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3.2树立正确消费观(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某地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

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

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玫瑰酒的热销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玫瑰酒的热销是因为其新颖的设计,折射的是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D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2.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吃饭讲究“顿顿有余”,好像只有多些、浪费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

这就导致了平时大行其道的餐桌浪费。

这种消费行为是( )A.从众、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 C解析面子观既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切题。

A、B、D三项都不准确。

3.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学生小张就是“换客”一族。

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

“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②是勤俭节约的表现③具有正确金钱观的表现④不利于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 C解析“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是在正确金钱观指导下的一种消费行为,有利于节约资源,②③符合题意;“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是求实心理的反映,不是攀比心理的反映,①说法错误;“换客”之间的这种行为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4.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

政治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政治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1.漫画中小朋友的消费心理是(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漫画中的小朋友非得要买名牌,这是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表现,故选C项。

A、B、D三项均与漫画主旨不符,应排除。

答案:C2.在宁波,很多人拥有两三套房子,但却不考虑去买一辆小车,尽管一套房子的售价可能是一辆车的四五倍。

但在他们看来,购房是一项投资,是可以增值的。

汽车却是高档消费品,不说用车的费用,一辆车本身的价值一年内就掉了30%。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解析:在许多人看来,买房子是投资,可以增值,而购买汽车则是高档消费,只会贬值,这种消费心理较为理性,属于求实心理,故本题应选B项。

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B3.现在许多高校学生(包括个别中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

这一类学生的消费心理属于(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解析: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却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这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答案:D4.某学校一艺术生染着黄色的头发,耳朵上挂着3只耳环,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

这位艺术生的做法属于哪种心理引发的消费(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以“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为荣,是典型的求异心理。

答案:D5.在现代社会里,广大中学生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看广告、背广告,往往是广告里有什么他们就要什么。

学生的这种消费属于( )A.理智的消费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020高中政治 专题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2020高中政治 专题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精练】一、选择题1.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9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8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949 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与此同时,房价居高难下。

专家说,实现“住有所居”并非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居住权益。

一味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不仅使许多人沦为“房奴”,还助推了房价上涨,进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材料启示我们,理性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应该采取的消费方式是( )A.生活资料消费B.贷款消费C.租赁消费D.发展资料消费【答案】C【解析】材料中实现“住有所居”并非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没有产权但拥有使用权的消费方式是租赁消费,故选C。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夜访成都著名的宽窄巷子,并在一家书店掏钱买下了一本书、两套明信片。

如今这本书和这两套明信片被书店制作成了“总理套装”摆于最醒目处,一度热销。

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是( )①商家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促进销售②总理支持线下书店等实体经济的发展③商品的宣传和包装决定了商品的价值④利用名人效应是企业致胜的“法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3.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流通网络、健全标准规范、创新监管体系、强化线上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文件所提要求有利于( )①强化政策支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②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意愿③改变消费观念,优化居民消费结构④完善消费服务,提高居民消费质量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材料中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而不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②正确,①排除;③中“改变消费观念”的提法绝对化;④正确。

4.据2017年6月28日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中求进”,我国快递行业完成快件量330亿件,业务量占了全球40%,行业业务收入突破4 000亿元,快递企业加快布局“一带一路”。

高中政治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测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测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在“不健康”声誉以及网络外卖崛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曾在我国物质匮乏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方便面,不可挽回地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

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我国方便面销量持续5年下跌。

这表明( )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占比降低②我国食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③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多样,网络消费渐成主流④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更加重视健康消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2.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后两个月,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

这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体现了求实心理D.新款手机对年轻的消费者总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答案】B【解析】尽管新上市的手机一般价格比较高,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手机的新功能恰恰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标新立异的想法,B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收入增加,A不符合题意;新手机尽管有新功能,但价格很高,这不能体现求实心理,C排除;D并没有讲清楚新手机吸引消费者的真正原因,且“总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3.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矛盾是,年轻人消费需求旺盛而收入水平偏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腰包饱满之时,消费需求却在不断下降。

要有效地化解人生中这种收入与消费的时光错位问题,可以( ) A.引导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信贷C.引导人们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引导人们协调消费,精神为首【答案】B4.团购、秒杀、聚划算!种种刺激消费者购物的营销手段,打着帮你“省钱”的旗号而来,却往往引得消费者削尖了脑袋钻进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

高中政治 1_3_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_3_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1.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1.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个人对当前经济形势强弱看法的指标,0至100属于“偏向悲观”,100至200属于“偏向乐观”。

2015年第三季度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大陆97.2、台湾84.0、香港81.7、澳门81.6。

这表明( )①港澳台消费者对未来生活更不乐观②大陆居民的消费水平高于港澳台③大陆居民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④大陆消费市场具有更大的潜力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港澳台,表明港澳台消费者对未来生活更加不乐观,①正确;大陆消费者相对要乐观一些,有利于扩大消费,可见,大陆消费市场具有更大潜力,④正确;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不等于消费水平高,②错误;消费者信心指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材料中看不出消费观念是不理性,③排除。

答案:C2.可持续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最少,在生命全周期当中产生的废物量最少,不危及后代的生存环境。

在2015年9月召开的“第十一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北京市社区可持续消费现状调查报告》首次发布。

可持续消费受到关注,表明( )①人们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②求异心理对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③绿色消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④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日趋理性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答案:C3.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

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非名牌服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③非名牌服装存在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非名牌服装降价后,销售仍然平淡,可见其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①解释合理;名牌服装价格较高,但仍销售旺盛,可见该地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对名牌服装的消费意愿较强,②解释合理;从题中看不出恶性竞争和攀比心理,③④错误。

学考高中政治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学考高中政治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1.近年来,随着财富的激增,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高端生活方式的追求已经开始倾向于贵族化、特色化,高端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而炫富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真正目的。

