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汽油脱砷技术选择
FCC汽油生产国IV汽油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

FCC汽油生产国IV汽油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摘要:为了满足催化(FCC)汽油在辛烷值损失最小的情况下生产国IV汽油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对FCC汽油轻、重馏分的脱硫(硫醇)分别进行了优化研究,开发出了OCT-MD FCC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技术。
OCT-MD技术将脱臭催化裂化汽油先切割为轻、重两个馏分,轻馏分中总硫含量降低43.5%,硫醇硫含量为2.5 µg/g。
OCT-MD技术在石家庄、镇海、湛江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硫含量由234~575 µg/g降低到25~41 µg/g,RON损失0.3~0.9个单位,为炼化企业生产国IV清洁汽油提供了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FCCN) 选择性加氢脱硫优化工业应用降低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是减少汽车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对世界各国汽油硫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美国Tier II规范要求从2006年起汽油中的硫含量要小于30 µg/g;多数欧洲国家2005年就执行了欧IV排放标准(EN228-2004)),要求汽油硫含量小于50 µg/g,欧盟计划2009年汽油硫含量要小于10 µg/g。
在我国,2005年北京执行国家第三段排放标准(简称国三排放标准)的国III汽油标准(GB17930-2006(III)),要求硫含量小于150 µg/g;2008年,北京已率先执行硫含量相当于欧IV排放(EN228-2004))的国IV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小于50 µg/g。
自2009年12月3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国III清洁汽油新排放标准。
同时还可以预见,全面实行国IV 汽油标准的日期也将为时不远。
在汽油组分中,FCC汽油约占80%左右,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硫来自催化裂化(FCC)汽油组分,因此,将FCC汽油硫含量降低到小于50 µg/g是满足清洁汽油新排放标准的关键措施。
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

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砷在石化工业中的重大影响,人们对脱砷方法做了大量探索研究,用于石油化工中的脱砷方法有以下几种:1. 法国IFP脱砷工艺 IFP脱砷工艺广泛用于石脑油、轻柴油等液态烃中微量砷的脱除。
IFP脱砷剂牌号为MEP841,是一种以氧化镍作为活性组分的脱砷剂,利用砷化物能使镍中毒的性质,以氧化镍作为牺牲提,使液态烃中的砷与镍结合,从而达到脱除物料中微量砷的目的。
该脱砷工艺必须使用氢气作还原剂,还原氧化镍而得到金属镍,金属镍吸收物料中的有机砷化物。
此工艺的操作压力为2.5MPa或更大,温度为180℃左右,脱砷反应在临氢的条件下进行。
国内天津联化,抚顺市花和北京东方乙烯等厂均采用IFP脱砷工艺。
2. 以Ⅷ族金属为脱砷剂的工艺(1)以氧化铁为火星组分的脱砷剂,在371℃、14MPa条件下进行脱砷。
在温度、压力较低条件下,氧化铁的活性大幅度下降。
此法采用的壮丽为US 40691140.(2)用还原态镍为活性组分的脱砷剂,在180℃、2.5MPa、空速1~25h-1下进行脱砷。
(3)预硫化脱砷剂,在140~180℃、0.1~4.0MPa、空速1~50h-1下进行脱砷,适合原料含砷量为0.001~5mgAs/kg的进料;(4)以氧化镍和氧化钼催化剂脱砷3. 以金属钯为脱砷剂的脱砷工艺此工艺由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使用条件为常温,不限制操作压力,液体空速20~25h-1或更小。
此工艺的脱砷剂为L-25,当脱砷器出口砷含量大于7×10-9时,应考虑脱砷剂的低温火花,以恢复脱砷剂的部分脱砷能力。
目前在上海石化乙烯装置采用类似于L-25的脱砷剂。
脱砷剂的活化条件为:介质为水蒸气(400~600kg/h),空气(250~400Nm3/h),常压,120℃。
4. 还原氧化铜脱砷工艺 BASF公司开发的一种以氧化铜为主要活性组分的脱砷剂,适用于石脑油、柴油以及气态烃的脱砷。
BASF的R3-12脱砷工艺有如下特点:(1)R3-12物性数据活性组分 CuO 40%(质)ZnO 40%(质)载体AL2O3其他S 0.01%(质)Cl 0.001%(质)LOI(灼烧损失量)(900℃) 15%(质)堆密度 1300kg/m3抗碎强度 7kg/颗粒度5mm×3mm(2)操作条件 15~200℃,压力不限,出口砷含量<5×10-9,空速3~4h-1 使用寿命4年5、氧化法脱砷氧化法脱砷是较早开发的脱砷工艺,其机理是将砷化物(AsR3)氧化成相应的氧化物,然后利用其易溶于水的特点洗去砷氧化物。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
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前言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
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
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1.1 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μg/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μg/g的要求。
