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稽核训练课程(doc 42页)
内部稽核培训资料

一、何谓品质稽核1.品质稽核 —— 确定品质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2.品质稽核的特性按内容分四性: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一致性按稽核的方式分二性:系统性、独立性标准要求 品质文件 过程 结果二、稽核之型式三、内部质量稽概论一、内部质量稽核的目的1.满足质量标准或规定要求。
2.判定质量系统中要项是否符合规定之要求。
3.判定质量系统对于达成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4.提供被稽核者改进质量系统的机会。
5.第二、三方稽核前及当内稽发现问题时及时矫正,为通过第二、三方稽核作准备。
二、内部质量稽核的范围1.稽核范围决于质量系统所涉及的部门,产品及服务。
如第二、三方稽核选择一定范围,则内稽亦不同。
2.可以在特定时期在产品和部门中确定一定的范围。
(如新产品尚未正式批量生产前,不列入制程管制的内稽范围)。
3.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部门,如后勤、财务等可不在内稽范围。
三、内部质量稽核的依据1.ISO 9001品保证标准2.品质手册3.质量计划、作业标准4.合约要求5.国际或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四、稽核的时机与频度(1)常规稽核(可选如下一种方式预先编订年度稽核计划)a)某月对一个或几个单位(或系统要素)进行稽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全部系统要素)至少两次。
b)每年两次集中稽核各单位和各系统要素。
(2)追加稽核a)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客户抱怨。
b)组织机构、质量政策和目标、产品、生产技术装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的改变。
c)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稽核。
d)证书即将满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五、内稽的步骤工作量分配:1.策划准备40%2.实施40%3.报告10%4.追踪确认10%四、内部质量稽核的策划总体安排和组织管理主要内容如下:1.高阶领导重视是内稽成败的关键。
高阶领导的重视是主要表现在领导层认真研究组建内稽小组,任命干部确定其职责和制定其工作方针。
内部稽核员的培训

a. 請被稽核單位先簡要介紹其單位組 織、業務流程、人員掌握職掌等.並評量 是否與事先所做之書面審查一致 b. 由文件系統結構及細節文件內容,檢 討其制訂、核準與發行運用狀況,並觀察 實際作業是否一致落實 c. 藉與高階主管討論,或抽問基層人員, 檢討其品質政策是否全員了解,品質管理 系統是否屬實. d. 靈活運用由上向下,或由下而上,或中 間對應方式發掘間題點
標準條文2
4.質量管理條系 4.1總要求 組織應接本標準要求建立質量體系,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並 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組織性: a).識別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組織中的應用(見1.2); b)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 c)確定為確保這些過程的有效運作和控制所需的準則和方法 d)確保可以獲得必要的源和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運作和監視 e)監視、測量和分析這些過程 f)實施必要的措施,以實現對這些過程所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 的持續改進.組織應按本標準的要求管理這些過程 針對組織所選外包的任何影響產品符合性的過程.組織應確保對其 實施控制.對此類外包過程的控制應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加以識別 注:上述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應當包括與管理活動、資源提 供、產品實現和測量有關的過程
(一).條文理解 1. 標準采用GB/T1900-ISO9000給出的術語和 定義.當對標準中條文要求在清楚時,相關的術語 的含義可查術語標準中的定義.例如,設計確認與 設計驗證的差別,可查“確認”(3.8.5)和“驗證 ”(3.8.4)的定義 2. 新版標準用“組織”取代 94版標準的“供 方”,是站在提供產品的企業角度. “組織”是指公司、集團、商行、企事業單位、 研究機構、代理商等國營或合資、私營的企 事業單位。向組織提供原材料、外購、外協件 或分包服務、分包施工等的企業,在標準中稱為 供方,代替94版標準的“分承包方”.“組織”生 產產品或服務提供給“顧客”,這就是供應鏈中
内部稽核员培训

内部稽核一、稽核的定义依据ISO9000:2000中对稽核(Audit)的定义为: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
