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论文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论文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62-02【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用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评定。

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上肢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

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6 h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1]。

1.3综合康复护理方案1.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其他康复治疗的条件。

患者因突然患病,表现为焦虑、易伤感、易激惹。

护士要利用鼓励、暗示、支持、疏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调节。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

1.3.2早期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主要采取运动疗法,运用bobath及brunnstrom的理论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每日进行。

若试验组患者出院护士继续电话指导,由家属协助完成每天的治疗量。

1.3.2.1良姿位摆放保持瘫痪肢体的良姿位可有效地预防废用性萎缩、患肢水肿、关节畸形、挛缩及失用性综合征,可采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平卧位交替的办法。

患者取患侧卧位时,患肩尽可能前伸,上肢前伸与躯干的角不小于90°、前臂旋后,腕被动背伸,手指伸展。

躯干稍向后旋转,背后枕头。

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背后的枕头上。

下肢呈迈步,健肢髋、膝屈曲并有枕头在下面支持。

患肢保持伸髋、稍膝的体位。

这是康复护理提倡的体位[2],因为该卧位可刺激患侧肢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缓解或抑制痉挛,同时有于健肢自由活动。

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76-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及针灸、按摩等)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失语且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

结果两组在干预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5),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influence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 lei chang ping1 wang yao hui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curr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cupuncture and medical massage etc) on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 methods 127 cases of patients(hemiparalysis and aphasia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without severe confusion after cerebral stroke)diagnosed by ct or mri was randomly divided two groups, intervention group(67 cases)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in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fe (p﹥0.05).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as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the score of activity of daily life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considerably increas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for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key words】cerebr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脑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为 中枢神经损伤后在恢复过程 的早期积极创造重建运动 反射 弧
的条件 , 有利 于促 进 运 动 功能 的 康 复[ 2 应 注 意 出血性 脑 血 管 病 1 。但 在 1 内再 出血 的可 能性 较 大 , 周 后 其 危 险 陛减 小 。 康 复 锻炼 周 3 故 可 选择 在 发 病 后 4周 进 行 。而 缺 血 性脑 血 管 病 轻 、 型 可酌 情 于 中
5~ 6岁 , 均 5 。脑 出血 8 , 27 平 7岁 例 脑梗 塞 1 。肌 力 0 2 。 9例 —级
2 护理
级到高级。 及时纠正错误运动 , 使运动反射建立在正确的模式上} l l 。
具 体 训练 方 法 : 者 自主 完 成 被 动运 动 的 训 练 内容 包 括 肩 周 控 制 患 力 、 屈 伸 、 臂 旋 前 、 后 , 背 伸 屈 , 指 及 四指 功 能 练 习 , 肘 前 旋 腕 拇 臂 肌运 动 ; 关 节控 制 力 , 膝 足背 屈 跖 运 动 。然 后 , 由仰 卧 一 卧 一 边 侧 床 坐起 , 持 坐 姿 平衡 。坐 一 站 , 站 姿 平衡 及 练 习 步行 。行 走 前 保 保持 可在 足底 搓 滚 地 上 的短 棍 以刺 激 足底 感 觉 ,促 进 行 走 反 射 的恢
腕 关 节 : 伸 、 转 。肘 关节 : 伸 。肩 关 节 : 屈 、 伸 、 展 、 屈 旋 屈 前 后 外 内
收 、 转 和 上举 等 。下 肢 被 动运 动 : : 伸 、 趾 、 趾 。踝 关 节 : 旋 趾 屈 分 并
同程度 的劳动力丧失… 。如何使 患者获得康 复 , 帮助他们 回归社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5 R7.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 6 1 (0 90 — 0 1 0 10 — 4 120 )5 0 2 — 2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5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知道的自行锻炼。

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小时及治疗后7周进行评测,患肢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期判定。

结果:经7周治疗后早期的康复活动在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64-01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收治的54例肌力2级以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 资料1.1 临床资料:病例全部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住的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的急性期患者,均有一侧肢体瘫痪。

随机分为两组。

早期康复组:男 18例,女9例,平均61岁。

常规组:男16例,女11例,平均60岁。

康复护理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见表1)组681356160621121527 1.2 常规治疗:54例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以抢救生命为目标,主要是脱水剂的应用和保护脑细胞。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以溶栓、抗凝为治疗手段,恢复期给予营养神经性药物。