1.2 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 FCC汽油加氢处理①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精制,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50μg/g,但是由于轻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得以饱和,汽油辛烷值RON要损失较多;②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只对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可避免轻汽油馏分中烯烃得以饱和,使辛烷值损失较少;③两段反应工艺,为了克服FCC汽油加氢的缺点,采用两段反应器工艺,第一段为加氢处理,第二段为异构化,但它同时也增加了投资和操作的费用。
FCC汽油脱硫降烯烃技术最新进展

专家综述与展望收稿日期:2004205226 作者简介:郇维芳(1973-),男,辽宁省人,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
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从事清洁燃料油生产工艺研究工作,现在为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在读研究生。
FCC 汽油脱硫降烯烃技术最新进展郇维芳,欧阳福生(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200237)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降低催化汽油中硫和烯烃的技术。
降低FCC 汽油烯烃和硫含量的主要技术有对FCC 原料油进行加氢预处理、在FCC 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的催化剂或助剂以及对FCC 汽油进行脱硫和降烯烃精制处理三类。
关键词:催化裂化(FCC )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中图分类号:TE624.4+31;TE6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143(2004)0820006205Latest advances in hydrodesulf urization and olef in 2reducingtechniques for FCC gasolineHUA N Wei 2f ang ,O U YA N G Fu 2sheng(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UST ),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 :Latest advances in hydrodesulfurization and olefin 2reducing techniques for FCC gasoline were reviewed.Current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sulfur and olefin content in FCC gasoline include hy 2drotreatment of feed oil for FCC ,employing olefin 2or sulfur 2reducing catalysts or additives during FCC process and treatment of FCC gasoline.K ey w ords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olefin 2reducingC LC number :TE624.4+31;TE626.21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1143(2004)0820006205 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的首要污染源之一。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工艺以及工业进展情况,并针对国内催化汽油的特点,对我国的加氢脱硫技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特点Technology progres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domestic development.Key words: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cal features汽油低硫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限制硫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汽油排放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有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等,其中的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成品汽油的80%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控制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与国外汽油相比,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基本呈现两高两低的特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低辛烷值),由于烯烃是辛烷值比较高的组分,因此如何在脱硫的同时尽量保持烯烃不被饱和,就成了催化汽油加氢脱硫的研究重点。
以下便是对国内外的几家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简要介绍。
1.Prime G+技术:AXENS的Prime-G+是在Prime-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固定床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保证脱硫的同时尽量减少烯烃的饱和。
