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的结构

合集下载

30方蓄水池结构设计

30方蓄水池结构设计

蓄水池设计地质条件:蓄水池基坑开挖,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土方开挖为三类土,石方开挖Ⅵ级,土石比1:1。

结构设计:蓄水池工程等级为5级,采用地埋式,由水池、梯步、溢水口、放水渠、引水渠及沉沙池组成,侧墙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块石重力式墙,侧壁2c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防渗,重力式侧墙顶宽30cm,底宽72cm,高200cm,水池超高为20cm,水池底板采用5cm碎石垫层、15cm厚C15砼底;梯步设置外进式,采用M7.5浆砌石砌筑,尺寸b*h=25*20下9步,进口设置木门。

水池护拦采用110cm高M10水泥砂浆砌砖花格护拦,最底一皮与顶上一皮需丁砌,护拦顶面M10水泥砂浆压顶,为加强护拦的整体强度,共设置6道240*240mm砖柱;稳定验算:水池底板受力不大,厚度较薄,防渗是主要问题,岩基用15cm厚C15砼护底,起防渗作用。

侧墙断面尺寸由稳定分析拟定,主要分析池内无水、墙外填土这种情况。

此情况下侧墙承受土的压力大,是最不利组合。

池中有水时,墙内外水平压力差小,墙承受侧压力小,断面小。

同时侧墙高度小,垂直重量轻,也不核算墙底地基应力。

抗滑稳定计算示意图如下:蓄水池抗滑稳定计算示意图计算公式采用下式计算:式中:-稳定安全系数,岩基为1.05~1.1;-浆石块石重量,t,浆砌石容重取2 t/m3,-填土重量,t,土容重取1.7t/m3;-磨擦系数,岩石取0.5,-土压力,t。

-土的内摩擦角,取-墙高,m;-土容重,t/m3,1.7 t/m3经计算K=1.16,符合要求。

为了减少开挖量和侧墙填土及土压力,施工时若遇新鲜完整的岩石,则将池壁挖成垂直面,土基也尽量开成较陡且稳定的边进坡。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装配式蓄水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设施,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组装的方式,具有便捷快速、灵活可变等特点。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装配式蓄水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储存与管理,可以保证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主要包括蓄水池本体结构和支撑系统。

蓄水池本体结构由一系列互相连接的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容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这使得蓄水池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需求。

同时,模块化设计还能够减少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效率。

支撑系统是装配式蓄水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承载和支撑蓄水池的结构体系。

支撑系统包括基础和支撑构件,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而支撑构件则通过连接器将各个模块进行固定,保证蓄水池整体的稳定性。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不仅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还能够提供多种功能。

例如,可以在蓄水池的周围布置防渗隔离层,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此外,蓄水池还可以与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相结合,如水泵、水流控制系统等,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装配式蓄水池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水利工程设施,其结构原理主要包括蓄水池本体结构和支撑系统。

通过灵活调整蓄水池的规模和有效利用水资源,装配式蓄水池有望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展开讨论。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装配式蓄水池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其定义、背景和应用领域,引出了研究该主题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的文章结构也在引言部分进行了说明,包括正文和结论两个部分。

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逻辑和阅读脉络。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