1.3 护理:急性期按昏迷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感染,维持营养。

恢复期重视对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注重心理护理。

观察组给予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2 方法2.1 康复护理时间:重症脑出血患者,在监测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关键词] 脑卒中;语言;肢体功能;早期康复[中图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65-01脑卒中通常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可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

由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的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

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217/10万,全国每年发病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1]。

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语言训练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3]。

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能早日重返社会,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的负担。

1 临床资料 96例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46-80岁,平均63岁。

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塞60例,全部经ct确诊。

左侧偏瘫56例,右侧偏瘫40例,伴失语15例。

2 早期康复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由于情绪发展快,恢复期较慢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康复训练中,病人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康复的进展,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在整个早期康复训练中[4]。

首先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舒适安静方便的修养环境,可减轻就卧病床患者的身心疲惫和减少行动不便带来的烦恼与沮丧,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协调其社会生活。

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2.2.1 按摩从入院开始,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

改善营养,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用安抚性按摩使期限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给予按摩或揉捏。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1 谢 德 利 .现 代 康 复 护 理 [ .北 京 : M1 科技 文 献 出版 社 ,
2 01: 8 — 1 2. 0 2 2
2 周士枋 , 范振华 .实用康复 医学 [ .南京: M] 东南大学
出版 社 ,9 8:9 . 19 4 8
即完成整套动作 ; ③坐位 平衡训练 : 患者坐起后 , =用手 护} =
向前 、 、 、 向 摇 晃 患 者 , 患 者 用 力 以 对 抗 不 倒 。 紧 后 左 方 嘱 接可练 习坐床边 , 坐椅凳。
3 黄 永 禧 , 宇华 .中风 患 者运 动 再 学 习 方 法 原 理 与 应 王 用 [] 中国康 复 医 学杂 志 ,9 6 1 ( ) 15 J. 19 ,l 4 :8 . ( 收稿 日期 :00— 3— 0 21 0 2)
3 结 果
血2 9例 , 龄 4 8 年 8— 2岁 , 伴 有 单 侧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 均 均 平 住 院2 。 1d 2 康 复训 练方 法 2 1 训 练 开 始 时 间 一 般 而 言 患 者 意识 清 楚 , 命 体 征稳 . 生 定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后 1 2d 就应 该开 始主动康复训 — , 练。对不伴有 意识障碍的轻型脑卒 中, 病后第2d 就可存严 密 观察 下 开 始 主 动训 练 , 开 始 活 动 量 要 小 。 对 于 蛛 网膜 但 下腔 出血 的 患 者 要 观 察 1 月 后 才 可 谨 慎 的 开 始 康 复 训 个 练。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前最好查 明栓子来源 , 并给予 相应处理 , 并向患者和家属交代 有关 事项后再 开始训练 比 较 稳 妥 。 22 训 练 内容 . 22 1 床 上 翻 身 训练 脑 卒 中病 人 床 上 翻 身 训 练 是 最 基 .. 本 的 躯 干功 能 训 练 之一 。患 者 先 取 平 卧 位 , 手 手 指 交 叉 双 在 一 起 , 肢 伸 展 , 练 习 前 方 上 举 , 举 过 头 , 练 习 伸 上 先 再 并 向侧方 。注 意 肘关 节 要 充 分 伸 展 。存 向 患 侧 翻 身 时 , 叉 交 的双 手 摆 向 患侧 , 健腿 抬 起 并 向 前 摆 动 , 和 躯 干 翻转 , 头 至 患侧 卧 位 。 向患 侧 翻 身 较 容 易 , 快 可 独 立 完 成 。 向 健 侧 很 翻身 时 , 叉 的 双 手伸 向健 侧 , 和躯 干 翻 转 至 健 侧 卧 位 。 交 头 必要时护理者帮助 患腿 屈曲并倒 向健侧 或最 低限 度地 帮 助 患 者 转 动 骨盆 和 下 肢 , 便 转 到 侧 卧 位 。 向 键 侧 翻 身 较 以 困难 , 应循序渐进 。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论文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摘要】脑卒中病人发病急,恢复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而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笔者对多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直接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护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9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45-02前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成明显上升趋势。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病人数量达200万,其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致残率高达75%,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上可知,脑卒中患者发病急,恢复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因此,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探讨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的方法,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通过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多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早期功能锻炼直接护理干预,发现早期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其中脑出血58例,脑梗死142例,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

患者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124例,女76例。

对所有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个体化的早期功能锻炼直接护理干预,包括肢体、语言等训练,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进行评定。