其工艺流程包括:全馏分选择性加氢(SHU)及分馏,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HDS)。
汽油醚化装置工艺介绍

技术组
正构烯烃异构化工艺原理介绍
来自催化蒸馏部分的C5循环液,全部被汽化、过热,进入固定 床异构化反应器进行反应。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少量烯烃热裂化导致 催化剂积炭,这些积炭使催化剂暂时失活,需要进行催化剂再生。 将某反应器切除至反应系统之外,用氮气对反应器进行烃类吹扫, 反应器和催化剂的加热随氮气引入而进行,直到达到所需的再生温 度,将空气引入系统,通过氧化反应除掉积炭,使催化剂再生。再 生完成,清除燃烧产物并冷却,反应器保持备用状态,直至再一次 投入使用。 再生气体在一个闭环系统内循环使用,尽量减少氮气用量。 反应选择性很高,不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
技术组
工艺流程叙述
在异构化反应器内,正丁烯反应生成异丁烯、正戊烯反应生成异戊烯 以及少量副产品。采用新鲜异构化催化剂,丁烯和戊烯平均单程转化 率分别约为40%和80%,采用待生催化剂分别约为30%和70%。在上 述工况下,预计丁烯和戊烯对异丁烯和异戊烯的平均选择率分别约为 85%和85%。根据上述性能指标,预计反应器的连续运转周期为1521天。
技术组
技术组装置组成轻汽油分离与选择性加氢单元轻汽油醚化单元c5烯烃异构化单元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流程简图技术组工艺流程叙述醚化装置原料为fcc汽油由fcc装置直接送到醚化装置来自装置外的蜡催汽油首先经过脱砷塔除去原料中的砷化物然后和重催汽油混和进入催化汽油进料缓冲罐进入轻汽油分离加氢催化蒸馏塔在该塔内加氢除去汽油中二烯烃硫醇等有害物质重汽油从塔底出来
技术组
工艺流程简图
工艺流程叙述
醚化装置原料为FCC汽油,由FCC装置直接送到醚化装置,来 自装置外的蜡催汽油首先经过脱砷塔除去原料中的砷化物,然后和 重催汽油混和进入催化汽油进料缓冲罐,进入轻汽油分离/加氢催化 蒸馏塔,在该塔内加氢除去汽油中二烯烃、硫醇等有害物质,重汽 油从塔底出来。 塔顶回流罐排放的含氢气体经循环氢压缩机返回加氢催化蒸馏塔, C5组分与C6组分(轻汽油)混合后去水洗塔。水从水洗塔上部进入, 汽油从下部进入,逆向接触进行水洗。水洗后的汽油进入沸点醚化 反应器进行反应(甲醇与汽油在反应器同时进入),醚化反应为放 热反应,热量由轻烃气化吸收,通过控制反应器压力来控制反应器 温度,反应后产物进入醚化催化蒸馏塔。
FCC汽油选择加氢脱除二烯烃技术进展

FCC汽油选择加氢脱除二烯烃技术进展
刘建军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1(039)011
【摘要】FCC汽油中含有微量的二烯烃,对其利用带来很大危害.本文介绍了去除二烯烃的方法、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采用选择加氢的方法脱除二烯烃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方法.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刘建军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醋酸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生产国Ⅲ和国Ⅳ汽油的FCC汽油选择加氢脱硫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 [J], 刘继华;赵乐平;方向晨
2.FCC轻汽油非贵金属二烯烃选择加氢催化剂 [J], 郭志军;丁国平;赵敏;胡清溪;宛海顺
3.FCC汽油选择加氢脱除二烯烃技术进展 [J], 张凤军
4.硫醚化脱除FCC汽油中硫醇和二烯烃研究进展 [J], 申志兵;柯明;宋昭峥;蒋庆哲
5.一种选择加氢脱除轻汽油中二烯烃的催化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近年来 , 随着人们对于化石燃料的需求和环保 法 规 的 日益 严 格 , 对 于油品 , 特别 是 汽 油 中硫 含 量
提 出 了越来 越严 格 的 限制 。美 国 T i e r I I 规 范要 求从 2 0 0 6年起 汽 油 中硫含 量要 小 于 3 0 g ・ g - ; 多数 欧 洲 国 家 2 0 0 5年 就 执 行 了 欧 I V 排 放 标 准 ( E N 2 2 8 — 2 o o 4 ) , 要求汽油硫含量小于 5 0 g ・ g - X , 欧 盟 要求 2 0 0 9年 汽油 硫含 量小 于 1 O g ・ 。 在我国,
辛烷值损失小的 F C C汽油选择性 深度加氢脱硫新 工艺 , 如: O C T — M 系列 、 R S D S系 列 、 F R S工 艺 、 C D O S 工艺 、 C D T E C H系 列 、 P r i m e — G系列 以及 S C A N i f n i n g
系 列等 。
t e r i s t i c s a n d印p l i c a t i o n s we r e a l s o p o i n t e d o u t . Ke y wo r d s : F CC n a p h t h a; s e l e c t i v e d e e p h y d r o d e s u i f u r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 p og r r e s s
1 O g ‘ g - ) [ 1 1 。
烃集 中在轻馏分 ( L C N) 的分布特点 , 以9 0 ℃为切割 点, 将F C C汽油 分 馏 为 HC N和 L C N, 其 中: H C N加 氢脱 硫 , 然后 再与 L C N混 合后 进行 脱 硫 醇处 理 的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为 了降低 F C汽油 中的硫 含量和烯烃含量并 适当提高其辛烷值 ,国内某炼厂引进了 C
美 国 C E H公 司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 DT C 其中以贵金属钯为活性 中心的加 氢催化剂对催化汽油中 的砷化物含量有严格要求 , 其质量分数应小于 1 0 而 目前国 内没有催化汽 油脱 砷应用的先例 。 0X1 , 对 F C汽油原料脱砷技术进 行了研究 。 C 结果表 明, x脱砷剂在常温下脱砷可满足原料指标 要求 , 操作
其为研究对象。 21 X脱砷剂 .