500立方钢筋砼蓄水池结构钢筋图

500立方钢筋砼蓄水池结构钢筋图
DN75溢水管DN50出水管DN50排污管12DN50进水管设计地面A-A剖面图DN50溢水管DN50供水管AA爬梯平面图123编号名 称规 格备 注材料单位数量单位单位单位集水坑塑钢防滑梯12钢管DN75工程数量表说明:1. 本图尺寸单位均以mm计。2. 池底排水坡ī:=0.005,坡向集水坑。下层钢筋池底板钢筋布置图Ⅱ35661264Ⅱ6Ⅰ611256Ⅰ323216根数16177016508518006818001650板7816177078465848888812388编号钢筋根数与直径165024004底3817708252016502400略 图12名称构件编号32252088161770直径(mm)长度(mm)28582828共计:Ⅰ级钢筋( 8)81131kg39.9131(kg)各构件材料用量重量总长度直径81(mm)828332(m)总长度(m)钢 筋C253(m )混凝土钢筋值钢筋及材料表48442. 钢筋在板带内均分布。1. 本图尺寸均以mm为单位。说明:平 均1348@1508@100610@200R=70553812121310@20010@20081310@200底板边缘钢筋布置9118132312池壁钢筋展开上层钢筋2池壁钢筋布置4122外侧C10混凝土垫层138下层钢筋3内侧C10混凝土9111310@2008@10076710@20098@1505108@200R=70554525711302276101082001175320壁131211490170570117510101370249022745464017011752008170170276522711303116282345700D300D=1441468320925893007581010227382092510382064017017017054302228DD=14130448102330030054池30044032DD=14130D=14414D88774570044810~DD=1491414130~DD=1440081212200126平 均452554301010511319Ⅱ级钢筋( 12)1205268kg共计:Ⅰ级钢筋( 8、10)10314072kg27239651210314320242244653.1(m)41175162728(mm)(m )(kg)162632212422181329钢筋及材料表编号名称3001构件根数略 图(mm)DD=1380012200~22平 均(mm)412604直径长度总长度钢 筋(m)165直径混凝土C25重量各构件材料用量总长度DN50进水管图名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项目负责人日 期校 对设 计审 定审 核专 业版本号工程编号设计阶段S-03-1比 例图 号2006.032006.03给排水图 号比 例S-03-2施工图ZY2006-07设计阶段工程编号版本号0专 业审 核审 定设 计校 对日 期项目负责人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临高县建设局图名图名临高县建设局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项目负责人日 期校 对设 计审 定审 核专 业版本号工程编号设计阶段施工图S-03-3比 例图 号2006.03图名临高县建设局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项目负责人日 期校 对设 计审 定审 核专 业版本号工程编号设计阶段S-03-4比 例图 号2006.03 \Ftxt.shx|c1 \H0.4x \H0.4x \H0.4x \Ftxt.shx|c12006.03图 号比 例S-03-5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编号版本号专 业审 核审 定设 计校 对日 期项目负责人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临高县建设局图名1:20钢筋及材料表混凝土(m )3C25钢 筋(m)总长度(m)3218(mm)14直径总长度重量各构件材料用量(kg)0.94Ⅱ级钢筋( 14) 17683716共计:Ⅰ级钢筋( 8 10) 91(mm)长度(mm)直径920169019101014平均35804编号321略 图780D=87011501140平均39701840201481010564850~1150根数1719490D~11004005501150~1900D240D=400868271014171464103注:1、水池池壁及池底之钢筋在集水坑处应伸入坑内,不得截断。2、基坑边坡视土质情况开挖成斜坡或直坡。3、集水坑及预埋套管平面位置详见总布置图。3500\M+191C5\M+188F3说\M+196BE\M+181461\M+18D86红\M+19046\M+191C50.45\M+18143\P 5\M+18D86篮\M+19046\M+191C50.20\M+18141\P 7\M+18D86\M+19492\M+18141绿\M+19046\M+191C50.1\M+18143\P 8\M+18D86\M+18A44\M+19046\M+191C50.05\M+181436.68141229.38D2404根数790略 图123编号14119014232903140直径(mm)长度(mm)0.17(kg)各构件材料用量重量总长度直径16.7(mm)12.66.6(m)总长度(m)钢 筋C253(m )混凝土钢筋及材料表1:20图名临高县建设局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项目负责人日 期校 对设 计审 定审 核专 业版本号工程编号设计阶段S-03-6比 例图 号2006.03 \Ftxt.shx|c1300300490DD=890D=8908886216D=390D80750300通风孔\fSimSun|b0|i0|c134|p62006.03图 号比 例S-03-7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编号版本号专 业审 核审 定设 计校 对日 期项目负责人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临高县建设局图名1:20通风孔钢筋及材料表混凝土(m )3C25钢 筋(m)总长度(m)1.929.00(mm)9.36直径总长度重量各构件材料用量(kg)0.05(mm)长度(mm)直径150096021011708编号321略 图根数6180D612.392.7583.699.36(990)(3390)(3.39)101.921.19共计7.633.36重量吊环拉杆管箍名称2.842x9002x20.62x1072直径(mm)长度(mm)(kg)通风孔钢筋及材料表图名临高县建设局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詹州国家科技园区核心区提水灌溉工程项目负责人日 期校 对设 计审 定审 核专 业版本号工程编号设计阶段S-03-8比 例图 号2006.03穿墙套管及水管吊架详图}161647.40总重1编辑部:gpszx@网易给排水网易 NetEase本图纸由浩辰ICAD软件提供技术支持水行业专业门户网站== 集水坑341800180015015090022015023001003500220150100150230035001050900180018001001503001800180018009001800300100515图 号比 例批准描图制图设计校核审查核定日 期结 构 部分实施方案阶段2012.6500M 蓄水池图3分 示分 示3500M 蓄水池图2012.6日 期核定审查校核设计制图描图批准比 例图 号分 示3500M 蓄水池图2012.6日 期核定审查校核设计制图描图批准比 例图 号250C15砼3003001000444钢管DN50单位29131200100250250200150150100500350300500300500300500500300900900900300300500350排污管DN50 工程量表2000铅丝网护栏55单位1铅丝网护栏49222165492kgⅡ级钢筋( 22)实施方案阶段结 构 部分实施方案阶段结 构 部分1100011000110001000010000550011600结 构 部分实施方案阶段图 号比 例批准描图制图设计校核审查核定日 期2012.6500M 蓄水池图3分 示说明:1. 本图尺寸均以mm为单位。2. 钢筋在板带内均分布。4484钢筋及材料表钢筋值混凝土(m )3C25钢 筋(m)总长度(m)332288(mm)81直径总长度重量各构件材料用量(kg)13139.9131kg81共计:Ⅰ级钢筋( 8)28285828(mm)长度(mm)直径17701688252032编号构件名称21略 图2400165025208177083底424001650钢筋根数与直径编号8832188888485648717701687板16501800861800581650177016根数163232Ⅰ6532116Ⅰ763Ⅱ16446216367653Ⅱ池底板钢筋布置图下层钢筋55001800900180018001160018009001800180090018001800900900180090030030030018003001000467