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③要勤俭节约,限制消费④炫富有利于高端消费市场发展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随着财富的激增,高端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符合题意。

炫富,说明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符合题意。

③中“限制消费”,不利于高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④说法错误。

答案:B( )A.存在一种“炫富”的攀比心理B.存在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C.喜欢盲目追求时尚与个性解析:根据漫画中同学聚会中不同人物的话语,可以看出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中的,A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体现跟风随大流,B项不符合题意。

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备受关注的屠呦呦已经被人注册成了商标,这些商标涉及的商品及服务包括消毒剂、空气净化剂、杀虫剂、护目镜、眼镜等。

在这里,商家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解析:商家打名人牌,利用了消费者对名人的信任和效仿心理,体现了消费者从众心理的消费,故答项。

答案:A,旅游线路可以自己规划,手机铃声可以自己设定……如今,在居民生活中,“自己做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这种消费模式的出现( )①体现了消费者的求异消费心理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③体现了消费者的求实消费心理④体现了消费者的攀比消费心理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人们的消费追求个性特点,体现了消费者的求异消费心理,故选①,排除③④。

我国居民消费,折射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故②当选。

答案:A,尤其是各种“拼消费”的分享,如拼车、拼餐、拼团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这种方式( )①是勤俭节约美德的体现②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属于享受型资料的消费④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一种求实,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当前,广大中学生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看广告、背广告,往往是广告里有什么他们就要什么。

学生的这种消费属于()A.理智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B【解析】学生这种跟着广告消费的行为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排除A、C、D三项。

2.“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C【解析】“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表明“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排除A、B、D三项。

3.当前我国家用汽车市场上,小巧省油、物美价廉的小排量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答案】C【解析】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讲究的是实惠,这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消费,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当选。

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4.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上重物质消费而轻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现象,告诫人们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选B,排除A、C、D三项。

5.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

“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

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A.量入为出紧缩消费B.理性消费简单生活C.杜绝名牌戒奢从简D.享受自然健康和谐【答案】B【解析】题干说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体现的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即理性消费,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中“紧缩消费”说法错误;C项观点说法太绝对,D项与题意无关。

【同步特训】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同步特训】专题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2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

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答案】A【解析】跟着流行走的消费属于受盲从心理影响的消费行为,A符合题意。

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考点】消费心理【难度】一般2.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

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

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

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答案】D【考点】消费心理【难度】一般3.现如今,团购、秒杀、聚划算以及各种宣称“物美价廉”的购物APP,采用种种刺激你购物的营销手段,打着帮你省钱的旗号而来,却往往引得消费者削尖了脑袋钻进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

这一现象表明①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②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③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④消费者需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难度】一般4.我国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商品喜欢“货比三家”,更多关注商品的“性价比”。

这种消费者①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②容易受广告促销活动的影响③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的出现④在选择商品时考虑因素较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消费者更多关注商品的“性价比”是求实消费心理的反映,①④是求实消费心理的特征,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正确消费观
【知识精测】
(总分6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11小题,总共44分)
1.(2015池州月考)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购买,如一些能开启儿童智力但价格昂贵的益智玩具,孩子玩上几次就不感兴趣了,浪费且不易保管,十分可惜。

从消费的类型看,这类商品( )
①是发展资料的消费
②适合贷款消费
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适合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拥有一定时期使用权的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2.(2015•合肥模拟)2014年12月24日央视报道,冬虫夏草的价格由12年前的300元/斤,近日在拉萨卖出了16万元/斤,而人们的消费热情还在提高,这就是著名的“凡勃伦效应”,即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凡勃伦效应”说明( )
①商品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④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价格越高消费者越愿意购买是由攀比、炫耀等不正常消费心理引起的,所以我们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故③④符合题意,①本身正确,但题干未反映,②与题目无关,故选C项。

3.(2015绩溪期末)在宁波,很多人拥有两三套房子,但却不考虑去买一辆小汽车,尽管一套房子的售价可能是一辆车的四五倍。

但在他们看来,购房是一项投资,是可以增值的。

汽车却
是高档消费品,不说用车的费用,一辆车本身的价值一年内就掉了30%。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答案】B
4.(2015汕头调研)在现代社会里,广大中学生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看广告、背广告,往往是广告里有什么他们就要什么。

学生的这种消费属于( )
A.理智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深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5.(2015西工大附中月考)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时更加注意店铺的黄钻数量、信誉度、商品的价格、是不是正品保障等。

这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消费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体现的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正确。

6.(2015吉首质检)当前我国家用汽车市场上,小巧省油、物美价廉的小排量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讲究的是实惠,这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消费,故答案选C。

7.(2015芜湖统考)见到别人有的,自己不管是否有用,都想方设法买来,这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

8.(2015豫东联考)某大学一女生认为:修养学识是要有的,但是如今的社会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再有修养,如果穿着不上档次,出门吃饭、买东西连服务员都不热情。

退一步讲,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怎么抬得起头?该女生的观点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 )
①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④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9.(2015宿州期末统考)最新城市青少年消费调查表明:青少年每月动用少则百余元、多则数百元的零花钱主要是用来购买衣服鞋袜、休闲用品、参考书刊和到西式快餐店消费等。

59%的青少年表示:“其实,所买的这些衣物用不了几次就扔到一边去了;现在家里还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答案】A
10.(2015泰兴月考)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 )
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
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
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
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11.(2015余姚月考)漫画中小朋友的消费心理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中的小朋友非得要买名牌,这是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表现,故选C项。

A、B、D 三项均与漫画主旨不符,应排除。

12.(2015金华期末)读某班同学王某2015年8月份消费收支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王某8月份消费收支情况表
(1)根据材料,王某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8分)
(2)如果就王某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