X脱 砷 剂 是一 种适 用 于常 温 脱 除 液 态 烃 类
H0 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 1 n 发生强氧化作 2 0 , mi 用, 将油品中各种形态的砷强氧化为 A 然后对 s, 砷进行萃取, 萃取 3 次。加入一定比例 Ⅺ 和 s c: nl 溶液 , 加热 1 , 使溶液中 A 针 h s 完全还原为 A , s 冷却后加入锌粒产生 H 使生成 A H ,反应时间 : s 1 ,生成的 A H 气体经用醋酸铅浸泡过的脱脂 h s 棉 脱 硫 后 , 溶 有 二 乙氨 基 二 硫 代 甲酸 银 、 啶 被 吡 吸收液的溶液吸收 , 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 摇匀后
费用低 , 寿命 长, 对催 化汽油其它性质没有影响。
关
键
词: F C汽油; C 脱砷 ; 烯烃 ; 催化剂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 4 0 2 1 ) 10 2 — 6 1 0 6 (0 0 0 — 0 3 0 4
中图分 类号 : T 2 . E6 45
国内某炼厂为了提高其汽油产 品质量 , 新建 了一套 F C汽油处理装置 , C 加工来 自催化裂化装 置的汽油 ,以此达到降低其 中的烯烃和硫含量 , 同时提高其辛烷值 的 目的。为此该装置采用 了 C TC D E H公司的催化蒸馏技术 , 而其 中的关键部 位一选择性 加氢单元使用 了以贵金属钯为 活性 中心的加氢催化剂 , 该催化剂需要严格控制原料 中的重金属含 量 , 尤其是砷化物 的含量 , 要求其 质 量分 数应 小 于 1 ×1 , 0 0 以避 免催 化 剂 发 生永
用分 光光度 法进行 测定 。 32 X脱砷 剂 .
原料中砷化物的新型脱砷剂。该脱砷剂负载数种 活性组分 ,经一系列特殊工艺过程制备而成 , 可
在 常 温 下用 于 石脑 油 、 油 、 油 、 油 、 汽 柴 煤 乙烯 裂 解 原料 油 等液 态烃 类原 料 中砷化 物 的脱 除 , 原 对
当
代
化
工
第3 第1 9卷 期
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 , 笔者优选出了两种 以轻 烃和直馏石脑油为原料 , 工业应用业绩较好 的脱
砷催 化 剂 ( 以下简称 为 x脱 砷剂 和 Y脱砷 剂 )以 ,
本厂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砷效果 。 31 砷含量 测定 方法 .
油品中砷含量 的测定方法为:将 油品与 HS 、 2O4
第3 9卷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当
代
化
工
C n e o ay C e c l n u t o tmp r r h mia d s y I r
Vo . 9 N . 13 , o 1 F b u r , 01 e ray 2 0
FC汽油脱砷技术选择术 C
张 星, 崇伟 , 张 尹恩杰 , 国宏 , 新刚 谢 许
久 性 中毒 , 是 根 据 标 定 报 告 , 厂催 化 汽 油 中 但 该
表 1 F CC汽 油 组 成 分 析 数 据
Ta l An l t a a ao F a o i e be1 a yi l t f CC g s l c d n
项 目
数 值
研 究法 辛烷 值
司的催化蒸馏技术后 , 催化裂化汽油中高达 10 0 g
/g的砷质 量 分数 又对 其 贵 金属 催 化剂 产生 了致 k
无先例可以借鉴 。本文围绕 F C汽油脱砷 , C 寻找
合适 的脱砷 技术 , 了大量 研究 工作 。 作
1 脱砷原料性质
该 炼 厂原 油 属 于低 硫石 蜡 基 原 油 , 其催 化 裂
蒸 汽压 /P ka 干点 , ℃
AP I
( ) m ・g ) 硫 / gk- (
( ) gk ) 砷 / ( ・
w C 二烯 烃 ) ( 。 %
钟 一
彻 ㈣
p 烯 烃 )% ( ,
p 烷 烃 )% ( ,
( 环烷 烃 ) % ,
的砷化物质量分数较高 , 最高可达 10 , 0 l 是 X 加氢催化剂允许容砷量的 1 倍 ,因此必须首先 0 对该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脱砷。而 目前 , 国内以轻 烃和直馏石脑油为原料的脱砷技术应用较 多[ 1 ] ,
以催 化 汽 油 为原 料 的脱 砷 技 术 还 未 见 工 业 化 报 道 , 至在 实验 室 进行 的小试 也 未见 报 道 , 甚 因此 ,
( 烃 )% 芳 ,
到 85 /g烯烃体积分数达到 4 . %, 7 k 、 mg 8 些都是此炼厂汽 油 产 品质量 升 级 的制 约 因素 ,选 用 C E H 公 DT C
命影响 , 在此情况下催化汽油进催化蒸馏装置前
对 原料 的预 脱砷 意义 重大 。
化装置的汽油组成及杂质含量见表 l 。 从表 1 可以看出, 催化汽油中硫质量分数达
2 两种脱砷催化剂 的性能
围绕催化裂化汽油原料 的脱砷问题 , 在大量
收稿 日 :2 0 - 1 4 期 0 9 l. o 作者简介 :张 星(9 9一 , , 17 )男 山东淄博人, 硕士, 工程师,0 5年毕业于 中国石油大学( 20 华东)现从事炼油工艺设 计工作。 , Ema :hn xn @c pci1 - i z ag ig n ce.1 l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