2 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有关资料证实,早期功能锻炼在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进行功能锻炼,是有效控制废用综合征发生在最低程度的重要措施。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前言: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一种供血障碍性疾病,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并且在短时间内出现肿胀坏死症状,继而发生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临床上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在相关研究中显示,脑卒中患者除了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1]。

一、病史摘要患者:王枝贵,性别:男性,年龄:63岁。

主诉: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而就诊本院。

现病史:患者于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以左侧肢体明显,抬举费劲、行走欠稳,无流涎、呛咳,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抽搐、呕吐,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症,随后症状稍好转,当时未予重视,未及时就诊,今症状加重,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测血压170/100mmHg,故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收入我科。

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住院治疗28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二、护理评估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83次/分钟、呼吸:18次/分、血压170/100mmHg,神志清晰,发音正常,对答切题,检查合作。

右侧肌力5-级,左侧肌力3級,四肢肌张力正常。

双侧Babinski(-),Cordon(-), Hoffman(-)。

脑膜刺激征(-)。

三、护理问题(一)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其心理上出现明显负面情绪。

(二)患者肢体功能存在异常。

(三)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

四、护理目标(一)提高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三)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康复支持,提高康复效果。

五、护理措施(一)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可以利用视频、手册、PPT等方式开展宣教,重点是让患者了解到进行康复锻炼的意义与目的,让患者可以发自内心地配合护理。

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每天都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此外,还应该叮嘱家属关心患者,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及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以此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时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才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

结果发生脑卒中48h即时进行康复护理有效率95.24%,病程在3个月以后才进行康复护理有效率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

存活者中50%-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 临床资料
临床4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61.3岁,病程2h-5年。

其中脑梗死29例,脑出血15例。

在发病48h即介入康复护理的21例为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的23例为对照组。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均为60天。

2 方法
脑卒中发生后,早期康复护理应以临床抢救为主。

康复护理措施
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1]。

此期是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关键阶段,目的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2.1 早期运动脑卒中病人宜鼓励早期活动,先坐床边,再坐轮椅,最后站立和行走。

当患者体态清醒而仍卧床时,仍每天进行上下肢运动和深呼吸,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进行功能训练时,抗阻力练习可增加肌力,重复练习可增加耐力。

2.2 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采用脉冲电刺激使肌肉组织兴奋收缩,进行机体功能补助或控制的一种方法,末梢神经及骨骼肌肉并无器质性障碍,通过功能性点刺激,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肌萎缩和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重建。

2.3 理疗应用各种天然和物理因子作用于肢体,以激发一系列生物因子效应,调整或恢复破坏的生理平衡,争强机体代谢功能,组织再生功能和抗病防御能力。

包括电疗法(低、中、高频透热疗法)、光疗法(红外线可见光、激光)、超生、磁疗、温热疗法等。

天然物理因子有:矿泉浴、日光、气候、海水疗法。

2.4 针刺疗法运用中医经络学说原理,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对瘫痪肢体进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它对缓解肌肉痉挛、调节神经反射、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一定的作用。

2.5 语言功能训练指导首先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细心观察病人的表情,判断病人的心里需求,领会病人的意思。

然后用不同的手势
和口型教病人发音,由易到难,由短至长,通过听收音机、广播、读报纸、听音乐等方式,来训练病人的发音,或在病人面前摆几件常用的物品,如手机、碗、筷子、牙刷等,指出某一件物品的名称。

数数训练从1开始一直数到100.训练时间不能太长,一般30分钟,并鼓励病人大声说话。

训练人语速要慢,态度和蔼,耐心,多鼓励病人,逐步达到恢复语言的目的。

2.6 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及深部静脉炎等。

近年发展的适合临床应用的翻身床,交替充气床比较实用。

3 结果
发生脑卒中48h即时进行康复护理有效率95.24%,病程在3个月以后才进行康复护理有效率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根据瑞典学者brunnstrom提出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2]制定。

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级别。

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ⅵ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

该评定方法分为6个级别,又细分为上肢,手部下肢3个维度,一共18个项目。

本次试验分别统计好转率,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疾病本身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及早医护有利于防止疾病向坏的方面转化,同时向好的方向恢复。

疾病一旦形成,就会或多或少地对机体产生损害,有些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所谓“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从二级预防的角度防止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后期的三级预防效果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骅.临床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36.
[2] 余绍卫.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