蓄水池工程设计方案

蓄水池工程设计方案

蓄水池工程设计方案一、概述蓄水池是指用来贮存雨水、地下水等源水的一种设施。

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干旱地区,蓄水池是不可或缺的水资源。

本设计方案旨在针对某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座功能完善的蓄水池,以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二、蓄水池的选址1.地理环境该地区位于山丘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水资源相对较少。

2.选址原则考虑到地形特点和降雨情况,蓄水池应选址于地势较高处,便于自然地形集水,并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排水。

3.选址建议根据地形图和降雨情况分析,建议选址在山坡顶部,能够较为便捷地积聚雨水,并通过山坡地形自然地实现蓄水池的排水。

三、蓄水池的设计1.池体结构考虑到地区的山地地形,蓄水池的池体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保证其在地形变化的情况下不受损坏。

同时,池体应采用适当的防渗材料,以保证蓄水池的防渗性。

2.池体容量在选址和地形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方案参考当地的降雨情况,初步设定了池体的容量为XXX方,满足地区日常用水需求。

3.排水系统蓄水池的排水系统将采用引水管道和溢流管道,通过山地地形的高低差,实现水的自然排放。

4.滤水设备蓄水池将配备一定数量的滤水设备,以确保蓄水池中的水质卫生,能够直接作为生活用水。

四、蓄水池的建设1.工程进度蓄水池的建设工程将按照以下进度进行:选址确认→ 池体结构设计→ 材料采购→ 施工→ 设备安装→ 联调联试→ 投入使用。

2.环境保护蓄水池的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确保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减少。

3.安全生产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标准,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

五、蓄水池的使用和维护1.使用管理蓄水池建成后,将建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蓄水池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2.定期检查蓄水池将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洗,确保蓄水池的水质和安全。

3.应急预案蓄水池将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蓄水池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六、结语蓄水池的设计方案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工程,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其作用主要是储存和调节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介绍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设计与施工。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其池体为矩形,由池壁、池底和池顶三部分组成。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在设计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容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00立方米。

(2)池壁厚度:一般采用80-150毫米的混凝土,并设置10-30毫米的构造筋。

(3)池底厚度:一般采用150-300毫米的混凝土。

(4)池顶厚度:一般采用50-150毫米的混凝土。

(5)池壁与池底的连接方式:采用坡角连接或直角连接。

(6)池壁与池顶的连接方式:采用坡角连接或直角连接。

(1)荷载:包括池内水压力、池外土压力、雪荷载等。

(2)地震烈度:需要考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3)材料强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强度。

(1)清理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障碍物。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池体的位置和尺寸。

