又走了东西两海东边的海我是到了江浙,看水之海,海阔天空,拜谒了翁同龢和沙孟海的故居与展览馆西边的海我是到了新疆,看沙之海,野旷高风,奠祀冰山与大漠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在这两个海边的日日夜夜,当我每一次徘徊在碑林博物馆和霍去病基前石雕前,我就感念了两海给我的力量,感念我生活在了西安⑥我最清楚不过,我的书法是缺乏基本训练我也明白,我的书法多多少少借助了我在文学上的声名,但我想,这和那些领导的题字还是两码事吧,所以,才敢于让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⑦但我仍坚持,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我也不要书法字家1998年3月5日19.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章第②段a、b、c、d四处括号内(2分)理解了解便在也从附带附属a.b.c.d.20.本文第①段中写道“庙里的大和尚,总是让乡下的老太太在佛像前磕头烧香,但他们知道佛是什么,骂佛是尿瓶子”,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其含义是什么?(4分)21.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就感念了两海给我的力量,感念我生活在了西安”?(3分)22.本文首段说这“可以说是本书法集”,结尾却又坚持说“我写的是一些汉字,不是书法”,如何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表达?(4分)23.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5分)(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贾平凹书画集〉自序》所体现的一两个艺术观点(2)试谈谈《〈贾平凹书画集〉自序》的语言特色七、(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蔡志忠的这段话给你什么启迪?请以“酸与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在注音和字形方面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扬溢(yì)无所适从(shì)症结(zhēnɡ)礼上往来(shànɡ)B.谲诈(jué)饥肠辘辘(lù)缱绻(quǎn)草菅民命(jiān)C.怃然(fǔ)纭纭众生(yún)慰籍(jiè)应运而生(yīnɡ)D.福祉(zhǐ)冥顽不灵(mínɡ)热忱(zhén)溘然长逝(hè)解析:A项中“扬溢”应为“洋溢”,“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B项全都正确;C项中“怃然”应为“wǔ”,“纭纭众生”应为“芸芸众生”,“慰籍”应为“慰藉”,“应运而生”应为“yìnɡ”;D项中“热忱”应为“chén”,“溘然长逝”应为“kè”答案:C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②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书记说,请允许我大胆地一下鲁迅先生那副对联,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我和老丁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回广东老家,再无消息A.敦促窜改尔后B.敦促篡改而后C.督促篡改尔后D.督促窜改而后解析:“敦促”是恳切的催促“敦”有诚恳的意思督促是监督催促“窜改”是动词,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动词,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尔后”指从此以后,强调一个点;“而后”就是然后,强调前提或前后顺序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B.看来,美英当局要想摆脱在伊拉克的困境,还得及早改头换面,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更多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呢!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D.因为中亚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挥而就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亚,打通丝绸之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解析:A项中“光风霁月”指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比喻人胸怀坦荡,品德高尚;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光风”就是雨过初晴的风,“霁月”就是雨雪止后的明月B项中“改弦更张”多指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改头换面”是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C项中“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而这里说的是意见不一致D项“一挥而就”指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就”是完成;此处应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获得成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蹴”就是踏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2012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何种贡献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D.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去掉“的回归”;B项逻辑混乱,三个短语顺序由轻到重应为“羡慕、崇敬、膜拜”;D项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改为“商人们对其推波助澜”答案:C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用“荷花淀”作小说的标题,既点出了小说的环境,又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B.在绍兴举办的“中国黄酒节”上,各路“酒神”亮出色绝活;中外客商纷纷“淘金”C.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D.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解析:B.分号用错,应改成逗号;C.“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面部分分说的总括,应将破折号改为冒号;D.陈述句末应用句号答案:A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诗鉴赏辞典》序(节选)□程千帆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和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这个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此其一其次,由“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其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种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展,诗人的成长,是不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抒发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6.在“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中,“养料”一词指的是()A.作家、诗人为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创作活动而摄入的营养物质B.由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及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而产生的,来自各个民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种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生体验、风俗习惯、艺术样式、艺术经验等等C.来自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同步检测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同步检测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故乡..人号之“驼” 故乡:所以乡里的(人)B 。

