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给加点字的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4分)造诣.(zhǐ yì) 总数.(shǔ shù)琵.琶(pí bí) 国子监.(jiān jiàn)蜀.国(shǔ sǔ) 繁.琐(fán fǎn) 传.说(chuán zhuàn)祭祀.(yì sì)二、下列选项中汉字字形结构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2分)A.删剩殷挫剪 B.锥鸿撇树奈C.赴曲迂匠迎 D.闷问间闯闲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6分)1.“星”的解释如下:A.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B.细碎的小颗粒东西;C.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

火星.儿()披星.戴月()定盘星.()2.“祭”的解释如下:A.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B.供奉鬼神或祖先;C.使用(法宝)。

祭.祀()祭.奠()祭.起一件法宝来()四、猜字谜。

(6分)1.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底:()2.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谜底:()3.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谜底:()4.一点一横长,一撇向四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谜底:()5.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

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谜底:()6.耳朵两把扉,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谜底:()五、选词填空。

(5分)独特奇特1.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魅力。

2.汉字是一门()的艺术。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因为……所以……3.()我掌握了学语文的诀窍,()我的语文水平不错。

4.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5.这可()僵硬的符号,()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六、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 9分)1.芝麻开花——()。

2.小葱拌豆腐——( )。

3.隔着门缝吹喇叭——()。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加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加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加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面哪个词语使用得不恰当?A. 秋高气爽B. 春暖花开C. 夏有凉风D. 冬日温馨把"他吃得很香"修改为疑问句最恰当的是( )A. 他吃得很香吗?B. 他怎么吃得很香?C. 他为什么吃得很香?D. 他吃得真的很香吗?下列关于"桃"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桃花盛开B. 人面桃花C. 捧腹大笑D. 美酒桃李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句的是( )A. 她的心就像一片白纸B.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犹如狮子吼叫C. 那朵玫瑰花绽放得灿烂动人D.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就像只小蜜蜂把"看那棵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修改为拥有更多描写性细节的句子是( )A. 看,那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圆滚滚的苹果,晶莹剔透,显得特别诱人B. 看,那些红红的苹果像小红灯一样挂在树上C. 只看那棵树上红彤彤的果子就知道很好吃了D. 树上的苹果真不少,都红彤彤的二、阅读理解(每题6分,共12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两道题:大自然就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用四季变化多彩地装扮着这个世界。

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夏日,高温酷暑,处处生机勃勃;秋季,天高气爽,硕果累累;而到了冬天,大地开始沉睡,一片冰天雪地的银装素裹。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A. 四季的特征B. 大自然的艺术C. 四季的变化D. 季节和生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夏天到处都是绿色B.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季节,冬天是银装素裹C. 秋天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冬天是一切生机勃勃D. 春夏秋冬都是自然无所不在的季节三、语文探究(每题6分,共18分)对下面这句话"他嚎啕大哭,泪如雨下"进行分析,填空。

( )作为( )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 )。

请解释"人面桃花"这个成语的含义,并概括这个成语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作用。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2年12月28日小学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古代,人们最早使用的是()。

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3.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楷书4.最适合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A.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5.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她织得一手好彩锦,所以名字叫织女。

B.织女对孩子们说,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C.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才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D.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二、书写6.请将下面的内容,用正楷规范地抄写下来,注意行款整齐。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三、连线题7.中国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将其称誉连起来。

无言的乐无形的诗无图的舞无声的画四、判断题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8.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 )9.汉字大约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 )10.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 )11.清代的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 )12.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 )13.字谜“看上去父亲多,实际上就一个”的谜底是“爹”字。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铴”的读音最可能与( )字相同。

A.水B.汤C.匆D.金2.下列对广告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步到胃.——胃药广告“胃”改为“位”B.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浴”改为“欲”C.乐在骑.中——自行车广告“骑”改为“奇”D.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咳”改为“刻”3.下面各组字,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星鸟历花B.究蜀祭简C.供题兔法D.凤刊窗册4.下列关于汉字的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5.苹苹要找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她应该到放( )的书柜上去找。

A.外国诗歌B.中国现代诗歌C.中国古代诗词D.中国当代诗歌6.关于搜集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都是搜集资料的途径B.请教别人时,我们要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C.查找图书时,在阅览室、图书馆可以按照类别去找书D.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通过关键词检索出来的都是重要资料7.判断题。

(1)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形符创造出来的。

( )(2)甲骨文是十九世纪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发现的。

( )(3)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 )(4)词语“打毛衣”“打柴”“打电话”中的“打”字意思相同。

( )(5)甲骨文“”所对应的汉字是“秉”。

( )8.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填空。

(1)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是。

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

(2)汉字已经有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3)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4)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一、巧练基础(36%)(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

(5%)wǔrǔguījuqiúfàngānjúdàozéi()()()()()(二)给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6%)应声(yīngyìng)大夫晏子(dàidà)瞅(chóuqiū)...为难(wéiwèi)腔调(diàotiáo)堵塞(sāisè)...(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8%)小心()()不()不()()无()事沉()()言()居()业不()不()()可()何大()大()(四)填写对联。

