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及级别分析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自然保护区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特定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拥有众多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这些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自然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中的一些主要自然保护区。
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心,是中国三大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这里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完整,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水源涵养区之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总面积达34,000多平方公里。
该保护区保存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如藏羚羊、雪豹等,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高寒湿地和高山草甸。
2. 北京门头沟自然保护区北京门头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西郊,是北京市的一个重要自然生态屏障。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该保护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带和水源涵养区之一。
门头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南山山岗、山林、溪流和湿地等。
这里有着独特的植被类型,如落叶松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等。
保护区内还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如黄胸鹀、北方蝴蝶等。
3. 黄山风景名胜区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独特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
该区域内拥有云海、奇松、怪石、温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黄山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创作题材之一,其秀美景色在很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4.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热带地区,被誉为“东方的明珠”。
这里气候温暖潮湿,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内有许多热带雨林、河流和湿地景观,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亚洲象、绿孔雀等。
5. 青海湖保护区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高原盆地内。
青海湖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保护区的总面积超过5,600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的划分。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内的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确定。
2名词解释自然保护区一一本标准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生物气候带 --- 本标准所称生物气候带,是指生物与气候相适应而形成的大致与纬度平行的带状地域(地理景观带)。
生物气候带在山地海拔高度上的表现,则为垂直生物气候带。
生物地理界一一本标准所称生物地理界,是指在地理学、动物区系、植物区系和植被上具有一致特点的地区,它的面积相当于大陆或次大陆。
生物地理省一一本标准所称生物地理省,是指生物地理界的生态系统或生物的亚区,是一个相当大而连续的地理分布区。
生物群落一一本标准所称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个地段或水域内,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动植物的总体。
3自然保护区的分类3.1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九个类型(表1)。
表1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表类别◎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遗迹类〖〗地质遗迹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3.2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下分5个类型。
3.2.1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主要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地理特点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管理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为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中国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它们的保护地理特点。
一、中国的主要自然保护区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是中国三大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高寒湿地和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代表。
该保护区以保护水源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为目标,涵盖了大面积的高寒草甸和湿地。
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四川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熊猫自然栖息地。
该保护区面积广阔,富有高山、森林和竹林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大熊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是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祁连山脉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被誉为“北方的第一山脉”,保护区包含众多的高山湖泊、雪峰和森林,拥有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4.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的一片广大的水域和湿地。
该保护区的建立旨在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湖泊水质和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5. 孔雀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内拥有大片的湖泊、沼泽、河流和湿地,是孔雀、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繁殖栖息地,也是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
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地理特点1. 多样的生态系统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特点之一是拥有众多多样的生态系统。
从高山到湿地,从草原到森林,这些保护区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自然环境类型。
这些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2.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通常位于地理条件特殊的地区。
例如,一些保护区位于高山地带,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严寒条件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学课题】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时间:知识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了解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教学重点】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生态修复、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教学难点】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用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
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
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
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讲授新课】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板书)【老师】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其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生态退化。
我们来看下面的图片。
图上体现的是哪类生态环境问题?【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1.概述(板书)2.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板书)【老师】第一幅图展示的是乌干达的土地沙化,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幅图展示的是印尼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被破坏,第三幅图展示的是湿地萎缩,湿地包含湖泊,沼泽,滩涂等,第四幅图展示的是石漠化问题,这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比较典型。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老师】生态退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呢?结合这两幅图片来思考生态退化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哪项服务功能?3.生态退化的影响(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左侧的图展示出了土地的干涸,右侧的图展示发生了洪涝灾害,这说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思路点拨(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应分三个阶段。 (2)主要考查事物变化原因的分析。结合图示和材料,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 注意提取材料和图示中的有效信息。 (3)主要考查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答题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 工程建设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 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问题探究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是以大熊猫、川金丝猴、 扭角羚(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 型的自然保护区。羚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唐家河,由于羚牛数量 的增加,羚牛啃食的树种急剧增加,在高强度的啃食下,生命力再顽强的树 也难逃死亡的厄运。秦岭有些山头80%甚至90%以上的冷杉都已死掉,低 海拔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也未能幸免。羚牛还对其同域分布的伴生 物种大熊猫造成威胁。羚牛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众多物种的威胁已是不争 的事实。据1986年官方数据显示,唐家河有羚牛480~520头;至2015年,其数 量已超过1 300头。
