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忆江南

合集下载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

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⑺;吴酒一杯春竹叶⑻,吴娃双舞醉芙蓉⑼。

早晚复相逢!注释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一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⑼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时。

相关试题及答案1.这三首词写了什么内容结构如何答案:白居易这三首词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厚的情感,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从内容方面说,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

从结构方面说,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即头两句为点题,中间两句为对胜景、胜事的描绘,末尾以呼应开头作结。

它很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既具有回环复沓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泼的情调。

2.三首词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答案:三首词,从今忆起往日,从洛阳到苏杭,时空都有极大的跨度。

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中国是一个词的国度,无数的文人墨客为 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 篇。词与诗不同,但韵文无穷,一定会引人去 诵读、探究。词是我五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 以配上乐曲演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 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词牌。“忆江南”“渔 歌子”都是词牌名。《忆江南》是白居易怀念 旧游的代表作。这首词开篇就感叹“江南好” ,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景象 ,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
借景抒情
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之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之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写出描写春天的 词语,至少六个.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色满园 春意融融 春暖人间 春花烂漫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意阑珊
你能写出含有春字的诗句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晓
Hale Waihona Puke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词的认识:
▪ 词产生于唐代,最初称“曲子词”,是民间 创作,到中后时一些文人也开始创作词,经 过五代到宋,词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如忆江南、 渔歌子、念奴娇、西江月等等)是各种词调的 名称。
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 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 回忆。但是,后人所写的《渔歌子》《忆江 南》,其内容就和渔父、忆江南无关了。词 牌也和词的内容相脱离,有的作家就在词牌 之外另注明词题,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猎)》,也有在词牌下作一小序。如辛弃疾 《摸鱼儿(淳熙己亥)》,词牌下有小序: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五正之 置酒小山亭,为赋。”

五下白居易《忆江南》全面版

五下白居易《忆江南》全面版

白居易,唐代著 名诗人。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白居易 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 作 。其诗政治倾向 鲜明,重讽喻,尚坦 易,为中唐大家。也 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 者,所作对后世影响 甚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 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 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 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 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忆江南
教师:杜巧丽
赞江南诗词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唐】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唐】温庭筠《忆江南·千万恨》
欣赏江南美景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本首词的内容吗?
江南是多么美好啊,那往 日的风景是多么熟悉。太阳 出来了,江边的鲜花比火还 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像 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怎能 叫人不回忆江南?
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 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 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 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 居易落泪了……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 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离开 杭州整整13年的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在洛阳香山脚下, 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远, 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 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 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山川之美值得歌颂——白居易《忆江南》赏析[技巧]

山川之美值得歌颂——白居易《忆江南》赏析[技巧]

山川之美值得歌颂——白居易《忆江南》赏析白居易,字乐天,原籍太原人。

他的曾祖迁居华州下邽县。

唐代下邽,今属陕西渭南县。

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

他一生有十余年的时间居住在江南。

和盛唐诗人远赴江南多属旅游不同,白居易四下江南,每次都有特殊的原因。

他第一次下江南是童年时代。

那时,安史之乱虽然早已平定,但新的藩镇叛乱却不断发生。

在河南,先后就有李灵耀、李希烈的叛乱,闹得人民不得安宁。

白居易在十一二岁时逃难到了浙江一带。

几年后到过苏州、杭州。

白居易第二次下江南是在壮年。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心怀二心的藩镇李师道派遣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裴度受伤,朝野震动,当政者束手无策。

白居易时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他认为这是国家的耻辱,上疏力主缉捕凶手,触怒宰相,被贬为江南西道的江州司马,在九江居住三年多。

白居易第三次下江南时,已年过半百。

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正月,他在中书舍人任上曾上疏纵论对河北藩镇用兵的问题,不被采纳。

六月,元稹罢相后,他眼见宦官专权,党争激烈,便请求到外地做官。

七月,朝廷任命他为杭州刺史,历时两年,政绩卓着。

白居易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江南,年已五十四岁。

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春三月,白居易在洛阳太子左庶子任上接到朝廷派他作苏州刺史的任命,五月端阳,抵达任所。

第二年秋天,因为眼病免官。

冬天,他跟从和州离任的刺史朋友刘禹锡结伴回北方。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重到江南了。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吟咏回味。

我记得1978年3月31日,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以《科学的春天》为题作讲话时引用了其中的名句,他说:“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这热情洋溢的讲话,道出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心愿,因而也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这首诗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朗诵,欢迎来参考!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此指蓼蓝。

《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赏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忆江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忆江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鉴赏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

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

这些说法,缺乏事实根据。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古诗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词三首《忆江南》古诗内容

忆江南古诗内容《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定格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双调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词牌介绍《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李德裕(787—849)为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

王国维曾据此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宝《忆江南》词云:“平生愿,愿作乐中筝。

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

便死也为荣。

”其平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

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

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

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

”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

”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

王安石《忆江南》

王安石《忆江南》

首先表明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接着对江南美景的远去表达留恋不舍之情。

忆江南,读音:[yì jiāng nán]《忆江南》原文是:城南城北万株花, 池面冰消水见沙。

回首江南春更好,梦为蝴蝶亦还家。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汉族。

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晚号半山。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总结概括 拓展训练 展示交流 设疑引导 感悟提升 达标测评 点拨指导 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 检查自学
爱凡杰小学
姓名:
年级:
展示交流 点拨指导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边读边想 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 思
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他 带领老百姓治理西湖,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田,并疏通 城中水井,以利饮用。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 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 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 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的江南,留有 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收获的自然 是甜甜的慰藉和温馨。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 美的熏陶。
出示问题 检查自学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检查诵读,字音、通顺流畅
3、题目中的“忆 ”是什么意思?(回忆、 思念)
出示问题 检查自学
白居易,唐 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 士 。白居易一 生留下近3000篇 诗作 。
出示问题 检查自学
拓展训练 达标测评
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1
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总结概括 感悟提升
1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 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 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 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 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 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 用意所在吧。
设疑引导 合作探究
诗中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 者怎拨指导
日出江花红胜火
展示交流 点拨指导
春来江水绿如蓝
展示交流 点拨指导
江南是多么美好啊,那往日的风 景是多么熟悉。太阳出来了,江边的 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水 像蓝草那么绿,那么浓。怎能叫人不 回忆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