驼业.种树 业:以……为职业 C.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树木的果实 D 。

故病.且怠 病:被疾病折磨 解析: D 病:困苦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橐驼非能使木寿.(长寿)且孳.(滋长)也 凡.(大凡)植木之性.(方法),其本.(根)欲舒B .其莳.(种植)也若子,其置.(放)也若弃 根拳而土易.(更换),其培之也,若不过.(过分)焉则不及C .甚者,爪其肤以验.(检验)其生.(活着)枯,摇其本.(树干)以观其疏密虽曰忧.(担忧)之,其实仇.(把……当成了仇敌)之 D .见长(治理)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怜爱)焉,而卒(终于)以祸传(记)其事以为官戒也解析: B .置:放在一边不管。

过:过多.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B 。

且.硕茂,早实以 蕃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解析: A .于是,趁机;B 。

一个为“并且,而且”,一个为“将要";C 。

一个为“因为”,一个为“所以”;D.一个为“但是”,一个为“这样”.答案: 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抑耗其实..而已B .既然..已,勿动勿虑C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解析:“其实”古义指“它的果实";“既然”古义指“已经这样";“疏密”古义指“疏松还是结实"。

答案: D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私见张良,具告以事A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B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C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D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解析:A .介词“把”;B 。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六+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六+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六)(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早实.(结果实) 驼业.种树(以……为业)养人.(民,百姓) 故病.且怠(有病)B.城郭.(外城) 舍瑟而作.(起身)知方.(是非准则) 宗庙会同..(诸侯相见)C.逆.旅(迎) 凭几学书.(读书)群季.(指弟弟) 雨泽下.注(向下)D.饥馑.(五谷不熟) 运穷福艾.(停止)燕.坐(通“宴”) 瞻.顾遗迹(瞻仰,回忆)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吾一日长乎尔B.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C.因.之以饥馑/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如会同..B.夫子喟然..叹曰C.故乡人...号之“驼”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②使不上.漏③风.乎舞雩④鼓.瑟希⑤驼业.种树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⑦前.辟四窗⑧乳.二世⑨东犬西.吠⑩雨泽下.注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C.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D.②⑦⑨⑩/①③④⑤⑥/⑧5.下列文言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吾又何能为哉③大块假我以文章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⑤其制稍异于前⑥故不我若也⑦不吾知也⑧异乎三子者之撰⑨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A.①⑨/②④⑧/⑥⑦/③⑤B.①⑤/②④⑦/③⑨/⑥⑧C.①⑨/②④⑥⑦/③⑤⑧D.①③/②④⑧/⑤⑥⑦⑨6.名句默写。

(6分)(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

(新)高中语文第6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高中语文第6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6单元质量检测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丘有的时候用“仁”规定“礼”,有的时候用“礼”规定“仁”。

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

“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仁”是属于自然的礼物,“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

自然的礼物和人为的艺术是对立的。

对立必然相反,相反就是矛盾。

但是相反而又相成,矛盾而又统一。

没有真情实感为内容的“礼”,就是一个空架子,严格地说,就不成其为“礼”。

没有“礼”的节制的真情实感,严格地说,也不成其为“仁”。

所以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

这就是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

所以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礼”和“仁”的统一。

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

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素材,文是加工。

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礼”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

如果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

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

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丘虽然把“仁”和“礼”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仁”还是比较根本的。

“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

“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

子夏悟到“礼后”,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

“仁”先“礼”后,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

“仁者,人也。

”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

《中庸》里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这几句话,就是“仁者,人也”的注解。

“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

仁的主要内容是“爱”。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试卷(六)+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试卷(六)+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试卷(六)(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北向.(朝着) 阖.(关闭)门 增胜.(美) 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B.秉.(点燃)烛 琼.(美玉)筵 喟.(叹息声)然 率.(轻率)尔 C.好烦.(繁多)其令 长.(治理)人者 字.(书写)而幼孩 故病.(贫困)且怠 D.风.(吹风、乘凉)乎舞雩 逆.(迎)旅 方丈..(一丈见方) 比.(比较)去 答案 A解析 B 项秉:持,拿着。