经协商的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在ISO9001:2000品质系统中,明文要求建立六份程序,其中在8.22内部稽核条文中,即明文要求(书面化稽核程序必须订定),其要求的内容包括:1.供应者应建立并维持书面程序,籍以规化与执行内部稽核,以查证品质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与规划之安排相符合,进而决定品质系统之有效性。
2.内部稽核应依被稽核活动之重要性与状况排定时程,且应由与受稽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执行之。
3.稽核结果应作成记录,并提请受稽核单位负责人注意,该单位之管理者应对稽核所发现之缺失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
4.在后续追综的稽核活动中,应查证并记录所采矫正措施的执行情形与效果。
二、稽核的目的执行稽核的目的,可因其为内部稽核(Internal Audit)或外部稽核(External Audit)而定,所谓内部稽核为企业内自主的查核:而外部稽核则为企业与外部机构间的查核作业,以下我们分别介绍其目的如下:1.其目的在于:(1)确认品质系统内之要求是否有助于达成企业本身的品质目标,并籍由稽核作业协助各部门完成品质目标之达成。
(2)提供被稽核者改进品质系统之机会,以追求持续改善。
2.外部稽核:其目的在于:(1)判定品质系统是否符合政府与客户之相关要求,以避免违背合约或法令,遭致公司损失。
(2)经稽核通过的企业,得登录于验机构的名录内,以提升公司信誉与形象,并增加商机。
三、品质稽核的时机发动品质稽核的时机可分为定期与不定期两类,其区分如下:(1)定期稽核:依公司事先之规则,持续有计划的稽核品质系统,公司在推行ISO9000时,定期稽核是绝对必须的,一般排定的稽核计划均配合验证的时程,在验证一个月内执行定期稽核,以作为验证的热身活动,方便正式验证的顺利能过。
ISO9001-2015内部稽核训练(优质教材二)

質
管
理
課
程
ISO 9001:2015
系 列
第2 頁
目錄大綱
1 Part
品質稽核觀念
2 Part
稽核員特質與 應具備之能力
3 Part
稽核的核心原 則
4 Part
稽核技巧
5 Part
所見事實記錄
1 Part
第4 頁
品質稽核觀念
內部稽核並非是在部門之間刻意地挑取 毛病﹐稽核人員也絕非在扮演警察捉小 偷的角色;
4.興趣廣博
稽核員應具備多方的興趣,增進發問之技巧,發覺問題。
稽核員特質與應具備能力
第8 頁
5.表達能力
以清晰之口語、簡潔之書寫報告能力,向受稽核單位表達。
6.心胸開放
稽核員應具備開闊之心胸,來接受受稽核單位之解釋。
7.勤 奮
稽核工作因時間限制,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工作。
8.正直誠實
正當的獲取和公正地評價客觀事實﹐堅持準確的意見﹐坦率﹐ 成熟﹐堅毅﹐不因干擾導致偏差。
總希望在有限之時間發現不符合事實客觀 證據,故時間管理相當重要。
稽核員可運用事先準備好的稽核查檢表, 來分配每一稽核項目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以 便確實掌握時間,避免較不重要之細節浪費 過多時間。
稽核技巧
第 18 頁 ※ A 3 : 抽 樣 技 巧
抽樣技巧
由於稽核時間的限制,稽核不可能“滴 水不漏”,只能對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如 具體的活動過程、系統文件、品質記錄 等)進行抽樣,並加以查核,從中發現管理 系統運行是否有效的客觀證據,籍以作出 正確的判斷.
促使接受稽核者了解並提供具體證據之問法 同樣可引出諸如前頁開放性問題之資訊
您是如何製作出此份表單? 如何管制此份表單? 供應商新增/異動如何作業? 如何運用此份資料?
内部稽核培训教材

2.4 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是确定现场审核的人员、日程安排以及 审核路线的文件,是指导现场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
由于QMS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 行,所以审核计划应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分 别编制。
第二阶段审核计划应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制 定。
审核计划的内容
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审核准则 审核日期
行政管理机构的控制下运行的现场进行抽样审核
由具备不同职能的部门或商业联合体组成的组织,因其从
事的活动和伴随的影响不同,应对所有现场和相关的影响 进行分别审核。
在管理体系中包含有重要因素的每一个现场或部门都要进
行审核
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证书覆盖了多个现场,一旦发现了
不符合,不论是在总部,还是在一个单一现场,其纠正措 施程序都应适用与证书所覆盖的全部现场
1. 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和有效资料 范围 2. 与重大因素有关的现场
审核 人日
所有现场和有关文件资料
较
1.
