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复习系列练习 默写(无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默写训练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默写训练汇总一、根据提示,填写诗文上下句。
1、_____________,流响出梳桐。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
2、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_。
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须晴日,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__________,数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
3、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4、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6、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7、大漠孤烟直,。
8、,雨中留得盖鸳鸯。
9、惟有绿荷红菡萏,。
10、,月晓风清欲堕时。
11、妇姑荷箪食,。
12、,背灼炎天光。
13、晴川历历汉阳树,。
,烟波江上使人愁。
14、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但使愿无违。
15、,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16、吴楚东南坼,。
17、,凭轩涕泗流。
18、望尽似犹见,。
,鸣噪自纷纷。
19、雨昏青草湖边过,。
苏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

苏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1.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尽除俗念,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中尽情歌唱。
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句回答。
)3.诗中采用以动衬静写法,以声静衬托心静,抒发诗人万念俱寂的遁世思想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二《登岳阳楼》(唐·杜甫)1.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的意境相媲美)的句子是:吴楚东南坼,乾坤四《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五《观刈麦》(白居易)1.《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苦劳动与紧张(或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七《使至塞上》(王维)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文默写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文默写一、直接默写。
1.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成为,成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在这四年里,我,,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3.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__________ ____,未有其比。
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_________________。
5. ,禅房花木深。
6. ,乾坤日夜浮。
7.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8.观其耸构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10.居高声自远,。
11.望尽似犹见。
12. ,佳人才唱翠眉低。
13.予独爱,,,,,,。
14.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犹有花枝俏。
16.,她在丛中笑。
17._______ 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 ____,寒光照铁衣。
18. ,背灼炎天光。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20.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
21.晴川历历汉阳树,。
22.晨兴理荒秽,。
23.衣沾不足惜,。
24.,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里荡漾。
25._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
(贺敬之《回延安》)二、理解性默写。
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诗句是:,。
2.杜甫的《登岳阳楼》,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3.《黄鹤楼》中表达诗人浓浓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默写测试

古诗文默写训练1、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1)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卖炭翁在特定环境下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运用外貌描写表现卖炭翁艰辛烧炭的句子是是:,。
(3)描写运炭辛苦的句子是:,;(4)反映官使趾高气昂、仗势欺人抢炭的诗句是:,。
2、是故,。
知不足,;知困,。
故曰:。
3.“,。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5、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6、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8、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9、《礼记》一则中中隐含着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10、《回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
”描绘了延安新貌。
1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景物自比,表现自己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12、《黔之驴》默写_______,蔽林间窥之。
__________,慭慭然,_________。
③他日,________,虎大骇,______;以为且噬已也,______。
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益习其声,__________,终不敢搏。
_____,益狎,__________。
驴不胜怒,_____。
虎因喜,_______,技止此耳!___________,断其喉,_______,乃去。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古诗默写

苏教版七年级(下)古诗默写曲径通幽处,乾坤日夜浮。
居高声自远,种豆南山下,孤雁不饮啄,品流应得近山鸡。
征蓬出汉塞,此地空余黄鹤楼。
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对镜帖花黄。
妇姑荷箪食,梦回吹角连营。
山舞银蛇,,。
亲山亲水有亲人。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红旗飘飘把手招。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荷叶罗裙一色裁,映日荷花别样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倚槛风摇柄柄香。
旋折荷花剥莲子,卷舒开合任天真。
素花多蒙别艳欺,禅房花木深。
亲朋无一字,带月荷锄归。
谁怜一片影,花落黄陵庙里啼。
大漠孤烟直,。
白云千载空悠悠。
寒光照铁衣。
雄兔脚扑朔,背灼炎天光。
家田输税尽,,沙场秋点兵。
她在丛中笑。
乱入池中看不见,多谢浣溪人未折,,翠减红衰愁杀人无情有恨何人觉,轻轻的我走了,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就有无限趣味。
,翻开断砖来,须晴日,,,还看今朝?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马作的卢飞快,力尽不知热,安能辨我是雄雌?将军百战死,芳草萋萋鹦鹉洲。
游子乍闻征袖湿,哀多如更闻。
道狭草木长,凭轩涕泗流。
万籁此俱寂,鸣噪自纷纷。
苦竹丛深日向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可怜白发生!朔气传金柝,雌兔眼迷离足蒸暑土气,拾此充饥肠。
八百里分麾下炙,风雨送春归,闻歌始觉有人来。
予谓菊,宜乎众矣。
雨中留得盖鸳鸯。
此花此叶长相映月晓风清欲堕时。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但我不能放歌,,悄悄的我走了,在他没有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他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就有无限趣味江山如此多娇弓如霹雳弦惊。
但惜夏日长。
双兔傍地走,壮士十年归。
晴川历历汉阳树,佳人才唱翠眉低。
望尽似犹见,夕露沾我衣。
戎马关山北,但余钟磬音。
野鸦无意绪,相呼相应湘江阔,烟波江上使人愁。
禅房花木深。
吴楚东南坼,非是藉秋风。
归雁入胡天。
昔人已乘黄鹤去,关山度若飞。
当窗理云鬓,童稚携壶浆。
醉里挑灯看剑,原驰蜡象,树梢树枝树根根,羊羔羔吃奶望着妈,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卷面分(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菜畦.(wā)澎湃.(pài)嫉.(jì)妒回环曲.(qǔ)折B、彷.(páng)徨磐.(pán)石蓦.(mù)然叱咤.(chà)风云C、羸.(léi)弱斫.(zhuó)痕阴霾.(mái)寒风砭.(biān)骨D、眼睑.(jiǎn)恍.(huáng)惚抽搐.(chù)满目疮.(cāng)痍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2分)()A、人声鼎沸荒草凄凄力挽狂澜五彩斑斓B、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浑身解数挣脱羁绊C、姗姗来迟迫不急待聊以自慰勇往直前D、生意葱茏眼花瞭乱叽叽喳喳相得益彰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踊跃:(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4、下面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B.《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散文。
5、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面语段填空。
(7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黄河落天走东海,”领略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苏教版七下语文 期末复习系列练习:古诗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看清试题,认真思考,规范书写。
每题2分,多写少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均算错扣2分一、根据提示补全句子。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怜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
(4)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潭影空人心。
(8),乾坤日夜浮。
(9)戎马关山北,。
(10)居高声自远,。
(11).,卷舒开合任天真。
(12).无情有恨何人觉,。
(13).多谢浣沙人未折,。
(14).出淤泥而不染,。
(13).无情有恨何人觉,。
(1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衣沾不足惜,,(16).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17).,带月荷锄归。
(18).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山度若飞。
(20).荷叶罗裙一色裁,。
二、根据要求写出句子。
(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6).周敦颐的《爱莲说》: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
(7).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8).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训练