(3)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

(1)池底施工:先施工池底,然后进行池壁和池顶的施工。

在施工时,需要注意保持池底的平整度和承载力。

(2)池壁施工:在池底施工完成后,进行池壁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池壁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构造筋和分布筋,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池顶施工:在池壁施工完成后,进行池顶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池顶的平整度和承载力。

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分布筋和防水层,确保结构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水工建筑中,如水池、水库等的设计和施工中,BIM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混凝土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蓄水池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新建的混凝土蓄水池工程,主要用于储存雨水和调节水量。

蓄水池尺寸为长50m、宽30m、深10m,容积为15000立方米。

蓄水池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地下式设计,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蓄水池的结构形式、尺寸、材料等。

(2)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要求等。

(3)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 物资准备(1)材料:水泥、砂、石子、钢筋、模板、防水材料等。

(2)设备: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动器、切割机、电焊机、测量仪器等。

3. 人员准备(1)成立施工项目组,明确各岗位责任。

(2)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进度。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1)清除场地,进行土方开挖。

(2)铺设垫层,保证基础表面平整。

(3)绑扎钢筋,进行模板安装。

(4)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5)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保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蓄水池主体施工(1)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稳固、平整。

(2)绑扎钢筋,进行焊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3)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保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 防水施工(1)在蓄水池内壁涂抹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5mm。

(2)防水涂料施工后,进行养护,保证防水效果。

4. 附件安装(1)安装进出水管、排水管等。

(2)安装溢流管、排污管等。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 验收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五、安全文明施工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持场地整洁。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工程进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蓄水池结构设计和施工

蓄水池结构设计和施工

(一)蓄水池结构设计要求蓄水池结构设计除应符合前述蓄水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考虑下列要求:1.荷载组合:不考虑地震荷载,只考虑蓄水池自重、水压力和土压力。

对开敞式蓄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满水,池外无土;对封闭式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计算时,浆砌石砌体及混凝土的容重取为2.4t/m。

地下式水池,池壁外面回填土要求夯实,计算土压力时填土容重取为1.8t/m,内摩擦角取为30°。

2.应按地质条件推求容许地基承载力,如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陷,则必须先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才可修建蓄水池。

蓄水池底板的基础要求有足够的承载力、平整密实,否则须采用碎石(或粗砂)铺平并夯实。

3.蓄水池应尽量采用标准设计,或按五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水池池底及边墙可采用浆砌石、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5℃的地区也可采用砖砌,但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池底采用浆砌石时,应座浆砌筑,水池砂浆标号不低于M10,厚度不小于25cm。

采用混凝土时,标号不宜低于C15,厚度不小于10cm。

土基应进行翻夯处理,深度不小于40cm。

池墙尺寸应按标准设计或按规范要求计算确定。

4.蓄水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如有轻微渗漏,危及工程安全。

因而在湿陷性黄土上修建的蓄水池应优先考虑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蓄水池。

地基土为弱湿陷性黄土时,池底应进行翻夯处理,翻夯深度不小于50cm;如基土为中、强湿陷性黄土时,应加大翻夯深度,采取浸水预沉等措施处理。

5.蓄水池内宜设置爬梯,池底应设排污管,封闭式水池应设清淤检修孔,开敞式水池应设护栏,护栏应有足够强度,高度不低于1.1m。

(二)蓄水池结构特点1.开敞式圆形蓄水池开敞式蓄水池池体由池底和池墙两部分组成。

它多是季节性蓄水池,不具备防冻、防蒸发功效。

圆形池结构受力条件好,在相同蓄水量条件下所用建筑材料较省,投资较少。

开敞式圆形浆砌石水池地基承载力按10 t/m设计,池底板为C15混凝土,厚度10cm,池壁为M7.5浆砌石,其厚度根据荷载条件按标准设计或有关规范确定,表2列出开敞式圆形浆砌石水池主要尺寸、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供参考。

蓄水池的结构

蓄水池的结构

蓄水池的结构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

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敝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池、浆砌石池、混凝土池等。

蓄水池布置原则和水窖基本相同。

(一)蓄水池结构设计要求蓄水池结构设计除应符合前述蓄水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考虑下列要求:1.荷载组合:不考虑地震荷载,只考虑蓄水池自重、水压力和土压力。

对开敞式蓄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满水,池外无土;对封闭式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计算时,浆砌石砌体及混凝土的容重取为2.4t/m。