少
1. 2.
较
多
审 核 内 容
审核 报告
受审核方接受审核的主要是管理者、管 理者代表和)管理部门
涉及标准的全部要素 涉及受审核方的所有部门
第一阶段审核的审核结论,主要是对体系文件 的符合性和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内部稽核培训
审核概论
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实施审核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驗證
第一章:审核概论
第一节、审核定义 第二节、审核类型 第三节、审核的特点
1.审
核的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
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稽核培训

审核阶段
准备
执行
报告
报告
跟进 10%
10%
准备
效果跟进
40%
执行 40%
准备审核
失败的准备;就是准备失败 fail to prepare is prepare to fail
确定审核准则
相关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客户/法律 法规的要求 以往的审核及其协商的改正措施
封闭式问题的利与弊
利
· 节省时间和精力 · 最大程度地控制访谈节奏 · 在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具体
信息时的最佳提问方式
弊
· 被访谈者无法对自己的回答做进一
步解释或说明 · 所获得的信息有限 · 较难辨别出虚假信息
· 更容易整理和归类
· 帮助缺乏经验的访谈者
· 有助于重新组织访谈结构
· 鼓励内向/不爱直接了当说话的
是/否;有/没有 可获得指定的资讯 可用以总结结论 由审核者控制问与答 带来压力 / 减轻压力
封闭式问题以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为目的 单词引导:是或不是 1 一般情况下不用 例如: "你们有一个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吗 ""是的 " "这个程序是经过批准的吗 ""是的 " "这个程序包括软件吗 ""不包括 " 2 确认理解时有用 例如: "那个唯一被记录的顾客投诉是顾客写信寄来的;对吗 ""是 " "那件服务工程师直接受理的顾客口头投诉尚未根据顾客投 诉程序进行处理; 对吗 ""对 " "你们的顾客投诉程序没有将口头投诉与书面投诉区别开;对 吗" "是的;我也认为它规定得不清楚 "
内部稽核培训(SY)

七、 品質記錄查核要項
品质记录是证明说、写、做竹致重要佐证资 料,稽核一定要查核记录,并把握如下要点: ‧是否依規定編制索引及建檔 ‧規定期限內之資料是否均能取閱 ‧整個檔案查核,拒絕單張記錄 ‧有否應填寫而未填之欄位,尤其是判 定、確認及核准欄 ‧如爲檢驗記錄應有判定結果及判定者 ‧ 記錄數據結果是否合理,包括內容及時間 ‧記錄需作後續改善或矯正者,是否完成 ‧可從別部門收集記錄,至相關部門核對
三、稽核方法
爲了使稽核過程中能順利進行,又能有 效的查驗具體證據,一般稽核皆採取如 下方法 與相關人員面談(非僅主管而已) 審查文件 觀察作業方式及條件 請操作人員實作 量測及記錄 品質記錄查核(佐證資料)
四、面談技巧 1.爲了引導受稽核人員,正確說明作業 現況,盡可能避免問有沒有及是不是的問 題,而使用5W1H的問答技巧: ‧WHO?誰 ‧WHEN?何時 ‧WHERE?在哪裏 ‧WHAT?是什麽 ‧WHY?爲什麽 ‧HOW?如何
10. 矯正行動及跟催:
‧受稽單位必頇決定交發啓矯正行動 ‧稽核人員僅負責定義不符合事項 ‧矯正行動及完成時間,必頇由受稽單位訂定 ‧後續的跟催,應由稽核召集人協調受稽單位及稽 核小組於一定期限內完成
第二單元
一、稽核展開方法
稽核實務技巧
爲了明確了解受稽核單位組織分工與品質 制度的關係,稽核展開時應參攷如下文件: 公司組織職掌表 品保體系圖 分工矩陣圖
二、稽核計劃擬定
稽核計劃的功用是用來規範及定義,稽 核的項目、分工及時間分配,使稽核作 業系統化,故擬定稽核計劃,應攷量如下 之要頷: · 擬定原則 受稽核單位之規模 可用時間 分工均勻 專業技術攷量
· 稽核範圍是否均已含蓋 · 是否具有獨立性 · 水平(品质管理项目)或垂直式(流程管制项目)
内部质量稽核培训