古诗文默写训练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1)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2)表现作者内心感受(主旨句)是:,。
,。
(3)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4)反映官府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诗句是:,。
(5)直接提示赋税繁重使农民困苦不堪、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5、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
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6、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8、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1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12、《木兰诗》中:①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②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③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④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⑤写出与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有关的句子是,。
⑥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是,。
⑦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13、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系列
练习--默写
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可见外祖母伟大的人格力量。
2.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爱,给了青年人无穷的力量,正如阿累所写“在这四年里,,,,。
就是在我,我总是昂着头。
”
3.赵普虽贵为宰相,晚年仍勤奋苦读《论语》,他“,,。
”;他曾四次为国举荐人才,“,”、“”等细节描写,反映了他不顾个人安危而为国推荐人才的胆略和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
4.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
”从岳阳楼上观洞庭湖,气象极为壮观,用杜甫诗句描述为“,”黄鹤楼高耸巍峨,阎伯理曾这样描述“,,,。
”其造型独特“,。
”登上黄鹤楼可以看见“,。
”滕王阁意境高远,唐朝诗人王勃的诗句“,。
”写尽了其妙处。
5. 百草园之春色彩斑斓,那里有“,,,。
”;百草园之夏妙趣横生,听“”,看“,。
”百草园之秋乐声不断,“,”那是昆虫的音乐会。
6.发现源于观察,《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注重从视觉角度观察太阳,他发现“
,。
”于是得出了“,。
”的结论;另一儿从触觉角度观察,发现“,。
”他得出了“,”的结论。
他们的理论根据分别是“”和“”。
虽然他们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他们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7. 由此上此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8. 于园前堂石坡“以实奇”,因为“,,。
”后厅大池“以空奇”,因为“,,,,。
”卧房槛外“以奇”,其典型的景观是“”;而园后水阁四周更是幽静如山林,其“,,,坐其中,。
”
9. 黔之驴是外强中干的,其外形是“”,其叫声也挺可怕的,柳宗元曾这样写“,,,,甚恐。
”但它面对敌人却是软弱无措的,其行动只有“”。
真是(填一成语)。
10. 蝉在虞世南的笔下是“贵”与“清”的统一,其叫声响亮且传播极远,正如其诗中所写“,。
”
11.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
”写出了其执著的行为,而“,。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
12.郑谷在诗中这样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所写“,。
”
13. 莲花是美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这样描述其姿态:“,,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李商隐的诗句“,”写尽了莲花与莲叶相映之美,郑谷的诗句“,”写出了莲叶的香美;莲花之果——莲子更是清香诱人,苏轼有诗为证:“,。
”而陆龟蒙的诗句“?”则写出了白莲的情态美。
“,。
”更成为莲花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的象征。
14.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
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又饱受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
,。
”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
”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陆游是这样写的“,,,。
”
15.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
”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对国家的忠。
一组排比句“,,,”展现了她从军前的忙碌景象。
在征战生涯中,她屡建奇功,“,。
”则是她赫赫战功的侧面表现。
但她不图功名利禄,毅然辞官还乡,“,。
”就是她高尚品格的体现。
16.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的田园生活。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17.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
18.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中,他写道“,。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然而“,”的壮志难酬,只落得“”的慨叹。
19.康桥附近的拜伦潭引发了诗人徐志摩美丽的梦,他写道:“,,;,。
”,于是他荡舟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