地下式水池,池壁外面回填土要求夯实,计算土压力时填土容重取为1.8t/m,内摩擦角取为30°。

2.应按地质条件推求容许地基承载力,如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陷,则必须先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才可修建蓄水池。

蓄水池底板的基础要求有足够的承载力、平整密实,否则须采用碎石(或粗砂)铺平并夯实。

3.蓄水池应尽量采用标准设计,或按五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水池池底及边墙可采用浆砌石、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5℃的地区也可采用砖砌,但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池底采用浆砌石时,应座浆砌筑,水池砂浆标号不低于M10,厚度不小于25cm。

采用混凝土时,标号不宜低于C15,厚度不小于10cm。

土基应进行翻夯处理,深度不小于40cm。

池墙尺寸应按标准设计或按规范要求计算确定。

4.蓄水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如有轻微渗漏,危及工程安全。

因而在湿陷性黄土上修建的蓄水池应优先考虑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蓄水池。

地基土为弱湿陷性黄土时,池底应进行翻夯处理,翻夯深度不小于50cm;如基土为中、强湿陷性黄土时,应加大翻夯深度,采取浸水预沉等措施处理。

5.蓄水池内宜设置爬梯,池底应设排污管,封闭式水池应设清淤检修孔,开敞式水池应设护栏,护栏应有足够强度,高度不低于1.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水池的结构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

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敝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池、浆砌石池、混凝土池等。

蓄水池布置原则和水窖基本相同。

(一)蓄水池结构设计要求
蓄水池结构设计除应符合前述蓄水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考虑下列要求:
1.:不考虑,只考虑蓄水池自重、水压力和。

对开敞式蓄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满水,池外无土;对封闭式水池,荷载组合为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计算时,砌体及混凝土的容重取为2.4t/m。

地下式水池,池壁外面要求夯实,计算土压力时填土容重取为
1.8t/m,取为30°。

2.应按地质条件推求容许,如地基的实际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陷,则必须先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才可修建蓄水池。

蓄水池底板的基础要求有足够的承载力、平整密实,否则须采用碎石(或)铺平并夯实。

3.蓄水池应尽量采用标准设计,或按五级建筑物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水池池底及边墙可采用、或。

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5℃的地区也可采用砖砌,但应采用抹面。

池底采用浆砌石时,应座浆砌筑,水池砂浆标号不低于M10,厚度不小于25cm。

采用混凝土时,标号不宜低于C15,厚度不小于10cm。

土基应进行翻夯处理,深度不小于40cm。

池墙尺寸应按标准设计或按规范要求计算确定。

4.蓄水池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地区,如有轻微渗漏,危及工程安全。

因而在湿陷性黄土上修建的蓄水池应优先考虑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蓄水池。

地基土为弱湿陷性黄土时,池底应进行翻夯处理,翻夯深度不小于50cm;如基土为中、强湿陷性黄土时,应加大翻夯深度,采取浸水预沉等措施处理。

5.蓄水池内宜设置,池底应设排污管,封闭式水池应设清淤检修孔,开敞式水池应设护栏,护栏应有足够强度,高度不低于1.1m。

(二)蓄水池结构特点
1.开敞式圆形蓄水池
开敞式蓄水池池体由池底和池墙两部分组成。

它多是季节性蓄水池,不具备防冻、防蒸发功效。

圆形池
结构受力条件好,在相同蓄水量条件下所用建筑材料较省,投资较少。

开敞式圆形水池按10 t/m设计,池底板为C15混凝土,厚度10cm,池壁为M7.5浆砌石,其厚度根据荷载条件按标准设计或有关规范确定,表2列出开敞式圆形浆砌石水池主要尺寸、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供参考。

2.开敞式矩形蓄水池
矩形蓄水池的池体组成、附属设施、墙体结构与圆形蓄水池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根据地形条件将圆形变为矩形罢了。

但矩形蓄水池的结构受力条件不如圆形池好,拐角处是薄弱环节,需采取防范加固措施。

当蓄水量在60m以内时,其形状近似正方形布设,当蓄水池长宽比超过3时,在中间需布设隔墙,以防侧压力过大使边墙失去稳定性,这样将一池分二,在隔墙上部留,可有效地沉淀泥沙。

图3-12为开敞式矩形蓄水池结构图,其池底为C19混凝土,厚20cm,立柱为C19,池壁为24cm厚砌砖,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防渗,厚3cm,池体顶盖用混凝土空心板。