4.2 品質目標 品質改善方案
4.1.3管理審查
4.1.2 組織與權責 4.18 訓練
4.16品質紀錄
4.9 製程控制
4.6採購及供應 商管制
4.15搬運儲存
4.8 產品鑑別與追溯 4.10檢驗與測試 4.11量儀設備管制 4.12檢驗與測試狀況 4.13不合格品管制 4.20 統計技術應用
4.5 文件與資料管制 4.14糾正與預防
稽核員有哪些責任
遵守通行的稽核規定 提報稽核組長 驗證依據稽核結果所採行的矯正措施有效性 與稽核組長合作並支持之 向被稽核部門建議改善
稽核員應有的特質
訂定
作業前的準備 ----稽核區域
-----稽核人員(組長及稽核人員) -----稽核時間 -----計劃稽核之項目及工作分配
以上各點均可直接紀錄為缺點,沒有討價的空間
如何選表單做抽樣稽核
曾被摺過的 有用紅筆或特別顯眼標示打 X或 O 者 同一表單內有兩種以上之不同筆跡者 表單背面寫了一大堆事項或備註 表單內顯示有主管之眉批者 表單之備註欄內有一大堆備註者 表單內之紀錄備塗改的特別厲害的 表單曾被撕毀再黏回去的 表單內空白欄太多的
ISO之執行與PDCA循環
P階段:(PLAN) 計劃 --各種文件,如辦法、程序、標準書、SOP等之審 查、批准及發文 D階段(DO)執行: --訓練、執行各種已批准的文件並記錄 C階段(CHECK)檢查: --定期作內部稽核及開管理審查會議 A階段(ACTION)改善: --缺點問題進行矯正措施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稽核训练课程(doc 42页)教材名称:內部稽核訓練課程(ISO14001)教材編號:TRA-DC005教材版本: 1.0生效日期: 2002.10.20目录第一部份(一)ISO 14001适用范围及名词定义 ---------- 1-1~1-4页(二)4.3.1环境因素及显着性评估 ------------ 2-1~2-2页(三)4.2.3环境方针 ------------------------ 3-1~3-1页(四)4.3.3目标和指标 --------------------- 4-1~4-1页(五)4.3.4环境管理方案(含案例) ------------ 5-1~5-3页(六)4.5检查与纠正措施(含案例)------------ 6-1~6-2页(七)4.6管理评审(含案例) ------------------ 7-1~7-4页第二部份(一)4.4实施与运作(含案例) -------------- 1-1~1-5页4.4.1组织结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信息交流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响应(二)审核前之准备工作--------------------- 2-1~2-1页(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制作与演练--- 3-1~3-1页(四)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技巧------------- 4-1~4-2页(五)缺失报告与纠正预防措施研讨---------- 5-1~5-4页(六)常见之审核缺失----------------------- 6-1~6-5页第一部份(一)ISO 14001适用范围及名词定义(二)4.3.1环境因素及显著性评估(三)4.2.3环境方针(四)4.3.3目标和指标(五)4.3.4环境管理方案(含案例)(六)4.5检查与纠正措施(含案例)(七)4.6管理评审(含案例)(一) ISO 14001适用范围及名词定义1持續改善----配合組織本身的環境政策,以改進環境管理系統進而提升整體的環境績效之過程。
備考﹕此過程并不需要同時改進所有各項作業活動的環境績效。
2 環境-----組織作業所在的週邊環境,包括了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類、以及其間的互動關係。
備考﹕根據此定義之週邊環境乃從組織的內部廷伸到全球的生態系統。
3 環境因素(考量面)----組織的作業活動、產品或服務中會和環境產生互動的要項。
備考﹕重大的環境考量面係指會有或可能有重大環境衝擊之環境考量面。
4 環境衝擊---任何可完全或部份歸因於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產生之有利或不利的改變。