C 项字:养育。

D 项比:及、等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吾一日长乎尔 B.⎩⎪⎨⎪⎧ 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 C.⎩⎪⎨⎪⎧ 因.之以饥馑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 D解析 D 项表假设的连词,均为“如果”。

A 项介词,用、拿、把/介词,因为。

B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代词,它,指笏板。

C 项动词,接着/介词,经由、通过。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早缫而绪B.鼓瑟希C.先妣抚之甚厚D.序天伦之乐事答案 C解析 A 项“而”通“尔”,你们。

B 项“希”通“稀”,稀疏。

D 项“序”通“叙”,畅叙。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讽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B.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哂之”,对结伴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皙“与”之,可见人无完人,即使被尊为“圣人”的孔子有时也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

C.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表现出了李白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景美情浓。

D.《项脊轩志》通过记“百年老屋”的兴衰,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最新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第6单元 单元 综合检测(6)及答案解析

最新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第6单元 单元 综合检测(6)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6一、基础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克.扣(kè)夹.克(jiā)恹.恹欲睡(yān)撒.手人寰(sā)B.楔.子(xiē)重创.(chuānɡ)安步当.车(dānɡ) 混.混沌沌(hùn)C.干.禄(ɡān)房檩.(lǐn)酩酊.大醉(dǐnɡ) 篡.夺嗣位(cuàn)D.中.听(zhōnɡ) 梵.文(fàn)按捺.不住(nà) 畏葸.不前(xǐ)解析:选B。

B项,“安步当车”中的“当”应读dà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帖子鞭辟入里鼎鼎大名鬼斧神工B.笑眯眯心劳日拙蒙蒙细雨悠哉游哉C.一摊血屏息以待钟南捷径顶礼膜拜D.哈密瓜有文必录情投意合钩玄提要解析:选A。

B.优哉游哉,C.终南捷径,D.有闻必录。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

”(施蛰存《闲话孔子》)B.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C.“春节过后,稻米价格涨得非常快,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最高点。

”央企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收购极限,仓库已全部装满。

”D.面对许多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农民工的现象,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能够坦然面对,“毕竟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嘛”。

解析:选C。

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汽车工业落后,没有自己的风格和品牌,所以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造车理念和技术,因人成事....,使中国的汽车早日走向世界。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佚.(y ì)名 为.(w éi)欢几何 板滞.(zh ì) B .羽觞.(h ú) 惠.(hu ì)连 天伦之乐.(l è)事 C .雅.(y ǎ)怀 逆.(nì)旅 慷慨.(k ǎi ) D .冠(gu ān )冕堂皇 否(p ǐ)极泰来 塞(s ài )外【答案】 B (觞:sh āng)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有以也 良:善意。

B .何伸.雅怀 伸:抒发。

C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 .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

【答案】 B (A 良:确实;C 大块:大自然;D 幽赏:欣赏幽美的景色) 3.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大块假我以文章..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D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飞羽觞而醉月B .秉烛夜游C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答案】 D (A 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醉观;B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C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A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答案】 B (A 项比喻、反问;B 项引用典故;C 项对偶、拟人;D 项比喻、拟人)6.下面内容有一项没有运用典故,请选出来( )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答案】D(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答案】D(全文仅②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第六单元试题.doc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第六单元试题.doc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苦斋记[明]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匡山在处①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

山四面哨壁拔起,岩嶋皆苍 石,岸外而臼中。

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风。

风从北莱者,大率不能甘而善 苦。

敌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漿、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扶、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蔵、苜之菜,桶、栋、草斗之实,梏竹之笋,莫不族布而 罗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 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其欖茶亦苦于常茶。