3.封闭式圆形蓄水池
封闭式蓄水池池体大部分设在地面以下,它增加了防冻保温功效,保温防冻层厚度设计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最大深度确定,保证池水不发生结冰和冻胀破
4.封闭式矩形蓄水池
矩形蓄水池适应性强,可根地形、蓄水量要求采用不同的规格尺寸和结构形式,蓄水量变化幅度大。

封闭式矩形蓄水池池底为M7.5水泥砂浆砌石,厚40cm,其上浇筑C19混凝土,厚15cm,池壁为混凝土,厚15cm,顶盖采用混凝土空心板,上铺炉渣保温层,厚1.0m,覆土层厚度30cm,并设有爬梯及有关附属设施。

(三)蓄水池施工
尽管蓄水池的结构形式有开敞式和封闭式,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之分,但施工程序基本相同,下面只就开敞式圆形()蓄水池和封闭式矩形(砖砌墙)蓄水池施工建造予以介绍。

1.开敞式圆形蓄水池(浆砌石墙)
施工程序分为:地基处理、池墙砌筑、池底建造、防渗处理、附属设施安装施工等部分。

(1)基础处理。

施工前应首先了解地质资料和土壤的承载力,并在现场进行坑探试验。

(2)池墙砌筑
①按图纸设计要求放线,严格掌握、坡度和高程。

②池墙砌筑时要沿周边分层整体砌石,以保证池墙的整体性。

③池墙采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应采用座浆砌筑,不得先干砌再灌缝。

砌筑应做到石料安砌平整、稳当,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缝应用填充密实。

石料砌筑前,应先湿润表面。

④池墙砌筑时,要预埋(预留)进、出水管(孔),出水管处要做好防渗处理。

防渗止水环要根据出水管材料或设计要求选用和施工。

⑤池墙内壁用M10号抹面3cm厚,砂浆中加入防渗剂(粉),其用量为水泥用量的3%~5%。

(3)池底建造。

池底施工程序分底土处理、浆砌块石、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4)池墙、池底防渗。

池底混凝土浇筑好后,要用清水洗净清除尘土后即可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措施多种多样。

可采用425号水泥加防渗剂用水稀释成糊状刷面,也可喷射防渗乳胶。

(5)附属设施安全施工。

蓄水池的附属设施包括沉沙池、进水管、溢水管、出水管等。

其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相差不大,将在下节中予以介绍。

2.封闭式矩形蓄水池(砖砌墙)
施工程序可分为:池体开挖、池墙砌筑、池底浇筑、防渗处理、顶盖预制安装和附属设施安装施工等。

(1)池体开挖。

要根据当地土质条件确定开挖边墙坡度。

垂直开挖,即使是特别密实的土体,也只允许挖深2m左右,当池体深度大于2m时,开挖时都要有坡度,以确保土体稳定。

在确定池体开挖尺寸时,要根据土质、池深选定,然后根据池底尺寸确定开挖线。

开挖过程要,严格掌握坡度,池深开挖要计算池底回填夯实部分和基础厚度,要求一次按设计要求挖够深度,并进行墙基开挖。

(2)池墙砌筑。

按设计要求挖好池体后,首先对墙基和池基进行加固处理,然后砖砌池墙。

砖砌矩形池受力条件不如圆形池、要加设和上下圈梁(圆形蓄水池可不设)。

砖砌墙体时,砖要充分吸水。

沿四周分层整体砌筑,坐浆要饱满,墙四周空隙处要及时分层填土夯实。

墙角混凝土柱与边墙要做好接茬。

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柱。

和柱的混凝土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3)池底浇筑和防渗处理。

施工程度同开敞式圆形蓄水池。

(4)池盖混凝土预制安装。

池盖混凝土可就地浇筑或预制板安装,矩形蓄水池因宽度较小,一般选用混凝土空心板预制板件安装,施工简便。

(5)附属设施安装施工。

附属设施包括沉沙池、进水管、检查洞(室)及扒梯、出水管等。

扒梯在安装出水管的侧墙上按设计要求布设,砌墙时将弯制好钢筋砌于墙体内。

顶盖预留孔口,四周砌墙,比保温层稍高,顶上设混凝土板,在顶盖混凝土板安装后即可进行扒梯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