类型
保护对象及特点
保护原则
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
自然 公园
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 续利用的区域。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 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以 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
原则上按一般控 制区管理,限制 人为活动
到有效保护
要点笔记从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由高到低看,国家公园级别最高,自然保护
对点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总面 积约450万公顷,是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 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 2017年7月7日,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 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保护。下图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简图。
自然保护区学基础知识

自然保护区学复习资料(注:本资料属于个人整理,仅供参考)1、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自然保护:就是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途径,促进生物资源不断地发展,使自然环境恢复到应有的功能。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中国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结构:(1)自然生态系统类(2)野生生物类(3)自然遗迹类4、自然环境: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
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都属于自然物质‘这些自然物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结合,即形成具有一定特性的自然环境。
5、化学镶嵌体:不同植物种含有不同的次生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随着物种的参差分布而彼此镶嵌在一起。
6、某些植物,如化合成分相似的同科或同属植物,就与那些能以其为食的昆虫和脊椎动物一起构成了独立的食物网。
这种独立的食物网当然是很多的,彼此的营养结构虽然相似,但食物网成员却可能完全不同。
那么这种独立食物网如何产生的呢?是动物的取食刺激了植物从而导致一些植物产生次生物质呢?还是植物本身就具有次生物质而动物进行选择才形成了这种食物网呢?这两种都是有的。
是物种长期进化、相互适应的结果。
因而这种系统被称为“协同进化食物网”7、可动连锁种:能够将花粉或种子从某群落、某丛或某株植物向其他群落或植物传播的动物8、最小生存种群:是指在遗传特性、环境因素和种群自身的随机变化存在的情况下,能够99%的概率存活1000年的最小种群。
最小生存种群大小与下述因素有关:(1)种群统计(年龄结构和性比等方面)的随机性;(2)环境的随机性;(3)遗传随机性;(4)自然灾害;(5)最小动态面积;(6)种的社会行为机能障碍;(7)疾病。
并将这些因素综合到一个称为“种群脆弱分析”的概念模型中。
中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景观

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 原、盆地、丘陵等
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等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岛屿 海岸线等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 温带、寒带等
季风气候:中国 大部分地区属于 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国北方地区属 于温带大陆性气 候,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环境监测与预 警:监测环境 变化,及时采
取措施应对
环保教育与宣 传: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促 进环保行为的
形成
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绿色旅游:推广绿色旅游产品, 如生态旅游、绿色酒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游客素质:加强环保教育,提 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故宫: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世界最大的 宫殿建筑群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世界著名 的考古遗址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以湖泊、瀑布、 雪山等自然景观著称
黄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等景观著称
桂林山水:世界自然遗产,以漓江、阳 朔、龙脊梯田等景观著称
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州,以自然风光和藏族文化著称 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武夷山:位于福建南平市,以丹霞地貌、武夷岩茶、朱子文化著称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以喀纳斯湖、喀纳斯河、喀纳斯森林著称
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西部地区属 于高原山地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 候多变
热带海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候: 中国南部地区属 于热带海洋性气 候,全年高温多 雨,四季如春
水资源:长江、黄河等河流,以及湖泊、水库等 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油等 森林资源:东北、西南等地的森林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物种丰富,包括珍稀动植物和药用植物等
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与管理

(3)生态保护综合协调机制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国务院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和野生植物的综合管理工作.
同时针对一个特定的保护区而言,保护区有相应的主管部门, 而保护区内不同的资源,又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可能 会与保护区的主管部门不同。 (4)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人员 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独立的管理机 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护区共建一个管理机构;与其他管理机构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为该部门的 一个科(或股);管理机构隶属于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事业单位等。
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与 管理
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1、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的概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protected area)定义为: 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特别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 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洋。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被定义为保护各种生态系统 或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生物,以及保 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的自然地域。 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 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种类的主要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场 所和迁徙停息的驿站,以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 地。自然保护区的内涵还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 产地、冰川遗迹、地质地貌、瀑布、温泉、火山口、陨石所在地、 海岛等,甚至包括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农业耕作区
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下属渔业局分别主管全国陆生、
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务院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 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 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 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 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务分 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对于这些被保护的生物,分别也 有相应的主管部门来负责执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防 护 林 科 技
J u l y
,2018第7期(总178期)
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o .7(S u m N o .17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8)07-0066-01
收稿日期:2018-04-16
作者简介:常延明(1973-),男,辽宁朝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造林㊁森林经营和保护等工作.