其泄水皆 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渝落曲折,注入大谷。

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 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

携童儿数人,启陨篦②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黄实。

间则蹑屐登崖,倚 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

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r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 燕坐于牟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 饮肥之肠不可以实疏栃,籍柔覆温之躯不可反御蓬筆。

虽欲效野夫贱隶,偷 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f 天之将降 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子曰f 良药苦口利于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吾闻井以甘竭, 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 注:①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

②陨篦tub :落下的笋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2016)-第六单元综合训练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3.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A.其制稍异于前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燕坐于华堂之上D.良药苦口利于病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序天伦之乐事B.早缫而绪C.燕坐于华堂之上D.长人者好烦其令5.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中的“爪”字相同的一项是A.非有能硕茂之也B.旦视而暮抚C.三子者出,曾皙后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7.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异乎三子者之撰A.妪,先大母婢也B.其势弱于秦C.蚓无爪牙之利D.故不我若也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父”是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农历每月十五日又称“望”,如“丁卯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官员们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莫春”即“暮春”,指的是阴历三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仲春”。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是柳宗元,柳宗元与苏轼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B.《论语》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四书”之一。

C.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极深,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D.《苦斋记》的作者刘基,是元末明初人。

他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译文: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活得长久而且茂盛,而是能够顺应树的天性,使它的本性发展。

B.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译文:其他三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呢?”C.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天地是世间万物的旅舍;时间是百代的过客。

D.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文:我的孩子,很久没有看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像大多数女孩子一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柳宗元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

王有明德,世绍显懿。

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

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

光州,夫人之父也。

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讳某。

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

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

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夫人生二子:长曰彝伦,早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

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

先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

公居禁中,讠于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

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

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于堂,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也。

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

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

呜呼!夫人之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

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十有三年,而教戒无阙。

年七十有九,而户部之道闻于天下,为大僚,垂紫绶,以就奉养。

公卿侯王,咸造于门。

既寿而昌,世用羡慕。

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有司稽于论次,终以不及,时有痛焉。

是年八月某日,礻付于兵曹君之墓。

1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B.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C.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D.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人既笄五年”中的“笄”也叫“及笄”,指女子二十岁成年。

B.“为起居舍人”中的“起居舍人”为官职名。

隋炀帝时始置,属内史省。

C.“加户部侍郎”中的“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掌管财用及户籍。

D.“有司稽于论次”中的“有司”指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夫人的祖先是汉代的河间王,河间王具有美德,他的子孙继承了这种美德,刘夫人也不例外。

B.刘夫人的父亲也继承了先辈的传统,他曾担任过仙居令、光州长史、绵州刺史,并被称为好郡守。

C.刘夫人的儿子王叔文不仅帮助皇帝决定大计,对皇帝有扶持辅位的功绩,在自己的职位上也从不懈怠。

D.刘夫人在娘家奉养孝敬父母,在婆家侍奉丈夫、教育儿子,她教育王叔文五十三年,始终没有什么欠缺。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2)公卿侯王,咸造于门。

既寿而昌,世用羡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繁昌县兴造记曾巩太宗二年,取宣之三县为太平州,而繁昌在籍中。

