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政治习题课件:9-1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歌友会】歌友会上,小强深情地唱道:“……这谜一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 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
(3)在生活中,你会如何在“重伤”后重新让自己飞得更高呢? 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
材料二:2020年7月18日上午,邯郸市一名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去考点途中,与另 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学生摔伤导致骨折,关键时刻,邯郸市交巡警队员们紧急将考 生送往医院进行简单救治后,在学生的坚持下,又将其送往考场继续参加考试。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两则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点评。 (1)材料一:①时某的行为是缺乏珍视生命的意识、没有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的表现。② 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但我们 绝不能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更不能做出伤害自己身体的过激行为。③时某面对生 活中的挫折,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内在感受,放大了负面情绪,忽视生命的重要性, 最终做出了伤害自己身体的举动,令人痛心和惋惜,我们应引以为戒。 (2)材料二:①受伤学生的行为是守护生命、正确对待挫折的表现。②精神风貌反映着 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 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 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受伤学生摔伤导致骨折,经过简单救治后,仍然坚持参加考试, 这样做有利于充盈他的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和耐挫折能力, 值得我们学习。
3.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则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 的状态,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悠然自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D(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课件:1.1中学序曲 (共28张PPT)

P7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 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 见,敢于中学生活是我们成长的礼物?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 们的成长礼物。 (2)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 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 同学心中哪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第一课
从同学们正式迈入槐南 中学的那一刻起,可以说同 学们就步入了人生中一个崭 新的阶段。那么如何开始人 生中这段崭新的历程呢?下 面让我们从“新”字入手去 探寻答案吧!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 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 感受。
兴 奋 新 奇
紧 张
知识点:
P3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
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
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
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小组讨论:中学生活与小学 的不同(新变化)
1、同学的重新组合 2、学习科目增多
3、学习难度加大,负担加重
4、自主管理的要求提高 5、学校活动更丰富多彩 6、、、、、、
P5—P7
知识点:
6.我们该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如何度过中学时光?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 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 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课堂小结
中学生活 的新起点
中学时代对人 的重要意义
新的起点 中学序曲
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 我的多种机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27张)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如果天气下雨,年头久了那个柱头会被腐蚀,所以要在这个地方做一个 构件来保护房屋。可是有瓦当,你得先有房子啊。汉代出土了这么多瓦当,侧面也明了汉朝的经济情况
No 开始好起来了。——《汉书·食货志》。2、释奴为民:因饥饿而卖身(mài shēn)为奴婢的释放为平民。
如果天气下雨,年头久了那个柱头会被腐蚀,所以要在这 个地方(dìfāng)做一个构件来保护房屋。瓦当正好就是起了这 么一个作用。有文字有图案,还有神兽等等,这么多的种类 。可是有瓦当,你得先有房子啊。汉代出土了这么多瓦当, 侧面也明了汉朝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起来了。
第二页,共28页。
一、西汉(XīHàn) 的建立
二、修养(xiūyǎng)生息政策
观察和思考
汉高祖刘邦(liú bānɡ) 第九页,共28页。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 教训,采取(cǎiqǔ)了修养生息的政 策。
第十页,共28页。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 采用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 以达到恢复(huīfù)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 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
楚汉之争双 方是项羽和 刘邦 ,刘邦 胜出,建立 西汉,定都 (dìng dū)长 安。
汉高祖刘邦(liú
第三页,共28页。
bānɡ)
时间 公元前202年 (shíjiā长n安(chánɡ ān)(今陕西 ): 西安) 刘邦(liú bānɡ)
都城: 汉高祖
第四页,共28页。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 (tiānz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九课 珍视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课知识要点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1.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教材P99下边的笔记】守护生命,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2. 守护生命,首先要做什么?【教材P100】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
.....自己的身体3.怎样爱护身体?【教材P100~P102】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自己的身体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成长中的我们,在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为什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请你介绍几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材P100~P101】⑴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养成健康和生活方式和改正不良习惯,是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措施。
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远离有害物质(如烟、毒品等);了解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不滥用药物;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定期做身体检查;等等。
5.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哪些过激行为会损害身体健康?【教材P101】⑴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因此,成长中的我们一定要调控好自己的行为,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不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即使自己喜欢但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也不要去做。
⑵如暴怒、自伤、自残等过激行为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6.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教材P101~P102】⑴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6张PPT)

人不知而不愠 知
温故而知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而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仁在其中矣 其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出自本文的成语:
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乐在其 中、三人行必有我师
2、“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学习方法 交友之道 个人修养
zēng
每天
反省 wèi
谋划,商量办 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我
忠心,尽心
泛指多次
自己
老师传授的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 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不是复习过呢?”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1.教材P3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提示】(1)长大了。
(2)期待自己更遵纪守法,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道理等。
(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说)2.教材P4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中学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提示】(1)可如实作答。
如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友好相处的同学;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大楼及实验室;有标准的体育场等。
(2)学习的课程多了,内容深了,学习压力大,竞争力强,老师讲课的速度快,学习的方法更灵活了等。
3.教材P5请查阅相关人物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提示】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调查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爷爷、爸爸、哥哥等。
人物一记录爷爷:中学时期,国家比较贫困,上中学的同龄人很少,当时爷爷和他的兄弟姐妹六人,只有他自己上了中学,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看到祖国当时经济和科技落后,人才稀缺,于是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
他每天都会早起晚睡,认真学习。
多年后,爷爷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人物二记录爸爸:中学时期,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了,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四人都能够上学了。
他们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他们都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
人物三记录哥哥:今年上大一了,六年的中学生活,六年的努力拼搏,让他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培养了乒乓球、足球、绘画等多种兴趣爱好,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的发现:不管是爷爷、爸爸还是哥哥,不管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或者学习环境,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学习,都想成为有用的人。
我的思考: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利用现在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4.教材P5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提示】答案开放。
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期末复习课件PPT

10.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应对挫折,提高战胜挫 折的能力,某中学七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以“增强生命韧性”为主 题的班会。
(1)看了上述事例后,你有什么感受?
考查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人生难免有挫折,不同的人生态度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一 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必然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半途而废者,往 往得到的是遗憾和沮丧;勇敢迎接挑战的意志坚定者,能够享受战 胜挫折的喜悦与幸福。
(3)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战胜?
此题考查对战胜挫折的方法的理解。战胜挫折需要 结合自己的实际,用正确的方法对待。
首先,要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其次,逐 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再次,学 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 持和鼓励。
②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 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③守护精神家园,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 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2.增强生命的韧性
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
为反应。
正确 ②消极影响: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
增 认识 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挫折是把双刃剑
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人生中的挫折都是 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或许你还无法理解这些事情发生的 原因,或许它们对你来说是痛苦难熬的。但是当你回过 头去审视这些负面的事件时,你会发现它们最终会让你 变得更出色。”莫言的话启示我们( C )
A.挫折总能造就强者 ✘ 说法太绝对 B.对于任何人,挫折都是有利的激励 ✘ 说法太绝对 C.战胜挫折,能够使人积累经验,磨炼意志 ✔ D.挫折越多越好 ✘ 说法不正确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上册、下册新教材培训课件 (共156张ppt) PPT课件

一些重要修改: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2016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二、新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指导。 •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 •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 哲学等领域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历时4年半,教育部组织编写,示范教材, 中央思想审核小组审查通过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修订稿(2011)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 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 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 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 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变化一
强调“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变化二
明确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 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一些重要修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任务(2012年)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把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进教材、进课堂) 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2014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