中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及级别分析
常延明1,夏志立2,王静1
(1.国营朝阳县朝阳林场,辽宁朝阳122000;2.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朝阳122000
)摘 要 根据2015年环境保护部公布数据,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和生态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㊂结果为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为105418889.673h m 2;广东省数量最多为384个;黑龙江省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数量上,均排在第一位;面积最大的为青海省占中国保护区总面积20.45%;中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体,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52.04%㊂
关键词 中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面积分布;生态类型分布
中图分类号:S 601.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
.i s s n .1005-5215.2018.07.029 2015年环境保护部公布,
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为105418889.673h m 2㊂笔者以此为依据,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和生态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㊂
1 地理分布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㊂除香港特别行政区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没有统计外,其他31个省级行政区域均有自然保护区分布㊂
经统计,大于等于300个自然保护区的省有1
个,为广东省384个;200~300个自然保护区的省2个,分别为黑龙江251个㊁江西200个;大于100小于200个自然保护区的省有7个,分别为内蒙古182个㊁四川168个㊁云南159个㊁湖南128个㊁
贵州124个㊁安徽105个㊁辽宁104个;小于100大于50
个自然保护区的省有8个;小于50个自然保护区的省有13个㊂
如果按全国8大地区分析,华北地区(北京㊁天
津㊁河北㊁山西㊁内蒙古)有自然保护区300个,东北地区(辽宁㊁吉林㊁黑龙江)有自然保护区406个,华东地区(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安徽㊁福建㊁江西㊁山东)有自然保护区554个,华中地区(河南㊁湖北㊁湖南)有自然保护区238个,华南地区(广东㊁广西㊁海南)有自然保护区511个,西南地区(重庆㊁四川㊁贵州㊁云南㊁西藏)有自然保护区555个,西北地区(陕西㊁甘肃㊁青海㊁宁夏㊁新疆)有自然保护区176个㊂从保护
区数量上以西南和华东地区为最多,华中和西北地区较少㊂
2 保护区级别分布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国家级㊁
省级㊁市级和县级㊂根据表1数据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79个,市级自然保护区410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024个㊂排序为县级>省级>国家级>市级㊂各省(简称)各等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见图1㊂
图1 各省各级别自然保护区分布
根据图1数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在前5位
的为黑龙江36个,四川30个,内蒙古29个,
湖南23个,广西22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排在前5位的为黑龙江87个,四川64个,内蒙古60个,广西46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排在前5位的为广东114个,云南55个,辽宁34个,四川28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排在前5位的为广东192个,江西145个,贵州93个,湖南76个,黑龙江74个㊂
3 面积分布
(下转第72页)
力㊂目前国内森林防护林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我
国沿海地区,南北气候和地形差异较大,在防护林体
系建设中多选择乡土树种,这样能够迅速适应当地
的环境[5]㊂另外,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也注意严禁毁林占地㊁乱砍滥伐㊁森林防火等,从而减少碳排放,
提高整体碳汇供给量㊂
3.2积极培养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构
只有实现碳汇交易才能实现森林碳汇的价值㊂
当前,森林碳汇交易成本高㊁程序复杂是普遍存在的
风险,我国境内的多数防护林都无法与国际碳汇市
场进行直接交易,这就需要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构
的介入,这样能够为交易双方穿针引线,实现交易成
功;另外,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构还可以制定森林碳
汇交易方案,促进碳汇交易顺利地进行㊂目前在我
国广大地区,特别是防护林地区,碳汇交易服务中介
机构还是空白,这就需要积极培育碳汇交易中介服
务机构,开拓市场㊂
3.3注重示范推广
具有防护功能的碳汇林是一项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其建设㊂应该积极加强公共财政的投入,确保防护林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防护林面积逐年增加㊂森林碳汇交易的建立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支持力度,安排专门的建设资金,重点在防护林建设中培育森林碳汇交易示范项目建设,从而推动示范项目扩大㊂另外,要加强营造林的技术培训工作,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动力,强化经营管理,提高防护林固碳能力㊂
参考文献:
[1]赵焜.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2]李生瑛,曹文耀.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3(5):24-26
[3]胡淑萍.北京山区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对位配置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曾光,田向华.辽西地区植被恢复及现有林经营问题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3(1):52-54
[5]基于碳汇补贴的碳税的森林碳汇政策对林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 G E)[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上接第66页)
中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5951938.663 h m2㊂各省面积排序为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黑龙江>云南>辽宁>海南>吉林>广东>广西>湖南>陕西>山东>山西>湖北>西藏>贵州>重庆>江西>河南>河北>宁夏>江苏>安徽>福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㊂见图2㊂
排在前5位的青海㊁新疆㊁内蒙古㊁甘肃㊁四川总面积为71104018.02h m2,占中国保护区总面积105951938.663h m2的67.11%;面积最大的青海省占中国保护区总面积20.45%㊂
图2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布
4类型分布
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标准,我国自然保护区共有9个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类型㊁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㊁荒漠生态系统类型㊁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㊁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㊁野生动物类型㊁野生植物类型㊁地质遗迹类型和古生物
遗迹类型㊂根据统计,各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见表1㊂
表1各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
保护区生态类型保护区个数所占比例/%
森林生态142652.04
野生动物52519.16
内陆湿地37813.80
野生植物1535.58
地质遗迹853.10
海洋海岸682.48
草原草甸411.51
古生物遗迹331.20
荒漠生态311.13
合计2740100
从表1明显看出,中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体,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一半还多,其次为野生动物类型和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最少㊂
5结论
5.1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740个,广东省数量最多为384个,西南地区数量最多为555个㊂
5.2在保护区级别上,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均排在第一位㊂
5.3中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5418889.673
h m2,面积最大的青海省占中国保护区总面积
20.45%㊂
5.4中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体,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52.04%㊂
27防护林科技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