5 環境管理系統--係組織整體管理系統之一部分,用以發展、實施、達成、審查及維持環境政策,其內容包括組織架構、規劃作業、責任、實務、程序、過程及資源。
6 環境管理系統稽核---係一種系統化與文件化之查證過程。
藉由客觀方式取得,并評估稽核證據,以決定組織的管理系統是否符合環境管理系統稽核準則,且將此過程之結果傳達予客戶。
7環境目標---組織根據本身的環境政策所設定欲達成之整體環境目的,并且盡可能的予以量化。
8 環境績效----組織的環境管理系統,針對其環境考量面之控制并根據其環境政策、目標、標的所獲得可量測之結果。
9 環境政策---組織陳述本身對其整體環境績效的期許與原則,并據此提供行動架構以及設定環境目標與標的之聲明文件。
10環境標的---根據組織本身的環境目標所設定的詳細且盡可能量化的績效要求,用以施行於組織之全部或部份,以利達成前述的環境目標。
11 利害相關者----對組織之環境績效關切或受其影響的人或團體。
12 組織----有自身之功能與行政管理的公有或民營、獨立或合股的各類型公司、行號、企業機構或者以上各團體的其中之一部分或組合謂之。
備考﹕組織中有一個以上的營運單位者,其單一的營運單位也可定義為一個組織。
13 污染之預防---採用可以避免、減少或控制污染之製程、操作實務、物料或產品,可包括回收再利用、處理、製程改變、控制機械、有效率的使用資源、以及物料替代等。
備考﹕污染之預防的潛在效益包括減少不利之環境衝擊、提昇效率及降低成本。
(二) 4.3.1环境因素及显著性评估某纸厂之环境因素如下:1.场址敏感性a.场址周界之活动b.场址所在地之影响(含未来考量)-Industrial Zone City Site.2.制程作业a.废纸储放(风之影响)b.工作场所噪音(职业暴露)c.热危害及干燥蒸气(职业暴露)d.废纸(制程中或后)或污泥之控制3.废水处理a.操作考量(正常、异常)b.活性污泥控制(异常作业,处理能力饱和点)c.废水处理设备,储槽泄漏或破裂考量(接近水域排放)d.酸、碱处理剂之储放环境考量&接入口部位承接设施4.空污处理a.煤炭储放区域b.煤炭运输控制c.空污排放标准控制d.锅炉操作(正常、异常)e.集尘、脱硫设备异常处置f.操作故障紧急作业1-β组织应建立并维持一程序以鉴别其可以控制以及预期能有影响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之环境因素,藉以判断其中已经或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者。
组织在设定本身的环境目标时,应确认已将与这些重大影响相关之因素纳入考虑β组织应保持此项信息之更新环境影响及显著性评估表部门别:○○○审核:○○○经理制作:○○○环境因素编号环境因素名称环境因素说明环境影响说明发生频率(F)损失机率(P)程度/严重性(S1)资源使用(S2)C1=F*P*S1C2=F*P*S2优先行动A-C-N-R-01 生活用水每人未节制使用造成水浪费 5 2 5 50 1A-C-N-E-02 能源泵/空调、照明用电使用未规划用电量增加,浪费能源 5 2 5 50 1A-C-N-N-04 噪音机台运作声音影响工作情绪 5 2 2 20 1 A-C-N-A-05 空气焚烧废弃物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 4 2 2 16 2 A-C-N-I-06 工安货物堆置路旁危害行人安全 4 2 2 16 2 A-C-N-A-07 空气空气流通不良危害人体健康 4 2 2 16 2 A-C-N-W-08 废弃物影印错误,产生废纸造成纸张浪费 5 1 3 15 2 A-C-N-I-09 工安逃生出口太少生命安全的隐忧 1 3 5 15 2 A-C-N-W-03 废弃物厨房馊水、厨余产生臭味 5 1 2 2 20 1 A-C-N-W-10 废弃物事务废纸包装材料造成纸张浪费 4 1 2 8 3 A-C-N-W-11 废弃物使用保力龙餐具造成环境污染 5 1 1 5 3 *环境因素编号原则:项目编号-时间代码-操作情形代码-环境因素代码+流水号码1998年12月16日(二版)*发生频率(F):1-5级,1-几乎不发生或每年至少发生一次 2-每年一至数次 3-每月一至数次 4-每周一至数次 5-每天一至数次*损失机率(P):1-3级,1-即使发生也不会太失控 2-只要发生可能失控 3-只要发生必然失控*污染/危害严重程序(S1):1-5级,1-区域小影响小 2-区域小影响大 3-区域大影响小 4-区域大影响大 5-影响重大 6-有伤害之虞*资(能)源使用(S2):1-5级,1-厂外(回收)利用率低 