(8%)1、地满红花红满地(联)2、一夜五更,半夜三更有半(联)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联)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联)(五)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

(3%)(六)平时,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后面常贴一些字条,上面写的内容很1有意思,诸如,“假如你看清了这行字,就是离我太近了”,“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

假如你是一名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呢?(3%)(七)判别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3%)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描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性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2、快乐浏览(34%)(一)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3%)梁国杨氏子(),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7%)1、用原文中的词语往返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他言语委婉而有礼貌,是从“”看出来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基础百花园(41分)一、书法展示,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

(5分)二、巧填同音字。

(6分)yì:()思()论利()容()chéng:继() ()立()墙()法jì:日() ()念妒() 四()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5分)1.如果你不认识“颧”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2.如果你不会写“咳sou”的“sou”,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3.在《新华字典》的正文中,“喝”“渴”“揭”三个字的位置是()在前,()在中,()在后,我还会给“喝”换个偏旁变成新字,如()。

四、我会变,我会猜。

(5分)1.照样子,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新字。

(3分)例:旧—()衰—()兔—()钩—()例:予—()冶—()晴—()休—()2.猜字谜。

(2分)(1)多出一半。

()(2)一阳一阴,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3)耳朵贴在门缝里,听听有无好东西。

()(4)一人关入口,急得乱发抖,下边蹬掉底,上边顶出头。

()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字母,4分)1.【举】:A.提出;B.推选,选举;C.全;D.往上托,往上伸。

(1)举.世闻名()(2)选举.()(3)举.例()(4)举.重()2.【老】:A.年岁大(跟“少、幼”相对);B.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C.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时间久的;D.经常;E.很,极。

(1)老.远() (2)老.大爷()(3)老.迟到() (4)老.朋友()六、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

(1、2题填序号,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旧(舅)②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有言(盐)在先④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无法(发)无天⑥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啊!2.尽管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仍是()。

人教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分)照(舅旧)不易(辩辨)认有(言盐)在先(谜迷)底头上(戴带)冠(鸣名)声在外二、用“”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6分)狩.猎(shǒu shòu)创.伤(chuāng chuàng)国子监.(jiān jiàn)造诣.(zhǐ yì)药铺.(pū pù)丞相.(xiāng xiàng)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6分)心领()()古往()()有()()先寒()暑()秋()()藏源远()()四、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歇后语。

(4分)1.我与同桌下棋总是败给他,所以他嘲笑我:和他下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考试我都考七十几分,妈妈说我的成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人要清白,就像歇后语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台风造成了高铁晚点,等了四个小时以后,我们乘坐的车终于(填歇后语)分)1.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改为感叹句)2.难道汉字不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改为陈述句)3.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

(修改病句)4. 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缩句)5.汉字这么重要,我们写好汉字。

(改为双重否定句)六、根据单元阅读材料做题。

(10分)1.根据阅读材料填空。

(4分)(1)《门内添“活”字》讲了和(人名)猜字谜的事。

(2)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使用这种字体。

(3)人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

2.关于字体演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分)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朝统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两套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两套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两套及答案)时间:90分钟(第一套) 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总分得分一、常识填空。

(11分)1.汉字产生距今大约有__________年的历史。

2.汉字的演变顺序大体是:甲骨文→__________→篆书→__________楷书另外,草书和行书则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衍生而成。

3.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__________的人。

4.你知道下面几位大书法家的书法代表作品吗?请写下来。

王羲之:《__________》欧阳询:《__________》柳公权:《__________》颜真卿:《__________》5.“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这样的歇后语是根据汉字__________的特点创作的。

二、下列形声字按类型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1.骑2.闷3.管4.豪5.凳6.爸7.雄 8.窍 9.园 10.园 11.慈 12.晨A.(1、3、7、10)B.(2、4、6、9)C.(3、6、8、12)D.(5、9、11、12)三、某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①别②别③别的。

请你分别说说三个“别”字的意思,根据它们的意思再各组一个词。

(6分)①“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②“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③“别”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_______四、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字。

(4分)某实验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_______”字;文明礼貌突出“_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_”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_______”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

(5分)
wǔ rǔ wēi ǎi qín gān jú
( ) ( ) 风()小家() ( ) péi jǔ zéi
( )不是规()盗()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î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

(3分)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宁可……也不……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
1、为设.果():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4分)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七、仿写句子。

(4分)
1、雨下得很大。

(用比喻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具体、生动。

)。

2、太阳落山了。

(用拟人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生动。

)。

八、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并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

(4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山外白云,池边绿树,,雨落溪边。

4、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

(2分)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你会说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回答问题。

(12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
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
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
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
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
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
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1分)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恰当的词语。

(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沾沾自喜()笑眯眯()
嘲笑()神情自若(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2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8分)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上。

(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①、。

②。

(2分)
4、徐文长是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下来。

(2分)
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2分)
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7、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3分)。

第三部分:习作。

(40分)
一、小练笔(5分)
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

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5分)
二、习作。

(35分)_______的感觉真好!(提示:要围绕所填内容,突出“感觉真好”,要点明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