繁昌者,故南陵地,唐昭宗始以为县。

县百四十余年,无城垣而滨大江,常编竹为障以自固,岁辄更之,用材与力一取于民,出入无门关,宾至无舍馆。

故世指繁昌为陋县,而仕者不肯来,行旅者不肯游,政事愈以疵,市区愈以索寞,为乡老吏民者羞且憾之。

事之穷必变,故今有能令出,因民之所欲为,悉破去竹障,而垣其故基,为门以通道往来,而屋以取固。

即门之东北,构亭瞰江,以纳四方之宾客。

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门步廊。

门之上为楼,敛敕书置其中。

廊之两旁,为群吏之舍,视事之厅,便坐之斋,寝庐庖湢,各以序为。

厅之东西隅,凡案牍簿书,室而藏之,于是乎在。

自门至于寝庐,总为屋凡若干区。

自计材至于用工,总为日凡二千三百九十六日而落成焉。

夏希道太初,此令之姓名字也。

庆历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此成之年月日也。

始繁昌为县,止三千户。

九十年间,四圣之德泽,覆露生养,今几至万家。

田利之入倍他壤有余,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资,而无贫民。

其江山又天下之胜处,可乐也。

今复得能令,为树立如此,使得无岁费而有巨防,宾至不惟得以休,而耳目尚有以为之观。

令居不惟得以安,而民吏之出入仰望者,益知尊且畏之。

予知县之去陋名,而仕者争欲来,行旅者争欲游,昔之疵者日以减去,而索寞者日以富蕃。

称其县之名,其必自此始。

昔孟子讥子产惠而不知为政,呜呼,如夏令者,庶几所谓知为政者与!于是过子产矣。

凡县之得能令为难;幸而得能令,而兴事尤难;幸而事兴,而得后人不废坏之又难也。

今繁昌民既幸得其所难得,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得卒兴其所尤难,皆可喜无憾也。

惟其欲后人不废坏之,未可必得也。

故属予记,其不特以著其成,其亦有以警也。

某月日,南丰曾巩记。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15.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事愈以疵疵:糟糕B.而垣其故基垣:城墙C.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便:有利D.其不特以著其成著:彰显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夏希道建设繁昌县的功绩的一组是①常编竹为障以自固②为门以通道往来,而屋以取固③凡案牍簿书,室而藏之④其江山又天下之胜处⑤昔之疵者日以减去⑥惟其欲后人不废坏之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1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兴建繁昌县的经历为写作中心,通过写繁昌县由曾经的贫困县变为富裕县的过程,表现了一个好的县令对一个县的重要性。

B.繁昌本来属于宣州,后来归到太平州。

当地的地理环境很好,但当初因治理不当,成为了一个别人都不愿意来的地方。

C.县令夏希道上任后,对繁昌进行了整体的改建,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将这里建成繁荣昌盛的地方,因而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D.夏希道来到繁昌县后将繁昌县治理得非常好,曾巩认为他非常有处理政务的才能,将之比作子产,甚至认为他超过子产。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门之东北,构亭瞰江,以纳四方之宾客。

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门步廊。

(2)凡县之得能令为难;幸而得能令,而兴事尤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

乾曜第进士。

神龙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东,奏课最,频迁谏议大夫。

景云后,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废射礼,乾曜以为:“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

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

比年以来,射礼不讲,所司吝费,而旧典为亏。

臣愚谓所计者财,所亏者礼,故孔子不爱羊而存礼也。

大射谓春秋不可废。

”开元初,邠王①府吏犯法,玄宗敕左右为王求才长史,太常卿姜晈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神气爽澈,占对有序,帝悦之,擢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

累进尚书左丞。

四年,拜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会帝东幸,以京兆尹留守京师。

治尚宽简,人安之。

居三年,政如始至。

仗内白鹰因纵失之,诏京兆督捕,获于野,纟圭榛死。

吏惧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

”遂入自劾失旨。

帝一不问,众伏其知体而善引咎。

八年,复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位侍中。

建言:“大臣子并求京职,俊乂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

臣三息俱任京师,请出二息补外,以示自近始。

”诏可。

乃以子河南参军弼为绛州司功,太祝絜为郑尉。

诏曰:“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

《传》不云乎:‘范宣子让,其下皆让。

’‘晋国之人,于是大和。

’道之或行,仁岂远哉。

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于外。

”由是公卿子弟皆出补。

帝尝自较其考,与张说偕赐。

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

”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②自此始。

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

帝幸东都,以老疾不任陪扈。

卒,赠幽州大都督。

乾曜性谨重,其始仕已四十馀,历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

为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同秉政,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故鲜咎悔。

姜晈为嘉贞所排,虽得罪,讫不申救,君子讥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