2-厂外(回收)利用率高 3-厂内(可循环)使用率低 4-厂内(可循环)使用率高5-资(能)源可减量使用*行动等级:1—第一优先(20以上) 2—第二优先(10—19) 3—第三优先(9以下)[C=C1+C2]2-(三)4.2.3环境方针βa)对组织之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冲击是合宜的βb)包括对持续改善和污染预防之承诺βc)包括对符合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组织须遵守的其它要求事项之承诺βd)提供一架构以设定与审查环境目标和指标βe)已文件化,并实施、维持、及传达给所有的员工βf)可向社会大众公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方针本公司创立于公元XX年,主要生产之产品为双面及多层印刷电路板,制程中所产生之废水,废气均经妥善的处理,且都符合排放标准。
本公司为维护后代子孙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惜地球上有限资源,以及追求高品质之产品,达到永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者与每一位员工将致力于环境管理系统的导入,与持续地运作,并要求全体员工遵守环境管理系统所制定出之所有规定,以污染预防与持续改善的实际行动,承诺本公司保护环境、清净生产的决心,并制定下列环境方针作为未来努力的方向:1.遵守并符合政府之环保相关法规;2.加强资源之节用;3.清净生产,减少污染排放;4.加强工业减废及污染预防工作;5.教育宣导每一位员工对环境管理系统的认知,达到知行合一,并公开接受外界查核;6.定期评估执行绩效,适时纠正及持续改善。
○○年○○月○○日总经理○○○(四)4.3.3目标和指标○○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一览表(草案) 方针目标 /指标甲、遵守并符合政府相关环保法规一、强化空气污染物防制1-1 建立自动进腊系统减少腊的飞烟逸散二、强化有害事业废弃物与工厂公共危险物品流布管理2-1 建立有机溶剂之分类、标识、贮存使用控制作业三、改善一般事业废弃物之管理3-1 建立一般事业废弃物之生产废弃物(如铝箔边材)统计、控制、处置作业3-2 建立一般事业废弃物之生活废弃物(如原纸、厨余)分类、标识及处置作业四、改善水污染防治4-1 建立工厂用水/排水运行控制程序4-2 建立实验室废液处理程序β组织于内部各个相关部门与阶层,应建立并维持其文件化的环境目标和指标β在设定与审查环境目标时,组织应考虑到法律与其它相关要求事项,本身重大的环境因素,技术面取舍与财务、运行及业务等要求,以及利害相关者的观点β环境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一致,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五、辐射设备安全管理5-1 建立人员佩戴胶片配章作业乙、重视安全卫生工作六、落实工厂安全管理6-1 强化工厂公共危险物品(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6-2 有效防止锡金属熏烟逸散丙、加强资源之节用与回收再利用七、节约能源与资源管理7-1营业用电个人使用量88年6月较87年6月减少5% 7-2 生活用水使用量减少5%7-3 强化栈板与纸箱再利用作业丁、倡导绿色社区八、推动公益环保活动8-1 对十几家供货商宣导环境方针与理念8-2 设立专责单位宣导推广环境净化与工厂绿化活动8-3 倡导环保意识推动个人社区环保活动4-(五)4.3.4环境管理方案1.基本要求:(1)组织应制定并维持一个或多个管理方案,以达成其环境目标和指标。
方案中应包括:(a)组织内各个相关部门与阶层为达成环境目标和指标之权责分工;(b)达成目标和指标之方法与时程。
(ISO 14001:4.3.4)(2)若一项目计划与新开发案及新的或已修正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会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时,应新增或修订环境管理方案,并应确认该环境管理方案可适用于此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